贝壳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翡翠手 >

第470章

翡翠手-第470章

小说: 翡翠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教授叹了一口气说道:“想换工作也不是那么容易的,”说着刘畅指了指旁边的大型天文望远镜说道:“一辈子倒腾这个玩意,想转行就难了,出去之后我能够做什么?”

  “刘教授这么大的名气,出去找份工作还不简单?”曾良君问道。

  刘畅一挥手,说道:“没那么简单,名气不能当饭吃,在哪里做事都是实力说了算,名气不是最关键的因素。”

  曾良君点点头说道:“刘教授,我今天来就是想跟您谈谈工作的事情。”

  刘畅一愣,纳闷的说道:“工作的事情?我的专业跟你的公司应该没有什么重叠的地方吧?”

  “当然没有,不过我们公司正准备做一个新的项目,不知道刘教授有没有兴趣。”曾良君问。

  “什么项目?”刘畅脑袋里面也在思索,什么项目会跟自己的专业重叠?天体物理如此冷门的专业,简直比考古学,比地理学还要冷门,考古学至少能进国家考古队,挖掘东西,再不行还能转行古玩鉴定,现在古玩市场那么火爆,还是能有不少收益的。而地理学则能够搞测绘,在全球定位系统普及的现在,也算是不可或缺的人才了。


  第五百一十六章 挖掘人才(二)


  天体物理学能够在什么地方应用,他刘畅是最清楚的。

  曾良君看出了刘畅的想法,便说道:“我们正在策划一个项目,这个项目您应该听说过,天梯计划。”

  听到曾良君的话,刘畅脸上竟然露出了笑容说道:“太空电梯?你这是那我开涮吗?”

  只有真正懂行的人才会明白,太空电梯不是一件普通意义上的事情,这将为人类打开一条崭新的航道,也许就能够借此拉开人类探索宇宙的序幕。

  “我没有拿您开涮,刘教授,相信最近你也看过报纸和新闻,月球上面发现了富金矿,我觉得这个消息将会刺激各个国家展开太空计划。”曾良君说道。

  “他们已经展开了,可是太空计划是太空计划,跟太空电梯没有啥关系,两个事情虽说是很相似,但实际操作差别太大了,将人送上天现在许多国家都有这个实力,可是做一个电梯……世界上恐怕也只有米国能够做到。”刘畅说道。

  “我觉得刘教授小看了自己的国家,现在世界上能够做到的国家,至少要算上华夏,还有欧盟共同体。”曾良君说道。

  看到曾良君说的头头是道,刘畅心里有些嘀咕,便说道:“你说的是真的,你真有这个计划?”

  “对,我想告诉您,我们已经启动了这个计划,虽说是最初的阶段,但是不积蛙步无以至千里,千里之行至于足下嘛!”曾良君笑着解释道。

  “给我想想。”刘畅说道。

  他现在需要验证这个事情的可信度,太空电梯这个事情,他不是没想过,但是因为太过于科幻,他脑袋里面也就只是想想罢了,国家恐怕不会做这种事情。但是他自己思考的问题就未必是准确的,月球上面发现了富金矿,利益格局,政治问题,这些都有可能影响这个国家的策略。

  刘畅想了一会儿之后,又问道:“你们预计招收多少人?准备投资多少?”

  其实这些东西刘畅本来不需要知道,曾良君却猜测了刘畅想要从侧面问他待遇的问题,于是曾良君告诉刘畅:“我们在这个项目上的投入恐怕无法预算,而且一旦项目真正开始了,绝对不是我们一家公司能够坐下来的,我们最大程度的争取融资渠道,还有国家的帮助。”

  曾良君讲这番话说了之后,又说道:“至于刘教授,只要您肯过来,我可以承诺在初期给你的薪水至少是你现在的三倍,这仅仅只是初期的工资,在项目步入正轨后,待遇肯定不止这么一点。”

  三倍工资,听到曾良君的话,刘畅心里就有些活络了,他现在月薪也就一万块钱,加上年底奖金也不过一万五左右,倘若三倍工资那么他一年就能够拿到四五十万,况且还能够回到城市工作,对于刘畅来说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

  “刘教授,您可以考虑,如果考虑好的话,我希望您来找我。”说着曾良君就将名片放在桌子上推在了刘畅面前。

  刘畅将曾良君的名片拿起来,颇玩味的看了看,就在曾良君准备离开的时候,他咬咬牙说道:“不用考虑了,我同意。”

  于是曾良君转头来跟刘畅握了握手说道:“谢谢你能够加入天梯公司。”

  刘畅之所以同意,还是因为经济问题,当年和他一起毕业的同学只有极少部分进入天文台这种枯燥的地方工作,大多数都留校任教了,那个年代当老师的薪水并不高,但是这些年大学热,教授们的工资可是刷刷的往上升,加上公开讲课等等一年捞个几十上百万并不是很困难,可以说刘畅算是混的比较差的。

  作为一个壮年人,他现在有强大的动力去改变自己现在的生活,这就是刘畅为什么如此快做决定的原因。

  搞定了一个刘畅,曾良君就用同样的办法,将其他几个人搞定了,国内的这四个人招入麾下难度并不算高,只要给出足够高的价码就足以使对方动心,但是最关键的那个人就有些棘手。

  华人的脑瓜很聪明,所以许多华人在科学领域都能够取得不小的成就,高波就是其中一个,现在高波在NASA里面也算是位高权重,经常能够看到他的名字诉诸于报端。

  曾良君将高波设为需要攻克的目标后,就经常关注这个人的动静,他知道这段时间高波要到澳大利亚的悉尼演讲,对于曾良君来说这是一个机会。

  在依云帮忙收集资料后,曾良君就乘坐飞机直接飞向悉尼。

  悉尼大学是澳大利亚最好的大学,也是环太平洋大学联盟中的一员,相比华夏现在非常急功近利的学术思维,外国人的思维要开明许多。

  天体物理绝对是物理中最重要的一个学科之一,尽管这方面很难创造什么实际效益。

  要是说宇宙物理学最好的应用,应该就是GPS卫星系统,人类将卫星送上了天空,然后通过卫星信号对地区实现定位,让人类随时随地知道自己的地理位置。

  其他的宇宙探索,基本都不会产生什么实际价值,至少在现在无法产生实际价值,例如登月根本就一个亏本买卖。

  但是从宏观的角度来看,这是人类踏出的第一步,如果没有大航海的探索,欧洲人恐怕就不可能发现美洲大陆,自然也没有后面发生的一系列事情,以及米国的诞生,所以从长远的角度来看,探索宇宙是人类必修的一课,无论如何都是绕不过去的。

  今天来听演讲的学生非常多,能够容纳一千人的超大型教室几乎已经爆满,在教室的里面还有不少人搬过来凳子,用来当做临时课桌。

  如今NASA的任何动静都会吸引大批的天文爱好者,NASA代表着全世界最前沿的一股科技力量。

  高波的演讲持续了半天,一直到中午才结束,曾良君则在外面站着等了半天,高波演讲完毕后,就起身准备离开,在高波的身边几个助手则帮他收拾东西。

  就在高波刚刚跨出教室门的瞬间,曾良君就凑了上去,用中文说道:“高教授你好。”

  高波并不是在米国出生的,实际上他年轻的时候考上了米国的麻省理工,随后一路读研攻博,最终还是留在了米国。所以曾良君同高波沟通没有什么困难。

  在英语世界突然听到中文,果然引起了高波的注意,他看了曾良君一眼,问道:“什么事情?”

  “你好,我是曾良君。”

  高波和刘畅不一样,他对消息非常敏感,特别是在米国关于华人的消息,他是亲眼看到华夏的那款手机热卖,还有关于曾良君量产石墨烯,制造出种种不可思议的科技产品,原本他就觉得曾良君有些面熟,听到曾良君这么自我介绍,他哪里还有不认识的道理?

  “你好,你好。”

  高波也回应的很热情,此时大教授里面的学生也纷纷涌出来,高波看了一眼意识到这里不是谈话的地方,便说道:“咱们边走比爱你说吧。”

  两人就顺着学校教室的走廊,往前面走去。

  “高教授,我是专程有事情来找您的。”曾良君说道。

  高波笑了笑说道:“曾先生,作为咱们华夏最成功的人,肯定是非常忙,我想你找我肯定不是就为了跟我聊天。”

  听到高波称呼“我们华夏”,曾良君心里就大概有一个谱子,他怕高波是那种人。

  有一种人出了国之后就忘记自己姓什么叫什么了,甚至于愤恨自己的祖国,在国外穷尽诋毁华夏之能事,以博取西方人的欢心,而西方人也偏偏喜欢这些,所以在华夏这种人还不在少数。

  不过曾良君对高波进行过详细的调查,发现高波应该不是那种人,直到现在为止,高波都没有英文名字,所以在报纸上面高波的名字一般都打成“bo gao”,用来证明他是一个华夏人。

  “高教授,您又没有想过回国发展?”曾良君问道。

  曾良君这么一问,高波就看了曾良君两眼,说道:“华夏现在在大发展,我就算想回来,恐怕用到的地方也不多。”

  虽说华夏这些年也在部署太空,并且成功的试验了多次火箭发展,太空飞船,甚至于太空对接都完成了,可是总体来说,华夏是将这事情当做一件面子工程在座,高波也偷偷收集过关于华夏的这些资料,至少高波没有找到持续性的发展战略,出于这一点考虑,高波觉得自己回来也无法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

  “哪里,高先生大才,要是能够回国发展,也算是我们华夏的一大幸事,”曾良君说这话的时候,底气有些不足,现在国内可是流行出国热,大批的富人都拼命的往外面移民,放佛国内就是一个水深火热的地方。

  除了这个事之外,在上个实世纪六七十年代,大批回国摩拳擦掌报效祖国的科学家们,一个个也是吃尽的苦头,所以现在许多在国外的华人,虽说有心报效祖国,但是基于种种考虑,大多数都打消了这些年头,不愿意回来。

  高波正色看了曾良君一眼,问道:“曾先生,你们是不是想做太空电梯?”

  高波是一语中的了,其实高波有这种推断,并不是很奇怪的一件事情,首先因为月球富金矿的事情,许多国家都出台了太空计划,米国也同样在筹备中,其中最靠谱的就是太空电梯,第二,现在太空电梯最瞩目的材料就是石墨烯,而石墨烯量产工艺的发明人,就是曾良君。

  只要将两个情况放在一起思考,高波就很容易的得出了这个答案。

  “高先生是聪明的人,这个计划还不算是国家计划,只是我的计划。”曾良君说道。

  两人本来正在下台阶,高波突然定住了脚步,问道:“你能告诉我有几分决心?”

  高波的话并不多,几乎没有废话,所以这话一问出口,曾良君顿时就明白高波的意思:如果曾良君下定决心,那么他高波同样也能够下定决心。

  曾良君笑了笑,才点头说道:“十分。”

  曾良君并不知道,高斌不怀疑他的能力,作为米国的精英,高波很清楚,曾良君能够取得如今的这些成就是多么困难,理论上现在最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