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静州往事 >

第333章

静州往事-第333章

小说: 静州往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二个汇报的是副镇长罗基奎。他主要汇报征收任务分片、分段、分村组到户责任落实情况,提出一个要求:尽快与涉及有征收任务的各村签订责任书,定目标,定时间,也定奖惩。

王桥道:“你们制定的责任书有点问题,把奖惩定得太明确了,特别征用土地每亩多少补助,这些就不要写在责任书里。村干部是不脱产的干部,除了少量补助外,还得以自己生产为主。为了征收土地,他们必然要产生大量误工,适当给点误工费这是合理的。不给误工费,怎么能调动村干部的积极性。但是,你把责任书里写得太明,若是流传出去,反而会引起误会,这些事只能做不能说。”

罗基奎道:“如果不写明,村干部有可能不安心。”

王桥道:“那就把相关村社干部集中起来开个会,给他们讲清楚。大家要长期共事,不可能我们说话不算话,如果失信于村社干部,镇政府就没有办法良好运转了。这一点,要让大家心里有数。”

接下来就由杨明福汇报其负责区域里面出现的问题,主要是王家大院违建,以及张家大院抢收之事。他最后愁眉苦脸地道:“我负责的区域有两个硬骨头,难度不是一般大,能不能把两个骨头分成两个领导来管,我一个人背不动。”

王桥道:“杨镇,这两个硬骨头不是你一个人啃。我去看过现场,这事必须尽快处理,否则就是尾大不掉。暂时先不讨化这个问题,等会我要细谈。”

晏琳在省委办公厅工作之时,虽然机关很高级,论个人实际上处于执行者的位置。今天坐在会议室时在,虽然只是镇政府,级别很低,但是她是以一个决策者的身份开会,处理的事情涉及到千家万户。

在这一刻,她深切体会到政策制定和政策落实之间的微妙不同,拿着省政府的文件,想起被无数基层单位严格执行的文件其实就是出自于省级机关某个处长甚至科长之手,觉得“处长治省、科长治市”虽然是调侃,确实也有一定的真实性。

她认识到让没有基层经验的省级机关年轻干部挂职锻炼是非常重要的,否则,这些年轻机关干部没有基层经济,不接地气,制定出来的政策难免就有偏颇。

听到班子同志汇报的一个又一个尖锐的问题,晏琳不禁替面色沉静的王桥感到担心,担心其太年轻,工作时间也短,处置矛盾冲突如此大的事情会有难度,不能驾驭如此复杂的局面。

所有班子成员汇报结束以后,王桥开始发言,道:“在我的印象中,吉书记很少就某个具体事情翻来覆去给我交待,唯独创彩集团落地之事不仅把我和宋书记叫到他的办公室亲自交待,还多次单独交待,可见县委县政府对于创彩集团落地之事是多么重视。”他提高了音量,道:“不论摆在我们面前的困难有再多,为了全县的发展,必须要把我们变成一把铁榔头,把所有问题砸碎,这就是我们班子应该具备的思想。狭路相逢测勇者胜,态度决定着事情成败。”

晏琳明白,这是王桥给创彩集团落地之事定下调子。一把手的态度决定着班子的效率,如果王桥自己都没有必胜的信心,班子的战斗力必须就会下降。

王桥道:“我从两个方面来讲创彩集团的事,第一个方面是谈一谈对城市拆迁中遇到的常见困难,困难的性质是什么,是怎么形成的,让不从事拆迁工作的班子成员都对以后遇到的拆迁有一个基本了解,免得当外行。为什么要先谈城市拆迁而不是创彩,因为我们是城关镇,有农村有城市,城市要改造要发展,必然会有拆迁问题发生。”

说到这里,王桥喝了口水,稍稍缓了缓,又道:“随着昌东城市迅速发展,摆在我们面前的拆迁工作越来越重,同志们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拆迁是工程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只有水通、电通、路通以后,施工方才能进入现场施工。也就是说,拆迁和三通一平是政府或者甲方的义务,其主要任务往往会落在我们的头上。”

“这里要注意一个程序先置的问题,否则把事情看不清楚。在静州,当大规模拆迁开始之前,基本上意向的招投标或者施工企业就已经完成。我研究了很多折迁案例,没见到一个钉子户是在拆迁动员开始时就明确表态说不同意迁拆补偿协议,而是态度含糊,甚至表示支持政府工作。杨镇,现在王家大院和张家大院有多少人明确表示不准拆迁的。”

杨明福道:“最初摸底时,大家都还是说愿意支持县里的决定,抢建和种树都是征地告知书发出来以后的事情。”

王桥点了点头,继续道:“随着整体方案落实,局部拆迁推进,项目正式开始时,钉子户所在位置成为不能绕过去的必用之地时。王家大院和张家大院目前就处于必征之地时,创建和种村这种行为就大量冒出来,其他人还会找各种理由反悔,想方设法阻止你施工。通常方法都是让家里的老头老太太或者女性出来阻挡……”

在座诸人除了晏琳以外都遇到类似情况,王桥讲话时都很有共鸣。

当晏琳听到王桥讲到“钉子户之间是冤家,如果一个地方出现一百个钉子户,那这事没法干了。不是甲方没法干了,而是钉子户没法干了”时,眼睛顿时闪亮了起来,因为这种观点在省委办公厅是绝对听不到的,只要在实战单位才能听到这种鲜活的观点。

当晏琳听到王桥讲到“施工被阻后,如果按照现在日工120+伙食费20的标准一个三百人工地,施工方就要白白多掏出四万二,很多劳务纠纷由此产生”时,恨不得让王桥讲慢点,自己能记得详细一些。

讲完城市方面的拆迁,王桥开始转入王家大院,道:“大家要注意一点,拆违和拆迁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王家大院出现的违法建筑,我们绝对不能含糊,坚决不承认。据我判断,王家大院的违法建筑最后肯定是要强行拆除,绝对不能手软。我们用霹雳手段拆掉了王家大院的违法建筑,就表面了镇政府的态度,这才能杜绝了辖区内产生更多的违法建筑。我们态态强硬,拆除彻底,是让我们以后工作的成本和难度降到最低的作法。一句话,不能绥靖,不能姑息养奸,否则就是对征纪守法的村民最大的不公平,也就是为自己以后工作设置障碍。”

听说“霹雳手段”四个字,见过不少强拆案件通报的晏琳不禁又担心起来,担心此事稍有处置不当,会酿成不可收拾的后果。

王桥道:“既然我们决定要实施强拆,那就先要把伏笔做好,程序上绝对不能出错,要派人做思想工作,指出他们这是违建。在做思想工作之时,由带队领导配带最先进的隐蔽录相设备,全程进行录相,确保以后我们拿得出做思想工作的证据。购买录相设备就交给李书记,你是检察院的人,应该知道正规渠道。”

“罗镇长,你的任务是通过相应的正规程序,向违建户下发整改通知书。下发整改通知书时,全程录相。”

“黎书记,你的任务是事先联系市县电视台,对违法建设问题进行报道,造成声势。”

“杨镇长,你的任务是组织市政执法队伍,还要联系派出所,只要县政府同意,立刻就实施强拆。强拆方案要想到所有可能发生的意外,学点兵法,比如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之类,我们要聪明,要牵着违建户的鼻子走,而不能让违建户牵着鼻子走,方案出来以后,提前报班子进行讨论。”

“除了作好强拆工作以外,正常的继续开展,不能稍有马虎,以后每周一都要汇报各组的进展情况。”

“晏书记就作为新闻发言人。凡是这种拆迁,来记者的可能性很大。以后我们这一块的对外发言,统一就由晏书记来发言。”

说到这里,王桥特意点了了圆圆胖胖的纪委书记杨建,道:“杨书记,你的责任很重大,要确保所有征收工作不出现违纪违规行为。你的方案没有落实下去,都是套话,要重新做。”

……

王桥将每一项工作都讲得很具体。除了晏琳以外,班子成员都比王桥年龄大,可是他们对王桥的安排没有异议,一个劲地记笔记。包括被点名的纪委书记杨建都没有异议,反而是一种不好意思的表情。

看到班子成员的反应,晏琳就很是纳闷:“王桥担任镇长时间不长,可是威信是实实在在的,他的威信是从哪里来的?”

会议开了两个小时,散会以后,晏琳就带着笔记本回去研究。她以前对施工方殴打居民和村民十分痛恨,此时位置发生变化以后,特别是听了王桥详细核算了施工方面临的经济压力,她才明白施工方被阻工一天,就会有沉重的经济成本,其心态不知不觉发生了变化。

把某一部分人群模式化和脸谱化,是脱离现实者很难杜绝的思维模式。

(第四百零一章)

第四百零二章与晏琳谈工作

王桥回到办公室以后,让郭达送了一份城关镇党委、政府领导分工的文件过来。他仔细看了文件,想了一阵,大体上明确了晏琳适合分管什么工作。

他在纸上写下晏琳分管工作以及具体管理的部门以后,就给宋书记打去电话,征求其意见。

宋鸿礼接到电话后,道:“按理说来了一个挂职副书记,我应该礼节性地回来见一面。可是小竹河这边实在忙,我正在给这边立规矩,实在分不开身。就是这星期吧,我抽时间与小晏吃一顿饭。”

王桥道:“我根据晏书记的特点和班子分工情况,对班子分管工作进行微调,你看是否合适?”

听了王桥对晏琳的工作安排,宋鸿礼道:“这样调整是比较合适的,我没有意见。对了,那个李宁咏是市委宣传部的,其实可以抽到镇上,负责宣传工作,专门去对付记者。小李是个泼辣性格,对付记者应该是一把好手。”

王桥直言道:“宋书记,这事就算了。她是我的前女友,摆在镇上尴尬得很。”

宋鸿礼笑道:“瞧我这个记忆,把这事忘掉了,那就算了吧。”他又道:“创彩集团派了一个副总到昌东,盯着我们土地落实情况。华县长一天三问,催得很紧。你那边也要有思想准备,特别是王家大院,我听到些不好的风声,那家人与社会上的人有来往,狂得很。”

王桥道:“王家大院抢建现象严重,我已经让罗基奎牵头进行教育宣传和下发整改通知书,等到时机合适就进行一次突击性的针对违建的强拆。”

宋鸿礼道:“我估计对王家大院必须要强拆,而且要快,拖得越久,事情就越麻烦。”

王桥道:“与社会人有牵连,我一点都不怕。我最怕的还是处置不果断,有人带头而最终占了便宜,就会引起群众效仿。”

宋鸿礼道:“你意识到严重性就好办,到时以迅雷之势,一鼓而下。”

王桥与宋鸿礼年龄相差大,却是脾气相投,工作手法极为接近,每次在一次谈起工作,总会产生一种惺惺惜惺惺之感。若说差别,就是王桥长处在于思维上更加积极一些,对现代经济、科技、文化懂得更多一些。宋鸿礼的长处在于遇到复杂问题时总是目光如炬,一下就抓到核心要点。

王桥慢悠悠地喝了一口茶,给晏琳打了电话,道:“晏书记,你到我办公室来一趟。”

挂断电话后,王桥突然想起了自己初到城关镇担任副书记时,对宋鸿礼总是打电话通知自己到他办公室去谈事还暗有微词,觉得宋鸿礼架子大。此时自己处于宋鸿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