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九零俏佳人 >

第192章

九零俏佳人-第192章

小说: 九零俏佳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瞧方小鱼这说的,徐厚浪就晓得他多说也无用。
  最好的办法,就是早点把小媳妇拐进家门。
  到时她的钱是她的,他的钱也是她的,钱放在一个口袋。
  每天让她数钱数到手抽筋也数不完,到时就不会整天挖空心思想着赚钱了。
  不过在此之前,他就得更努力去赚钱了,貌似方小鱼对赚钱挺执着,也挺能赚钱。
  他一个大男人赚钱总不能比媳妇儿差。
  徐厚浪已经为两个人的未来勾划好了一副美好的蓝图。
  方小鱼还懵懵懂懂啥都不清楚呢。
  ……
  周六碧波培训基地的队员,被召集在了一起。
  最近馆内的气氛有点异常,原因是下年度的培训基地的催款单出来了。
  今天基地长和总教练把大家召集到这里就是为了解决这一件事。
  两千张的宣传单分发到了学员的手中,这是基地长和教练组商量之后,想到的唯一办法。
  拉不到赞助,要想救活培训基地那只能对外招收学员了。
  虽然谁都不想,因为培训基地的队员都是教训员从小从各大院校特招进来的,训练也是固定和封闭式为主。
  真要对外招生,到时势必会对现有的学员的训练造成一定的影响,这是谁也不想看到的。
  当教练将宣传单分发给队员时,底下嗡嗡的声音不断响起。
  队员们看着一大叠的宣传单情绪低落,脸上写着对未来的担忧和迷茫。
  “我们基地真的没落到要对外招生这样的地步了吗?”
  谁都无法解答这个话,气氛变得更加的低沉,谁也没有再说话。
  谁都不知道这个时候该说些什么话,才能让此刻大家的心情都能好过些。
  不少队员已经红了眼眶。
  基地长陶宁看着队员一张张稚嫩失落的脸宠,心情格外的沉重。
  碧波培训基地是由陶宁一手创办的,他见证了碧波培训基地从辉煌到落没,在场所有当中没有人的心情会比他更难过了。
  碧波培训基地从创立起的几十名队员到发展壮大最高峰时期的几百名的队员,他几乎将所有的的心血都扑在了其中。
  而现在几百名的队员,掉到了几十名,甚至男女队加起来都不到五十名的名额,这让陶宁一颗心血流汩汩。
  碧波培训基地就是陶宁的孩子,从它落地的那一刻,陶宁的生活就与他息息相关。
  没有人比他更爱他的这个孩子,也没有人一个人比他更希望他发展壮大。
  可眼下他怀里的孩子或许将要在他手中终结,可想而知陶宁此刻的心情是如何的了。
  可要面对的还是要面对,他要负起的责任不光光只有他一个人,而是碧波培训基地的所有人。上至培训基地的教练员、医务员、队员,下至伙食员、清洁工。
  只要是碧波培训基地的一员,都是他做为基地长要承担起来的责任,而逃避并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
  他不能让自己的孩子就不能断送在自己的手可,哪怕只有一线的希望他也要救活自己的孩子。
  陶宁摆了摆手,现场的议论声静了下来,“我也清楚,叫大家干这活,是真为难大家了。不过大家应该清楚,近年来我们培训基地的资金是一年比一年吃紧。”
  之前的几年,陶宁从来没有在学员面前提到一个钱字,主要是为了不影响队员练习时的心情,要知道队员训练时心理困素的影响直接关系到学员训练成绩的好坏。
  陶宁咬着牙着一个人独自撑下来了,厚着脸皮一家家上门拉赞助,被冷脸被嘲笑,这些陶宁不在乎,只要能为基地拉到赞助。


第359章 共同的家
  要不是因为培训基地的资金状况真的差到无法言说的地步,陶宁今天也不会做出这样的一个选择。
  “要是在年底前再没有收入进帐,明年体育馆的场地费就支付不出了,不要说训练了,以后城东体育馆就没有我们碧波培训基地了。”
  陶宁说完这句话,队员们忍不住哭了起来。
  基地长这番话意味着,再筹措不到奖金的话,他们就会被从基地赶出去,这是所有队员都无法承受的重量,谁都不愿也不想离开培训基地,谁都不想离开这个他们一起生活了多年的家。
  陶宁见了更加悲泣,背过头,擦了擦眼角的泪,“当然这也主要是我这个基地长的责任,是我这个基地长太过无能,这么长时间还筹措不到资金,才让碧波培训基地陷入这样两难的境地。还要大家为了资金的事出去奔波。”
  在场的都是些孩子,最大的年龄没有超过二十,最小也不过八岁,叫孩子们出去四处派发传单,陶宁真的于心不忍。
  这些孩子当中的某一个未来可能会是站在世界领奖台上的那一个,可现在却要为了筹措场地资金,四处奔波。
  父母将孩子信任地交到他的手上,是让他们刻苦训练,希望他们成龙成凤,为国争光的,并不是让他们出去派发传单的。
  要是让孩子们的父母看见了,不知道该会有怎么样的痛心。
  总教练韩传难过地道,“基地长,这不是您的错,大家知道您有多不易。要是没有您,我们培训中心根本撑不了这么久。派发传单,招募学员这个办法是我想出来的,大家不要责怪基地长。”
  韩传和基地长陶宁在基地创立起就在一起,友谊深厚,两个人为了碧波培训基地可以说都是付出了半生的心血。
  主意确实是韩传出的,他不忍见陶宁为了钱的事殆精力竭,更不愿见碧波培训基地因为资金的原因就这么倒下。
  才会想出来这个办法,而这样的一个办法,必然会影响到现有队员们的训练。
  好的训练环境对运动员来说很重要,但要是招募了没有多少跳水基础的学员进来,教练员不但要腾出时间教新学员,运动员们也要配合新学员腾出地方、缩短训练时间。
  无论哪一方面,对碧波培训基地的运动员来说说都不是一件不太好的事。
  “基地长,您千万不要自责,您要我们干什么,您吩咐我们都会去做的。”女队队长谢静哽咽地道,“韩总教练,我们不会责怪基地长的,您们为基地为队员们的付出大家看在眼中,我们很乐意为基地,为我们共同的家做些事情。”
  队员们都很伤心,曾几何时碧波培训基地也有它辉煌的那一刻。
  国家著名跳水名将奥运冠军周剑虹、李娜、汪波、许弘都是从碧波培训基地走出去的。
  在国内提到碧波培训基地,谁不竖起大拇指,交手称赞的。
  可现在碧波培训基地就连维系基地的基本运营都做不到,这是多么悲哀的一件事。
  昔日的辉煌也早就灰飞烟散了。
  可队员们知道这不是基地长的缘故,培训基地目前正处于青黄不接的时刻。
  基地的队伍中始终缺乏带领整个队伍走向光辉前路的关键领军人物。
  目前,基地的队员中,老的运动员年纪偏大,虽然有实战经验可体力不足,弹跳力、爆发力度不够,很难再出什么成绩。
  竞技体育是一项很残酷的运动,运动员的运动寿命毕竟有限。
  年幼的运动员体力倒是够,就是大赛的临场经验不足,一到大规模的赛事就会频频出现很多低级的失误,一时之间很难挑起大梁。
  这样的情况,自然国内外赛事上碧波培训基地的队员们都没有什么好的表现,更不要说取得名次,为基地扬名了。
  没有关注度、没有曝光率培训基地当然无法取得企业和厂商的青睐,也就无法取得维持基地正常运营所需要的资金。
  要搞竞技体力,是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的,没有资金,就没有好的运动员加入,没有好的设备和场地,没有好的运动员加入、没有好的设备和场地,就没有好的成绩,就没有大量资金的入驻。
  这就相当于走入了恶性的循环当中。
  于是,没有资金支持、自负赢亏的一些培训基地就会慢慢地退出舞台。
  所以这真的不能怪基地长,在场的每个人都知道碧波培训基地对基地长陶宁来说意味着什么。
  队员们觉得是他们自己不争气,拿不出成绩,这才是导致培训基地走向没落的原因。
  在基地长、教练员各部门的配合,在队员们的刻苦努力之下。
  今年训练的成绩难得有了显著的提高。
  队员当中的男女组的贾美丽和孙超在今年进入了全运会十六强,虽然依旧无缘全运会的奖牌。
  这却已经是三年内,碧波训练基地的队员取得的最好的成绩了,眼见出现了一线曙光,大伙更不想放弃。
  谢静说完,队员纷纷表态,“我们愿意为基地做任何事,我们永远支持基地长、总教练。”
  在发布这个消息之前,陶宁和韩传觉得队员们或许会有抵触的情况。
  可现场队员们大大的出乎他们的意料之外,队员们对基地的感情超越了一切,这让陶宁和韩传心里涌起难言的情绪。
  韩传的眼里也闪了泪花,看着队员们激动地道,“今年到了我们碧波培训生死存亡的关头,只要我们大家齐心协力、撑过了这个难关,相信明年我们培训基地是能东山再起,重现八年前的辉煌的。”
  “重现八年前的辉煌。”队员们举起手,嘹亮的声音响彻了整个培训基地。
  碧波培训基地就是队员们的家,他们当然不能失去自己的家,他们要尽自己的一切的努力,保护好碧波培训基地,保护好自己的家。发点宣传单又怎么了,为了碧波培训基地他们可以做任何事。
  谢静道,“基地长、总教练请放心,我们一定会好好地发送传单,把它每日的训练任务一样来完成的,今天中午前两千张的宣传单,我们一定会把传单发到有需要的同学手中。


第360章 立马给我道歉
  谢静带着队员们走了,培训基地诺大的场地一下子空了下来。
  只有三个人留了下来,除了陶宁、总教练韩传就是陶宁的女儿姚佳了。
  姚佳留下来是为了安慰自己的父亲的,“爸,你放心,队员的意志这么坚定,这一次我们团结一心,一定会顺利度过这一次难关的。”
  “碧波培训基地不会就这么轻易倒下,这是每个碧波培训基地的队员,心中共同的想法。”
  姚佳握紧了拳头。
  姚佳的安慰让陶宁心里好受些,但拧着的眉没有轻开,资金没到手上,陶宁一刻也不能放松。
  韩传拍了拍陶宁的肩,“我再去想想办法。”
  姚佳跟着韩传一起走了,韩传找教练们商议对策去了。
  而姚佳呢跟上了队员们的步伐,队员们去发传单,姚佳做为基地长的女儿,就更不能落后。
  等姚佳和队员们到达弯弯学校时,天空下起了雪,一如他们此刻的心情。
  大雪很快让天地披上了银装,队员们就顶着风雪守在校门口的檐外,一双双晶亮的眼睛紧紧盯着门口的方向,手里握紧了从基地带来的宣传纸。
  直到放学的铃声叮铃铃响起。
  大批的同学从校门内涌了出来,队员们对视了一眼,眼睛里燃起了希望。
  几乎在第一时间,女队队长谢静第一个拿着手中的宣传单冲了上去。
  在谢静的带动之下,队员们各自寻找合适的目标热情地宣传了起来。
  现场有一刹那的时间突然变得热闹起来,队员们激动又欣喜,好像看到了希望之光。
  第一次做这样的事,一开始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