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悠闲修仙人生 >

第327章

悠闲修仙人生-第327章

小说: 悠闲修仙人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石屋不大,约莫不过十丈方圆,种着几颗不过几丈高的老树。
  石室之中,烟雾缥缈,正对石室大门的是一排案台。
  诸多案台之上,燃着香火,供着不熄之灯。
  光影重重,颇有些奇异的气氛。
  案台分为三层,由下往上,灯台的数目逐次减少。
  一层最多,围绕着成一圈。
  二层则有十一座色呈淡金之长明灯。
  在第三层,则只有一盏,幽幽明灭,似是随时都有可能熄灭。
  “能得见大世,我老头子也算了无遗憾啦!”
  诸多案台之前,一老者站立,抬起头,一双浑浊的眼眸中有一团薪火燃起,火光之中,倒映着这寰宇红尘,万界众生。
  越过高山大泽,山川河岳,跨过汪洋,拂过渊森,扫过平原,中天大世界,乃至是寰宇诸天……种种场景,尽皆在眸光倒影之中。
  真龙、金猴、鲲鹏……乃至更多的……被无尽无限之中那四道神圣幻影惊动的远不止这些。
  “尘封的岁月……新旧交替……”
  …………
  …………
  南蟾洲,一处连绵壮阔、浩瀚无边的火山群落。
  在其中最中央之地,那看似空荡荡的空间之中,有着非凡的事物存在,纳九天星光!聚大地菁华!孕无上造化!
  凑近看,便会发现那是一株无上神树!
  近距离的观看神树,任何人都会不由自主的为这大道的造物而震撼与感叹。
  它扎根在大地上,上应星辰,下合地数,吞吐无量量山川地脉伟力。跟诸天相连,跟乾坤融合,各种规则都降临了,在此地汇聚。
  与天地同呼吸,与大道同脉动,宛如是这寰宇法则最完美的演绎。
  一条又一条的规则垂落,在这片时空中扩散。
  树身自成领域,朦胧了时空的概念。
  在修为不够的生灵眼中,它只是一座普通小山之上的一株普通小树。
  但其本身却是跨越了天与地,满树枝叶在万古时空之中展开。
  满树的叶片上都承托着一片片时空,世界,其数之多,难以计算,只见繁星点点,璀璨辉煌。
  宛若是承托起了诸天亘古亿万星辰,一片叶子的翻转,便是星辰沉浮!
  神树流光溢彩,与寰宇诸天交融,威能盖世。
  偶尔垂落的气机都在演绎着毁灭与开辟,让人悚然。
  如此恐怖的格局,其中所孕育的生命自然是非凡的。
  道韵气机牵引之下,一只华贵而唯美的神鸟在环绕飞舞,如风如火,超然万古。
  它麟前鹿后,蛇头鱼尾,龙文龟背,燕颌鸡喙,有六象九苞。
  六象者,头象天,目象日,背象月,翼象风,足象地,尾象纬。
  九苞者,口包命,心合度,耳听达,舌诎伸,彩色光,冠矩州,距锐钩,音激扬,腹文户。
  叫寰宇诸天任何一位生灵在此,都会发出惊叹,惊叹这种源自生命本质中的美丽与高贵,这是天地唯美的化身。
  其身披五彩羽毛,五种像字纹,首文曰德,翼文曰顺,背文曰义,腹文曰信,膺文曰仁。
  总掌阴阳,包罗五行,身披五德。
  “同类……”
  宏大浩瀚的意念在天地中激荡着,神圣的波动,乘着风,踏着火,逐着光,破开时空的限制,以一种独有的方式在寰宇诸天中扩散,向着那无尽星域最深处极速而去。
  …………
  …………
  亘古浩瀚的苍莽雪山群,起伏不定的山峦,被漫天飘落的大雪覆盖。
  群峰披玉,万树鎏金。漫山遍野的皑皑白雪世界,在阵阵寒风中,雪晶击溅,流花飞琼。
  天空蔚蓝,大地雪白。北风凛冽,寒意刺骨,一片冰天雪地。冰冷的河水,缓缓流淌。树木林立,枝干凝霜挂雪,满目银装素裹。
  娜多姿的杨柳枝条上,仿佛开满了灿烂的银花。巍然挺立的松柏,虬龙般苍劲的枝干上,冰晶裹覆,好像银色的菊花绽放,千姿百态,耀人眼目。
  高大的树冠,耸入云端,枝条晶莹剔透。在雪日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的璀璨的光芒,五彩晶莹,耀人眼目。景色奇异,如梦似幻,令人宛若置身仙境,流连忘返。
  洁白晶莹的雪团霜球,飘舞着飞离枝头。宛若满天的雪花柳絮,轻盈的在空中飘舞,美轮美奂,如入仙境。
  凝霜挂雪的树木,变成石刻般的冰雕。火红的朝霞东升,万道金光倾洒苍茫大地。冰树在五彩的朝霞中,宛若披上了一层缤纷的霞衣。晶莹剔透中,闪耀着瑰丽的重重色彩。满目冰雕素裹,景色分外妖娆。
  旭日东升,云雾渐起。一望无际的群山间,雾海翻腾云涌。
  千峰万壑间,缥缈的云涛阵阵翻涌,无边的雪浪连绵不绝。波澜壮阔的云海,一望无际,仿佛一副瑰丽的山水画卷,慑人心魄,美轮美奂。
  高山巍巍之巅,刺骨的寒风,晶莹的雪花。
  一位挺拔如刀的男子,抬首遥看星宇。
  遥远而古老的星空上,银河横贯,繁星闪烁着点点璀璨的光芒,耀人眼目。
  虽一人立于寒风猎猎的高峰之上,却宛若一尊神圣,俯视寰宇诸天,傲世而立,睥睨天下,风采无上。
  “唰~唰~”
  在千峰万壑之巅,一名名白衣持刀身影挥刀。
  眼眸中倒映着这一幕,男子波澜不惊的双眸有着一丝丝涟漪。
  “呼~~~”
  倏而间,男子抬手,一点晶莹寒光冲天而起,带着一股凌冽的刀意。
  方位,中洲大汉帝朝。
  …………
  …………
  本卷马上就要完结了,后面几章都是类此介绍大势的。


第567章 寰宇大势4(修)
  大汉帝朝,鲁郡,坐忘书院。
  中洲人族三大帝朝,秦法、汉儒、楚兵。
  儒家在大汉帝朝一门独尊,坐忘书院乃是儒家有数的大书院之一,不知为大汉帝朝培养出了多少的进士及第的大才子。
  当真是万载文华璀璨,一家与国同休。
  鲁郡坐忘书院常有大儒长住,每逢月初一,十五,便开讲圣贤经义,微言大义,圣道法礼。
  虽然大儒开讲,并不涉及任何考举经义。
  但单单就是先贤经义的诸多解读,就已经让那些苦求无路的寒门子弟趋之若鹜。
  便是那些勋贵世家子弟,亦是不敢有丝毫懈怠,不惜一切代价也要前来听讲。
  书院之中,往来之间尽是文人墨客,世家学子。他们彼此之间饮茶对吟,赋诗颂典,引经据典。
  也有寒门子弟,流连于书山之中,沉迷而不可自拔。
  而在书院的后山边,草木苍翠,风景奇秀。嶙峋的怪石,层叠罗列,姿态万千。
  漫山遍野的繁茂植被,树木苍翠欲滴,百花鲜艳夺目。一派秀丽的风光,宛若百里画廊,令人流连忘返,心旷神怡。
  无数奇木珍花在此争奇斗艳,每刻都有不变样的花卉绽放,美艳绝伦,不可盛收。
  而在不远处,青山绿水相间,飞瀑流泉如练。
  清泉汩汩涌出,河流潺潺流淌。在千沟万壑间穿越而过,清凉激越,奔腾不止。忽而穿行于狰狞乱石之间,忽而飘摇与高崖峰巅之上。激荡处如怒瀑泻地,轻柔时似清流回旋。
  形成了一片片湖面,湖中波光粼粼,湖面清澈见底,湖中荷花鲜亮夺目,鱼虾灵活地来回游动,遇人不惊。
  浓雾像云烟一般飘渺不绝,笼罩在宽阔的湖面之上。
  学院书生的大船,画舫在其中游荡,仰望四周美景,一起吟诗作对,才气充盈天霄。
  船只轻轻荡漾水上,风停浪止,船影悠然。水鸟轻鸣,倏然飞掠而过,掀起一抹波光水晕,阵阵荡漾开来。
  真是印了那几句古诗,‘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荷叶五寸荷花娇,贴波不碍画船摇’……
  在这山水之间,一个小小凉亭之中,两位儒衫翩翩,目中才气盈盈如水,经纶满腹的儒生就坐在此地。
  在小亭的百步开外,有侍女侍从,一脸恭敬的低首闭目,随时准备上前服侍。
  当然,没有小亭之中的两位的吩咐,这些侍从怎么也不敢越雷池半步!往前走上几步!
  亭中两位,面前各有一盏青玉茶杯,杯中晶莹似琥珀的美茶香气扑鼻而来。
  “近来帝庭安静的有些可怕!”
  说话的乃是一位头戴儒冠,宝衣天蓝,眉长入鬓,双眼细长温和的中年儒生。
  “暴风雨之前的宁静,他们闹得太过了,陛下又岂能容忍!”
  另一人,蓝色儒衫,长身玉立,温文儒雅,眉斜飞入鬓,目顾盼生辉,隐隐带着出尘的味道,又有年华沉淀的沧桑之感。
  如经过岁月打磨的一方润玉,莹莹之光,似冷实暖,令人不觉亲近。
  “真不知你我的选择到底是对,还是错?”
  话音落起,两道眸光便已是不由自主的投向山中书院,一座楼阁之中。
  在那里,有一位一身玉色儒衫,腰束锦带,气质超然的年轻人。
  黑发一丝不苟地束在脑顶,绑着一根浅色丝带,脚上的布靴藏青。
  棱角分明如鬼斧神工雕刻,整个人的气质有一种从骨子里透出的高贵与优雅,风华与飘逸,同时又结合了深沉和内敛。
  整个人从内到外,透着一股子无与伦比的吸引力,他就那么悠闲的翘着腿坐在墙头上,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他都是一个俊美非凡,丰姿卓然的翩翩浊世佳公子。
  “天地如棋盘,总要选择到底是执黑还是执白!”
  …………
  …………
  “陛下,这就是最近几天,中洲,乃至是整个中天大世界的消息了。那些人还是一直在行救死扶伤之事,这让他们的队伍又扩大了不少。”
  “而因为玉虚的那位周道君,整个寰宇诸天的目光都聚焦在昆仑,是以一切都安排妥当,万无一失!”
  大汉帝朝,恢弘的帝都,煌煌帝庭。
  层层叠叠的宫殿群,将其显化的仿佛如同一个个匍匐在大地之上的择人而噬的狰狞巨兽。
  帝宫深处,无数万载鲛人长明灯照彻天宇,将重重璀璨夺目的帝宫,照耀的如同白昼!
  更有点点油脂清香,以及深洋气机随着火焰的燃烧在这里散发,无形之中便是叫人心神为之一震。
  就在宫殿的正中央,数道身影正在与当今大汉之主对奏。
  为首的那位相貌平平,是那种扔进人堆都会钻出无数个类似的大众脸。
  此刻,正一手手呈奏折,在刘琦身后的黄门侍郎将其交在汉帝的手上后,便是在俯首间开始慢慢诉说着世间万事。
  中洲三大帝朝,自开国之后,历经至今,他们彼此纷争不休,各被无穷血债积累。
  虽然同为人族一脉,但却是早已没有了那种打断骨头连着筋的深层联系。
  有的,只那种是倾尽四海汪洋,也无法洗尽的深仇大恨!
  除了联系异族这等判族忘宗没有做之外,彼此之间,可谓是死手不断。
  尤其是大汉,更是被直接算计的断了国运,差点就被人鸠占鹊巢,兼容并蓄。
  虽最终重新夺回,但之前还隐约是三大帝朝第一的大汉,消耗了底蕴,已然没有了之前那般强势了。
  帝庭对帝国的掌控也是一日不如一日,传至刘琦这一代,已然是命令出了京畿之地后,能不能管用,就看是什么命令了。
  可以说,刘琦这个一国之主当的很是憋屈。
  “救死扶伤?好!好!好!好一个大贤良师!”刘琦的面上看不出丝毫喜怒,眼眸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