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悠闲修仙人生 >

第559章

悠闲修仙人生-第559章

小说: 悠闲修仙人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人不信,认为罗吉是被老神仙赶下山了。
  罗吉当即道:“我天资高,老神仙会的我都会了。”
  怕有人不信,罗吉当即念起咒语,朝墙奔去。
  只听得砰的一声响,罗吉脑袋撞到墙上,跌倒在地,旁人赶紧把他扶起来,只见他额头上隆起了一个大疙瘩。
  罗吉耷拉着脑袋,像泄了气的皮球。
  此事在镇上传开了,引起了另一家大族明家一位旁系族人的注意。
  此人名唤明河,听了罗吉的事,他心中便起了心思。
  明河也是个有机缘的,在他还是孩童的时候,与同伴玩闹时,不小心迷了道路,与众人走散,不知不觉就走到了一处洞穴之前。
  此时正是斜阳西坠之时,他见洞中有光芒冒出,好奇之下,就走了进去。
  他循着光芒走进去,沿着走了三十来步,就见着一面大石碑,而那光芒,就是从石碑之上发出的。
  虽照得洞中一片白亮,但是看着却并不怎么刺眼,反而有种暖洋洋的感觉。
  在那石碑上,却是刻满了古怪文字,年幼时他还不懂,待年岁大了,便得知了这是修士专用的文字,蕴含着天地运转的至理。
  只是直到现在,他都还没能得知上面是记录的什么。
  那紫云观的老神仙他也是知晓的,只是以往他紧守着这个秘密,但现下他也是急了,准备去紫云观拜师,想着能学到认识那些文字的本事。
  所以,第二天,明河上山拜师的消息也传了开来。
  所有人都在等着他什么时候就坚持不住了,甚至都开了盘。
  只是,让所有人都失望的是,一个月,两个月,三个月……明河都没下山,若不是时不时的有消息传出,几乎都以为他遭了什么意外。
  三年后。
  明河站在观门外,对着观中行了一个大礼,便往下山行去。
  这三年来,他将山上的那片柴林砍了个透,挑水的扁担都被他磨得生亮,各种杂活都做了,最终从老神仙那里学会了认识蚀文的本事。
  下山后,他并没有急着去那处洞穴,而是等他坚持三年的消息平静了下来后,方才动身。
  此时,他再去看那些蚀文时,便已经能看得懂上面的意思了。
  这是一门吐纳之术。
  初看之时他有些失望,概因他在那老神仙那得知了如今世间乃是末法大劫,似这等吞吐天地灵机的法诀早已是不管用了。
  如今还能保留一二法力的,都专修外药之道。
  虽是末法大劫,但是天材地宝却并没有在其中,依旧是如以往一般。
  而依靠这天材地宝,修士倒也能维持以往威势一二,当然,这外药之道,耗费颇大,若没有师父或者一个大族的全力支持,可能连初期都踏不进去。
  而他不过明家的一个旁系,怎么可能得到全族之力的支持。
  是以,他把全部希望都放在了这蚀文上。
  现下的结果让他极为失望,但是在望着那篇吐纳之术时,他却是不由自主的照着修习起来,整个人顿时变得迷迷糊糊的。
  等到他再度清醒过来的时候,掐算时日,已是一夜过去,但他却觉得只是过去了短短片刻。
  从地上一蹦而起,又跳了几跳,他发现身体比之以往更是轻盈,五感也变得灵敏异常。
  他登时便发觉了这吐纳之术并非是原来理解之中的那等吐纳之术。
  此术只是起了一个牵引的作用,运使此术时,会与冥冥之中某种力量相契,这才练出了法力。
  是的,他练出了法力,在没有服用外药得情况下,练出了法力。
  这若是传了出去……想到会导致的什么后果,明河便一阵心颤。
  他当即便准备毁去那石碑,然而也不知道这石碑是用什么做的,无论他用什么方法,都无法毁去它。
  明河想了想,既然这石碑毁不去,那么迟早会被他人发现,不管多久,即便是几千年后。
  既如此,他不若把握主动。
  当天夜里,他便亲自上山,将石碑上的吐纳之术说与了老神仙。
  老神仙试了一下,发现此术的确有用,当即便失态的又笑又哭。
  但情绪稳定后,他仔细体会此术,才发现,这门吐纳之术虽可修炼,但其修行理念不论是与现下盛行的外药之道还是以往的吞吐天地灵机之道,都大不形同,完全就是一种全新的修行之法。
  而这也带来了一个新的问题,此法之上限到底有多高,能修行到什么境界也是难说。
  这让他有些犹豫,外药之道已经是现下很合适的法门了,若是专修这门新法……他有些拿不准。


第822章 疑问
  时日推移,忽忽间三百载过去。
  某处地界,白雪皑皑的平原上,两名修士围坐在一堆篝火边上,焰火燃烧着,驱逐着四周的寒意,同时有一股暖洋洋的灵机渗透入两名修士的躯体之内,弥补着两人之前因赶路损折的法力。
  其中一个长相较为年轻的修士双眸睁开,露出不可思议之色,道:“师兄,天路虽断,但你我二人怎么说也还算是有那么几道法力,足可寒暑不侵,便是如此都抵御不得此处的酷寒,那紫云国是怎么在这里立足的?”
  师兄言道:“想来是受得某位大神的庇佑吧。”
  末法大劫,道法路断,神灵也只能凭借着与信众的香火,才能稍稍干涉人世。
  那年轻修士道:“没听说有那位大神在这偏僻所在有信众啊。”
  “这就是门中为何会遣你我二人来此的缘故了,这紫云国发展的太快了,仿佛是一夜之间便突然出现了。”师兄面色凝重,“不管如何,听闻这紫云国国势如今也是兴盛,想来厉害人物也是不少,你我修行还浅,莫要轻视了此辈。”
  年轻修士点点头应是。
  又过了一会儿,师兄站了起来,一挥袖,将火堆灭了,道:“法力恢复完满,该继续上路了。”言毕,想了想,他又说道:“师弟,小心些,这等偏僻之地,没事还好,一旦有事,必是大事。”
  年轻修士苦笑,道:“师兄,师弟晓得了,你说过不止一次了。”
  不过他嘴上是这般说,但是心底实际没怎么放在心上。
  门中若真重视这紫云国,便不会只派他师兄弟两人来了,甚至连一件像样的法器都没有赐下,师兄未免小心得太过了些。
  那师兄不知道自家师弟的心里话,没再说话,将东西收拾好了,拿出一样鸟形纸质剪影,渡了一道法力进去,瞬时之间便化作一只活灵活现的小鸟,将其往天中一送,两人便继续往目的地前行。
  三天后,他们就在在平原之上见着星星点点的翠绿树木,随着越是往里深入,树木便越是茂密,同时也明显的感觉到了寒意消退,被一股暖洋洋的灵机替代。
  两人很吃惊,没想到在这个偏僻地界惊还存在着这么一处胜地。
  不由对视了一眼,都是惊疑不定,尤其是年轻修士,开始将心中的那些不以为然收了起来。
  尽管他眼里有限,但是却也不难看出,这地界可不像是自然生成,明显的有人为雕琢的痕迹。
  而想要在如今这等末法时期做出这般大的地势,其中所涉及到的,他们心中虽有些不敢相信,但是亲眼所见,便是他们再如何的不相信,事实就摆在眼前。
  “这里一定不是神灵的庇佑之地。”年轻修士很肯定的判断道。
  如今天地之境况,神灵能凭借着与信众来干涉人世已是大不易了,没听说哪位大神能在人世做出这般大的动静。
  当然,这里面可能有故意隐藏的缘故。
  但是这种可能太低了,若有这种能为,早已指示信众占尽人世,自己独享一世信众的供奉。
  所以,他认为这里不是神灵庇佑之地。
  两人继续往前行,半日后,他们便看到了一座宏大城池,城中屋宇宫台修筑的齐整无比,有纹雕浮刻,彩线勾画,很是壮观。
  街上行人长袍短袖,腰围玉带,打理得整整齐齐,一个个面色红润,精神饱满,根本就看不出是在偏僻之地。
  出于谨慎,两人只是远远的观望了一眼,没太靠近。
  可事情有时并不会以自己的意愿进行下去,他们还是惊动了城里面的人。
  就在两人已经做好了大战一场的准备时,甚至他们都已经做好了最糟糕的打算,可是出乎意料的是,这些人并没有对他们有敌意,倒是有些欢迎的意味,很是热情的邀请他们入城,还设宴招待了他们。
  城中并没有对他们设防,是以这二人很快就看到这一幕。
  那是一个清晨,数十位七八岁的孩童,在一位老者的带领下,迎着朝阳,坐定吐纳。
  若是吐纳之术,这倒并不会让二人感到惊讶,让他们目瞪口呆的是,在那孩童的身上,他们感知到了灵机的波动。
  这意味着什么,没有用任何外物,修行吐纳之术,便能练出灵机波动,差点让他们以为自己回到了末法大劫之前。
  两人安耐住心神,又在城中逗留数日后,这才回了门中,将此事郑而重之报了上去。
  这里面不管会因此产生多大的风波,且说这紫云国。
  乃是当年明河在紫云观老神仙的支持下所立,因为有了那石碑,便是身处末法大劫,也有了足以自保的本事,所以明河借此以小镇为基,收纳四方,紫云国由此而成,且国势蒸蒸日上。
  明河站在石碑之前,碑上蚀文与他小时候第一次望见时看去没什么分别。
  但是他每一次功行有所精进,再来看此碑时,却又能看到许多未知的信息来。
  时至如今,由这石碑上所出的吐纳之术已经在紫云国传遍了。
  此法无需任何外物,只要你能理解此中真意,便是大字不识一个,也能悟透天地玄理,修得法力傍身。
  而明河作为第一个修行此法之人,再凭借着最初老神仙的全力支持,他现下的功行已是紫云国当之无愧的第一。
  但现在,他有些迷茫。
  其实早在五十年前,他就已是如今这等火候了,但这五十年里他却是无有任何进步,本来被他甩开的一些人已是开始接近他了。
  他知道这是什么原因。
  修行此法极为简单,只需理解其中真意,便能入此门中。
  但也正因如此,明河心中一直有一个疑问,他知道修行练功,需得诸般大药炼的丹丸,需吞吐天地灵机,方才能练出法力。
  而自己,只是凭借着一门吐纳之术,便能练出法力来,这法力到底从何而来?
  世上没有白吃的午餐,如此轻而易举的练出法力,却不需要任何代价,便是连天地灵机也不需,这里面所蕴含的信息,在他之前功行不够时还能不去想。
  但现下他功行已经到了上限,若不解决这个疑问,他与此法中算是止步于此了。


第823章 衍教
  洛山城,临近漠海边缘的一座城池,是所有想要进入漠海的人的最后一个补给点。
  当今之世,道法衰弱,神灵隐退,主宰天下的,是王朝,是教派。
  诸国纷争,争夺人口,疆域。
  大教之争,则争的是信仰,是道统传承。
  当听闻辽阔无垠,生命几近绝迹的漠海居然存在着一方国度,这座偏僻的城池登时就热闹了起来,每天都有人赶来,或骑乘异兽,气势非凡,或以符文施法,一步十丈。
  紫云国,这个以前从未听过的陌生国度,突然就从漠海中蹦了出来,没有那个势力会对其视而不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