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之将门弱女+番外 作者:俺也试试.笑声(晋江非v高积分2015-03-05正文完结) >

第319章

重生之将门弱女+番外 作者:俺也试试.笑声(晋江非v高积分2015-03-05正文完结)-第3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严氏又与沈坚商量,若是有学子们来边关,一定要人护送才行。最合适的,是从酒窖抽调人去严氏书院,接那些人来。于是沈坚又让张丁往平远侯那边送信,协调抽调五十酒窖的军士,送严三官人夫妇新年回严敬书院访亲拜祖,新年后带着严三官人夫妇回酒窖,顺便带上要来边关的学子们,把他们送到边关。
  严敬最近很忙。政事之变化太迅速,如果不是因为怕惹起注意和猜疑,严敬真想搬回京城,好及时得到太子的侍卫围攻沈家小姐、蒋家长房长媳蒋大夫人去给镇北侯府新认的义女送礼之类的消息。
  他如叶中书,也意识到了日后争储斗争必然更加残酷,此时接到了季文昭的信,自然会表示支持。他正想着该挑选什么背景的学生,就见二儿子严二官人抱着一大摞学生的名册来找他,说要和父亲谈谈师生的配置。
  严敬三个儿子,老大是个学究,天天埋头经典,寻章摘句,目测要成为一代大儒,是他最大的骄傲。二儿子就不是那么成器了,这些年帮助自己管理学院,算是承借祖荫。三儿子就更让他失望,简直成了个酒商的入赘女婿,常年不在家,严敬将其在脑中与酒鬼划了等号。
  看到严二官人手中正好有学生名册,又想到严二官人对学生的了解,严敬决定告诉严二官人这件事。
  “修明他们在边关需要人帮忙,最好找懂术数的人。”
  严二官人接到了严氏的信,就抱着名册在父亲眼皮下转悠,果然等到了父亲的话。
  严二官人殷勤地问:“爹,您想要什么样的家庭背景?是不是不该找有官宦背景?以免泄露边关的动向;也不该找年纪大的,这些人心中怕已经有了名利之念,会不会不专心事务,只想仕途。……”
  严敬惊讶严二官人严谨的思索,对严二官人点头:“你想得周到,那就找书院中十五六岁、出身平民的孩子们吧,可是得跟他们说清楚,这是边关事务,学院承担路途费用,那边有沈家军照顾,但那毕竟是边疆,气候寒冷,也许有……”
  严敬停下来,见严二官人紧盯着他,犹豫了下,小声说:“有战事……”
  严二官人两眼大睁——严氏当初说去打仗了吗?!她只说不想守活寡,去陪着她的夫君呀!如果知道要打仗,自己肯定不会让她去的!
  严敬见严二官人的惊诧,以为他不信,对他沉重地点头说:“肯定会有一场大战,该是就在这两年间。所以这些去的孩子们,要知道有危险,要挑身体好的,最好不是家中的独子……可是这事不要明说,别传扬出去。”
  严二官人心中大乱,只能连连点头:“好,好,让我仔细去挑选一下,拿个名单给爹过目。”
  严敬同意了,严二官人有些慌乱地告退,严敬只认为自己的儿子听说会打仗而吓着了,也没觉得奇怪。
  严二官人回到家,在书案前发呆,严二夫人来找他,看他的样子问:“哎呦,你这是怎么了?脸色蜡黄,不舒服吗?”
  严二官人对严二夫人一直无话不谈,说道:“我爹说……你可别告诉别人哪……”他犹豫起来,准备想清楚再说……
  严二夫人催促:“你要说什么呀?我跟你说呀,我心里总也放不下咱们那位,正想跟你商量,我们去边关看看她去吧?她一个人在那里,没人照顾,这有个病什么的,可怎么办哪?”严二夫人眼泪汪汪了。
  严二官人心神恍惚:“那边要打仗了……”
  严二夫人惊呼了一声,严二官人忙对她做了个嘘声,严二夫人慌忙地说:“那可怎么好?!得把她叫回来呀!”
  严二官人像是下了决心:“爹让我找人投军边关,到时候,我就带着孩子们去,正好说服她回来。”
  严二夫人连声赞同:“好呀,好呀!我也跟你去!”
  严二官人忙摇头:“不行!妇道人家,得好好看家!”
  严二夫人不敢大声吵,压低声音对严二官人说:“你说什么?!你儿子现在在干什么?我女儿现在在哪里?谁更像是个男子?!”
  严二官人不服:“怎么不说是我女儿你儿子?”
  严二夫人生气:“你胡搅蛮缠!这是我的意思吗?”
  严二官人仰天长叹:“谁在胡搅蛮缠?唯女子与小人难……”
  严二夫人打断:“难什么难?!你不带上我,我就死给你看!你看三弟和三弟妹总在外面,两口子走了那么多地方!我羡慕死了!我自从过了门就陪着你守着书院,也得出去走走!你别想自己偷着出去玩!……”
  严二官人接着摇头:“我爹肯定不会同意的!”
  严二夫人哼了一声:“我女儿去的时候,她爹也没同意!这能阻止她吗?”
  严二官人抱头:“你先出去,我头疼!我还得帮着爹找人呢!”
  严二夫人成竹在胸地说:“就这么定了!你要是改主意我可跟你急!”一扭身就走。
  严二官人对着她后背说:“什么定了?!定什么?什么都没有定!”严二夫人根本不理他,出门而去。严二官人对空哀叹:“意荒忽而流荡兮,心愁悽而增悲。神倏忽而不反兮,形枯槁而独留……”
  这是屈原“远游”里的句子,严敬总说严二官人死读书,一点没有灵气,可现在严二官人觉得这么背出来特别有感觉,他也想写点儿东西……
  可惜灵感倏忽而过,严二官人没抓住,只能垂头丧气地打开名册,开始挑拣精于术数学生,结果发现严氏书院虽然有近千学子,可精于术数的书生,于册上不过二三十人。
  孔子倡周礼六艺,因为他认为春秋礼义崩坏,就大力提倡周礼。周礼六艺是为贵族孩子提供的教育,分六个学科:礼、乐、射、御、书、数。其中礼分五礼:吉、凶、宾、军、嘉;乐分六乐:云门、大咸、大韶、大夏、大镬、大武;射分五射:白矢、参连、剡注、襄尺、井仪;御有五御:鸣和鸾、逐水曲、过君表、舞交衢、逐禽左,书有六书: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数有九数。反正是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意思。孔子自己就受过全面良好的教育,据说身材又高又壮,不然也无法从一系列的颠沛流离中幸存下来,在平均年龄大概才十几岁的战乱环境里,活到了七十多。
  数在六艺中处于末位,严氏书院用的教材就是“九章算术”。《九章算术》共收有246个数学问题,除了加减乘除外,还有个开平方或者负数,有实数系统的雏形。
  因为这“数”并不难,大家随便一学就过了,没有几个人再往深里去研究术数,学子们为了科举,都去学更艰深的文史经典。现在要找精于术数的,就要看他们是不是研习了《九章算术》之外的书籍,可否有才有学。
  严二官人花了段时间走访这些学子的家长。这些孩子都出身中等人家,有建功立业的动力,一听说是严老夫子要严二官人来询问的,大多说要去——严敬是谁?曾经的严相!这些孩子平时连严敬的面都见不到,现在如果借着这个机会露个脸,日后他提点一声,也许就能当官了!这不就是这些平民家庭省吃俭用地把孩子送到严敬书院来的目的吗?跻身官僚阶层,不再是个平民或者商人。……
  至于有危险,家长们觉得富贵险中求,而正在青春期的少年们都觉得离死亡很远,认为其他人都死了,自己也死不了。所以几乎严二官人询问的所有人都表示愿意去边关。有其他学子听见了流言蜚语,也叫着要投军,还特别疯狂,严二官人反复删减,最后定下了五十人。
  严敬一个个读了他们的背景,排除了种种顾虑,就让他们在书院里对着孔子之位礼拜发誓,保证不能叛国叛军。结果离年底还半年多,人选的问题就解决了。余下的时间就是让教术数的夫子给他们多上上课,就等着新年时严三官人夫妇回来过年,然后严二官人带领他们去边关。
  严二官人好容易说服了父亲自己作为严氏书院的管理者,理应跟着这些孩子走,他自然不敢告诉自己父亲自己的夫人也在闹着要去,更不敢说他大逆不道的女儿已经在边关了。他抱着得过且过的心,不劝阻夫人,也不对父亲说实话,就准备着瞒天过海,到时候一走了之。因为他认为到边关是去说服自己那个一向不听话的女儿,多一张严二夫人的嘴也许就多了一分胜算。
  五月时,南方的雨季以瓢泼大雨悍然登场,只几天,就江河暴涨,接着到处是破堤破坝,险情频频。过些时日,长江沿岸地区也进入了雨季,同样是暴雨连绵。等到黄河地区进入雨季时,又是倾盆降雨!虽然不是天天大雨,但是雨多晴少,黄河九曲,自古就是一条水难之河,结果多处决口,几处改道,涝灾泛滥南北,让刚从长年旱灾中幸存下来的人们,再次陷入了困苦。
  太子看着几尺高的灾情奏章,心生烦躁。他现在算是明白皇帝为何让他亲政了:没好事!全是坏事,而且,是没法解决的坏事!你们这么上书求救,朝廷能干什么?给你们钱?给你们粮食?给你们调集人力?一样儿也做不到!那你们还费这力气做什么?
  本着自己难过,也不能让自己的敌人好受的原则,太子以皇帝的名义下了一份旨意:让原来为民祈福消除了旱情的沈二小姐再次入庙祈福——你不是说你的祈祷感动了上天吗?那就再去一次吧!太子觉得,既然沈二小姐是个聪明人,把她调出府来,也许她的婚事就能在她不在时定下来,她没法插手。而且,如果想对她下手,还可以在外面再试试。就是没法杀了她,至少能让她提心吊胆一番。
  还有一件事让太子开怀片刻:一份从遥远的海边小城送出的奏章,经过层层批阅,因其指摘严重,终于被递入了皇城:一名罗姓县令,指镇北侯和平远侯两家勾结!
  这真太珍贵了!第一手的原始资料。太子可不敢浪费掉这么宝贝的证据,他将这份奏章截留了下来。他再也不敢大量地销毁奏章,但是如果给三皇子复阅的奏章少那么一两份,完全可以推说成是遗失。他要把这份奏章留到最需要的时候再用,而不是现在单独呈给皇帝。北戎还没有发动,谁也无法撼动镇北侯。
  太子又想起自己前一年时曾建言修水利,看看!这不就说中了?!可是他也知道,那时那么一说,就是为了和三皇子的加强军力抗衡,真的要修,也一样没钱没粮。可是这并不妨碍太子抓住了这一点,大做文章,竭力渲染当初自己如何有预见,想把以前三皇子的储粮备荒之言给比下去。朝上的文官多少的太子一边的人,一时称赞太子远见卓识之类的溢美之词充斥了朝野。
  叶大公子让人把几次印刷《路人谈古》的一些分红让人带给了四皇子,请他转给“路人”。叶大公子授意送信的人对四皇子谈起了京城现在对太子去年兴水利之言的种种赞美言论,其中不乏贬低三皇子强兵论的轻蔑言语。于是不久,叶大公子就又接到了署名“路人”几篇文字。还是借说典故,暗讽时政。言辞虽然平和,但是观点尖锐,其中讲到过往治水的先例,从兴修水利所需要的人力物力、官制的清明、所需的时限等等方面讲了许多失败的例子,进而引申到如果在没有条件的情况下,贸然兴建水利,必然劳民过甚,恐引起乱事。笔触一转,又谈到了成功的储粮备荒,抵御外夷的先例。评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