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凤行 >

第143章

凤行-第143章

小说: 凤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凤笙有点摸不清这张来顺到底是来盘问她,还是只是路过这里与她寒暄两句,所幸她早已有了章程,便笑着道:“这不; 玹哥儿非要闹着找他大哥; 人是被十六皇子叫走了; 差人去了海晏堂,说人不在,他便说肯定是在皇祖母这儿,想着也有几日没来给母妃请安了; 便带了他同来。”
  “原来是找娘娘,娘娘不在藻韵楼呢,在待月轩陪陛下赏景。若是王妃不嫌弃,咱家给您带路可好?”
  凤笙笑着点头:“那就劳烦公公了。”
  待月轩在藻韵楼的东北处,再往北有奇石堆砌成假山,山上有一亭名曰镜光。镜光亭下往东的方向有一亭子建在南海之上,仅以五曲石桥通连瀛台,名曰牣鱼亭。
  顾名思义,此地锦鲤众多,乃是观赏鱼的好去处。
  皇贵妃此时就在牣鱼亭中,不过她没在牣鱼亭见凤笙,而是在那五曲石桥之上。刚好此处水中鱼儿甚多,张来顺拿着包鱼食领着玹哥儿去一旁喂鱼,皇贵妃则站在这里和凤笙说话。
  凤笙远远瞧着牣鱼亭前侍候的人众多,就知道肯定是建平帝在那。
  皇贵妃见她往那边看,笑了笑道:“陛下说陪我来赏鱼,赏到最后反倒他来垂钓的兴致。对了,听说你是来寻珒哥儿的,可是十六又把人给叫跑了?”
  “哪是来寻珒哥儿,不过是这小子太磨人,非闹着珒哥儿肯定在您这儿,我就陪他跑一趟,就当散散步,顺道也跟您请个安,”说着,凤笙往玹哥儿站的地方看了看,笑着道:“瞧他忘性多大,也是张公公会哄孩子,这不又忘了要寻哥哥的事。”
  “小孩子都这样,一不如意就闹腾,等被转移了注意又忘了心头想。我们玹哥儿也是许久没看到皇祖母了,想来看看皇祖母是不是?”一边说,皇贵妃一边就走了过去,逗着玹哥儿。
  玹哥儿点点头,说确实想皇祖母了,同时还不忘分神看水里的鱼,指挥张来顺赶紧往那边丢鱼食,好把他看见那条金黄色的锦鲤给吸引来。
  凤笙走过来,掏出帕子给他擦了擦汗:“好了,瞧你把张公公闹腾的,看鱼就看鱼,怎么还让人跑着扔鱼食。”
  张来顺抹着汗笑道:“小皇孙闹腾好,闹腾了身子才康健,瞧小皇孙这浑身是劲儿的样子,奴才看见就喜欢。”
  不光凤笙被他逗笑了,皇贵妃也被他逗笑了,说他嘴讨巧,几十年都没变了。
  说过了,笑过了,又把一包鱼食喂完了,凤笙就领着玹哥儿告退了。从始至终她也没问建平帝龙体怎么样,也是不敢问,张来顺就在旁边站着。
  不过从皇贵妃的态度,她也看出了一些东西。
  心头想,转移了主意?
  皇贵妃是想通过这些话告诉什么给她?
  快离开岸边的时候,凤笙回头看了看远处的鱼亭。
  *
  回去的时候,凤笙是一路沿着岸边走回去的。
  对玹哥儿却说,沿着水边找一找,看能不能找到珒哥儿。
  快到宝月楼了,凤笙站在岸边往远处眺望,隐隐约约还能看见独立在水中央的鱼亭。
  “那是什么地方?”她指着另一处隐隐和鱼亭相对的地方问道,从这里看去只能看见大约是一处水榭。
  凤笙身边跟的有宝月楼的宫女,这是为了防止主子们在西苑里迷路,都会跟一两个对各处熟门熟路的宫女,或是太监。
  小宫女年纪不大,只有十四五岁的样子,脸颊上有一个梨涡,一说话梨涡就若隐若现。
  “回王妃的话,那是流水音呢。”
  “流水音?”
  小宫女点点头:“那里是淑清院,这次娘娘们来西苑多数是住在那儿。流水音是淑清院最靠水的地方,再往前是清音阁。”
  “清音阁?”
  “对,皇后娘娘就住在清音阁里。王妃是要去那儿吗?”
  凤笙回过神来,摇摇头:“不,我不去那儿,我就是问问。”
  *
  回去后,凤笙整整考虑了一整晚,第二天让人通知左奕按兵不动。
  其实也不是不动,只是表面上不动,私底下她却让左奕做出了一些安排。为此,左奕再次乔装来到西苑,两人进行了一番商量。
  同时凤笙还给福建的魏王去了一封家书。
  表面上是家书,实际上却把目前的一些情况告知了魏王。
  魏王府私下自有一套传信的办法,表面上是家书,但若是魏王拿出一本事先约定好的书来比照着看,又能解读出另外一层意思。
  凤笙并不知道建平帝到底想干什么,但隐隐约约能猜到一些,只是这个猜就是赌了,不光是拿她和两个孩子赌,也是拿魏王府的未来赌,她再是运筹帷幄不输男儿,这番也是不容易下决定的。
  所以她把信传给魏王,既是商量,也是等他来决断,如果两人意见一致,就照这个办法来实施。
  这天傍晚,皇贵妃突然来到宝月楼。
  凤笙见到她突然到来十分诧异,但出于张来顺身边的小安子跟在皇贵妃旁边,她也不好询问怎么回事。皇贵妃与她说家常,她就与她说家常,只当皇贵妃是在瀛台待闷了过来看她。
  过了会儿,珒哥儿和十六皇子都回来了,说是凤笙叫他们回来吃全鱼宴。
  可凤笙根本没命人叫他们回来,至此她才发现皇贵妃的到来可能另有隐情。
  可皇贵妃根本不与她解释,只是忧心忡忡地看着窗外,殿中气氛低迷得吓人,孩子们似乎也意识到可能出了什么事,被吓得一言不发。
  天阴沉沉的,按理说以当下这个时间,天不该黑成这样,可现在外面的天却黑得像是泼了墨。
  隐隐有雷声传来。
  上午的时候桃枝便说天阴成这样,今天恐怕有雨,可等了整整一天,雨一直没下下来,反倒闷热得厉害,没想到傍晚这会儿倒有了兆头。
  随着几声炸雷,亮白色的闪电将阴暗的天空撕裂。
  起风了,风将牢牢固定的窗扇刮得咯吱咯吱直响,外面有宫女太监们的唤声与来来去去地跑动声。
  “快把窗户都给关了。”
  桃枝命着屋里侍候的宫女,宫女们忙分散了去关各处的窗户,可雨来得比人想象的更急,随着一阵哗啦啦声,天上仿佛破了个洞似的,大量的雨水从天上倾泻而下,让人胆战心惊。
  “娘!”
  凤笙没忍住叫了声皇贵妃。
  皇贵妃的脸有点白,却还强制镇定地拍了拍她的手,笑着道:“不是说好了让孩子们回来吃全鱼宴,快去命人做了,总不能外面下雨还不用晚膳了。”
  凤笙心事重重地点点头,下去吩咐了。
  吩咐完,她在门前站了站,看着外面显得雾气蒙蒙的昏暗,心中有种不祥的预感。
  *
  与此同时,瀛台上也下着瓢泼大雨。
  瀛台本就是独立在南海之上,此时天上像破了个口子似的,这座孤岛也仿佛是在惊涛骇浪中沉浮的巨船。
  隐隐有脚步声传来,踏在被雨水淹没的地面上,发出啪嗒啪嗒的响声。
  一个个头戴着斗笠,身穿蓑衣的禁卫军侍卫踏水而来,即使蓑衣顾不住下半身,致使他们的袍摆和黑靴全部打湿,也丝毫不动摇。
  “快,都走快一点……”
  整个瀛台仿佛是个无人之域,任凭这些人长驱直入,偶尔有听到动静的太监或者宫女跑出来张望,也都被蛮横地赶了回去。
  过了一会儿,又是一行禁军护卫匆匆而来,而这次他们中间似乎护着几个人。都穿着蓑衣,但步履不快,蓑衣里隐隐晃动着绯色的官袍。
  后寝殿门外,张来顺被人狠狠踩在脚下。
  “好你个狗奴才,竟然敢瞒报父皇病危之事,若是父皇有个三长两短,填了你的狗命都不够还!”
  雨实在太大了,打得人睁不开眼,张来顺匍匐在地,脸被一只往下滴着水的脚踩在脚下。湍流的雨水打湿了他的口鼻,他连气都喘不过来,更何况是说话。
  “清尘子道长,父皇向来对你器重不已,还是你进去看看吧?”惠王看了眼那紧闭的殿门,对清尘子使了个威胁的眼色。
  “这——”清尘子踟蹰。
  “怎么?难道道长不敢?”
  清尘子有什么不敢的,可想到自己将那几颗丹药呈给了建平帝,他就止不住的从心里往外发寒。
  他当然不傻,做下这事等待他的是什么下场毋庸置疑,说不定惠王也不会放过他,毕竟只有死人才能保存秘密。可他已经骑虎难下了,做也是死,不做也是死,他只能期望惠王在事成之后,能留他一命。
  清尘子颤颤巍巍上前,冷汗打湿了他的脸,或许也可能是雨水,但此时他已经顾不得这些了,全副身心都在自己手上。
  仿佛那殿中不是一个垂死的帝王,而是一头猛兽。
  门打开后又被关上了。
  礼部尚书蒋博学道:“惠王殿下,你这么做不妥吧?”也真为难他了,一大把年纪被惠王硬给请了来,外面下雨天又冷,说起话来嘴唇都打着哆嗦。
  兵部尚书赵书杰道:“有何不妥?陛下自打那次病后,就再未见过我等了,这次若不是惠王殿下发现端倪,还不知被瞒到什么时候,陛下一直未曾立储,若是真有个万一,我等也得有个章程才是,万不能让皇贵妃一人侍奉在前,是时……这其中重要干系,蒋大人应该是懂的。”
  蒋博学自然懂,若建平帝立了储也就罢,可没立储若有个急病发生,到时候真龙御归天,是黑的是白的可全凭皇贵妃一人说了算了。
  毕竟大家都知道,自然陛下放出休养的风声后,一直是皇贵妃侍奉御前。
  皇贵妃得宠多年,在宫里的势力毋庸置疑,若是她真在遗诏上或者口谕上动个什么手脚,到时候就晚了。所以他也能明白惠王为何如此急躁,把大家都给请了来。
  至于清尘子,不过就是个探路的狗。
  建平帝是好是坏,可全凭中宫一系一己之言,谁也不敢贸然闯进去惊扰圣驾,惠王这么做,大抵也是想让众人安心。
  至于安心之余,清尘子会不会在里面做什么,这就不是大家能关心的了。
  弄明白这其中轻重的几人,俱都屏息静气等待,心里同时不停地翻滚着各种念头。若是陛下真有个不好,是时该如何站队,若是这一切都是惠王妄测,又该如何脱去关系等等。
  其中来了的几人心中都隐隐有些后悔,早知道就不该来蹚这滩浑水,可谁知道惠王竟然敢假传圣谕,到了之后惠王才对他们道明原委,那时他们再想回去也晚了。
  门无声无息从里面打开了,吓了众人一跳。
  是清尘子。
  他面色有些怪异,犹豫了一下才道:“里面没有人,一个人都没有。”


第153章 
  晚膳很快就摆上来了。
  说是全鱼宴; 就是全鱼宴; 也真亏膳房办事妥帖了,不过紫禁城里向来的规矩就是; 外面下着刀子; 也不能影响主子们用膳。
  皇贵妃、凤笙、十六皇子以及珒哥儿、玹哥儿都在,除了玹哥儿依旧傻乎乎的; 显得十分高兴的样子; 因为今天不光娘和大哥在; 连十六叔和皇祖母都在,这让他感到很兴奋。
  其他人都有点食不下咽。
  “这个鱼不错。”见也没人动筷子; 皇贵妃笑着说:“今天几个孩子都是怎么了?就算外面下雨,膳也得用,都好好用膳; 用完沐个浴睡一觉,说不定明天天就晴了。”
  她一面说,一面给十六和珒哥儿夹了块鱼; 放在他们碗里。玹哥儿这里就要精细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