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之逍遥王爷 >

第411章

大唐之逍遥王爷-第411章

小说: 大唐之逍遥王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不过,太府寺卿油水很足,但是却没有多少实权,真正说起来也没有那么风光。因此,有一些想法的李真长,自然是想找一个靠山来依靠,从而能够走上真正的权力之位。
    而这一次,挑选主帅,便是一次向太子示好的机会。
    当今太子,文成武德,无人可及。由此可见,rì后登基的几率可以说是百分百,不找这样的靠山,还去找什么样的靠山?
    秦王虽然也很优秀,但是和太子比起来却是还有一截的差距。
    所以,看到这个百分百胜率的太子,李真长没有丝毫犹豫的把身家给压了上去。就像这一次推荐主帅,他是直接摆明了立场。
    “微臣以为李寺卿所言甚为有理,臣也推荐太子殿下为主帅…”
    “微臣也推荐太子殿下…”
    紧随李真长之后,又有几名大臣摆出了他们的立场。
    像他们这种人,能力还是有一些的,但是并没有那么突出,想要爬到更高的位置是比较困难的。因此,选择强有力的后台,便成为他们唯一的出路了。
    当然,除非他们不想继续在朝堂之上混下去。
    而且,到目前为止,李建成接手李渊,成为继任者好像是没有悬念的事了。
    要才能有才能,文治武功不缺一样,手上也掌握着强有力的军事力量。特别是李建成提出的意见,李渊基本都没有反对,可见李渊这个皇帝对太子殿下是极为满意的,那太子的继位还有什么悬念?
    若非知道李建成的真实想法,李渊或许也觉得,这个皇位非李建成莫属了。
    可惜,最终的结局只会令众人瞠目不已!
    “启禀陛下,微臣以为,秦王殿下亦可担此大任!”
    此话一出,群臣皆惊,在这局势如此明朗的情况下,竟然还有人想要做出头鸟,这不是找死?
    于是,好奇的目光顿时都朝着传出声音的方向扫去。
    黝黑的脸庞,下巴一撮稀拉的胡须,但是双目之中却是jīng光闪烁,从他的面相上来看,倒是个实在人。
    满朝上下,符合如此标准的,除了尉迟敬德也就没有别人了。
    尉迟敬德的憨厚,是实实在在的。
    并不像程咬金那样,经过许多事的磨练之后,在其憨厚的外表下,却是隐藏着jīng明的内心。
    所以,在原本的历史上,李世民俘虏了尉迟敬德,并且将他的主公刘武周给击杀了。在李世民招降他的时候,要求李世民厚葬刘武周,并且身穿孝服在刘武周的墓前行跪拜之礼。这种要求,在常人眼中是很难以想象的。
    但是,憨厚的尉迟敬德却是敢提出来,而李世民也做的出来。这不得不说,两个人都是世所罕见的奇葩。
    因此,在如此情形下,尉迟敬德说出这样的话,在熟知他脾xìng的人来看,这是很正常的事。
    ;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五五九章 刘弘基的表演
    尉迟敬德发言之后,大殿内一时寂静无声。
    当然,也并非说是李世民没有人支持。像长孙无忌,杜如晦,房玄龄,苏定方等人都算是秦王一系。
    只不过,他们没有尉迟敬德那么憨,那么直白,把一切都表现在脸上。
    所以,唯有保持沉默,才是最佳的选择。
    “裴爱卿,你以为主战场的主帅谁更加适合担任?”
    可怜的尚书右仆shè,太子太傅裴寂脑袋已经低得差点就埋进地里了,可惜还是被李渊给点到名了。
    原本按理来说,太子太傅裴寂、太子少师窦威、太子詹事刘弘基都算是太子李建成的人。他们这些职位可都是和太子挂钩的,不跟太子混还能跟谁混?就算你想要跟别人混,人家都会怀疑你是不是来当间谍的。
    只不过,因为裴寂、窦威、刘弘基几人的身份特殊,所以很幸运的摆脱了站队这么一件让人无奈的选择。
    首先,裴寂、窦威、刘弘基等几人,从李渊在隋朝为臣之时便是知交好友。即使,被杨广贬到太原,也没有怕惹祸上身而疏远。后来,更是大力拥护李渊在太原起义,立下了无数的汗马功劳。
    所以,几人和李渊是君臣,也是好友。
    他们的身份摆在那里,站不站队都并非那么重要。只要不犯大错,顶着开国元勋这个荣耀,足够子孙几代人安享太平了。
    就算是李建成这个太子,平时开开玩笑也就算了,却也不能或者说不好去动他们。几人的身份不一般,一个弄不好,不要说李渊那边怎么应付。天下的百姓也会有话说,什么过河拆桥、狡兔死走狗烹等等。
    至于说他们是否要为子孙争取更大的利益,那就看个人选择了。
    既然被指名道姓的点出来了,裴寂也只能无奈的站出来了,对着龙椅上的李渊行了一礼后,一本正经的说到:“启禀陛下。依微臣看来,太子殿下和秦王殿下二人俱是人龙龙凤,文武双全。太子殿下灭瓦岗。创建【迅雷jīng骑】可见其军事天赋;秦王殿下也不差,平洛阳,创建【铁甲jīng骑】,也是一时无两。故此。若要让微臣从太子殿下和秦王殿下之间挑选一人,却是为难微臣了。所以,依微臣愚见,当今天下,慧眼独具。能够从太子殿下和秦王殿下之间挑选出一名适合的主帅,非陛下莫属!”
    “哈哈,裴爱卿你的回答,还是这么的滑头!”
    听到裴寂的回答,李渊并没有因此而不满,反而畅怀大笑。可见君臣间的关系还是不错的,开些无伤大雅的玩笑,还能增加气氛。
    其实。打心底里。李渊还是希望这些跟随他起义的元老功勋们不要参与进这个皇位继承者的事件当中。
    毕竟,最后的结局,他是明白的。
    以他们如今的功劳,不出现什么问题,子孙几代内的荣华富贵是没有问题的。一旦他们参与进皇位继承者这件事当中,而事实上最后的皇位基本上是由李世民来接任。如果。他们选择了正确的队伍,那还说的过去;但是。一旦他们选择错了,那后果就…
    或许。李渊在世的时候,李世民还会留些情面。可是,一旦李渊走了,就算元老功勋们也走了,那他们的子孙呢?谁能知道,李世民会不会把这笔账算在他们的子孙身上?
    因此,裴寂、唐俭、刘弘基等人滑头,却非是墙头草那般的摇摆不定。这样中立的态度,可以说是最好的选择了。
    “唐爱卿,那你以为,主战场的主帅谁来担任更适合呢?”
    李渊眉毛一挑,目光已经扫到了唐俭的身上。
    “启禀陛下,微臣的看法和裴大人一样。太子殿下和秦王殿下俱是个中翘楚,唯有陛下的慧眼方能识别。”
    唐俭的回答却是和裴寂一样模棱两可,不可李渊很满意这样的答案。
    “窦爱卿,你呢?”
    “启禀陛下,微臣以为裴大人和唐大人所言甚善。”
    窦威的回答,已经在众人的预料之中了,毕竟他们这几个开国元老算是一个鼻孔里出气,意见相同也没什么怪异的。
    如此,最后就剩下武官系列的头头刘弘基了。
    身为柱国大将军,而且还是这一次征讨突厥的三军统帅,他的地位可是非同凡响。那么,由他推荐出来的人选,可是占有极大的分量的。
    本以为刘弘基会跟裴寂、唐俭、窦威三人一样给出一个模糊的回答。但是,众人只见刘弘基脸上挂起一道略显诡异的笑容,一副胸有成竹的表情从队列中走了出来。
    “启禀陛下,我大唐初立,百废待兴。在陛下的英明领导,太子殿下、秦王殿下、齐王殿下、赵王殿下、平阳长公主殿下勇武不屈统领士兵们南征北战下,为我大唐的和平安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啊呜…”
    一干大臣们睁大了眼睛,张大了嘴巴,露出一副难以置信的神sè。特别是和刘弘基相熟的裴寂、唐俭、窦威等人,当然身为皇帝的李渊也是其中之一,他们脸上那惊讶和震撼的神情不比这些大臣们来的弱。
    相处了这么多年,他们实在是难以想象,这些话会是从刘弘基的口中冒出来。若非是从旁人那边听来的,他们铁定要大耳刮子扇那人,这描述的这是刘弘基吗?
    然而,事实摆在眼前,他们不得不相信了。
    刘弘基却是丝毫不理会自己给大家带来的震撼,依然在那滔滔不绝的陈述他的意见。
    “当然,在场的每一位大人对我大唐的建设,都付出了不小的功劳。也正因为有大家的努力,我大唐帝国才能持续不断的蓬勃发展,犹如初升的朝阳,给人以夺目的光彩。可能是我老了,也可能是我大唐帝国发展的迅捷,让我觉得自己和这朝气蓬勃的朝廷格格不入。正如太子殿下曾经说的,‘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sāo数百年’。如今这天下是年轻人的天下,我们也是时候把肩上的重担交给下一辈的人了。”
    ;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五六零章 强力推荐
    英明神武的皇帝陛下李渊纳闷了,聪明睿智的秦王殿下李世民也纳闷了。就连裴寂、唐俭、窦威这些元老功勋们也是一头雾水,在大殿之上的一干活物们全都纳闷了。
    或许,满朝上下,也就说话的刘弘基没有纳闷。
    不,那边脸上一直挂着微笑,一副胸有成竹表情的李建成,好似明白些什么。
    “刘大人,不知你说的这些,和你推荐主帅这事有什么关系?”裴寂给弄糊涂了,不得不站出来询问一番。
    解决他自己疑惑的同时,也帮李渊这个皇帝陛下解决疑惑,这才是一个合格的臣子。
    刘弘基对着裴寂竖起大拇指,高声赞到:“裴大人这话问的好,下面微臣就给陛下和各位大人解释一下二者之间具体的关系。”
    “我大唐帝国蒸蒸rì上,迫切的需求更多能力出众的人来为国效力。大唐帝国要想快速的发展,那么就需要新鲜的活力。而老一辈的大臣们在当今天下的趋势下,已经不适合新时期的建设。所以,当前我们的建设,需要充满活力,而且年轻的后辈们来参与。万事开头难,选用新的活力,就从军队开始。”
    “哈哈,没想到刘爱卿如此能说会道,实在是看不出来。”李渊大笑一声,好奇的目光在刘弘基身上扫来扫去。
    笑完,李渊脸sè一正,摆出一副严肃的脸孔。
    “刘爱卿的意思,朕大致是明白了。刘爱卿是想说。应该挑选充满活力和上进心的年轻一辈来建设我大唐帝国。而这一次的主帅,也挑选这样的年轻一辈?”
    “陛下果然是慧眼独具,微臣的想法就这样被陛下给发现了。”
    刘弘基笑眯眯的说到,不过他的话倒给人拍马屁的嫌疑。
    不过,李渊的眉头微微蹙起,似乎有些疑惑了,于是他立马接着追问。道:“刘爱卿的意思朕已经明白,听刘爱卿的意思,好似太子和秦王都不适合担任这个主帅。刚才刘爱卿不是说了。挑选的是充满活力和上进心的年轻一辈,难道太子和秦王不在其列?”
    刘弘基不好意思的挠挠头,低声解释到:“陛下。可能是微臣老了,内容表达的不够清晰。太子殿下和秦王殿下自然是充满活力和上进心的青年,但是太子殿下和秦王殿下征战疆场无数次,如今早已是一名出sè的将领,即使是微臣都要向两位殿下甘拜下风。而微臣的意思,是挑选年轻、生涩,缺少锻炼的年轻一辈。将他们投入到战场,地方,乃至各个部门,经过一番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