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青珂浮屠 >

第263章

青珂浮屠-第263章

小说: 青珂浮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弩箭若是来了,箭矢无眼; 万一伤到了呢?
  怎么怎能不回去保护两个女人?
  大概是因为……许青珂略抬下巴,城墙之上火光通明,照耀的范围通达了他们所在区域,而后; 许青珂开口,“放!”
  她开口,箭士们分辨她所在位置; 避开,然后将箭矢朝着那些伏击的人发射!
  从上往下的射击无疑是杀伤力巨大的,不过些会便把人杀了个干净。
  片刻后,动静停歇; 那些剧烈的莎莎作响跟嗖嗖的飞梭声也全没了。
  绳梯放下来,四人上去。
  等到了城墙上,秦笙才舒出一口气,问许青珂:“我刚刚还纳闷你执掌北地为何要在这一侧允许这些草木生长,原来是故意的。”
  给自己夜行掩身的条件,也诱了对方埋伏,但至少都在掌控之中。
  秦笙觉得自己的小姐妹确实厉害,又看了看仿佛一开始就料到的师宁远。
  这人对珂珂竟了解到这个程度,也是幸事。
  对于许青珂回归,北地城的人也十分欢喜,但现在也是深夜,不是深聊的好地方。
  等入了城主府,许青珂已经知道景霄跟好些将领这几日都睡在城墙附近的居所中,以便及时应付敌袭。
  “景大人说城主您若是回来了,晚上不要去找他,他要睡觉,有事明日再说。”
  听听这口气,倒像是景霄那厮的狂肆。
  师宁远却瘪嘴,他可没忘这景霄对小许有过贼心,那这话的本意就是不想让小许许看到城墙那边的惨淡而睡不好。
  不过这点跟他意见一致。
  城墙那边肯定十分血腥,不是许青珂跟秦笙两个弱女子能见的。
  “嗯,那便不过去了。”许青珂何等聪明,猜到了,但没说什么。
  入厅后,她都用不着叫来那些将领,管家就已经把详细的作战记录跟最近城中安排给她看了。
  看完后,许青珂阖上这不薄不厚的本子,没说话。
  毕竟深夜,车马劳顿,众人也都要洗洗睡了。
  不过城主府条件允许,许青珂房间有浴池,秦笙跟许青珂便是共浴的。
  师宁远对此表示嫉妒。
  许青珂瞟了他一眼,“你那个房间也有,你们两个可以一起。”
  师宁远跟彧掠:“……”
  ————————
  浴池里,秦笙替许青珂擦背,“珂珂,我怎觉得近些时日仿佛很累。”
  许久没得回应,发现许青珂已经睡着了。
  大概是最近事务繁多,加上路途辛苦,秦笙怜惜她,替她擦好身子带上床,怕干扰到她,又不想夜里她醒来没人照顾,秦笙就在旁边塌上弄了被子睡去。
  倒也安稳。
  次日,许青珂睡到很晚才起来,看到外面小塌上还有被子折叠着,才晓得秦笙昨夜睡那儿了。
  虽然睡足了,精气神不错,可她也有些恍惚。
  最近她仿佛嗜睡了些,大概是思虑重,疲乏了。
  许青珂用完早点就去了城墙那边,看到了满地的血腥。
  其实还未攻城,这些血多数是在外野~战后归程的军士流下的鲜血。
  能回来的都是活人,死去的要么埋尸荒野,要么就只能殍尸在外。
  战时便只能这样。
  许青珂顿了下足,目光冷清清得从地上的血迹滑过,上了城墙。
  一群人行礼,很快,许青珂见到了景霄。
  一身战甲上满是刀痕,血都凝固了。
  景霄目光往她后面看了看。
  “姓师的不在?他竟也放心?”
  许青珂:“若是这里也不放心,这战争也该到末尾了。”
  景霄坐在地上,也没起来,只是笑了下,但笑意很快淡了。
  许青珂也挥手,旁人都会意,退开了些,这里也就剩下了他们两人。
  “我倒想知道你要怎么把它收尾。”景霄目光深沉,“舍身为国?把自己给秦川?”
  他倒是直白。
  许青珂也没恼,只是转过身看着城外,能隐隐看到远方驻扎的庞大营帐。
  “很是奇怪,到如今这乱世,你们男人反喜欢用儿女情长来度量这世间最冷酷无情的战争。”
  这是嘲讽?
  景霄轻笑:“难道师宁远不是男人?”
  他不过是就事论事,师宁远跟秦川或者跟他亦或者其他男人最大的区别就在于……
  她心悦之而已。
  “他自然是男人,可他信我。”
  信她?景霄一时无言,忽想起以前很多事情,那两个女子……其实他从骨子里也只把她们看成了女人。
  但许青珂不一样。
  “对不起”景霄低头道歉,许青珂惊讶,但偏头看了他一眼,他又明白了——她本就不在意这个。
  也只是就事论事。
  “所以你会用战争的方式解决?可若是不敌,你也舍不得用这满城的百姓去螳臂当车。”
  “所以你必有后手。”
  景霄想知道,因他现在是北地参战的人,“我需要衡量下自己需要用多少力气去参战,说白了,我已经不是蜀国人了。”
  他言辞凉薄,许青珂没回头看他,只站在栏杆前。
  “我不会打战,只会政治,而政治说白了便是谈判,而谈判的力量来自于彼此损益的权衡。”
  “假如让秦川跟他的渊国朝堂意识到他们原来的征伐过程会导致损失大于利益,那么这一战蜀跟晋就并非完全弱势。”
  景霄沉吟思索,眸光暗闪:“你的底牌是否起效,前提就是要尽可能折损渊的力量,让他们知道自己要付出巨大代价,这种代价会让他们无比肉疼,甚至无法承受。”
  “但最终他们还是会继续征伐,哪怕浮尸横野白骨累积如山,因帝国一统本就生命造就。”
  许青珂垂眸,指尖摩挲佛珠,眼帘清冷:“在他们想要放弃又最终决定继续征伐之前,才是我的底牌最有效的时候。”
  “但在它的基础之上,会死很多人。”
  “他们的人,我们的人。”
  “或许也包括你。”
  许青珂转身,衣摆摇曳,“景霄。”
  她的眉眼那样冷静,又深远如深山峻岭。
  “你是希望我留下血战到底,还是离开?”
  “我拜托你的,你已经做到了,余下的是你的自由,我不会为此负责……但你若是死了,我会内疚。”
  就是这样一个女人。
  她管自己走了。
  景霄忽笑,起身,在她身后喊:“我来之前已经跟萱儿说过了……但有句话我没说。”
  “许青珂,我若是死了,你要照顾她一辈子。”
  他这话喊完的时候,远方似有大队马蹄声。
  尘烟滚滚。
  开始进攻了!
  前方打战,师宁远带着自己的人,彧掠带人辅助去偷袭对方粮仓,但与早有准备的黑甲军以各自一万人的规模厮杀于北地城十里地外的白木林。
  另有五万黑甲军以火车强攻于正门,景霄领兵出城应战,原狼张青带着许青珂的人,以左右翼伏兵配合。
  也是这一战,秦兮见到了穿着戎甲的张青。
  城门开后,北地军队就出来了,隔着不远不近的距离,骑在马上的秦兮看见了他,捏紧了下缰绳,她举起手,闭眼,脑海中闪现在堰都之外分别时,她那时说再见时就是敌人了。
  现在就是再见时。
  刷!手终究挥下。
  “攻!”
  马蹄撒开,骑兵疾奔而出,而后方箭队齐刷刷射出箭矢……箭矢如雨,不断有人从马上被折杀,也不断有人被对方长矛挑刺穿透脑袋,还有人被斩断腰肢,还有人……
  呼喝厮杀声衍缠于沙场,战鼓雷声动荡于苍茫。
  城主府作为机要之地,许青珂一边处理来自邯炀跟蜀国各地调动来的物资补给事务,也在处理各地军政消息,部队都在往西川跟北地转移,但最值得期待的是邯炀。
  “谢大人的消息来了,五万边防军已经秘密机调过来,应该五日后就能到。”赵娘子跟秦笙帮忙处理这些密信事务。
  这算是好消息?
  但许青珂看着刚刚管家递送来的战报,秦兮领兵的策略,跟他哥哥相似,但少了霸道,多了试探。
  顿了下,许青珂忽然说:“仿佛在拖延时间。”
  拖延时间?在场负责处理这些事务的文官跟赵娘子秦笙都是一愣。
  秦笙捏紧了手里的卷宗,“等渊的大部队来?那何必出手攻城,倒不如等大部队到了一起……除非是她想缠住北地的军队。”
  许青珂抽出卷折,提笔,“不是想缠住北地,而是想让邯炀那边知道北地这边缺不了人,必须调兵过来,但这样一来,邯炀就缺了人,那么……”
  笔尖落下,她的嘴唇抿着,“蜀内部有人要反!”
  ————————


第317章 绷!
  ————————
  自古反贼不外乎三种; 一是皇族内部,以血统逆皇权。二是朝中奸臣,以权势逆皇权。
  还有这第三种; 在乱世时最寻常; 便是各地平民以民愤起家举起义大旗谋反。
  许青珂揣度的是第三种,发生的也确实是第三种。
  蜀国内部腐朽太久; 挤压下来的漏洞太多,大部分被许青珂跟谢临云等人用各种法子填补或者修缮了; 但任由一部分漏网之鱼; 这些人并非有意隐藏; 而是被人提前笼络了——自是渊的手笔。
  给予金钱跟引导,这些有意反蜀朝的人在这几年内隐藏地下蓬勃发展,如今已有相当可观的规模; 乘着外敌入侵,这些人立马揭竿起义,名义便是朝廷跟君王昏庸,苛捐杂税导致蜀国百姓痛苦不堪。
  其实明理的老百姓还好; 都看得出这几年的新朝是十分不错的,自己的生活也在往好的地方改善,但人心善变; 也更贪图美好,总有人被光辉的说辞给打动,觉得自己以救蜀的正义举旗起义,将来新王朝成立; 自可封王拜相……
  这是野心家跟贪婪之徒的盛宴,起义大军从五州并举起义,一路杀向邯炀。
  也正好是邯炀的援军出关的第三天。
  许念胥等人自然得到消息,也面临两难——是守邯炀拥护朝廷中枢,还是守北地,护住蜀国脉门?
  朝廷内部也是分裂成两派,各抒己见,作为唯一可抗将帅的郑青城而言,他都要被这些文官大儒给吵炸了脑袋,可他也只能听于王命,若是君王都摇摆,一时也没了章法,只能按照既定计划朝北地去。
  谢临云等到了许青珂的命令——其实也就是起义后的第三天,这命令就到了邯炀。
  “其一,杀谋反冒头者,酷刑之!后安排儒家宣扬思想,安抚民心,定位那些反贼,克制他人贪念……其二,倡议各地百姓收拢桑麻布料,勤恳劳作,以备朝廷交易物资,提供前线军队所用。其三……”
  一则则命令下来,几乎覆盖方方面面,也是在预防蜀国在战时可能引发的变故,笼统来说,便是安稳民心,让百姓知道朝廷不会肆意征税损伤百姓利益,也让百姓自己有事可做,有利于国。
  国战并非皇族、朝廷跟军队三方的事情,而是涉及每个人,调动百姓的战争思想,煽动爱国情怀,让每个人都适时参与,反比一味护着他们要有利于国。
  一场国家战役,也是一种蜕变。
  谢临云知道这一则则命令政策是一个递进的过程,一个让蜀国要么翻覆成亡要么蜕变成蝶的过程。
  众人有主心骨,皆是动员起来,周厥在儒家威望极高,且擅论道,自去笼络了儒道大家……
  但在此之前,“郑青城已在哪里?若是回归邯炀阻击那些反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