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青珂浮屠 >

第58章

青珂浮屠-第58章

小说: 青珂浮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仿佛亲了一下就偃旗息鼓了。
  许青珂想,这个男人大概是在背后锤头磕地懊悔自己的人生走错了道儿,男子气概都弯了,如今要烈士断腕,悬崖勒马,金盆洗手了。
  这让她有些犹豫自己还要不要挖点坑让对方吃点苦头,但若是不能斩草除根,不亚于给自己找了一个劲敌。
  所以……要铲除他吗?
  许青珂几番犹豫,放弃了,她还没摸清这个人的路数,不能妄动。
  但她也叫来了赵娘子,吩咐她做一件事。
  “查一下姜信,尤其是当年加入廷狱的细节跟他的出身,没准这蜀国不止我一个许青珂。”
  言外之意是这姜信很可能也有一个见不得人的身份,伪装了另一个身后进入蜀国官场。
  赵娘子心惊,但不露声色,下去后便着手调查,而在这样的波澜不惊中,船队一日日靠近邯炀。
  霍允延下船后,仿佛一改之前在船上的低调,朝许青珂挑眉轻笑,“许哥,邯炀到了,日后可莫要跟我生分了,咱们可是过命的交情。”
  这是当着前来迎接的太子还有霍允彻的面说的。
  两人神色各异,都看了看许青珂。
  “殿下玩笑了,下官不敢。”
  “我说罢,竟真的生分了!”霍允延撇撇嘴,面色不悦,正要发作,太子忙拉住他,劝了两句,一来是有意拉拢许青珂,二来也是跟霍允延加深下兄弟情义,这不,明里暗里都是夸他有才能,这一路也辛苦了什么的……
  出息了啊,太子爷。
  不管是霍允延还是霍允彻在心里都冷眼看待太子的不寻常,但内心不可谓不介意。
  太子不能变好。
  否则他们三分的把握就变成了一分都不到!
  霍允延一如既往乖张,但对太子的示好表面上似乎略有触动,竟惊讶又有些无措。
  许青珂跟姜信才是真正的冷眼旁观,暗道皇家多出人才啊,这哥哥弟弟一个个演技都十分好。
  尤是霍允延……
  回朝后,霍允延跟许青珂要被封赏,这是许多人猜测的。
  真正上朝那一天,钟元等大臣早早就到了,霍允延来得也早,穿得笔挺笔挺,干干净净的,一副好样貌尽显无疑。
  他来得这么早,让人有些疑惑,但也有人讨论是五皇子虽然顽劣,但也是稚子之心,也有想求父王夸赞的进取心,第一次入朝办事,自然想认真点咯。
  五皇子长大了啊。
  也看到许青珂不早不晚出现在视线里。
  事实上,朝廷官员跟许青珂很少有过接触,之前以为她必死无疑,是避讳,后来是人远在通州,没法接触。
  现在人家真正穿着官服来了第一观感就是……
  官员1:“真好看啊”
  官员2:+1
  官员3:+2
  而在百官等待开朝的时候,蜀王单独召见了严松。
  桌子上一份奏折,是姜信递上来的。
  “这是你徒弟的调查结果,言士郎勾结烨国之人,意图谋杀五皇子性命,再做出是三皇子陷害太子谋杀的痕迹,好谋算啊,一举覆了我三个儿子,是要我蜀国朝廷动荡,好让他们有可乘之机!”
  严松低头:“言士郎毕竟是朝廷重臣,以他的习惯跟作风,不至于勾结烨国吧。”
  “你以为他贪污了那么多的钱都去了哪里?严松,亏你把持廷狱这么多年,竟还不如你徒弟观察敏锐。”
  严松皱眉,低下头。
  “言士郎这个人,本就不可信,两面三刀,以前就……”
  蜀王忽然顿了顿,继续道:“他拿巨资去勾结商旅,进行海外经商,倒卖了不少军械给烨国,就是之前烨国发兵疆城的那大军军械都是我蜀国倒卖出去的,这事儿若是传出去,我的脸面怕是都没了。”
  严松:“这份奏折我也看过,但许多证据还未经过三司会审,恐怕不好定论。”
  蜀王皱眉,眼底沉沉,“不能过三司,也不能过三公手里,我要你廷狱全权解决……”
  他这话似乎……


第83章 降罪
  ————————
  言士郎肯定有蜀王的把柄在手,一个臣子能威胁到君王; 让他投鼠忌器; 哪怕通敌卖国也没法制衡他。
  那是什么样的把柄?
  严松似乎毫无所觉似的; 只低头:“那君上的意思是……需要让言大人俯首认罪吗?”
  俯首认罪,这种词儿在他跟君上之间的另一层意思就是强杀再按罪。
  所以他是问蜀王; 需不需要抓了言士郎后让他“病死”或者“自杀”在牢狱中。
  蜀王沉默了一会,声音很轻。“在找到他的罪之前”
  罪?威胁君上的把柄?敢威胁君上; 那自然是罪。
  “微臣会处理好。”严松应了后; 也就是大朝快开始的时候; 他上马离开蜀宫; 只是转头看向已经开始大朝的那座大殿; 眼底深沉得很。
  ——————
  大殿之上; 蜀王出现后; 许青珂站在御史台的御史群体中,她虽是四品的御史中丞; 但从未当值过; 一无实权; 二无地位,站的位置自然靠后, 她甚至连蜀王的脸也看不到。
  只听到前头蜀王夸太子行事稳重; 有长兄风范。
  咦,开头就是夸太子?这是君上要重用太子的征兆?
  五皇子呢?霍允延在众人复杂狐疑的目光下垂眸; 安然不动。
  太子主动站出来; 为霍允延跟许青珂请功; 但蜀王神情淡淡的,说:“五皇子允延第一次承事,虽无大过,但也无大功,尤是在霖州境内不修德行,胡作非为,实在没有皇子风仪,若是不改,往后难当大任。”
  对一向盛宠的五皇子如此责难,实在不像是蜀王的风格,可钟元等老臣却是不约而同瞥了不远处的太子跟三皇子一眼。
  或许似曾相识吧,想当年太子成年前也被宠得不像话,成年后……三皇子亦如是。
  他们这位君上啊,对自己的儿子似乎尤其防范,但在前期又盛宠无度,感觉有些奇怪。
  钟元眼底晦涩,他大概知道一些,但这是以前的事情了,或许只是巧合。
  第一次被君上苛责的霍允延当时露出惊容,也很委屈,想说些什么,却被三皇子拉扯了下,这个小动作落入别人眼底——兄弟情深啊,还是故意做给人看的。
  但霍允延到底是霍允延,脾气不好,便是忍不住回:“父王,儿臣在霖州养伤,可未做什么,怎就不修德行了,是不是有人在别后构陷诬蔑我,父王你可一定要……”
  “住嘴!还不思悔改!罚你紧闭一月,好好反省!”说完蜀王就不再看霍允延了,而是目光扫过百官,最终定格在许青珂身上。
  “许青珂,五皇子行为不端,你随同左右为何不加以劝告?”
  蜀王骂了五皇子后又要踩下许青珂?这问题可不好回答。
  若是帮五皇子,无疑惹怒蜀王,若是不帮五皇子,又显得凉薄无情。
  于是……
  顾曳走出来,作揖回话。
  “禀君上,微臣劝了,可五皇子不听。”
  声音特别清晰,抑扬顿挫。
  众人官员当时就囧了,这许青珂还真够黑的啊,竟是真的踩了五皇子一脚。
  霍允延也无语,又忍不住:“许青珂,我还救过你的命……”
  许青珂朝霍允延露出歉意的表情,“殿下,下官也是希望您能变得更好。”
  这语气这表情像是在说——希望您洗心革面重新做人早日出狱。
  虽然是做戏,可霍允延还是觉得心有点梗,这许哥翻脸翻太快也太真实了。
  不是演戏吧。
  仿若是真的很嫌弃自己。
  霍允延脸上的憋屈太真实了,真实到没人怀疑他的真性情,只觉得平日里作天作地的小霸王今天是真委屈了。
  也是,明明这一差事办的挺不错,哪怕遭遇意外被刺杀也硬是安全护送了巨资回邯炀,怎么就忽然被骂了呢?
  不修德行?霖州?
  有些心情有些微妙了,莫不是霖州秦家?君上并未默认要让五皇子跟秦家结亲?那如何处置秦家那庞大的军权?上交给国家?
  众人浮想联翩,五皇子委屈羞恼,太子欲言又止,三皇子若有所思。
  但很多人都在等蜀王对许青珂的处置。
  这许青珂如此“直白”得放弃了五皇子,亲近君权,可是能讨好君上?
  蜀王看着许青珂,这位探花郎并未露出谄媚之色,也没有故作忠诚,她只是那么安静得站在那里,平静如一池清潭。
  若是风来,她也不动的吧。
  忠诚于君权?是聪明人。
  最重要的是她身后没有皇后背后的那些外戚,也没有言士郎那一大家子家族,更没有盘根错节的官场关系。
  她刚入朝,是最适合自己用的。
  “许青珂,你能这样做甚好,但日后不能因为皇子不听便不作为,不过这次通州之案你的确做得很好,呈上来的案宗十分清楚,过后转交三司处理,左右你最为了解这个案子,寡人便令以你主导,三司配合,将这个案子办完!”
  殿上百官少有躁动,君上竟让许青珂独挑大梁负责通州案裁定?这可是涉及许多官位不小的通州官员的大案,她一个才刚入朝的人竟然……
  看来君上是真的要重用许青珂了。
  但若是重用许青珂,也意味着那言士郎……
  “言士郎的罪状罄竹难书,许青珂,你报上通州案他牵扯的罪状。”
  “是,君上”许青珂颔首,再漠然对百官道:“经羁押审问过的七位官员供诉,言大人当年在通州任职时,曾勾结下属林远等官员私吞朝廷镇灾钱款,饥荒持续两年,前后拨下三百万两白银全数私吞,且还包括了从其余州调派过来的粮食,借由乱民作乱抢夺钱粮为由将粮食扣押,后交由通州齐家抬高粮价,大肆笼络巨资,资金数量达到四百万之巨,几乎刮尽了通州区域三州二十县千万老百姓的家财,后怕灾民上访暴露实情,便是派出官军以剿杀乱贼为名追杀……当年追杀惨死的灾民尸骸也在七处找到,一共有四千五百具,其余地域跟尸骸因为数量众多不予调查,只记录在案。而账本已经被找到,等三司会审交由三公三位大人阅览。”
  许青珂洋洋洒洒缓缓道来如此惊天惨案,殿上百官们一片死寂,而钟元留意到蜀王脸上的冷酷,他愤怒,可是因那些惨死的灾民而愤怒?
  愤怒根源不在此,他才阖上眼,心胸一股叹息难以发出,只能郁结于心。
  等许青珂说完,众臣皆是愤怒,指责通州涉案官员畜生不如,而始作俑者言士郎更是猪狗不如云云。
  “通州案,言士郎涉案,之前案宗上提及前往齐家灭口的强大死士团,是否跟暗杀五皇子的死士是一拨人?”
  蜀王问许青珂。
  许青珂对上蜀王隐晦阴沉的神色,嘴唇抿了抿:“下官只见过齐家被灭口的惨状,分析对方必是训练有素的杀手团,且熟知我们的官军调配,也知道调查进度,提前三个时辰将齐家灭口,而且不露半点声响。相比而言,下官后来亲身遭遇刺客暗杀,对方虽要杀殿下,其实也是冲着下官的,那两根箭矢我跟殿下分别分了一根,但有趣的是我们停靠霖州乃是因当时台风,绝不是对方能预料到的,但后者已然能在后面安排人手,且洞察我们在小山寺中的游览路线,显然也是官场中人……”
  “当时千钧一发,试想若是我跟殿下都陨命……”
  许青珂没明说,却处处锁定言士郎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在场的官员也认定了——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