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邓太后 >

第11章

邓太后-第11章

小说: 邓太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邓绥望了望她粉扑扑的小脸,嘴里呵出的气都是白色。
  她笑了笑说道:“哪就那么娇气?”
  “唉!香菱说的对,今日越发冷了,眼瞧着都快入冬了,还是披上吧!挡挡寒风也好。”说着,容若便接过香菱手里的披风,为邓绥披上。事后转身对香菱说道:“你且先回去吧,外面冷。”
  “嗯!”香菱那丫头点了点头,随后一蹦一跳的回到宫中。
  入了椒房殿后,邓绥按位坐下。恰巧韩云静就做在她对面。想起那日之事,邓绥不由得多看了看她几眼。
  想来是心虚,瞧见邓绥的目光,她忍不住的有些躲闪,邓绥心里更加笃定。
  “哟!邓妹妹今日气色真好,看那粉嫩的脸蛋,嫩的都快掐出水来了吧!”韩云静看了看邓绥,捂嘴娇笑着说到。
  听了她的话,邓绥抬眼一瞥,故作亲和,显然心里有鬼。
  “韩姐姐怕是瞧错了,前几天在那千鲤池便还险些摔倒落水,吓得妹妹这几日都惶惶不安呢!哪里来的气色好呢?”邓绥放下手里的茶盏故意说道。
  她不动声色观察着韩云静的脸色,只是对皇上救她的事只字未提。
  果然,听见她提着个,韩云静的脸略微抽搐,随后继续说道:“哦,这样啊,那邓妹妹以后可得小心了。”
  还不等邓绥回答,皇后便在宫女的搀扶下缓缓走了进来。
  皇后一袭明黄色的衣裳,上面由金丝勾织的凤凰遨游于艳丽的牡丹之上,华丽逼人。
  皇后落定后,瞧了瞧殿中的位置,只有郦昭仪的位置还空着。
  “郦昭仪为何还没来啊?”皇后坐在高位上,疑惑的问道。
  殿里一片沉寂,没有人作声。郦昭仪恃宠而骄,一向不把皇后放在眼里,经常迟到早退那是常有的事情。
  平日里皇后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忍气吞声倒也过了。可是今天她却没来,这才引起皇后不满。
  瞧着无人应声,素日与郦昭仪走的甚近的慕贵人站了起来,对着皇后盈盈一拜,随后说道:“回禀皇后娘娘,昭仪娘娘晨早起来,身体颇感不适,这才没有前来。”
  她话音刚落,一旁的萧美人冷笑了几声,言辞犀利:“噢?我怎不知这后宫之中什么时候轮到你这小小的贵人当家做主了?”
  语罢,萧美人理了理裙琚,抽出方巾拭了拭鼻尖,一脸的不屑。
  萧美人和慕贵人同样得宠,只是各为其主。
  “我不过是据实向皇后娘娘禀报,倒是不懂萧美人此言何意?”慕贵人人也不是省油的灯,不慌不忙的反问道。
  听了慕贵人的话后,萧美人站了起来,走到慕贵人跟前,细细打量着她,嗤笑道:“这昭仪娘娘身体不适,不早早的派人来椒房殿回禀皇后娘娘,倒是一大清早的派人跑到你宫中禀告于你。”萧美人挑了挑眉头,得意的说道:“我在这后宫多年,却也不知你慕贵人居然能当得了皇后娘娘和郦昭仪的主,当真是了不得!”
  邓绥在一旁看了,心里暗道,这萧美人果真不简单。就她这一番言论不禁明里给慕贵人落上了一个以下犯上,大不敬之罪。还暗喻郦昭仪不识宫规,不懂尊卑之嫌。一箭双雕,好生厉害。
  听了萧美人的质疑,慕贵人脸上也有些慌乱。急忙跪了下来,结结巴巴的应道:“皇后娘娘赎罪,并非入萧美人所言。臣妾不敢越矩,只是……只是臣妾今早路过金华殿听宫里的下人所言。”
  “我好像记得慕妹妹的怡风殿来椒房殿的路上是不经过金华殿吧!想不到妹妹竟有如此雅兴,一大清早的竟然还要绕那么大一圈来给皇后娘娘请安,当真是有心了。”萧美人坐回自己座位上捂嘴笑道。步步紧逼,丝毫不留情面。
  跪在地上的慕贵人一时语塞,不知如何回答,额头上也泛着秘密的汗珠,不知如何是好。
  显然,皇后也并没有打断殿中尴尬的意思,只是一脸严肃的看着跪在地上紧张的慕贵人,似乎她比殿里的任何人都希望听到慕贵人接下来将如何作答。












    

  第二十六章 意外的邂逅



  一时间椒房殿里一片沉寂,倒是坐在邓绥旁边的祺良娣,绞着方巾,手心里都是冷汗。
  自从入宫以来,她就跟着郦昭仪,虽是仰人鼻息,可是过得倒也安稳。只是慕贵人受宠后,郦昭仪跟倾向于她,对自己冷淡了不少。
  不过这后宫之中处处攀附,尽管如此,日后她还得仰仗郦昭仪得以保住她们母子平安。只怪她人微言轻,日后还得寄人篱下。
  于是,她咬了咬嘴唇,站起身走到慕贵人旁边,恭敬的跪下,小声应道:“回禀皇后娘娘,是臣妾今早路过金华殿,听闻殿里扫园子的宫人说天气寒冷,昭仪娘娘身体不适。方才在殿外和贴身宫女清华嘀咕了几句,没想到却被慕贵人听了去。”
  人人都知金华殿是祺良娣的勾戈殿到椒房殿的必经之路,一时萧美人也无话可说。
  皇后正襟危坐,看了看地上跪着的两人,心中虽然大为不悦,可是脸上却没有丝毫波澜。
  “好了,都起来吧!不必拘着。”皇后终于开口说道。
  “谢皇后娘娘!”
  慕贵人如蒙大赦,缓了口气,腿脚发麻颤颤巍巍的站了起来,坐回原位。
  殿里这才缓和不少,邓绥坐在那里一言不发,只是盯着一旁的茶盏,望得出神。
  “天气越发寒冷,各位妹妹要注意身体,这有病啊就要赶紧找宫里的太医令瞧瞧,别拖出什么毛病!”皇后如同闲聊家常。
  “臣妾谢皇后娘娘体恤!”
  底下一众妃嫔,齐声回道。
  “邓贵人同本宫都是南阳人,南阳的气候不及皇城寒冷,妹妹初入深宫,这提早的冬寒妹妹怕是不习惯吧?”随后皇后又看向一旁默不作声的邓绥,笑着问道。
  邓绥听见有人叫她,立马回过神来。她端坐着,柔声应道:“皇城虽然寒冷,可是臣妾打小身子康健,倒也适应。”
  “到底是女儿家,还是要注意些。”皇后依旧和颜悦色,随后话锋一转突然说道:“况且要养好身子才能好好伺候皇上。”
  “是呀!邓妹妹你瞧和你一同进宫的韩良娣如今甚得皇上宠爱,邓妹妹也应该加把劲才是。”一旁的萧美人捂嘴娇声说道。
  顿时,邓绥脸色发红,一时竟不知该如何回复。倒是对面的韩云静一脸神气的做在那里,犹如一只骄傲的孔雀。
  入宫将近两月,新晋的妃嫔中单单只有她韩云静独获圣宠,她自是引以为傲。
  “萧姐姐说笑了,妹妹惶恐!”邓绥低着头,低声作答。
  “妹妹美貌,贤良淑德,迟早都会守得云开见月明的!”皇后嘴角带笑,看着邓绥说道。
  就这样,皇后和萧美人一唱一和间就把邓绥推向了风口浪尖。
  回宫的路上,邓绥静静的走着,也不知道在思量着什么。恍惚间竟然走岔了道,往内学堂的方向走了去。
  一旁的容若以为她闲逛解闷,倒也没有出声提醒。
  邓绥没精打采的低着头,一直往前在,离黎岚殿越来越远了,却浑然不知。
  “哎哟!”
  突然,她撞上了一堵肉墙,额头泛疼,不由得吃痛。
  她回过神来,本能的伸手捂着额头,后退了几步拉开了与那人的距离。
  本以为是哪个宫人走路不长眼睛,可是当她看见那双明黄色绣着龙纹还镶嵌着一颗硕大的东珠的靴子时,傻眼了。
  她抬头,刚好撞见刘肇那双墨色的眸子。慌乱之中邓绥立马跪在一旁,低着头不敢出声。
  刘肇望着跪在地上的人儿,一头秀发如瀑,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炯炯有神,充满灵性。婉兮清扬面若芙蓉,柳如眉容止端丽,悬胆似的鼻子,朱唇皓齿,实为一代佳人,绝代风华,一时间他竟看的有些出神。
  “臣妾冒失,冲撞皇上,望皇上赎罪。”邓绥跪在地上,低头说道。
  然而刘肇并没有回她,邓绥心里忐忑,一连两次冲撞皇上,怕是惹怒了他。
  她咬着嘴唇,悔恨自己刚刚大意。
  “无妨,起来吧!”看着跪在地上的人儿,本想怪罪她身为后宫嫔妃却如此冒失,可是瞧着她那双犹如星辰般的眸子,却也怎么都不忍心。
  边说着,刘肇向跪在地上的邓绥伸出了手。
  邓绥见了,有些惶恐,却有一丝期待。她缓缓的将自己的手放入刘肇的手里,站了起来。
  邓绥慌乱,心里噗通噗通的直跳。那双手很宽大,很缓和,给了她从未有过的安全感。
  刘肇看着眼前似是情窦初开脸颊绯红的女子,顿生怜惜。反手握住她的那柔弱无骨的手掌,没有松开。












    

  第二十七章 内学堂



  邓绥低着头,脸颊也越来越红,她能清楚的感觉到自己的胸口犹如小鹿乱撞,脸颊也滚烫得厉害,这是她第一次与一个男人如此亲密。
  瞧着邓绥如此小女儿家模样,刘肇心里大悦,宽笑道:“你可知道此处是何地?”
  邓绥抬起头,四处打量着,怎么四遭环境如此陌生?
  “臣妾不知!”邓绥摇了摇头,细声应道。
  “即是如此,你随朕一同过去瞧瞧”说着,刘肇率先走在了前面。
  然后他的手却一直都未曾放开,邓绥虽说羞涩不已却也只好任由他牵着,乖巧的跟在他身后。
  一旁的容若看见眼前的场景,满心欢喜,跟了上去。
  只是走了一小段路,邓绥隐隐约约听见了读书声。那声音洪亮,字正腔圆抑扬顿挫,时而慷慨激昂,时而温声细语,时而低回婉转。
  越是顺着道往前走,读书声音越来越大,邓绥眼前一亮,惊喜问道:“这里可是内学堂?”
  刘肇突然停下脚步,邓绥猝不及防一头撞到他的后背上。
  吐息之间,全是他身上的味道。好闻的龙涎香味道,清香扑鼻,却又若隐若现,极为淡薄。却又夹杂着他身上独有的气息,叫人微微陶醉。
  看着转过身的刘肇,邓绥脸愈发红了,最后不自觉的低下了头。眉宇间的羞涩,犹如那挂在枝头的青梅,别有一番滋味。
  “没错,这里是内学堂,可要随朕一同进去看看?”刘肇含笑道。
  听了他的话,邓绥瞬间来了兴致,早就听闻内学堂别具一格。里面是教授皇子公主学习之地,也有些亲王之子,或者朝中大臣的子女。
  “嗯!”邓绥用力的点了点头。
  刘肇笑了笑,便抬步走了进去。
  只是站在窗口,并没有走进殿里。透过窗口瞧见里面的孩子乖巧的盘腿而坐,盯着案上的书卷,读着诗经。
  “瞻彼早麓,榛楛济济。岂弟君子,干禄岂弟。”
  “瑟彼玉瓒,黄流在中。岂弟君子,福禄攸降。”
  “鸢飞戾天,鱼跃于渊。岂弟君子,遐不作人。”
  “清酒既载,骍牧既备。以享以祀,以介景福。”
  声音虽有些稚嫩,但是朗朗上口,流利至极。
  最前方的妇人,拿着书满意的点了点头。邓绥定睛细看,竟然是曹大家正在为他们授课。
  待到他们读完后,曹大家满意的拿起书卷,细细讲解:“这首出自诗经的雅篇,是大雅中的《旱麓》篇。讲的是周文王祭祖德福,知道培养人才……。”
  说着曹大家也注意到了窗口负手而立的刘肇,立马放下手里的书。见状刘肇拉着邓绥走进殿里,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