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前世今生鹤顶红 >

第2章

前世今生鹤顶红-第2章

小说: 前世今生鹤顶红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过多久,正房里果然传来梁氏泼天泼天的哭嚎声,不用说,她又用那撒泼打滚的手段来对付懦弱的父亲了。
  瑾娘冷冷的一笑,让他们闹去,这手段上辈子也许管用,这辈子可是休想再让她退让半分半毫!
  只要父亲不糊涂,他们那些荒唐的请求她是再也不会答应了,不过,如果她不答应,父亲的官司可是吃定了,她总不能真的见死不救吧,到时候难道自己要真的再次嫁给他吗?
  按日子来算,该来的要来了。
  果然三日后的一个夜晚,大批的兵丁忽然包围了他们的府邸,数不清的松油火把高高举着,照得半边天都是红彤彤的,更是让那一重重的宅院明晃晃如同白昼。
  作为王家私产,一个个青壮家丁和美貌女奴们被抓将出来,用粗紧密实的麻绳紧紧捆住缚成一串,任那些虎狼般的兵差们肆意羞辱和打骂,最终是被驱赶着前往通州最大的人市等着发卖。
  若有喊冤哭嚎的,不论轮主奴贵贱,立刻会有打手拎着皮鞭兜头盖脸狠狠地一顿乱抽,这心狠手辣的做派,镇住了整个守备府,虽然大祸临头,守备府的主子和奴仆们却个个噤若寒蝉,就连不懂事的孩子也被惶恐的大人们紧紧捂住嘴巴,生怕惹恼了这些丘八大爷们。
  瑾娘和翠儿两个紧紧地抱在一起,瑟瑟缩缩地跪在人群之中。
  数不清的兵丁在那一房房、一院院中,不停地翻箱倒柜,四处翻来覆去地搜检,恨不得掘地三尺,将这守备大人的府邸挖个底朝天。
  抄检出来的值钱物事被络绎不绝地搬将出来,高高地堆满了大门前那一辆又一辆的宽大马车上。
  这抄检足足持续了一个通宵,直到黎明时分听得马蹄和兵器撞击声远了,满院子的哭声这才开始低低响起。
  瑾娘也努力地平复着自己的恐惧,一步一步,缓缓地从地上挣扎着站起来,将吓得木然的翠儿费力的扶起来。
  顾不得抚平凌乱的发丝,她擦干眼泪,先将几个受了惊吓的弟妹们带回房里去,细细地哄着睡了,又吩咐了剩下的几个老弱仆妇们收拾凌乱的宅院。
  十五日内必须搬离府邸,这里被罚没。
  三个月期限,如果亏空填不上,军法不容。
  大厦将倾。
  正这个时候,院子里却再次传来梁氏的嚎哭着,瑾娘一怔,继母梁氏和父亲此时却已经争执起来。
  只听得梁氏一边嚎哭着一边说:“你只会怪妾身……梁家卖了多少铺子多少地,可是银子水一样的泼进去,却连个响声也没有,妾身的□□日四处求告四处送礼,可是梁家明面上的生意还是被封了,再这样下去,王家完了,就是梁家也要跟着完了啊……”
  瑾娘听得父亲低身下气的开始哄着梁氏。
  虽然梁家靠着父亲赚了不少钱,可父亲也同样要靠着梁家维持着庞大的开支,梁家与自己家本就是休戚与共的。
  梁氏停了哭泣,嘴里却继续低声说着:“这亲事虽不好,可也不是妾身不疼继女,若不是人逼得紧,妾身又怎么肯走这条路?您只会怪妾身,您只肯泼着性子和贵人顶,这大祸临头了还要责怪妾身,可您想想还有路可走吗?难道您就忍心为了她一个人让两个家都破败?难道两家几百人的命运老爷都不在乎了吗?”
  说到最后,梁氏的声音高亢锐利起来,整个院子里的人瞬时就将目光都投到瑾娘身上,又各自悄悄收回,翠儿捂住了嘴巴,瞪着眼傻了。
  瑾娘叹口气,就知道躲不过,原来还是躲不过,但是她要赌一把。
  她几步走到梁氏跟前,一脸倔强:“那件事,我答应,不过,得答应我一个条件!”
  瑾娘的条件只有一个,趁着这三个月的期限,一定要见见就嫁在尚京的姨母,她要央求姨母为自己的嫡亲妹妹琳娘保个好的亲事。
  还有,她,姨母的庶女崔三娘,上辈子跟了南公瑄做妾,却被人害的一尸两命,她得看看,有没有机会救她,能不能让她嫁给别人。
  这个也许有难度,姨母怎么会让自己来掌握三娘的命运呢?

  ☆、离他远远的

  
  不过几日功夫,梁氏就将一切收拾打点好,匆匆带这瑾娘启程了,说好,妹妹的亲事都由瑾娘做主,父亲和梁氏到时候只管准备假装就是了。
  王恒艾心里有愧,也知道瑾娘是不放心梁氏,自然一千个答应,梁氏知道王恒艾心里有气,在这件事上答应的是特别的爽快,不过她也抱着想看笑话的心思。
  临出门时,她特意把自己的陪房妈妈叫到一起商量,几个妈妈见她恼,七嘴八舌的安慰她:“谁就能肯定,这琳娘一定能保得个好的亲事哪?毕竟,瑾娘的婚事摆在这里,不过是亲王的妾氏,还有脸想管妹妹的亲事?“
  “这丫头真是不自量力,等有她哭的。”
  梁氏听了这些,心里到底舒畅些。不过几日功夫,她就将一切收拾打点好,匆匆带这瑾娘启程了。
  通州府笔直向南两千余里才是青鼎皇朝的国都尚京,这么远的路怎么赶也要一二十天。梁氏早已教人额外多带了马匹方便换乘,早早定下计划要日夜兼程,争取尽早赶到尚京。
  一路上坐马车虽不至于太过辛苦,速度却哪里比的上骑马,瑾娘就和梁氏商量,自己带了梁家专门派来听差的管事先去京中安排打点,梁氏坐马车带着其她仆妇在后面慢行。
  梁氏无奈应了,她不无羡慕地看着瑾娘一身青色男装潇洒骑马的模样。
  出了通州府五十里就是连绵三百余里的会雁山,春来秋往的大雁们年年都要经过这里,故此名曰:会雁山。
  此时虽是仲春时节,只是北方的春天来得晚,山上仍然是一副萧瑟的样子,高高山顶上的白雪每年四到五月才会慢慢融化,山下羊肠小道上的树枝上都已经长出细细小小的嫩芽来,淡淡的绿。
  往常这个时候,如果公务不忙,父亲会带她到这里捉小兔子,让她带回去给弟弟妹妹们做宠物。
  打马一口气跑出去七八十里,看马的鼻子不停地喷着热气,瑾娘和管事梁用检商量歇气。
  梁用检从马背上跳下来,选了块向阳的大石头坐了,默默地看着远方休息了片刻,他起身仔细地检查着两个马的马掌。
  瑾娘正贪看四周的风景,忽然听到远处山隘里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紧接着黄土飞天,烟尘滚滚似一团龙卷风急速的刮过来,待那团烟尘越来越近,才渐渐看清,那是一个四、五十人的马队
  马队并没有打旗号,马上几十条大汉清一色深黑的箭袖劲装,外面罩着暗红褐长披风,个个剽悍精干,却不知是什么来历。
  眨眼马队停在他们的面前,马上人齐齐勒紧缰绳停住,似乎一个为头的人吩咐了句什么,一群人哄然散去,只留下几个人,驻马不前,似乎几人商议了一下,看了看梁用检和瑾娘,提马向一边寻个地方下了马歇息。
  瑾娘等着梁用检牵马之时,听得一个声音轻声道:“却原来是男儿身,倒另有一番气韵。”
  瑾娘回头一望,正看见两个年轻英俊的汉子在不远处一棵树下。
  一个高些的笑容满面,乌黑的眼睛一眨一眨正注视着她,满眼欣赏,脸上的表情却是坦然的,似乎并不觉得自己这话说的唐突。
  当看到另一个人的时候,瑾娘神色大变,身体微微颤栗,梁管事立刻察觉到瑾娘的异样,循着她的视线望过去。
  一个眉目俊朗的年轻人坐在那里,旁若无人地仰着脖子大口大口的喝酒,衣襟大敞,露出里面结实的肌肉,乱发飞舞如柳丝轻柔,剑眉朗目加之腰间长剑却又是英武不凡,神情却嫌有太多的懒散和冷漠,他随意的将一只脚高高撩起,懒懒的搭在那大石头上,那做派肆意张扬。
  瑾娘百感交集,紧紧握着拳头,忙低头匆匆上马。
  南公瑄,居然又在这里相见了,这个人依然和前世一般骄傲,也和前世一般让她恨不起来,就算是为他死过一回,见了面还是恨不起来。
  眼泪悄悄流下。瑾娘不敢回头,手里却狠狠一记马鞭往后,甩得啪的一声空响,那马立刻飞一样的奔出去,梁用检忙打马追赶。
  马蹄飞扬,一地黄沙顿时被撩起。
  狠狠跑了一场,瑾娘慢慢平复了心绪,继续跟着梁用检赶路,虽说是累点,但到底不用和梁氏日日在一起,这让她心里很是快活和自在。
  顺顺利利到了尚京,又顺顺利利的住下,半月后梁氏赶到。
  这日清晨,随着客栈旁边那护国寺的晨钟敲响,瑾娘起身,在梁氏和翠儿的帮助下精心的装扮好了,又细心的将姨母和姨丈的资料在脑子里过一遍。
  梁氏有点紧张,她的身份自是不方便贸然前去,将翠儿嘱咐了又嘱咐,又带了人送到门口,亲眼瞧着直到看不见影子才忐忑不安的回去。
  马车是梁氏到京后特意在马车行花了不菲银子添置的,以后要出门的事情多了,没车总是不方便的。
  那车是暗红油纸双层的顶,车厢四周罩着两层围子,外面是银红色素色的软毡子,里面是双层薄薄的粉色飞云纱四周遮挡了。
  车厢里,高靠背的宽大座椅子上是淡紫色绣樱花的软靠垫,还有同色的锦绣樱花小抱枕,一个轻巧的红木雕花的小几。
  今天日头甚好,春意融融的,瑾娘就让人勾起那银红的软毡,只将那飞云纱遮掩着,一行人浩浩荡荡往崔府奔去。
  翠儿一路上扒着帘子布往外面东张西望,不住嘴的议论着,瑾娘也不去管她,不用说也知道那街市有多么繁华。
  耳边翠儿还在小声赞叹着:“到底是皇帝的眼皮子底下,单说这走起来一点也不颠簸的石板子路,也是咱们通州府比不上的。”
  终于到了一座豪华大宅所在,马车停下了,崔府到了,梁管事下车去交涉,门前自有崔府的管事打点安排。
  马车很快被引入街角一个侧门笔直进去,下了马车自然换轿子,拐了几个弯,终于到了一座垂花门前,下了轿子,一帮婆子丫头们拥着瑾娘进了垂花门,只见两边是宽大的抄手游廊。
  走过穿堂绕过一个红木雕花架托的大理石插屏来到后面的正房大院.这时一个容貌俊秀的大丫头笑着迎了过来,几个丫头婆子立刻陪笑赶着叫:“依云姑娘来了。”                        
作者有话要说:  果然大修很麻烦,可是写完后心里很踏实。

  ☆、前世同命运的她

  瑾娘就知道这必是得脸的人,也不托大,停住脚步淡淡含笑看着这依云姑娘。
  依云姑娘立刻抢上一步,一脸笑容的给瑾娘见礼:“给表小姐请安,我们太太立时就到,让我来先伺候着表小姐,请表小姐先用些茶点。”
  瑾娘自然客气应了:“姐姐快别客气,免了礼罢,”
  翠儿早机灵地将依云扶起,随手悄悄一个小包封塞依云手中。
  几个人又拥着瑾娘往这正院里面去,只见正院向南一排高大宽敞的上房,上房前的宽阔的屋檐下面是几根落地柱子,朱红色的落地柱上并不再多加装饰,两头都细细地刷了漆,只是在柱子两端尽头碎碎的描了一圈黑色的云纹。
  一色淡彩玻璃画的大窗子,乳白色织金的帘子,两边各色鹦鹉画眉等雀鸟。
  院子正中一个精致的水池里金鱼穿梭,池子旁边铺着云纹的青石甬道,几株合抱粗的老树,院子四角各有一座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