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前世今生鹤顶红 >

第22章

前世今生鹤顶红-第22章

小说: 前世今生鹤顶红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到援军到了,南公瑄立刻指挥人马杀出城区,里外夹击,一举将剩下的人马全数歼。
  一连十数天,天天有人马不停往通州府赶来参加讨逆大军,看看人马已经足够,正德皇帝立刻命令南公瑄带兵向尚京杀去,沿途不停的有人投靠,虽然也有抵抗,但哪里是能征惯战的南公瑄的对手。
  消息传来,瑾娘和翠儿三人很高兴。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说的也许就是这种情况吧。
  后来又陆续有消息传来,五个月后,尚京城被攻破,天佑大帝和皇后带着公主皇子自杀,南公瑄率军镇守皇城,派南宫煜等人来迎接正德皇帝、皇后进尚京举行登基大典。
  这样看来,那边是彻底的稳定了,瑾娘的心也渐渐的稳定下来,接下来应该是天下大赦,不知道父亲会不会被放出来,也不知道弟弟妹妹们怎么样了。
  就这样每天接点活,每天到外面打听点消息,一晃也过了大半年,瑾娘她们的日子过的平平淡淡。
  做绣娘要手快绣的多;绣的好才手工钱多些,她们三个日常并不以此为生,自然是赚不了几个钱,实在存不上银子,再看看这里到底不是京城,人口也不稠密,也没有看到什么店铺特别红火,瑾娘也淡了做生意的心思,这时候她倒是佩服起继母梁氏来,偏偏自己没有那么能干。
  钱赚的少就总是要用老本,翠儿很是着急,总是撺掇着开店子,可青儿却想要稳妥一些。
  

  ☆、有人天生是冤家

  这天结算完工钱回来,翠儿不耐烦的数着木匣子里的银子:“看看,这两个月咱们没黑没白的绣,才得了几两银子?一个人连一两都不到,还不如我去给人家做丫头,一个月管吃管住还有一两银子呢。”
  “有口饭吃就成了,就你心大总怕银子不够使,实在不够了到时候将你发卖了筹点银子吧。”
  翠儿笑了:“小姐,你舍得卖翠儿你就不是我的小姐了。”
  瑾娘丢掉绣架,揉揉酸胀的眼睛,忽然想出去走走:“今天不绣了,我们一起出去看看可好?也要给你们买两件衣服才好。”
  “不要乱花银子!”翠儿板着脸第一个抗议。
  青儿也一脸不赞同。
  “不然就只出去看看,什么也不买?”瑾娘不以为意,笑着退一步继续要求。
  “不行,小姐一出去就喜欢买东西,把银子交给青儿姐姐才行。”
  “啊,那就好吧,好吧,都听我们翠儿的总成了吧?”瑾娘笑着投降,将怀里的钱袋递给青儿。
  翠儿围着瑾娘四周转转:“不成,小姐越长越漂亮了,可不能给那些坏人打了歪主意,得戴上帷帽才成。”
  瑾娘立刻将帷帽扣到头上,翠儿满意的点点头,那老气横秋的样子让瑾娘直想笑。
  好不容易出了门,翠儿立刻就活跃起来,到底最小,瑾娘却也不拘束她,由得她四处里窜,只是和青儿两个人紧紧地跟着她,三人一刻也不分开。
  到得一座佛寺的时候,翠儿提出要礼佛,瑾娘自然答应,青儿去买了把香和贡果递给她,任她去磕头祷告,自己则守着瑾娘在一旁看着那些雕塑。
  这庙并不算特别大,雕塑也不多,但是香火却不错,好像今天正是菩萨生日,所以善男信女特别多,也特别的嘈杂,瑾娘不胜其烦,翠儿却很喜欢这份热闹,她不忍扫翠儿的兴,和翠儿说好,自己在庙里的后院里休息一会儿,还特意叮嘱:“千万别走散了。”
  这后院比正堂大了足足有三四倍,里面种满了竹子,一簇簇的翠绿翠绿,也有不少的石桌子,石凳子,院子西边一个围墙的中间有扇小小的门,从低矮的围墙看过去,后面是红砖碧瓦的七八间大屋子,似乎是禅房,也似乎是僧房。
  瑾娘猜测了一下没结果,就丢开手准备找个地方坐下,却听见吱吱哑哑一声响,瑾娘循声望去,院墙中间的那扇小门开了,一群人围着一个高个子的锦袍少年匆匆的走了进去,瑾娘看了也不以为意,总是哪家的公子少爷前来进香吧。
  青儿找了个空的凳子,用帕子掸掸灰请瑾娘坐下,又准备去斋堂替瑾娘讨碗茶水喝,瑾娘正口干,嘱咐她早去早回,不料青儿去了大半个时辰才回来,一脸惶恐的对瑾娘附耳说:“小姐,睿亲王来了。”
  瑾娘噌的起身,四处观望一下,疑惑的看着青儿:“你在哪里看见他?”
  青儿似乎有些急:“斋堂里的和尚说从有个贵人来上香,听得手下人叫王爷的,我不放心偷偷过去看,在院子外面正看见那黑三叔立在那里。”
  “快点去寻翠儿,我们一起回去!”
  “小姐,我去,你快点戴上帷帽,早早出去。”
  “也好。”瑾娘说:“我们在街上的那个绣铺……不!在绣铺对面的珠宝铺子里面等,不要轻易回去。”
  二人速速分开,瑾娘往前走了没几步,闪眼看见一个老妇人带着一帮子丫鬟侍女正准备从侧门出去,忙抢上去混在侍女中间,见一个侍女看她,忙低声说句:“有人跟着我,求姐姐帮忙。”
  那侍女四周打量几眼,轻声说:“乖乖跟着我,不要乱说话,惊着我家老夫人,可别怪你吃罪不起。”
  瑾娘忙答应下来,跟随着丫鬟侍女们走出去,一直跟到正街上,才和那位侍女打个眼色偷偷的离开,找到那家珠宝铺子,四周打量一番没看见什么可疑的人,这才悄悄进去,假装买珠宝细细的看着,问着,一边等着翠儿两个。
  那店小二殷勤来招呼,瑾娘却一心只是等人,半天也敷衍不了一句半句,店小二却不敢多言,只好一边陪着笑脸干看着。
  瑾娘正焦急间,忽然看见街对面的拐角处露出一个毛茸茸的头来,有人往她这边打着手势,正是那个机灵鬼翠儿,瑾娘忙快步走过去,翠儿喘着气和她说道:“急死人了,那个黑三守着一直不动窝,如果不是有人同他说话挡着他的视线,只怕奴婢两个还跑不出来。”
  青儿定定神,问瑾娘:“小姐,我们如今往哪里去?睿亲王会不会找过来?”
  “我看应该不会这么快吧?他怎么会料到我们要在这里落脚?不过也得防着,这几天咱们不能再出门了。”
  青儿想了想对瑾娘请求道:“小姐,还是奴婢悄悄去哪边盯着好些,说不得也能够打听点消息出来。”
  瑾娘忙把自己的帷帽递给她:“戴上,快去快回,不要靠他们太近了,省得让人盯上。”
  青儿一去又是大半天,倒是带回来了好消息:“睿亲王是上京城见大夏国太子的,路过此地,此刻已经走了。”
  瑾娘她们放了心,如果是这样那就太好了,翠儿问着青儿:“你可见着王爷了吗?”
  “远远看了一眼,王爷似乎病了,廋得很厉害,脸色也不很好。“
  瑾娘心里一颤:“有没有打听出来是什么病?”
  翠儿看着瑾娘一脸的担心很是奇怪:“小姐,咱们都跑出来了,你还担心王爷?你既然担心王爷。王爷也喜欢小姐,那小姐为什么要躲开呢?”
  青儿忙拉了翠儿一把,不过那份疑问的表情也是明明显显的,瑾娘看看这两个丫头,犹豫着该怎么说,她迟疑了一下,才问她们两个:“你们谁相信来生?谁相信重新投胎做人?谁相信我跟着王爷一定会有个好结果?”
  翠儿听了很是迷蒙,她想了想方说道:“庙里的法师们常说,人是有轮回的,有前生才会有今世,因果报应,可是奴婢还从未见过,既然法师说有,奴婢相信法师的话。”
  青儿琢磨着瑾娘的话,给出了自己的看法:“小姐的意思是说,她和王爷是绝对不适合的,小姐一看见王爷就有不好的预感,我说的对不对,小姐?也许有些人天生就不能够在一起,王爷和小姐就应当是这样的。”
  “好,这丫头总算是个明白人,王姑娘,咱们好久不见。”青儿的话音未落,就被一个声音打断,几人惊讶的回头,只见一个白衣秀士当窗而立。
  

  ☆、女人为何要嫁人

  翠儿眼睛尖,叫着:“宇文公子来了!”人早跑着打开门,几个人一起出来看时,正是那位温文尔雅的宇文成都,他含着笑望着瑾娘。
  瑾娘欣喜不已,和他在一起,永远都是自在轻松的,他从来都让她安心,从来不会逼她,也不会纠缠她,这让她很欢喜。
  和往常一样,宇文成都只是静静地喝茶,静静地看着瑾娘笑,听着瑾娘慢慢的说着话。
  “你怎么会找到这里来的?”
  “有人传信给我。”
  “谁?”
  “不知道。”
  “你是和南公瑄一起来的?”
  “是。”
  “南公瑄知不知道我在这里”
  “我不知道。”
  “那你会不会告诉他?”
  “听你的。”
  “你不要告诉他。”
  “好。”
  “你就不问问为什么?”
  “我不好奇。”
  “三娘怎么样了?”
  “老样子。”
  “公主还好吧?”
  “好。”
  “这话谈着有点闷。”
  瑾娘终于抱怨起来,宇文成都笑了:“为什么?”
  “你难道就不能多说几个字吗?”
  “我想让你留下来,做我的女人,你愿意吗?”果真,宇文成都一口气说出好几个字来,他望着瑾娘,眼睛里含着希望。
  如果没有上辈子的那杯鹤顶红,瑾娘想宇文成都一定会是个最温和的老公:“不。”
  “为什么?”
  “我喜欢把你做朋友。”
  “知道了。”宇文成都的眼神暗了下来,却依然平淡,嘴角依然带着一丝笑意。
  “对不起,我喜欢和你做朋友,只做朋友。”
  “知道了。”宇文成都又笑了,似乎瑾娘在说一件很有趣的事。
  两个人一起坐了很久,宇文成都起身:“我养的马要下小马驹了,你要来我的山庄看看吗?”
  瑾娘点点头,笑了。
  宇文成都的山庄其实离这里很远,瑾娘她们坐着马车走了好几个时辰才到。
  山庄里的民居自然建造的很漂亮,但瑾娘最喜欢的是花花草草,宇文成都笑着领着她们满苑里看,一路上走走停停。
  几个人说说笑笑很快就穿过了廊桥,迎着拱门是一个小巧的照壁,照壁上错落有致地挂了一些白玉色陶瓷坛子,坛子里面一簇簇碧油油的常春藤,长长的藤蔓蜿蜒着、纠缠着瀑布样流淌出来。
  转过照壁,就是一条宽大的鹅卵石铺就的路,左边是一片密密匝匝的樱花树林,四月间正是开得好,枝桠上到处是密密匝匝的樱花,阳光一照,绚烂璀璨。
  右边却是一条小溪,溪边是连绵的青山、翠庭和处处可见的绿柳迎风拂摆,顺着樱花走下去,却又是一片桃花林,锦绣如云,自是另一番风景。
  梅花此时已经谢了,遒劲的树干和曲折的枝桠却也让人觉得陶醉。
  两片林子交汇处,至高处有一个雕梁画栋的小小亭子,红瓦覆顶,四角悬着闪亮的风铃,春风吹来,丁零作响,瑾娘抬头看去,那楼上却没有匾额,
  于是就问宇文成都:“这小亭子可有名字?好美。”
  他温和的一笑:“樱花阁。”
  瑾娘笑着:“不如我们爬上那座最高的山去看樱花可好?”
  他哈哈笑了:“好。”
  “或者我还是先看看你的马?”
  他还是笑,似乎心情更好了:“好。”
  “还要多久才能下小马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