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修士记 >

第136章

修士记-第136章

小说: 修士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武将觉察到不好却也无计可施,只能有样学样赶走兵丁。
    王立见状大骂:“好好好,我算见识到什么是当官的了,王某人算是知道你们是什么人了,这事没完,从现在开始,永安郡有你们没我。”说完话从腰间抽出柄软剑刺向张怕,他手下那批闲汉见老大动手,也操着家什冲上去。
    看他手法招式竟是个练家子,张怕抬手一弹,那柄软剑冲天而起,带起一道银光射向远方。这时闲汉们打过来,张怕身子不动,右手轻挥,几掌将他们打倒,然后说道:“擅动者杀无赦。”又对王立道:“你还有两刻钟。”
    文官武将这才知道张怕厉害,不知道他留下自己有何用意。心里惴惴不安。
    王立是个狠人,软剑被打飞,马上从闲汉手里夺过一把砍刀,抡着辟向张怕。这下张怕彻底不给他活路,轻轻一掌拍死王立,问道:“还有谁想死?”
    闲汉们当然不想死,哄地四散而逃。张怕也不拦,回身对文官武将说道:“我叫张怕,这宅子是我的,你们跟我来。”说着话带二人进院,影壁后是一块巨大平整的石头地面,张怕单手将石面提起,露出一个小坑,坑中有一个酒坛。拿出酒坛后打开拿出两张纸,一张是这整间院子连带附近几处地方的地契,一张是宅院的房契。
    张怕让文官武将仔细查看:“看清楚,屋子是我的。”
    文官武将为求保命,哪还敢多说什么,忙不迭的点头承认,急着想要离开。张怕倒没为难他俩:“你们是官,就要为民做主,走吧。”
    二人如蒙大赦,慌忙跑出宅院,无论如何能保住性命总是好的。
    张天放不解:“就这么便宜他们?”
    张怕连杀两人,怒气消去大半:“多杀无益。”他对官不官民不民的事情不感兴趣,甚至连王立如何得到宅院都不想知道,要回来就好,跟丫头们说道:“收拾一下。”
    丫头们倒是痛快,心里讨厌那群闲汉,直接把他们的东西全部丢掉,从储物袋中拿出新的换上,才满意挤进屋子休息。
    ()!

第二百四十七章 杀意
    她们收拾屋子的时候,又有一人来到。也是张怕闹的动静太大,杀人事件在短时间内传遍满城,尤其数百兵丁抓不到人又灰溜溜逃走,谁听到这事都是吃惊不已?便有许多人来看热闹。
    那人是个老头,微胖,颤巍巍站在门前恭敬敲门。张怕开门一看,看样貌起码有七、八十岁,衣着讲究,低声问道:“老人家,有事么?”
    老头打量下张怕,确认是心中那人,弯腰鞠躬道:“小的拜见大人。”
    张怕赶忙扶住他,好家伙,好玄没一跟头摔过去,还给我鞠躬?抬眼一望,街道百米外有一停软轿,轿边站着四名轿夫朝这面看,显然是老人手下。而就在街道对面不足十米远的地方还站着许多百姓向这面指指点点议论纷纷。心里怀疑,这老人是谁?为何对我如此恭敬?恭敬到提早下轿步行百米而来。
    又看眼老人,好象有点眼熟,正琢磨呢,老人缓缓说道:“六十年前,小的见过大人三次,第一次在酒家,小的做错了事;第二次在知府衙门,知府大人请客;第三次就在这个地方,我爹带我来给大人请罪。”
    老人说话慢,张怕却腾地想起个人,有家富商子弟,在酒楼险些调戏宋云翳,然后他爹带他跪在门口请罪,原来是他。笑着问道:“你还记得我?”
    “大人宽宏大量放过小的,小的永记大人风貌,这么多年过去,大人风采依旧……”
    老人还想说些什么,奈何上岁数的人说话缓慢,张怕实在没有耐心听下去,直接拦下问道:“找我有事?”当年不过是放他一马,又不是救命大恩,这人却铭记至今,知道我消息以后还特意感恩戴德般前来拜见,其中必有问题。
    老人面呈喜色:“大人还记得我?”想起二人关系,心里不免有些忐忑,面色随即转阴低声道:“还请大人原谅小的年少时做的错事,这些年来小的时刻不忘大人教诲,用心帮助百姓救助伤患……”
    得,又成表功大会了,张怕耐心听了几句便再次拦下他话语说道:“直接说什么事。”
    老人犹豫一下,壮胆说道:“小的这些年救助过数千人,但是为贼人不喜,贪图我家业,强占田地商铺,小的不能自保,无力再图善举,便是有苦也无处诉,斗胆请大人为小的做主。”
    这才是他的目的,不过你家产被夺和我有什么关系?张怕本不想理。可是好赖算是六十年前的熟人,如果这些年真像他说的那样广行善事倒是可以帮一下,于是问道:“怎么回事?”
    老人知道自己说话慢,转身挥下手,街对面看热闹的人群里跑过来一个中年人,富态的很,是老人儿子,小跑过来鞠躬拜见张怕,然后诉说事情经过。
    老人没说假话,当年得罪张怕被老爹一顿收拾,而后见到张怕义举广行善事,又知道盐帮弟子意外惨死等等一些事情,受刺激颇大,害怕张怕杀他,索性决定跟随张怕脚步一起做好事,这样你总不能杀我了吧。
    没想到一做就是十几年过去,在不损坏自家利益的前提下,广施小恩小惠,数十年累积竟做了许多件好事,成为永安城一方善人。
    张怕在城外有祠堂,祠堂前有个大功德缸,里面装的是百姓自发捐助出来救助穷苦人家和病患者的钱财,由官府、商户和百姓代表一同管理。后来张怕消失,几十年过去功德缸里的钱越来越多,张怕却一直不出现,而当时的那批管理者接连故去,知府大人也换了好几位,直到现在这位知府到任。
    功德缸里的钱多了,管理者少了,就有人动歪心眼了。王立的老爹是其中一名百姓代表,等他老死后,王立哥儿俩强势顶替其位置,负责管理这批钱财。
    这时候,当时在任的知府大人染疾身亡,而朝廷还不知道消息,永安郡权利出现真空。王立兄弟俩心狠,使用手段杀死一些人,将功德缸的钱据为己有。招罗一批无赖,只要有人说他坏话,轻者殴打一顿,重者杀人取命。
    偏偏永安郡的黑帮被张怕赶走多年,蛮汉两族交好,守兵也不多,王立大把金钱洒下去,收买一些兵丁衙役,便在这城中做起了霸王。百姓无力反抗,兵丁被收买,商户中倒有许多人看不过眼,可是越有钱的越惜命,于是听之任之。
    等新知府到任,又是大把金钱洒出,成功收买。并利用其关系给王立兄弟买了个功名,经过多年经营四处为吏,竟被他熬到永安知府的位置。
    这家伙到任后,好事没做一件,做的全是坏事。先是收入城费,后办理门条,加大税收,弄的百姓苦不堪言,尤其是山内少数民族,原本就穷,好容易弄些山货来卖,换回的钱还不够上缴的,当然又起争执。
    这家伙就有了理由跟朝廷要兵,于是军队开进,收取的费用却是更多,山内百姓交付不起,自然不再来永安郡,也就难怪张怕想吃竹筒糕却吃不到。
    王立强占功德缸的钱,驱散管理钱的人,祠堂慢慢破败下去。可是钱总有花完的时候,便打起宅院的主意,并在市场收保护费。等占了宅院,又收了些小钱,新的**产生,他们觉得收小钱太累,不如直接搞几次大的,以后光享福就成了。
    王立和知府是自家兄弟,花重金收买最高武官提督大人,三人狼狈为奸,将黑手伸向城中大户。胖子家有钱,被敲诈好几年,一直忍气吞声,今天听人说王立被杀,仔细一问经过,猜测张怕回来了,所以才有此行。
    张怕听的更怒,本以为杀俩人得了,没想到其中有这么多故事,他的祠堂居然是因为两个混蛋衰败的,冷笑一声:“知府?提督?呵呵。”
    为避免被人利用,在看热闹的百姓中找出十几名六十岁以上的老人,一一仔细询问,所说事情基本相符,说明胖子没说假话,张怕心中又起杀意。
    为官者不为民考虑,活着也没什么用。永安郡不安宁,我便让它安宁下来。从开始入城遇到的兵痞,到后来抓他的文官武将还有一众衙役兵丁,还有那群闲汉,在心中一一计较,哪个该死,哪个还可以活下去?
    ()!

第二百四十八章 冰面
    老头看张怕面沉似水眼露寒光,心里有些怕,想走又不敢,好半天说出句话:“大人,如果没什么事情,小的告退。weNxUei。Co”他没胆子直接求张怕帮忙,把故事说完也算尽力,至于其余的由老天做主吧。
    张怕微一颔首:“恩。”说完后觉得有点冷淡,又补充道:“王立死了,知府也得死,你不用担心了,以后多做善事。”听到张怕这么说,老人很高兴,连声道:“谢谢谢谢。”在中年人搀扶下走向软轿,然后上轿离开。
    街上站着许多人,观望议论不肯离开。王立二人尸体已经烧成灰烬,门前啥都没有,也不知道他们在看什么。张怕关上院门,和宋云翳等人打过招呼后,快速来到知府衙门。知府大人得到消息就知道出事了,正收拾东西准备逃跑。张怕也不废话,过去一巴掌拍死,又去找提督大人。
    提督是外来将领,不知道永安旧事,见事情发展出乎意料,兵将惶恐而回。便把逃回的兵丁将官臭骂一顿,再派人去都城求援。他手下两百多名士兵都搞不定张怕,提督更没把握搞定他,只能把主意打到别人身上替自己出头,全没想到这时的知府大人正忙着逃跑,而且还没跑成,已经被张怕杀死。
    张怕杀死知府,又去军营驻地,找到中军大帐后,同样一巴掌拍死提督,算是给自己出口气。至此,永安城内三个最大的祸害全被张怕杀死,不过,却没为难他们家人
    张怕将二人尸体高悬城门,起个威吓作用,也算是他们得罪自己的报应。
    他这么做,却没想到有胆大者趁势闹事。最高官员身死,下属官员着慌,军队不受控制,有兵痞骚动结队打劫。张怕知道后更是愤怒,当下也不客气,神识覆盖整座永安城,只要发现趁乱做恶的,无论是谁一律杀无赦。
    当然这只是少数突发情况,大部分百姓根本不在乎谁当官,也不在乎谁和谁起冲突,你们闹的再凶只要不涉及到自己,无非是明天的谈资而已。
    一个白天的动荡,死亡数十人,只要是这天做恶的,无论偷抢骗拿,统统被张怕杀死。张怕杀人后就地毁尸,不留任何痕迹,倒没引起更大混乱,永安很快平静下来。
    三名首恶被杀,受过欺负的人无不张灯结彩雀跃欢喜。第二天一早,昨天来过的老头再次来到宅院拜谢,并出钱请人修缮南城外祠堂。
    从这天起,张怕等人在永安住下,过了段平静日子。知府和提督的尸体在城门高挂七天,后被张怕一把火烧掉。满城宵小总有滋事者,想着趁乱打劫,想着趁势而起取代王立位置。但凡有异动者,尽被张怕杀死烧掉。
    时光飞逝,季节更替变换迎来寒冬。永安地处南方,冬天只是稍冷一些,天不下雪,水不结冰,对百姓来说只是多穿两件衣服而已,其它没有变化。
    永安文武高官一起被杀,齐国朝廷很重视,遣人详查,可是事情涉及修仙者,只能不了了之。加上百姓和乐治安良好,没有出现骚乱或异常情况,一片详和幸福景象,朝廷索性顺势而为,另派官员佐领永安,仓促了解此事。
    此时新知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