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首席财务官 >

第52章

首席财务官-第52章

小说: 首席财务官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伙伴们面面相觑,这家里什么时候藏了个人?看高大英挺的身形,分明是赵总啊!
  赵总又为什么要藏起来?
  许久,栗晶晶眼睛睁的老大,似乎不太相信似的,小心翼翼问:“我没看错吧,我怎么觉得是赵总?”她目前还不知道,这个月她的奖金已经泡汤了,就在几分钟前,英明神武的赵总果断决定了。
  有拎得清的小伙伴回答她:“我觉得你看错了,眼花了。”
  有人顺势帮腔,“晶晶,我啥也没看见,肯定是你眼花了。”
  又一小伙伴机智的跟风:“就是啊,我也啥都没看见,刚才就是刮过一阵风吧。”
  唐以微啼笑皆非,心情复杂地听大家睁眼说瞎话。
  小伙伴们互相交换了一下眼神后,很有默契地纷纷起身跟唐以微告辞:“你身体不好,我们已经叨扰你半天了,你早点休息。”
  小伙伴们一窝蜂地出了门,电梯门一打开,眨眼功夫,一大群人消失的无影无踪。
  赵景宸脸色苍白地走出卫生间,一碗手工馄饨把他害惨了。
  唐以微关切地走上前,把冲好的药杯子递给他,“蒙脱石散,快点喝了吧,治拉肚子最管用。”看着赵景宸那副虚弱的样子,她终于没忍住,很没同情心地笑了出来。
  赵景宸好气又好笑地瞪她一眼,“你怎么知道我吃坏肚子了?”
  唐以微强忍笑意,“正常推理。”

  ☆、第八十一章

  “公司C轮融资还能成功吗?”
  最近半年多来,这个巨大的问号,悬于所有宸昆员工的心头。
  TermSheet(投资意向书)收了很多份,谈判团队也是走了一拨又来一拨,车水马龙,络绎不绝,都记不清换过多少拨了。
  就是没有一拨成功的。
  又是周一的例会,公司高管们也终于沉不住气了。轮到钱总发言时,他气馁地提出放弃,“C轮融资就算了吧。耗费这么大的人力物力,看不到一点点希望。有这功夫,还是提高提高产能吧。”钱总在公司内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他说出的话,往往能代表公司高层们的共同心声。
  对于他此言背后的动机,唐以微多少能猜到一些。
  他是公司创立初期的元老,手里自然握有期权,随着公司不断壮大,A轮、B轮融资后,他持有的股权不断被稀释,那种感觉就像从他口袋里往外掏钱一样,让他不爽。
  所以唐以微完全能理解。
  但是要想把宸昆科技这块蛋糕做大,经历几轮融资、股权稀释是必由之路。
  钱总作为公司元老,有如此负面情绪,说出如此目光短浅的话,唐以微却并不想出言苛责他。他是个外行,一切源于他不熟悉融资游戏规则。
  唐以微向来喜欢用数据说话:“与天使、A轮、B轮不同,C轮往往预示着更大的融资金额,也预示着更大的融资难度。创投圈有个创业魔咒,叫“C轮死”,不知道大家听说过没有。所谓“C轮死”,就是说90%的B轮公司拿不到C轮投资。2017年创投圈给出的数据也证明了这一点,1000个种子轮创投项目,最后拿到C轮的只有2。5家。”
  何其残酷!
  “所以说,C轮是理性的,也是成熟的,它即考验融资人的实力和盈利能力,也考验投资人的眼力和定力。”
  每一轮融资过后,下一轮融资的难度,都呈几何式增长。创投圈没有慈善家,能混到C轮的公司都是行业的独角兽。
  这是一组真实的、也令人信服的数据,高管们当然无话可说。
  说完了C轮的难度,接下来就是钱总的股权稀释的忧虑,当然这应该也是公司内部众多高管的忧虑。
  唐以微派出了一颗超大定心丸,“钱总,你的期权是在公司创业初期,一共是5%,A轮融资后变成了2。5%,B轮融资后变成了1。25%。从表面上看,你的股权是稀释了,只有原来的四分之一。但是大家不要忘了,公司创业初期的每股估值是2。5元,而最近洽谈的投资人几乎都给出了每股18元的估值,也就是说估值增长了接近7倍。”
  唐以微站起身,走到会议室前面的白板前,写下了一组更直观的算式:即最早持有公司期权10000股,虽然目前已经稀释为2500股,但是总估值已经从最早的2。5万元增长为4。5万元。
  重头戏还在后头。
  唐以微说:“创投圈还有个笑话,说如果将企业融资比作可怜兮兮的单身狗找对象的话,那么……
  种子轮=对她有感觉。
  天使轮=疯狂追求她。
  A轮=确定恋爱关系。
  B轮=成功牵手。
  C轮=成功接吻。
  D轮=成功同居。
  上市=成功结婚,迎娶白富美。
  为着这个形象生动的比喻,会议室里爆发出笑声,原本沉重的气氛成功扭转。
  略一停顿后,唐以微继续:“根据我们公司的发展速度,我可以很负责地说,肯定不会走到D轮融资,最近我也已经开始准备上市申请材料。”
  “大家可以设想,已经走到C轮了,距离公司上市还远吗?而依据我多年的上市审计经验,我们公司一旦上市后,到了二级市场,以目前每股2。5元的年报业绩,完全能支撑起一百元以上的股价。”
  算式谁都会做,高管们默默一计算后,都热血沸腾了。公司一旦上市,在场的每一位都跟着成千万富翁,怎么不让他们兴奋。
  如果将开会前的高管们比作一只只瘪气的气球,那么此刻无疑都恢复了最饱满的状态。
  散会后,人很快走光,会议室里只剩下赵景宸和唐以微。
  一个悄然竖起的大拇指,不足以表达赵景宸此刻的心情。他觉得,她就像个救火员……不,绝不单单是个救火员,还是一个优秀的维修员,因为她总能将危机化为转机。
  古语曰:化干戈为玉帛。
  赵景宸四下观察过后,一个吻出其不意落在唐以微唇上。
  她顿时又羞又恼,“公共场合,请CEO注意一下言行。”
  “你还有多少惊喜,是我不知道的?”赵景宸觉得自己好像挖到了一个宝藏,随着挖掘的深入,惊喜不断。
  唐以微淡淡道:“雕虫小技,臣妾不过是班门弄斧罢了。”
  最近有一部宫斗剧大热,前几天临睡前,换台无意中看到,唐以微一看就入了迷。受其影响,这两天说话喜欢拿腔拿调的,动不动就是奴婢啊,嫔妾什么的。
  赵景宸也顺势揶揄道:“朕向来赏罚分明,赏……今晚翻爱妃的牌子,后面一周也天天翻爱妃的牌子,可好?”
  唐以微一本正经道:“臣妾身体有佯,今晚恐不能侍寝。”
  “爱妃身体哪里不舒服了?我这就宣太医来瞧瞧。”赵景宸的笑容里有着他自己都不曾察觉的宠溺和纵容。
  唐以微眼睛一转,搬出了女人的专属法宝,“姨妈来探访。”
  昨晚还一切正常,算算时间也不对,赵景宸根本不信,“今天才六号,距离十六号还早呢。”小妮子的生理期向来又准又狠。何为狠?就是每次都要他奉上红糖姜茶,痛意才会有所缓解,所以他记得特别清楚。
  啊!唐以微没料到他居然记得这么清楚。
  “哎!”微楞过后,她长吁短叹,“这个哪有个准的,忽早忽晚还不是寻常。”
  “那让朕查查,所言是否属实。”说着他就伸手欲一探究竟。
  唐以微笑着推他。得益于她读书时喜欢古诗古言,情急之下逼出的古言,依旧不失水准,“别闹了,光天化日之下,成何体统。”
  赵景宸本来就是逗她,哪会真动手,他伸手温柔地刮一下她的鼻尖,跟她商量:“拿腔拿调的,累死我了,咱能不能不这么说话?”
  唐以微还在兴头上,意犹未尽,她故作温顺谦卑,“臣妾但凭陛下吩咐。”
  “死丫头!”赵景宸啼笑皆非,“你有完没完?”
  唐以微觉得,最近工作压力太大,这么插科打诨,嬉笑怒骂,也算是一种解压。
  这边两个人开着玩笑,浑然没注意门外角落站着的身影。
  晴岚站在那已经有几分钟了,随着时间的推移,她的脸色一点点地黯淡下去。
  她其实一点也不喜欢当个可耻的偷听者。如果没有这无意中的偷听,最起码在今天之前,准确来说应该在几分钟之前,她还能不切实际地幻想,幻想自己还有机会。
  这是她第四次踏进这间公司,不论容貌气质,还是穿着品味都出类拔萃的女子,公司门卫和前台都对她印象深刻,于是她轻而易举就混进了安保严密的宸昆科技。
  她没料到,吃一顿饭和一个电影邀约,不仅让她失去了追求他的机会,连工作上的合作机会也丢了。
  她更没料到,他竟如此决绝——电话不接,短信不回。
  她一向自我感觉良好。
  晴岚彻夜难眠。
  今天来,本来是想告诉他:他有权利不接受她,不管他接不接受,她都要告诉他,她的喜欢跟唐以微无关,更无关较劲和嫉妒,只是纯粹地喜欢。
  现在看来……已经没这个必要了。他清楚地记得她的生理期,他话里行间流利出的宠溺和纵容……
  她觉得自己大错特错了,她真的……来错了。
  ***
  一个月后,翘首以盼的投资人终于出现了,宸昆科技拿到了创立以来最大的一笔融资。
  整整七个亿。
  任何公司一旦有了充足的资金,就像注入了最鲜活的生命力。
  购买设备,扩大产能,高薪招募优秀的技术人才,组建研发团队,投入人工智能机器人的研发。一切都沿着既定轨道,高速有序地发展。
  公司内部的士气空前高涨,人人欢欣鼓舞。
  除了唐以微。
  她觉得自己肩上的担子越来越重,压力也越来越大了。
  如果将高速发展的宸昆科技比作一艘航空母舰,那她无疑就是这艘航空母舰的舵手,如何将它精准地停泊到最终的码头——顺利完成IPO,成了她当下最大的课题。
  早上一上班,唐以微第一时间打开了证监会的官方网站。最近几个月来,这个网站她几乎每天都会上来浏览看看,而证监会给出的官方数据无疑是她最为关注的。
  最近一年以来,IPO过会率依旧低迷,没有一个月超过60%。
  网页以蓝色为主基调,衬的她的脸色越来越凝重。
  就在上个月,这个数据首度跌破了50%。这就意味着,两家公司申请IPO,连一家过会都保证不了。
  这些数据给她造成的压力是显而易见的。

  ☆、第八十二章

  受此大形势的影响,证券相关行业也正在经历寒冬。
  最近陶静茹打电话过来,聊着聊着,经常就会冒出一些牢骚,说审计行业的日子是越来越难过了。IPO过会率如此低迷,接业务困难也就不说了,没过会的企业经常把责任怪罪到审计机构头上,对事务所的业务能力产生质疑,继而对日后承接业务又增加了难度。
  诚然,发审委的从严把关,有百利无一害。早些年,那些依靠“讲故事”,“编神话”的企业轻易钻进资本市场,大肆圈钱。随着监管越来越严格,这样的神话注定不会再上演。
  但是对IPO申报企业和中介担保机构而言,则是完全陷入了被动局面。
  在这场IPO发行变得越来越稀少的盛宴中,对企业也提出了更高的标准——行业的前瞻性;财报的真实性;业绩的可持续性;海外业务的可控性;募集资金使用的合理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