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清宫:红妆长恨 >

第32章

清宫:红妆长恨-第32章

小说: 清宫:红妆长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众人点头,后宫人素来便是随波逐流,得不到任何原因,听得这番由头,人云亦云,后宫人自当是以为荣贵人这番下场是因在背后道喜贵人的短儿,青雅本不常出缓福殿,这几日每每出门,发觉宫中之人,任谁见着她皆是行了礼便匆匆而去,见着她如见了豺狼虎豹。

乾清宫内,皇帝抬头瞧了几次坐在一旁书案后的青雅,见她虽盯着面前书本,却是屡在那一页,半个时辰了,未曾翻过,连他走至她的面前都不曾发觉,皇帝弯起两指在案桌上敲了敲,她还未回神,再敲了敲,她方才猛然回神,顿时站起看着他。

“在想什么?如此凝神专注。”皇帝见她如此,微微笑起道。

青雅眸光微闪,只是笑了笑,并未回答,皇帝一挑眉头,唤了殿内候着的翡袖进来。

“你小主近日状况如何?”皇帝走了两步回头问了翡袖一句。

翡袖转眼看了看青雅,面不改色道:“小主一切安好。”

“混账东西!”皇帝一声怒吼,惊得翡袖屈膝跪地,连带着吓了青雅心下一跳。

“这等对主子不上心的奴才,朕竟还留在你的身边,来人,带下去。”皇帝指着翡袖作势怒骂,青雅知他心思,走上前,对着迈进殿内的侍卫挥了挥手,梁九功独身走进来。

“翡袖伺候,我最舒心,她心细得体,无任何不妥。”青雅抬头对着皇帝道。

“你近日常像今日这般凝神许久,不知想些什么?”皇上见青雅彻底回神,柔声问。

“只是想象着书上所描绘之景,方才走了神。”青雅笑语,皇帝明显不信,走至案桌前,拿起那本书。

“君子之仁,行恭宽信敏惠于天下为仁,恭则不悔,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这就是你凝思想象多时之景?”皇帝看后,眸中带着笑意故问青雅,瞧着青雅涩然的面孔,笑意露于面上。

“皇上,小主此番愁思,怕是为了宫中的流言蜚语。”梁九功适时开口,给了青雅台阶下。

“是何流言蜚语?”皇上将书本置之一边,看向梁九功问。

“怕还是荣贵人如今下场,皇上也知后宫中人素来无事,宫中有何事情,逮着便会唠上一阵。”梁九功低头笑道。

“那这流言蜚语定是和喜贵人有关了?”皇上走至梁九功面前问。

“皇上,恕奴才大胆,皇上无需问上许多,小主也无需再烦愁,此事就交给奴才去办,不多日,奴才保证,宫中上下尽说喜小主的好。”梁九功得意露于面上,笑着道。

“梁公公既如此说,定是信心百倍,皇上不妨就莫要再管此事,女人们嘴碎,皇上贵为天子,朝中之事已是让皇上煞费心思,就不要再气恼在诸多小事上了。”青雅将岸上茶杯递于皇上道。

皇上接过茶杯,瞧了梁九功一眼,点了点头。

皇上喝上一口茶后,梁九功上前伸手接过茶杯,听得皇帝道:“若是办的稳妥,朕重重有赏。”

梁九功笑起,急忙应声。

梁九功在宫中多年,自是懂得宫中潜则,作似不意间将荣贵人暗中派人推喜贵人下水,欲置喜贵人为死地的事儿告诉了几个小太监,小太监听后心中为喜贵人不平,又添油加醋的相互传说着,虽说初闻荣贵人下场时,恻隐之心,人皆有之,乃至个个同情,可又听闻荣贵人做出此等事来,善恶之分,又有何人没有,因此,半日间,宫中上下之人已换了个态度,见喜贵人时,无不透露着关怀,提起荣贵人下场时,人皆皱眉哧骂,俨然已将荣贵人视为十恶不赦之人。

“梁公公果真是有些本领。”翡袖瞧见方才那些宫女太监一改往日态度对青雅,赞叹梁九功道。

“梁公公打小便跟着皇上,若是没个本事,又怎能长久不衰的近侍在御前。”青雅终于弄清楚宫中人对她的态度,心下一片舒畅。

“小主说的甚是。”翡袖听后连连点头。

前头似与脚步沉沉向她快速走来,青雅讶然,不知此时她怎会来,似与离她有着几步远时道:“可找着你了。”

“你这是怎了?”青雅见她走的气喘吁吁,问道。

“我得知你被人推入湖中之事,便着急忙慌的进了宫,去了你宫里没见着你人,绕着宫内找了几圈儿,也没寻着你身影,此刻见你安好,才放了心。”似与拿着帕子擦了擦额上的汗道。

青雅颇受感动的望着她,握住她的手,与她并肩走着。

“我无碍。”

“那荣贵人着实该死!”似与想起便气急,不禁怒骂,青雅握了握她的手道:“事已至此,就莫要再提了。”

“得了,既见你无恙,我已进宫多时,还需给人回话,再且说我已不是宫中之人,不宜在宫中久留。”似与放开她的手道。

“给人回话?”青雅停住步子不明的看着她。

“没事没事。”似与连忙摆手,灿灿笑道,青雅又依稀听得她暗自低语:“来古代久了,连骗人都会脸红了。”青雅更加不明的瞧着她,似与见此,连忙对她一笑,赶着走开。

青雅一摇头,不甚在意,她的言语动作向来有别旁人。

待转身正欲继续前走,瞧见前方走近一队侍卫,领头者是位年轻男子,待近了些才发觉此人长得甚为俊秀,浓眉大眼,个子高高,颇为精瘦,走至青雅身边时行礼道:“给喜贵人请安。”

“大人请起。”青雅立身站着客气道。

“谢贵人。”男子站起,垂着眼面对青雅。

本是素来不爱问世,却在见此男人时,不禁多了句嘴道:“瞧着大人似乎位居高品,又见在宫中来去自如,我却未曾见过你,不知大人……。”

“御前侍卫曹寅。”男子听及抬眸道,青雅点头,曹寅再一行礼,领着身后侍卫走开,青雅回头看他一眼,继续向前走着。

原来这便是曹寅,早听福全说过皇帝身边除纳兰外还有一位曹寅,初进宫时至今未曾见过他,还曾想过,消息是否有误。

“曹大人回来了。”翡袖笑道,青雅转看她一眼,翡袖见青雅似乎对曹寅颇感兴趣,稍稍抬起头道:“曹大人和皇上是奶兄弟,极受皇上重视,因此深胤圣眷隆恩,前些日子似乎是因公差出了宫。”

青雅点点头,这些她也有所耳闻。

“我曾听闻曹大人通诗词,晓音律,善骑射,其才情更是与纳兰公子不相上下,是否真的如此?”青雅步子未停,转头问着翡袖。

“确是如此,曹大人自小跟随在皇上身边,待人和善,能文能武。”翡袖话语间带着倾慕。

青雅看了她两眼,不再出声问。

黄昏的日落,金色光芒将紫禁城笼罩其中,如火般倒影,燃烧在水中,又似遭受了重击,晕开了半面天际,夕阳垂暮,景色醉人,惹人驻足流连,但住在紫禁城里的人是不喜欢日落夕阳的,日落暗示着迟暮,一日的结束,告知着黑夜来临,而紫禁城最怕的便是黑夜,应了那句,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乾清宫差人来话,曹寅今日回宫,许是办成了皇帝交代的事,方才回宫,得皇帝设家宴款待,家宴,由此可见皇帝是如何重视曹寅。

汝瑕拉开衣柜,瞅着满柜的衣裳犯愁,不知青雅今日要穿哪套。

“既是家宴,无需穿的隆重正式,还是寻常些好。”青雅拨开珠帘,见汝瑕站至衣柜前不动,出声解开她的愁眉苦脸。

“那就穿这件。”汝瑕欢喜着从衣柜中拿出一套兰紫色宫装。

家宴

到达殿上时,才发觉后宫嫔妃除她外没有旁人,福全,梅花公子,纳兰,曹寅,常宁,外加几位青雅未曾见过的男子坐于殿中。

坐于位上,眸光淡淡绕过对面的福全,见他一如往常般面色沉静,转眼看向皇帝,却突觉皇帝双眸紧紧锁住她,静无澜的瞳孔下似乎有着一丝惧怕,青雅秀眉微皱,再看向他时,他的双眼中除笑意外,再无他色。






第36章 见见之时见非是见(36)
家宴,家宴,听其便是极其放松,大吃大喝之晏,但此只在民间,虽是皇帝赐的家宴,众人还是秉着规矩,不敢倦怠。

青雅面上的带着微笑,眼中神情却是怔忪飘忽,皇上见她如此,再看了看梅花公子淡然的面孔,端着酒杯的手不可闻及的微微颤抖几下,心下焦躁不安,以致目不转睛盯着心不在焉的青雅瞧着,殿中人各有各的心思,没人注意各人是什么样子,什么表情。

青雅自进了乾清宫心中便在暗暗后悔,如若知晓今日宴上后宫中唯有她出席,与福全如此面对面坐着,早就找了个由头,道身子不爽给推了,任何动静都不会出缓福殿,皇帝的声音由远忽近,青雅回神看向皇帝,见他正温柔笑着,眸中带着宠溺,又藏着她读不懂的光芒。

“常宁赠酒于你。”皇帝见青雅回神,抿着唇角又浅浅一笑,然青雅见此却未感到任何暖意,对着皇帝满心空空,他面上无异,青雅却觉他今日太过反常。

“多谢恭王爷。”青雅举杯回赠常宁,常宁并未在意青雅先前不礼之事,举杯淡淡一笑。

青雅饮下后,面上泛起笑容,瞧了曹寅一眼,转而又看向皇帝道:“皇上,臣妾荣幸,得恭亲王亲赠美酒,但今日皇上赐宴于曹大人,臣妾这番,着实是抢了大人的风头,为赔罪,臣妾可否在殿上增些雅趣?”

皇帝目光绕了一圈,瞧着众人,心下心思起伏,却仍是点了点头。

青雅举杯望向曹寅,余光忽视不开坐于一旁的福全,心下乍起一丝怆然,引得双瞳发涩,鞭策着自己,此地不宜再走神,勉强对着曹寅笑起,后饮尽杯中之酒道:“这杯酒向曹大人赔青雅方才失礼,既是家宴,不该如此拘礼,素闻曹大人才情了得,今日不才,我便出个题,博大家乐上一乐,大人可会在意?”

曹寅将面前酒杯满上,站起对着青雅一敬,双手举杯,一仰脖子喝下,继又道:“贵人请出题。”

“不急。”青雅笑开,转头对着翡袖低语几句,翡袖退下,片刻间端来纸墨放置曹寅面前桌上。

“大人请。”青雅坐下道,清楚瞧见曹寅双眉轻皱下又松开,提笔候着。

青雅觉众人此时目光皆转向她,低头作似思考,再抬头,题目已然从红唇宣之而出:“清愁未了,醉墨休题。”

话题一出,在座之人似乎都颇感兴趣,一个个凝神静思,曹寅提着毛笔,对着白色宣纸,久久不动,青雅看向皇帝,皇帝挑了挑浓眉,见其他人皆摇头作罢,神色中对青雅露出赞赏,清雅莞尔,看向曹寅,良久,曹寅终还是空了张白纸,将笔置之砚台上,抬头看着青雅道:“自古清愁难解,将其倾之纸上,前无来者,曹寅亦是无才。”

翡袖上前将笔墨端开,已是无人能解。

青雅听及殿外传来淅淅沥沥声,转首一望,殿外已挂起晶莹珠帘,乾清宫后不远处有面荷塘,此时若是离殿门近些,仔细嗅上一嗅,便能闻见初荷清香。

青雅一手揽着袖子,一手提笔,瞧了众人一眼,只觉此刻他们皆在屏息静待,等着瞧她能画出个什么来。

青雅明知一切,将软毫沁入墨中,待觉毫端柔软蘸足了墨水时,手腕一转,带着巧劲提起,将第一滴墨水滴入白纸上,再而将笔丢之一边,唇边含笑望着墨迹在白纸上瞬间洇开,如墨梅般孤傲绽放,唯有一朵,却是开的恰好。

待觉稍干时,才提起白纸,解开众人疑惑,却在瞧着众人见此作时更加不明。

“贵人才情着实让曹寅甘拜下风,佩服至极。”正当众人陷入一片不解时,曹寅大笑赞道,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