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元气少年 >

第104章

元气少年-第104章

小说: 元气少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未完待续。)
    

第185章 家有小妹万事足
    “小姨……”众人只道她哭坏脑子尽说胡话,两人是表兄妹呢,怎能成亲?再说若若还那么小。
    吴秀芳又把目光投向女儿:“若若,妈不能陪你长大了,你以后一定要好好报答姨妈姨父和哥哥。”
    韩若依眼眶红彤彤的,连连点头。
    “妈妈累了,想睡了。阿武,来生再见吧。”她的声音渐渐微弱下去,缓缓闭上眼睛。
    三个小时后,吴秀芳在睡梦中离开人世。
    从一定程度上说,她一生的悲惨遭遇都是由韩维武一手造成的,可是她临终之际仍然无怨无悔,念念不忘。所谓“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并不是一句空口白话。
    ……
    再次返回茶州已是三天之后。
    这三天主要是操持吴秀芳的后事,收拾遗物以及给韩若依办理转学、转户口手续。转户口没那么快法,过几个月还要再到象京来一趟。
    遗体停在太平间,然后转去火葬场火化,一条鲜活的生命最后只剩一掬灰烬。
    去找医院办理手续,缴纳欠费,算起来连同住院费、输氧费、输液费、护理费、医药费、其他各种费用加起来也差不多上万块。吴秀芳死后没留下一分积蓄,吴桂芳急着去附近银行取钱,宋保军径自掏出一叠厚厚的钞票,让父母吃惊不已。
    医院只收了一半的费用,说是院方和华遥癌症救助基金会联系过了,遇到这种事情大家都很难过,基金会愿意帮助一半的费用,只需在救助协议上签个字就成。宋保军自然千恩万谢,签了字共缴纳其余四千七百余元。
    又去母女俩的租住的房子整理遗物,给房东补清半年来的欠账以及水电费种种。吴秀芳生前用过的被子床单旧衣服,也都随大火而去。只剩一件手工针织的蓝色毛背心,韩若依紧紧抱在怀里不让动,说是留个纪念。
    再去学校办理转学手续,学校听说了韩若依的家庭情况,都非常震惊,还发起全校师生捐款活动。最后募得四千零二十三元,由校长亲手交给韩若依。
    宋保军不得不连夜定做锦旗,手写一封声情并茂的感谢信,其中校长、老师各位领导名字通通提及,送了过去。
    韩若依的东西没多少件,只有衣服和课本,塞了满满一包。
    这丫头很是伶俐懂事,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性情远远比同龄人成熟得多。经历了三天的困苦折磨,她的精神渐渐恢复过来了。在火车上她主动给姨妈姨父打水洗脸,帮忙提包,看管物品,特别用心。
    吴桂芳不让她做事,她还眼眶红红的,十分委屈的样子。
    回到家正好下午三点,宋保军先在附近日用批零店买了一挂鞭炮,一包线香、一扎纸钱。
    在家门口放了鞭炮,烧掉纸钱,让韩若依把线香分为单数,在巷口电线杆和樟树下的泥土插了几把。
    小姨的骨灰盒先放在客厅,用红布包着,前头供上一盆香火。
    本来茶州传统,家里有年长的人,是不会给年纪小的逝者供奉香火的。吴桂芳是姐姐,按照规矩就不能给妹妹上香。但念及韩若依幼女无辜可怜,就让她给母亲摆了一盆香。
    宋保军也点上三炷香,朝骨灰盒微微一拜,心头暗道:“若不把韩维武挫骨扬灰,我誓不为人。”
    吴桂芳找街坊拿了一把柚子树叶,放在锅里煮水,要每个人都舀出一瓢来洗澡,以做辟邪去灾之用。
    趁韩若依去洗澡的时候,吴桂芳收拾整理出二楼一间空房,可惜没有床铺。于是宋保军就提出让韩若依睡自己床铺,自己就睡沙发好了。
    妹妹宋静桐的房间门口锁得紧紧的,那死丫头对个人隐私相当看重,从来不让父母哥哥私自走入自己的房间,只有她自己有钥匙。
    全家人轮流洗完柚子叶水澡,这件事就算告一段落。尽管心中仍然难受,可逝者已去,活人总得面对新生活。
    宋世贤请假三天,制图任务积累一大堆,公司女经理的电话过来催了几次,不一会儿一辆大众车直接停在家门口接人。
    宋保军照例躲在二楼阳台偷窥,只见父亲的女上司三十岁出头,********,玉腿浑圆修长,打扮得干净利落,心道怪不得老头子这么喜欢加班,原来是有原因的。
    父亲腋下夹着一叠图纸上了小车后座,那女上司还笑吟吟的帮他拉开车门,父亲只是矜持的点点头,搞得比上司还有领导派头。
    吴桂芳一直知道丈夫极受中老年妇女的欢迎,“师奶杀手”称号并非虚传,对此也没多说。
    以前有一次吴桂芳让丈夫上街买菜,兜里揣着五十块钱,回到家里提着一百来块的鸡蛋、排骨、青菜、牛杂种种,还捧着个大西瓜,说是集市几个妇女送的,还管他要电话号码,五十块本金在兜里一分未动。吴桂芳不淡定了,从此严禁丈夫去集市闲逛。
    最叫吴桂芳无语的一次是她拉宋世贤逛街买衣服,两人一前一后走着。
    女人逛街通常没有什么目的,看见哪家店好就钻进去,吴桂芳进到一家服装店看中一件连衣裙,跟店主讨价还价差不多半个小时始终没有达成协议。
    这时宋世贤晃悠悠的进来,那四十多岁的肥胖女店主立即扔开吴桂芳贴上去,东问西问,最后非要送他一件价值一千多块的西装不可。搞得吴桂芳和女店主当场吵了起来。
    宋世贤外形条件与韩维武不相上下,性格却是两种极端。韩维武浮滑浪荡,宋世贤传统古板,然而这社会就是这样,只要你长得好了,性格内涵都不是问题。
    真是人越老越吃香,宋保军要是能有这种待遇,恐怕半夜睡觉也会笑醒。
    吴桂芳去厨房准备晚餐,出来的时候发现韩若依把全家人的衣服都洗了。
    “你这孩子。”吴桂芳心疼的摸着小姑娘的手,细细的小手粗糙,长有好几个茧子,说:“卫生间有洗衣机的,以后把衣服分开轮流洗就行了。”
    “我、我不会用。”
    “我教你,你来看,很简单的。”
    晚餐是一盘猪肉炒豆角、空心菜、番茄鸡蛋汤、宫保鸡丁。宋世贤出门加班,还剩三个人在家,晚饭比较简单。韩若依却吃得很是开心,连添两大盆满满的米饭,最后吴桂芳怕她吃撑了对肠胃不好,连忙叫她休息一会。
    吃过晚饭,小姑娘又主动收拾碗筷,拦也拦不住。吴桂芳只好叹气:“这丫头真勤快,桐桐要是能有她一半就好了。”
    “还不是被你惯坏的?”宋保军剔着牙说。
    “那我也没见你在家做过几次家务。”吴桂芳哼了一声。
    宋保军拉起小姑娘:“若若,等下早点睡啊,今天累坏了。”
    “嗯。”韩若依勉强一笑,挽住哥哥的胳膊,用手去摸他手腕的齿痕伤疤。那一口咬得太过用力,皮肉翻滚,几乎见骨。经过医生简单处理后包上绷带,肿了好几天还没有消退。
    这孩子还穿着陈旧的运动装式校服,袖口黑乎乎的尽是污渍。里面一件白色小背心倒是新换的,露出白净修长的颈子和娇俏明显的锁骨,十分耐看。
    “哥,还疼不?”小姑娘仰着脸打量他的神色。
    宋保军摸摸小姑娘的脑袋:“本来哥哥患有风湿性关节炎兼肌肉萎缩,连手都抬不起来,不料被你咬的这一口,竟然激活了我体内的神经,让哥哥的手不药而愈,说起来还得感谢你这一口。”
    韩若依明知道他故意哄自己开心,还是觉得很高兴,道:“哥哥,若若以后一定好好照顾你的。”
    这几天来韩若依还是头一回露出笑脸。
    安顿好小姑娘,宋保军搂着一床毛毯缩在客厅的沙发里,手里一支水性笔和一本草稿本,桌面放着手机,慢慢陷入沉思。
    电视机播出的新闻说,经过长达两年的谈判,欧盟在进口宣德公司研发的电动车关税问题上作出重大让步,宣德工业总裁朱青侯及副总裁魏妍妍出席签字仪式。
    庞大的宣德工业公司也是朱蟹委员会旗下产业之一,他们研制的电动车既有轻便的两轮摩托型,也有四轮的豪华轿车,更有十六轮的重型载货卡车,性能超越了一般汽车。
    宣德公司以电力驱动的跑车连续四年在环青湖海汽车拉力赛上获得冠军。他们的电动卡车在长途载货方面甚至不输于柴油发动机的重型卡车。如今全国交通网络的电车充电站正在加紧铺设。
    宋保军看一眼电视,又把注意力放回草稿本上。想要除掉韩维武并且不会担负任何刑事责任,自己认识的人之中只有表哥杜隐廊才有可能办得到。但想他几次出手帮忙,自己若一直什么事都做不成,想必日子久了,这表哥也会对自己不耐烦。
    大人物一般这样,开始的时候念在亲情方面,他会帮你一把。可是他不会永远都帮着你,你也必须要有能力让他重视,让他觉得帮你是值得的。
    或许杜隐廊不会那么想,但谁知道呢?他宋保军必须体现应有的价值。(未完待续。)
    

第186章 哥!你偏心
    杜隐廊交代帮写的论文,拖了将近一个月时间,现在是时候完成了。据说杜隐廊希望靠这篇具有一定倾向性的文化论文获得委员长的赏识,以便在年底的第三次会议中进入委员会高层管理机构,是以非常重要。
    宋保军也知道文化在现代社会对于国家的重要意义。而朱蟹委员会立誓复兴中华,文化则是占领全球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万万不可忽略。
    思索片刻,宋保军提笔写道:“文明是指人类所创造的财富总和。在狭义上讲,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既是这个国家的力量的唯一指标。文明与否,则是国家强弱与否。文字是文明的最重要载体。我国形成独一无二的象形文字并且发展至今,国家五千年以来的思想,包括政治、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等,几乎全部以汉字来体现。我们种群的思想交流方式也以汉字为主要内容。”
    宋保军越写越是兴致勃勃,思潮起伏,一个接一个念头涌现。受到哲学人格影响的思路越发清晰,以往的所学所想通通在脑海中重新整理综合,形成新的观点。
    晚上九点多,妹妹宋静桐下晚自习从学校返家,见状问道:“哥,怎么抱着毯子缩在沙发这里?”
    “我写写东西。”
    “哦。”
    宋静桐洗了澡钻回房间反锁门口,浑然没发现家里多了个人。
    渐渐的宋保军忘了时间,全身心投入进去,任由时钟飞转,从晚间六点一直写到凌晨四点。窗外月影西沉,星子寥落,黑夜孤寂。
    传说宋朝时天宁寺有个和尚书法精湛,受一富绅所托书写《金刚经》以作镇宅之用。和尚连续数月来提笔写了几次,始终不甚满意。然而某天夜里,和尚突然灵感所至,一气呵成,书成之际,寺庙周围风雨大作,鬼哭神嚎,一时引为奇谭。
    宋保军头昏眼花,耳朵鸣唱,也几乎达到了这个效果。
    草稿本写了厚厚几十页,涂涂改改,将近一万字。宋保军洗了一把冷水脸,揉揉酸痛的手腕再次打起精神重新审视一遍稿子。又花掉几个钟头时间,改掉错别字和不通顺的语句,以及显得啰嗦幼稚的地方,还剩八千字左右。
    这时窗外大亮,已是上午八点。
    宋保军顾不上休息,先给杜隐廊派驻茶州的联络员梁泊华打了个电话。
    梁泊华受杜二少委派紧跟宋保军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