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重生之天下 >

第105章

重生之天下-第105章

小说: 重生之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寻了一处有水源的地方再次扎营。

这次扎营之后,毕沧浪才点了文禛的穴道,将动弹不得的两人扔到旁边的小帐篷让那四个抬轿子的女子守着。午时用完膳,文禛他们两个才又被移回毕沧浪的帐篷,接着又是药浴,药浴完之后开始用第二餐,然后再次开始赶路。

如此周而复始了三天,他们被毕沧浪带到了阴山山脉深处越来越人际罕见的地方,宁云晋他们能够明显感觉到温度的降低,可想而知一行人正朝着海拔越来越高的地方前进。

经过这三天的行进,文禛已经摸索到一点规律,显然早上是毕沧浪的练功时间,而伺候他的人一共二十个,十男十女,除了抬轿子的那八个能够贴身服侍,其他十二人分成两班轮流干着杂事和警戒,看得出来训练十分有素,并且对毕沧浪有着发自内心的崇拜。

眼看着以宁云晋为中心,身边渐渐出现了一个让人气息格外舒适的地带,文禛心里焦急不已,他知道这正是气场已经生成的表现。但是自从那一日以后,宁云晋就几乎不开口说话了,其他人只以为他是为了自己的命运担忧,只有文禛知道让他困扰的是自己对他的感情。

这让文禛简直有种无比的挫败感,难道自己的一片真心对他来说居然是这么大的负担?可是他明明对自己也是有意的,否则为什么会回来……若不是时间地点都不对,他真想摇着这磨人的家伙好好问上一番。

到了第四天清晨,毕沧浪终于在一处山谷停下来,这时候宁云晋身旁的气场也已经浓郁到了顶峰,甚至肉眼能够看到以他为中心半丈多有隐隐的白雾生成,只要站在他身旁都有一种神清气爽的感觉。

毕沧浪见状满意地点了点头,欣喜地道,“不愧是祭天者,果然与一般人不同。”

宁云晋横了他一眼,懒得说话,只是扭头望着前方的山谷,他隐隐的觉得里面有吸引自己的东西,却也有巨大的危险,不知道毕沧浪在这里来干嘛?

他的疑问同样也是文禛的,“毕师到底想要做什么?”

毕沧浪又怎么会解释,直接道,“皇帝将这小子抱着,便跟老夫去闯一闯吧!”

一个闯字听得文禛忍不住皱眉,连一个大宗师都要用闯字,这里究竟是什么地方?

毕沧浪见他不动,直接站到了宁云晋身旁,伸手就要拎着他的颈项,文禛连忙伸手,抢着先将宁云晋抱在了怀里。

“哼。”毕沧浪扫了他一眼,示意文禛跟上。

文禛十分无奈,只得与毕沧浪并肩走向那个山谷。

以谷口为一条界限,当他们踏入之后,宁云晋立刻感到周边的空气似乎都变得如同凝固的胶质一般,压迫得人十分难受,更让他受不了的是从土地下面散发出来的阴气和戾气,像是锋利的刀片被风吹着,割在皮肤上都有点疼。

他只是觉得难受而已,另外两个人却如同举步维艰,如果不是有宁云晋散发出来的气场,文禛已经快被这种压迫力弄得无法走动,而此刻毕沧浪则已经快要贴着文禛的肩膀。

这样的地方文禛曾经见过一处,他不可思议地望着毕沧浪道,“你居然擅入埋骨之地!!你难道不怕蒙塔与你翻脸!?你难道不怕祖宗们……”

不等他说完毕沧浪就嗤鼻道,“又不是我的先祖!”

一说到埋骨之地宁云晋也知道这是什么地方了!

要知道大商也是和大夏一样,当年被逼迫出中原的。与夏人一样,商人最重的也就是祭祀和修陵。当时他们虽然已经与游牧民族开始融合,但是刚开始那百年根本没办法接受天葬、火葬,特别是皇族死后一定要修建规模盛大的陵墓才能安心。

但是草原上一马平川,能够修陵的地方不多,最后据说他们在阴山某处修建了一个用来埋葬皇族和血脉觉醒者的陵墓群。只是汉代时卫青大将军带兵收复了阴山,将已经与胡人融合的奉武族再次北驱,并且修建了新的长城,从此之后便有不教胡马度阴山。

有史书记载,失阴山之后,奉武族过之未尝不哭也,这就是因为他们这一支侥幸繁衍下来的后人连祖坟都失去了。

这么多皇族与血脉觉醒者埋葬的地方,长久积累之后就会形成比瘴气厉害百倍的戾气,千百年下来估计只有高端的觉醒者才能进出不受其扰,对普通人来说就是名副其实的凶地。

这时候宁云晋也终于知道毕沧浪为什么要对自己下药,感情他需要的就是一根人形蚊香,好能够自由进去。若是自己能够控制这散发的力量,他恨不得能等到进了里面之后,就切断气场让这老家伙好好尝尝厉害,可惜只能歪歪而已……

这片山谷极大,里面生长着一些矮曲林。这些由于风力以及冬春积雪,不得不变形弯曲或者矮化成灌木的树木,虽然生长得十分茂盛,但是那种扭曲变形的样子在一片片已经破损甚至风化的墓碑之间显得格外的阴森。

宁云晋觉得不用到晚上,这里就已经很有恐怖片的效果了。

山谷中的气温明显比外面更冷,地面上还有厚厚的积雪,毕沧浪辨认着方向,带着两人深一脚浅一脚地直接朝着山谷最深处走,直到走到一处山壁前才停下。

岁月让那山壁上的岩画和碑刻都已经模糊不清,还爬着数不清的蔓藤枯枝。毕沧浪让文禛靠近山壁一些,他自己着用极快的速度将中间那一片清理出来。

除掉那些蔓藤之后,可以看到一个已经放下断龙石的洞口。

能有断龙石的墓地不用说多是帝陵的规模,同是皇帝文禛自然也有兔死狐悲之感,他可不想以后看到自己的陵墓被他人光顾,忍不住讽刺道,“毕师难不成可以穿墙么?”

毕沧浪冷哼道,“老夫既然敢来自然有办法。”说着他将视线移向了宁云晋,露出了一抹冷笑。

作者有话要说:一些感情就觉得好沉重啊,总觉得要将两人凑到一起真是大工程。

第115章

毕沧浪的眼神让宁云晋觉得自己好像变成了待宰的羔羊;那种轻视的眼神使得他满肚子火气;暗暗发誓总要给这家伙好看。

宁云晋瞪着眼睛,看毕沧浪的从背上取下包裹。包袱皮打开之后,露出了里面的一个青铜小鼎。那鼎的花样繁杂;正面刻着文字,背面则画着山川的轮廓。

文禛一看到那个鼎就惊讶地道;“你怎么会有九鼎!?”

毕沧浪爱不释手地擦拭了一下小鼎的表面;这才望向两人,“你们谁放一点血?”

宁云晋与文禛对视一眼,他们谁都不知道毕沧浪的“一点”血是什么样的量,见文禛眼中闪闪,想要将自己放下来。他连忙几不可查地朝着文禛摇头,将自己的手伸了出去。

文禛皱了下眉头,但是他还没来得及阻拦,毕沧浪就一把抓住了宁云晋的手。只见他的指尖划过,宁云晋的手腕上就多了一道血痕,鲜红的血液一滴滴的落在鼎里。

幸好毕沧浪需要的血并不多,等到伤口自然收拢之后,他就捧着那鼎将两人带到断龙石的左侧面。将那些被在缝隙里生长的山藤之后,这才能看到一块明显是人工修建的石板。清除掉那些石板,山壁上隐约露出了一个小门的轮廓,在那门上有大小不一的凹痕,看着居然有些像是鼎的形状。

宁云晋数了数凹痕层次,看起来似乎大小不一分为了九层。

毕沧浪将那鼎放了进去,居然恰好能够的镶嵌在上面,接着他用力一推,山壁突然震动起来,一阵机关运转的声音从山壁后面穿了出来。

见光有响声,却不见有门打开,宁云晋忍不住讽刺道,“都过了这么多年,搞不好里面的机关早就腐朽了!”

“不可能!”毕沧浪斩钉截铁地道,“商杰一辈子最大的遗憾就是没能找到一只九鼎陪葬,他曾经对后人说过,只要谁能找回九鼎之一,用血脉者的血就能打开他的墓。这个地方用了无数人力物力才建成,不可能那么容易出问题。”

宁云晋眼睛珠子一转,又道,“那也许是有人已经先进去过了。这个墓里应该有不少好东西吧!那些后人哪有不心动的。”

毕沧浪嗤鼻道,“你以为这鼎是街上的大白菜吗!孤陋寡闻的小子,问问你身边的皇帝吧,只怕他动用全国人力都不可能找到一个。”

宁云晋好奇地望向文禛,这种辛密往往都只在极少数人中流传,他还真没听说过。

“这并不是寻常的鼎,是九鼎之一。”文禛见他终于露出一些往日的活力,也不愿意让他失望,点头肯定道,“你应该知道自老祖宗筑了九鼎之后,就有了问鼎的说法。在当时九鼎一直是夏商周三朝的镇国之宝,不过周灭了以后,九鼎就已经不知去向。现在想来应该有些是被陪葬,或者守护者断了传承!”

宁云晋也听说过这个说法,据说在春秋战国的时候,这九尊鼎可是比什么传国玉玺更牛叉的神物,象征着王权和天命所归,历朝历代的统治者无不想找到一尊。不过关于九鼎下落的史料虽多,可大多都相互矛盾,甚至还有人说周王室当时财政困难将九鼎销毁制成了铜钱。

正因为看过这个说法,在宁云晋的想象中九鼎应该都是跟司母大方鼎一样极大极重的,所以根本没往那上面去想。他惊讶地问,“怎么九鼎会这么小!”

文禛笑了笑,解释道,“实际上当年筑了两套鼎,一套很重很沉用了不少青铜,可是那只不过是弄出来给人看看的。真正代表天命所归的九鼎怎么会是那等凡物,那可是要用来祭祀的,因为受到材料限制,所以最后做成便大小不一。”

顿了顿,他又道,“如果真有商杰的后人找到了九鼎,也不会真的拿来当陪葬品的。这可是最好的法器,能够增幅觉醒者的力量,这是看得见的助力,比那什么劳资祖宗墓里的宝贝靠谱多了!”

宁云晋这才恍然大悟!

这一番说道,山壁上的门依旧没有打开。毕沧浪虽然刚刚说得肯定,但是心里还是有些不确定的,毕竟依旧过了几千年,谁知道里面现在是什么情况。

毕沧浪的运气似乎很不错,他最担心的事并没有出现,在他有些气馁地时候,山壁缓缓地推向两旁,露出一个只能容纳一人通过的黝黑通道。

“进去。”毕沧浪示意文禛背着宁云晋走在前面,他自己则点燃一个火折子。

文禛要背着自己,一旦遇到危险双手都没办法腾出来,宁云晋怒视毕沧浪道,“干嘛你自己不走在前面,若是有机关怎么办?”

毕沧浪不以为然地道,“这是商杰留给后人的通道,能有什么危险。快进去。”

文禛见他一副要动武的架势,身为好汉他也不想吃着眼前亏,抬步走进了洞里。

山洞的地面是由麻石铺就的,两侧则直接里面伸手不见五指,唯一的光源只有火折子闪烁的亮光。好在这条通道中似乎真的没有设置暗器机关,而且也没有那种封闭过久的霉变气味,让宁云晋十分好奇古代的那些建陵工匠到底将通风口怎么设置的。

路途比想象中还要顺利,只是由于时间太过久远,麻石地板有些地方发生了风化,走起来深一脚浅一脚的,宁云晋被文禛背着都颠得有些难受,更别提走路的那两个。

大约走了半个时辰,通道的尽头隐约出现了光亮。走出通道之后,宁云晋这才发现这里居然是一个巨大的岩洞,头顶上是一块块巨大的岩石叠起来的,光亮正是透过岩缝洒下来的。

那种毫无支撑交叠起来的结构,让宁云晋看得心里发虚,总感觉只要说话声音大一些,就能将那些岩石震下来似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