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重生之天下 >

第96章

重生之天下-第96章

小说: 重生之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以清扬的手腕,待在翰林院实在是太屈才了,不如到户部来发挥所学好了!”吴庸打趣地道。

我也想来啊!宁云晋对他笑了笑,“其实在下还真是想投入吴大人旗下,可惜皇上不舍得放人勒!”

可惜宁云晋的大实话没人相信,周围的人都被逗笑了,唯有鸿明若有所思的扫了他一眼。

说笑了一阵子,招标会便开始了。

主持的人宁云晋选择的是罗明,这人口齿伶俐,为人风趣,又被自己点着参加过一次小经筵,行事间已经颇有风范,对着朝廷文武百官都能不怯场的人,只是面对五十个商人而已,更是自信满满。

要做的第一件事情自然是恭迎太子!

五万石粮食都不过六万两银子而已,对这些商人来说,可能还不到一年送礼的钱,虽然知道后续还会有更多这样的差事,但是听说会有太子亲至,原本那些商人们都是半信半疑的,此时看到太子往主座上一坐,顿时都激动起来。

能够成为大商人的没有谁是傻子,如同猫儿闻了鱼腥一般,顿时察觉到了朝廷是要开放一条供商人纳捐的路子,或者说抬高商人地位。

实际上纳捐得来的官衔对这些人来说用处并不大,唯一的作用就是造福后代而已,使得他们能够科举晋身,脱离商人这条路,但是若真能有机会让他们摆脱如今尴尬的地位,这些人绝对是不遗余力的。

最终这五万石粮食的运送权,分别以六千两与四千两被两家实力背景雄厚的商家夺得。这个结果让户部的人十分震惊,简直是大出所料,毕竟这个价格简直相当是白送了,比起预计中的花费少了一倍不止。

宁云晋满意的点了点头,若不是自己设置了最低底线,只怕这些人倒贴都是愿意的,不过却也不能惯着户部的这帮吸血鬼,这个价格差不多刚好!

以这年头陆地上的运输能力,畜力车只能运载千余斤,还要有人马消耗,遇上不平摊的地段还只能人担马驮,因此曾经有一斗钱才运一斗粮的说法,在没有水陆的地方,要运输粮食的费用高得惊人。

要是不用这样的方法,父亲好不容易为了前方士兵们争取到粮食又怎么能送到他们手里!

跟着宁云晋出来这一趟,鸿明才知道自己很多地方的不足,此时他根本不知道这个价格是高了还是低了。不过身在皇宫的人,最会就是观颜察色,他只是扫了一眼周围人的脸色,便知道这次的任务应该是圆满完成。于是在罗明望过来的时候,他笑了笑起身。

从高可捧过来的一个垫着明黄绸布的托盘上取过圣旨,鸿明手一扬展开,“父皇得知各位一片谆谆报国之心十分高兴,特地拟了明旨嘉奖你们这次的行为,各位接旨吧!”

文禛自然不可能只是为了这区区五万石粮食的运送搬旨,而是对此种行为定性而已。与前朝用盐引交换不同,朝廷明面上还是要出一些银子作为运费的,但是日后中标的商户运送粮食到了一定的数量,便可以被朝廷颁发“爱国商人”牌匾一块,赐顶戴,成为户部指定的官商。

圣旨并不长,等到鸿明读完,在场的商人们已经十分激动。毕竟比起花费十几万两银子送礼也可能办不成一个捐官,朝廷能够为他们开放一个这样过了明路的渠道,实在再好不过!

在一片皆大欢喜声中,宁云晋开春办的第一件大事便顺利完成了。现在他手头上的事情不多,除了翰林院常规的差事之外,负责的仓储细则刚刚上交还在审核阶段,倒是可以轻松一会。

转眼便到了元宵节,宁家所有人聚在一起赏灯吃饭。直到这天宁云晋才再次见到了宁云祥,他整个人瘦了一圈,人看着精神了一些,双眸中却有种沉寂的阴沉。

那幽深的眼睛让宁巧萍被他扫上一眼就只差没哆嗦,即使宁云祥以从未有过的和颜悦色和她说话,也再也不肯靠近他。

都说有娘的孩子是个宝,即使在宁府没有人敢当面对他这个三少爷说三道四,但是这些日子以来下人们私底下的谈论就已经够宁云祥被受折磨了。

即使不知道他曾经给宁云晋下毒,在不知不觉间他的身上也已经被标上了“那个女人的儿子肯定也不是好人”这样的标签——虽然这也是事实!

那些异样的眼光让宁云祥甚至不想出门,一直将自己关在房间里面,听闻爷爷说过完元宵便带自己离开宁府,离开京城,居然有种松了口气的感觉。

天授二十年元月十六日,宁云晋早上请了个假将爷爷与宁云祥送出了京,下午刚进衙门就被传进宫里。

大商三皇子亲领五万骑兵叩关,宣布与大夏开战!

作者有话要说:过度章节真卡文,幸好马上就有危机能发展奸情了。

第109章

大商全民皆兵;只要能上马的就是一名合格的战士。五万人;已经相当大商接近一半的人口,这分明就是要全面开战的趋势。

在宁云晋记忆中,这两年应该都只是小规模摩擦的。看来确实是由于自己那一晚的鲁莽举动;让大商的人对于欧侯老师的身体状况存疑,即使他们不会猜到老师已经过世;也可以肯定老师一定身体不佳;这才毫不犹豫地大军南下。

宁云晋赶到宫中时,乾清宫中已经聚集了不少人。所有的人都面色严肃,显然都对这次猝不及防打响的战事非常看重。

五万兵马听起来不多,但是当这五万都是骑兵的时候,就能在没有城池掩护的地方来去如风,像是一把尖刀似的扎在大夏身上,不吸够足够的血绝对不罢休。

前期的备战准备从年前就开始了,第一批军粮在十二号就已经出发。这次文禛召集朝臣过来,就是为了议定领兵的将领人选以及出兵方案。

光只是如今西北驻防的部队,最多只能防守住偌大的边境线,若是想要腾出一只机动的部队追击,便需要另外派兵。这样一来,这次领兵的大将军不但可以领一只骑兵,还能辖管陕宁川三省的兵制。

上一辈子宁云晋就凭着赫赫战功爬到过这个位置,自然知道只要能打赢胜仗,这个大将军将有多么威风。不过那一次是由于战事拖得太长,连绵鏖战了好几年,在自己二十多岁的时候才进行大决战,让自己有足够的发展时间。

但是这次是直接从京里发兵,便要遵循大夏的出兵制度。

按照大夏的规定,一次性出动三万以上兵马,便只能由宗室监军,另指一将军领兵。通常这个宗室指代的是皇子或者王爷,当今圣上的皇子都还小,能让他放心的兄弟也不多,因此这个宗室人选大部分人的视线都落在了瑾亲王和禄亲王身上。

宗室这边的争斗一般的大臣都插手不了,但是大将军的选派则可以说是腥风血雨,光是五位阁老的举荐就分为三种声音,如果要宁云晋来分,那便是亲皇派、亲太子派和亲二皇子一派,可以说是泾渭分明。

这样的场合自然没有宁云晋说话的份,他闲在一旁偷偷打量正听得十分专注的太子。自从办好了招标会的事情之后,文禛下首便多了一把属于太子的座位,开始让他学习参与政事,并且让他与自己一起督查三省仓储的改革情况。

宁云晋能够感觉到文禛对于太子的爱护之心,从学习方面来说,仓储之事涉及到兵事、农事等各个方面,只要能理清这里面的细枝末节,就可以对政事有非常详细的了解。

而且仓储之事利国利民,虽然在改革过程中可能会得罪一些地主阶级,但是只要能办好,便能提高太子在民间的声望,将这作为太子插手朝政的第一项政绩,真是再好不过。

文禛并不指望一次朝议就可以定下来人选,实际上他心中早就已经有决定,只是想看一看大臣们的风向。其结果却让他十分失望,不但没有一个人能猜到自己的决定,其丑恶的嘴脸更是让他心烦。

看着吵成一团的臣子们,文禛忍不住将视线投向站在最角落处的宁云晋。果不其然这个小子正睁大眼睛,做出一副听得十分专心的模样,光明正大的发呆。

一看到他这个样子,文禛的心情便好了一些,他到是想知道宁云晋对这次事情的看法,便也就不想再听这些无谓的争论,直接叫听停,让阁老们先统一意见,下午再议,届时再推荐人选。

等到文禛离开大殿,大臣们便三五成群的聚在了一起结伴离开。在有重大战事的时候,宁敬贤作为兵部尚书自然是炙手可热,他的身边围了不少人。

宁云晋忧心的望着他,站了大半个上午自己都觉得脚板疼,不知道父亲的身体能不能抗住。他正准备上前去找宁敬贤,却看到李德明朝着自己走来。

看到李大总管,宁云晋自然知道是文禛有请,他正好也想知道文禛让自己来参加朝议是为了什么,便自觉的朝着李德明走去。

李德明带着他走向偏殿,但是当两人远离朝臣们的视线之后,却将宁云晋领到了文禛的寝宫。

这是与文禛关系发生改变之后,宁云晋第一次踏足这个地方。以往他倒是能毫无顾忌的进出此地,现在看着懒懒躺在那软榻上翻着一本折子的文禛,却有种无法直视的感觉。

文禛见他走进来,直接挥手免了他的礼。他将手中的折子放在一边,笑道,“来了?坐。”

宁云晋被他那过于温柔的笑容弄得寒毛直竖,文禛指的是软榻旁边的凳子,他虽然满心不情愿,还是只能听话的坐在凳子边缘。

“给朕说说看,你对这次的事情有什么想法?”文禛望着他,问道,“你觉得该派谁去比较好?”

宁云晋瞥了他一眼,谨慎地道,“此事皇上既有定论,微臣不敢妄言。”

文禛手指在扶手上敲了敲,挑了一下眉头,“可朕就是要听听你的想法!”

面对文禛的无赖,宁云晋实在无语!可是谁叫人家是皇帝,他要自己说,那就说吧!

宁云晋想了一下,便道,“大商三皇子蒙或饶勇善战,更是毕沧浪的关门弟子,他的三千苍狼军是蒙塔手下仅次于王军的一只劲旅。此战若想胜,最关键的就是要击溃他。”

不是击败,而是击溃!

文禛对宁云晋准确的措词感到十分满意,说明这小子也看到了关键点。

宁云晋继续道,“能逮住骑兵的只有骑兵,现在边防顶天只能抽调出不到一万的骑兵队伍,剩余的必须要从其他地方调。目前只有前锋营和护军营中的骑兵最多,也只有这两个地方能一次抽调出那么多训练有素的骑兵。”

果然这小子能够猜准自己的心意!方才甚至有人建议从两广和东北调兵,等到兵丁就位,黄花菜都要凉了,让文禛听得十分无语。

他赞赏地望着宁云晋,又问,“那你说说看,朕属意谁监军比较好!”

宁云晋忍不住在心里翻了个白眼!

前锋营是全大夏最精锐的部队,唯一的职责是在皇上出巡时担任外围警戒,护军营仅此于前锋营,平时守护宫殿门户,这样的部队,除了文禛本人还有谁能驾驭!文禛又敢给谁驾驭!?

宁云晋袖子一挥,跪倒在地,高声道,“皇上,御驾亲征事关重大,请您三思!”

文禛饶有兴趣地望着宁云晋,对这小子明明已经猜中自己心思,却又还要劝诫的行为感到好玩!他问道,“除了御驾亲征之外,你能有更好的办法?”

当然没有!宁云晋在心里嘀咕。大商这次的举动明显破釜沉舟,现在正是草原青黄不接的时候,去年大商出于谨慎没有扰边,却偏偏又遇上了雪灾,想必不少人家到这个时候都熬不过去了,反正都是死,还不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