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修真书生 >

第33章

修真书生-第33章

小说: 修真书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罗宁不在乎这些比自己小一千多岁的学生们怎么看待自己,却也不愿意做这个出头鸟。
  站起身,恭敬道:“学生愚钝,没有其他什么想法。”
  罗宁接触现代社会的时间不长,跟这些学生老师交流就更近乎零了,此下说的话都还是在唐朝官场时的那种文绉绉。
  这话放在一千年前绝对是合乎礼仪,可在这时候就显得装模作样了。
  陈东升倒是“呵呵”笑了两声,不在意道:“没事,就说说你的想法可以了。”
  罗宁沉吟片刻也不再矜持:“在学生想来,是人,都是会犯错的,人犯错在所难免,并不能因为其是位居高位就过分的指责他。”
  这话一出口就在课堂上引起一些骚动,明显是对罗宁这种说法的不满。人犯错是情理之中,那这么说岂不是每个人犯错都是应该的?更何况谷某人身居高位不能以自身作表率,这本就是错误。这完全就是替谷某人开脱。
  当然也有支持罗宁这种观点的,但也只是浅层次,学生们自小接受仁义礼信的教育,对于这种类似“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的观点是不怎么认同的,书本教义上也多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罗宁在说了前面一句,停顿了一会才继续说道:“人们不应该因其高位而过分去指责他,不过他自己,却必须为此做出代价。”
  “人可以犯错,但错误带来的后果却必须来承受。爬得越高,摔得越惨,这本来就是注定了的事情。”
  罗宁说着话时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气势,仿佛这事情就是如此,绝没商量!一时同学们和老师都被他这种神态惊住了。
  缓过神来,陈东升发现自己开始有点喜欢上这个年轻人了,不仅仅是因为他这一番话,还有他平时刻苦学习的态度。
  “哦?那你看来,谷某人应该受到什么惩罚?”
  “杀!”罗宁眼睛都不眨一下的说出,其实他本来想说“抄家灭族”的,毕竟谷某人这样的事情虽然不算太大,但却是真正惹得朝廷上下一致震怒的,放在唐朝,就算没有其他官员打落水狗,最起码也是要落个满门抄斩。不过现在毕竟已经是千年以后了,罗宁不清楚现在的律法如何,也不能说得太过。
  见老师和同学们没什么反应,罗宁又继续说着:“其实,不过,人们仍然不应该太多去指责谷某人。一个殿堂,台阶越高,离地面越远,就会越加显得有威严,这也是为什么天子的殿堂比诸侯的高,诸侯的殿堂比士大夫的高,而平民百姓的家是没有台阶的。谷某人纵然犯了罪孽,但他毕竟还是一方大员,朝廷可以打杀他,甚至处以极刑灭其全家,却是不能够让其任被平民百姓责难。百姓对官员的不敬,就会延伸到对朝廷不敬,这是对朝廷威信极大的破坏!”
  “在唐朝,官员犯罪很多就是被赐死,或者是官员畏罪自杀,这样才能够保持朝廷至高无上的权威。”
  说到这里,罗宁心里是有那么一点点汗颜的,因为在他为官的那一段时间中,就直接或间接害死过不少官员。
  罗宁是很真诚的说出这一段话的,在这里作为旁听者,他是有觉悟的,多少还欠着这个课堂一份情,马虎对待肯定是不行的了。
  可是座下的学生们听着就完全不是那么一回事了,什么叫做“不能够任其被平民百姓责难”?天子、诸侯、士大夫?这完全就是封建社会的垢污!国人虽然能够再理性的面对,但今天却居然有一个家伙大言不惭的拿出来一顿好说,这是将自己这些学生与其自身区别开来!前者从没从这方面来谈及过。
  他们是学中文的,他们能够理解古代封建的文化,却如何也是不能接受有人在课堂上鼓吹封建思想以表现自身标新立异。刚才同学们争得面红耳赤的也不过只是谷某人行为。可这个旁听者却突然站出来拿封建教义来暗地里批评他们“你们全都错了,你们都是没资格去评论别人好坏的”!
  若是刚才同学们还是被罗宁说“杀”字时表现出来的气势给惊住,这当会却是不等罗宁说完就已经有人将反对和不屑之情种种的“哼、哼”了出来。
  陈东升也是一时愣住了,他没想到罗宁居然会是这么一个回答。事实上,罗宁是从“礼”来阐述这件事情的看法,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平民百姓应该怎样生存,就不能僭越!只是陈东升纳闷,这种想法是要对封建社会、礼仪有很深感受的人才能够说出来的,若不是罗宁突然从这方面提起,就是自己也断然不会往这一方面思考。
  陈东升有些好奇罗宁了,上回他问了下罗宁,后者也只是回答了一句“希望多长点知识”而已,似乎对自己这个老师不怎么感冒。
  课堂上除了同学们一些或不屑、或惊讶的目光,竟没有其它杂乱声。陈东升看了一眼罗宁,又看着班上的同学,笑着说:“说实在的,我也为罗宁刚才说的那番话感到惊讶。他刚才是用‘礼’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在封建社会,古人都是一直用‘礼’来约束人们的行为。”
  “君王重礼,才有王位的传递有序;臣子重礼,才有君臣有节;百姓重礼,才有社会的平和安稳。‘礼’在封建社会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从这一点看,罗宁说平民百姓不能够够非议高官也是有道理的。罗宁一个旁听生能够说出这么一番话,真的让我很惊讶呀!只是……”
  陈东升话锋一转,看着罗宁道:“现在早已经是文明社会了,封建的那一套早就行不通了。现代社会讲究民主,对于违法犯法的事情,每个人都是有权利和义务去举报的。所以你说的百姓不应该去责难谷某人是错误的。”
  没有褒义,更没有贬低罗宁的意思,陈东升也是从现代文明和自己观点的角度来评论了罗宁的观点,而且为了照顾罗宁的感受,他还特意在前一句说的是“非议高官”,后一句却是“责难谷某人”,这两句看起来是一个意思,事实上却是把封建和现代两个社会有意的隔开,这样显得就是在批评封建主义而不是罗宁的观点。
  同学们听了陈东升的话,虽然还有些对罗宁的不服气,这是一种学生与学生间的高傲,但至少心里上是好受了不少。
  至于罗宁,听了老师的这段话,感受还是有的,就是奇怪现代社会的风情变得这么快?要知道修真界就是几十万年了也不过还是传承下来的那些规矩。虚心接受是不可能的了,罗宁还是想着要自己亲自感受明白这个社会才能下定义。倒不是不愿意相信台上的这个老师,而是有些东西,要想让自己相信,也只能是亲身感觉了。别人说的,终究只是一个模糊的概念。
  罗宁依旧还是有礼的回道:“学生受教了。”
  这话一出,马上又想起嗤笑冷哼声。
  特立独行过头了就是做作。
  不装你会死啊!
  陈东升看着罗宁还有同学们的反应,轻轻的摇了下头。现在的学生就是太漠然了,长此以往,就会对生活都失去耐心随波逐流。现在班上的学生却是太冲动了,没有什么涵养功夫。只是不知道,四年后,就是他们这种劲头也会不会被消磨光。
  相比起来,就有一点喜欢罗宁了。他表现出来的这种淡然、不惊,是真正有阅历的人才能做到的,而他还这么年轻,有故事的人啊!
  只是他的那些行为说话。
  诶!




第二卷 第二十一章 兰晓松的猜测

  江西兰家,只不过是最近十几年才冒出来的小家族,甚至无论在政、商、黑三道中,都没有什么太大的力量,可就是各方都会给其面子,以礼相待。
  这一切都不过是源于兰家的一个传奇人物:兰晓松!
  此刻的兰家的一个大厅中,兰晓松紧皱着眉头。
  上回在王家和青木老人大战一场之后兰晓松并没有立刻离开,而是躲在一幢高楼上,毕竟怕青木老人一下子将王家的人屠戮殆尽,自己打不过却完全可以威胁一番,这些年交的武者朋友也并不少,好让其有些顾忌。
  没想到后面突然又冒出来一个“老祖”,而且这个“老祖”竟然能够一句话就将先天顶峰的青木老人逼退,这该是什么修为!
  王家有后援,兰晓松自然高兴无比,在他心里早就将王铁山当成自己亲兄弟,王家的后辈就是他的子侄。只是可惜没能见那位“老祖”一面,而事后问起兄长的时候,王铁山却显得很扭捏,没有细说,简单的说是王家的一个长辈。
  兄长没说,他自然不会再多问。这些年来,他们的关系可以说已经到了什么都不必忌讳对方的地步,兄长不说,肯定是有他的苦衷。
  可兰晓松心里遗憾啊!
  他资质风华绝代,二十年前就突破先天,如今更是差一点他就可以达到先天顶峰了,这个境界他就是游历了十数年都没有碰到过!可是先天顶峰之后呢?那又该是什么?他从来都不相信武道的终点就是先天。
  兰晓松自信自己一定可以突破到先天顶峰,可是对于先天之后是什么、怎么才能突破先天却没有半点信心。
  现在机会来了!
  那位王家“老祖”能够一句话就让先天顶峰的青木老人毫无战意,定是先天之后的存在,只要能够在他身边聆听一点教诲,绝对是前所未有的收获。他满怀欣喜的去问兄长,对方却支支吾吾说不出话来。
  其实这也难怪王铁山了,没有罗宁的允许,他敢泄露丝毫么。
  兰晓松纵然心里有气,也不过片刻就烟消云散了。心里却还是不断的在琢磨。
  “王家这位‘老祖’到底是什么样的人物,怎么之前都没有听说过?”
  一位四十岁左右身着西装的中年男人兴奋地走了进来,在兰晓松面前尊敬道:“大伯,后辈们都在外面等着,想要见你一面!”
  兰晓松闻言放下思绪,看了一眼男子。这些年来他一直多在外游历,虽然因为他的缘故,建立起了一个兰家家族,但他都不会过问什么,有时候几年才会回来看望一次,能做的也就是见几个人物,也算是打个招呼提携家里。
  这次回来还没几天就被叫去王家抗敌了,其实是还没来得急见一下后辈们的。
  眼前的男子正是兰晓松二弟的长子兰家英。二弟英年早逝,只留下几个儿子,那时候自己还在王家跟着修炼,完全都不知道这事。
  整个家的重担都落在了当时还是十几岁的侄子身上,而且没让家里的人生活得太狼狈,兰晓松对他是很满意的了。
  “你叫他们进来吧。”
  兰家英应了一声立刻就走到门口,用力的挥了挥手,马上就有几个中年人和四五个青年男女出现了,分别是兰家三兄妹的妻子和丈夫,年轻男女则是他们的孩子。至于兰晓松不曾婚娶,并没有留下子嗣。
  “大伯好!”“大爷爷好!”一个个低着头喊道。
  看着二弟的两个儿子一个女儿还有他们的孩子,兰晓松心里也是高兴的。
  在外面游历时他结识了不少武者,但那大多都是后天境界,而先天境界的武者都是已近大限,他们活了一百几十岁,亲人们早就离开了人世,每次流露出来的悲伤和孤独自己也会被感动。
  可眼前的这些人都是他亲人啊!自己还有亲人。
  “嗯,好!”兰晓松一个个脸目看过去,不断的点头。
  而这些低头的后辈,特别是年轻的一代听见夸赞,无疑心花怒放。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