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乱臣 >

第168章

乱臣-第168章

小说: 乱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这一句话出口,所有人都觉得出了什么大事,多半这新军是要活动活动筋骨了,一个个秉着呼吸,竖着耳朵听着。
    张之洞从袖子里庄重的拿出光绪的密诏出来,肃容站起,走下公案。先朝着北京方向遥遥拜了三拜。才从容展开密诏道:“圣谕,着天津新军会办大臣张之洞携麾下委员、官兵即刻带兵入京城演练…”
    委员、将佐们一个,个面面相觑,能在新军中混到差事的哪一个不是人精,立即便预感到要出大事儿了。瞧这模样,多半是皇上的密诏,又让大家伙儿进京,这难道是要保驾吗?既要保驾,这皇上的敌人是谁?许多人开始想到最近京城里传出来的风言风语,莫不是老佛爷要对皇上下手了?但凡在新军的,大多都是倾向洋务的,光绪发布的新政诏书大快人心,想不到今个儿竟遇到这么一遭事,老佛爷主政了几十年,大伙儿对她是怀着惧怕心理的,可是这光绪亦获得这些少壮洋务派的认同。可是这事儿掺和进去,可是关系着身家性命地事儿,值当去冒险吗?
    “诸位!”张之洞一声厉喝。这一声犹如晴天霹雳。将众人从杂念中拉了回来,张之洞杀气腾腾的扫了一眼,朗声道:“从现在开始,咱们就是奉诏行事的王师,若是还有懿旨或者圣旨下来,吾等皆可不应。传我将令。天津新军立即整装。晌午之前,向京城开拔,有抗旨怠慢的,立即革职拿办,天津新军创建伊始,就注定是拱卫京畿,效忠皇上的禁卫,今日我有言在先。谁若是敢有异心,定不轻饶。”
    “哦!”
    天津城里已是乱作一团,新军们一个个整装集结。六镇三万兵马穿着新军军服扛着枪出现在街道上,立即被直隶衙门的密探发觉出了异常。飞马先行向京城报信。
    在紫禁城里,两拨人马乱作了一团。慈禧连续召见拱卫京城的京旗协领,又见了几个王爷,直隶总督荣禄,九门提督纷纷进去问安,山雨欲来,真真的龙争虎斗即将拉开帷幕,谁也不敢丝毫怠慢。在军机房,光绪与康有为等人亦不断的打听消息,维新的官员们四处活络,争取支持,醇亲王此时亦不再老实了,到了这个份上,已没有了回旋的余地,亲自去见一些京旗的将佐,套拉关系,能争取到一分就一分。
    “张之洞带着新军来了,好家伙。清一色的洋枪洋炮,六镇大军,不日即到,这事沁闹大发啦。”
    “这样的事儿也有?是老佛爷下地调令还是皇上下的旨意?”
    “据说是奉皇上旨意,要到京城外头演练,已经到了东安,这张之洞会不会攻城?必闹就闹,为什么把外头这些人扯进来,这不是何进召董卓吗?真不知会怎样,若真来了个董卓,咱们可就真的完了。
    “京旗的协领都去老佛爷那议事,多半和这事儿有干系,驻京八旗。真的要和新军开战,我看着悬呢,这驻京八旗一年到头也没有操练过几次,上头那些协领们每年克扣了多少饷啊,据说连粮食都拿去转卖给了商人,许多军械都是高宗皇帝时留下的,靠他们去打仗”,难
    “这么说,真要董卓进京了,这皇上到底是什么心思,让汉军进北京城来,是嫌咱们这些旗人碍事。莫不是要整治咱们?从开始听皇上发了一道允许咱们旗人出京自谋生路的诏书我就觉愕咱们这位皇上  不像是个为咱们旗人思量的主子
    “这是当然的,您没听说?这皇上根本就不是咱们满人呢,说是老佛爷让醇亲王抱个,孩子进宫,当时醇亲王吓了一着,以为是什么事,自个儿刚生的孩子怎么舍得,于是来了个瞒天过海,从外头抱了个汉人的娃子进去冒充了,这事儿我开始听的有些可疑,可是现在看来,不就是这么一回事吗?汉人顾着汉人,满人顾着满人,咱们这大清朝,哪一个。主子登基,不是尽量维护咱们的?”
    “嘘这事儿可不能瞎说,要掉脑袋的
    闲言碎语已在消息灵通的满人中间传开,立时引发了恐慌,一些墙头草的官员亦感觉到光绪这边胜算似乎多一些,对那些京旗实在没有多少信心,纷纷往那些维新派官员里去联络,这种事儿站队是极为重要的。站的好了,升官发财,一个不好,这京城也别想混了,听差候补吧。
    慈禧从头至尾都没有指望过这些京旗,她的希望自始自终的都落发在吴辰身上,令荣禄连续向朝鲜下发了几道电谕,还觉得不太放心,又给了吴辰一个,忠勇伯的许诺,这几日她是心急如焚,开始时听说吴辰愿意效力,还放下了心,可是现在等着吴辰来救驾,又有些没有着落了,这吴辰滑头的很,会来吗?不要像上次一样又变着花样找什么借口拖延。现在是救急如救火,天津新军都上路了,朝鲜那边若是还没有动静。若是光绪先发动政变,这可就不好玩了,吴辰啊吴辰,这人倒是有点儿本事的,偏偏做什么事儿都这么毛糙呢?
    慈禧每日都要问几遍朝鲜方面的消息,荣禄那边也是不停的催促,在另一方面,躲在威海卫的李鸿章也成了炙手可热的人物,双方都在尽量争取,其实大家都知道李鸿章是绝不会表明立场的,可是至少也得稳住这位国朝元老级人物,不指望他倒向自个儿这边,却也不能让他倒向了自个。儿的对头,这大清朝里电谕是漫天的飞,今日某个督抚接到的是圣旨,明日懿旨又电谕过来。这些人在攻变中用处不大,却也是值的争取的,现在讲究的就是一个势。谁的势大,就有越多的人依附。
    慈禧也想不到光绪能闹腾出个所以然来,原本以为只是让他亲政一下。避避风头,谁知那张之洞竟玩了这么一出,此时也是懊悔不迭,早知如此,就不该轻易的让光绪亲政,更应该把这张之洞这家伙先收拾了。否则也不会闹出这么多风波来。
    督抚们一个个,只当那些圣旨、懿旨没有发来,该干嘛干嘛,他们是地方实权派,天高皇帝远,现在宫里头闹这一出,谁敢引火上身,去掺和这种事,躲都躲不及呢,其实这大清朝,许多人都已经心冷了,除了一些希望能有所作为的,大多数人还是混吃等死,平平安安就成,至于你们要争就争吧,反正是你们满人自个儿的事,涉及不到老子,谁管你,只要这大清的招牌还没有摘下。大家继续混下去。
    维新党的报纸办开始造势起来。尤其是在南方,倒是得到了不少的支持,康有为见了光绪几次,他倒是有股子盲目的信心,认为扫破旧势力指日可待,只要张之洞的到了京城,维新派的势力将呈一边倒的态势,什么时候控制住了京城,这新政就可全面铺开,再也没有了多余的掣肘,这种自信倒是让光绪安心了不少,这些日子他一直待在值班房。边上维新党们给他鼓着气,看着这些人自信满满的样子,在这种情绪的感染下,他的心情也就格外的好了起来了
    第二章送到。!~!
    ..
迎亲
    六城里的风波似乎并没有影响到吴辰的心情,五月初七恨火州早,总督府里便传出炮仗声,长龙般穿着吉服的队伍便出现在大街上  卫戍团全体出动,维持街面,许多人出来瞧热闹,提亲的队伍拉的一直到了巷尾,消息早就在各大报纸里刊载了。wWW;这位吴辰吴总督,今个儿一早,就要到张府去求亲,提亲之后,这婚事就算是定下来,到了明年这个时候。等张家小姐出了阁,就迎娶过门。
    吴辰身上披着红花,笑吟吟的骑在高头大马上,笑嘻嘻地朝着沿街上围观的拱手作辑,他是一点儿也不尴尬,虽然他那封信如今街头巷尾早就传开了,大伙儿都觉得这愣头青实在是脸皮厚的很,脸不红心不跳的,还玩出这么大张旗鼓的阵仗。
    张家早就听到了风声,张伯、张仲、张叔三兄弟亦带着一干子家人在门口儿迎客,其实这提亲的规矩各地五花八门,这朝鲜山西、山东、安徽、江淅、广东人都有,吴辰这种提亲跟娶亲迎新娘子上门一样的却极少见到,大伙儿倒要看看,这吴辰今个儿要玩什么花样出来。
    高兴的不止是吴辰,吴保初亦是兴高采烈,穿着一身雪白的海军军官服,特意在朝鲜船政学堂里告了假。胸前也戴了朵大红花,到像是他也要去定亲似的,走在吴辰的的耸头,为吴辰牵着马,喜滋滋的朝街边挤眉眼,得瑟的没边了。
    袁世凯、王秋、甫如海两个则在后头一高一低的走着,显得浑身的不自在,虽说他们不是主角,可是吴辰让他们跟在后头,说要他们做伴郎。这么多眼睛看着,正常一点儿的人谁不别扭?甫如海、王秋老脸厚一些倒是无妨,袁世凯就觉得有这么点儿尴尬了,街道边有报纸里的相机闪着钦光灯疯狂的拍照,袁世凯故意将大檐帽压低一些,遮住自个儿的半张脸,省的自个儿的“音容笑貌,登上头条。
    “我说,这少帅是迎亲还是定亲啊,我怎么瞧着今个儿是要闹洞房呢袁世凯大声的在吹打中朝着喜秋嘀咕。
    王秋愣愣的,过了片刻道:“管他这么多,今个儿是少帅喜庆的日子。他愿怎么干就怎么干,咱们就当是猴戏里的角儿,听少帅吩咐就是 ”
    甫如海感叹道:“若是督帅在这儿,定然不会让少帅这样胡闹的。哎也不知督帅身体怎么样了,他要来朝鲜,每天去给他请个安,这心里头也踏实
    王秋道:“电报房里的消息不走出来了吗?说让少帅带兵去山海关。去京城觐见呢,北京城里已闹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慈禧还发了电报来,说是赏赐督帅一等侯什么的,少帅当时看的脸都绿了,大骂慈禧无耻
    “有这样的事?”甫如海满脸疑惑:“咱们督帅受封一等侯是应当的。他为这大清效了多少力,临末了还给人背后捅了一刀子,哎”
    袁世凯在边上竖着耳朵听,摇着头发表意见道:“不是封侯的问题。老佛爷下懿旨封督帅一等侯,其实就在警告少帅,想想看,督帅就在庐江,一道懿旨下去可以封侯,若是再下一道懿旨圈禁、拿办还不是转眼的事儿,否则少帅怎么会暴跳如雷。昨天夜里还发了火呢,今日定了亲事,明日就要入京,他是不去不成。老佛爷  手狠着呢
    王秋、甫如海凝重起来,说起来他们三个都曾是庆军营的,跟在吴长庆后头听差,也都是从吴长庆手里提拔,多少有点儿感情,也不由的为老爷子的境况担心起来。
    不知不觉间到了张府,张家四个儿子都在吴辰手下公干,张父自个,儿办起了几个,工厂,到也红红火火。这几年攒了钱,便在汉城买下了一座从前李氏朝鲜官员的府邸,这里离汉城中心有些距离,胜在清净,张家几兄弟见定亲的队伍过来,一个个面面相觑,觉得这少帅也太那个了些,定亲怎么跟迎娶新娘子过门一样?
    不过人都来了,说什么也晚了。三人指挥着人打起了炮仗,一道迎上去,吴辰连忙下马,吴保初跟在他的后头,王秋、甫如海、袁世凯三个跟在后头,再后面就是穿着一身大吉服傻呵呵笑着的王二蛋带着一干子卫兵敲锣打鼓的紧跟着过去。
    吴辰先向三位未来的大舅哥们行礼。三人一齐还礼”吴保初也笑嘻嘻的出来作辑,三位三四十出头的大舅哥们只好郁闷的向这位十几岁的少年还礼,吴保初大大咧咧的道:“新娘子,新娘子呢,嘿”怎么不见姓子来我还没看过嫂子的模样呢
    吴辰重重的拍拍他的后脑勺。恶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