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乱臣 >

第184章

乱臣-第184章

小说: 乱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思是,不如裁撤八旗都统衙门,干脆让九门提督去管,对犯禁之人,一视同仁,只有在惩戒时可量刑轻一些,不过这事儿事关重大,联希望问问六叔的意见。”
    里间的几个王爷都是讶然,八旗都统衙门是旗人特权的象征,一旦废除,旗人的最后一点儿骄傲多半也没了,这皇上,还真下得了手。钱粮没了,连最后一点儿遮羞布都不愿意留下,今日裁撤了八旗都统衙门,明日是不是连家人府一并裁撤了,他们这些王爷将来犯了点事是不是让九门提督衙门来拿人?
    “这事儿,”奕一时间真不知该怎么答话了,只好道:“臣愚钝。这事儿还得皇上拿主意。”
    光绪怅然的叹了口气:“六叔。我们是自家人,你又是办洋务的,难道连你也不能体会联的苦心吗?新政事在必行,我大清朝不样下去要中兴,要对得起祖宗,唯有维新涂,表恩,州门是损害了旗人的利益,却可以延续咱们大清的江山,六叔,你是怎样想的?”
    奕 摇摇头:“臣只知办好差事,至于其他的,臣不会去想  也不敢想,似维新这样的国集,臣不敢断言。”
    奕表面上回答的中规中距。说穿了,还是表明了他不愿附从维新的态度,光绪哼了一声:“这到底是怎么了?是联错了,还是你们怀有私心,旗人出让一点儿好处就这样的难?愚钝,果然是愚钝。”他站了起来,跺跺脚:“非要抱着那么点儿好处抱着团一道儿死才干休?前明的洛阳福王朱常询,有庄田二万顷,盐引千计,这是什么样的家业,你们谁能比得上?结果如何?你们难道一定要学他,等到真的不可收拾了,难道又能落到什么好?”
    “皇上喜怒!”这边是暴怒的光绪,他越说越激动,声音越来越高亢。相反奕 却仍是那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样子,不温不火,不疾不徐。
    里屋的王爷们摇头,这个皇上,太喜形于色了,也难怪他会胡闹,还有这些道理听上去似乎不错,可是这维新真能办下去?真的能富强大清?单凭着那伙子叫嚣着维新的书生?
    “息怒?六叔,你只会这些吗?”光绪跺跺脚,拂袖而去,临末了还道:“联很失望,你好好想想吧。什么时候想明白了,再递牌子进宫。”
    恭亲王连忙跟了出去相送。
    等光绪和奕 走远了,吴辰望着四五个王爷,嘿嘿一笑:“诸位王爷,吴某有礼了
    “咳咳,”几个王爷颇有些尴尬,纷纷用咳嗽来掩饰尴尬,奕综摇着蒲扇,勉强蹦出几个字,道:“吴大人好。”
    吴点微微一笑:“几位王爷好自在。想不到竟在这里,咱们能在这里也是个缘分,哈哈”他大笑了几声,脸色一变:“方才吴某与恭王爷的对话,显然几位王爷是听见了,你看,吴某这个人胆子最这等机密的事儿若是传了出去,可怎么了得?”
    庆亲王奕圃胆子脸色已经变了,期期艾艾的道:“吴大人,我”我没听见
    吴辰一双眼睛盯着奕圃:“真的没听见。”
    奕助连忙缩到奕综身后。奕综倒是坦然:“大人方才说的话,先前我们也和老六说过,我们是宗室王爷,可是皇上偏偏要拿咱们开刀,难道吴大人以为,咱们会搬石头砸自个儿的脚?你方才没有听皇上说,要裁撤八旗都统衙门,八旗都没了。咱们这些个王爷还死命的巴结着皇上?嘿,,吴大人,咱们是一路人。窗户纸既然捅开了,也没什么好遮掩的
    吴辰笑了笑,这事他早明白了,不过是吓唬吓唬他们,这个时候恭亲王送光绪回来,脸色阴沉的道:“皇上的话,大家伙儿都听清楚了吧?。
    奕也不愿藏着掖着了,沉声道:“原本我还想再等等看,可是皇上要裁撤八旗都统衙门,这就是天大的事儿,既然大伙儿都有这个心思。及早动手才好
    吴辰道:“方才我就说了,不如直接在王府里先拿下他,既简单又省事,王爷将其放回去,不是放虎归山吗?。
    奕 笑了笑:“我原本也对这个主意忤然心动,可是后来想想,还是等皇上颁布了裁撤八旗都统衙门的诏书再行动更名正言顺一些,现在还有些旗人对要上抱有希望,譬如那些跟醇王府走得近的旗人,再等等吧。”
    载漪想不到吴辰早就和奕 勾搭了。一时也激动起来道:“有吴大人支持,事情就简单的多了,只要六叔一声令下,咱们立即拥戴六叔做这大清朝的皇帝。”载漪是奕综的次子,后来过继给瑞郡王奕志为子。刚刚承袭了瑞亲王的爵位,此时是风华正茂,因此这事儿他是最起劲的,况且他早就和生父奕综暗暗商量过,这一对父子都是一个意思。奕综是恭亲王的亲兄弟,载漪是他的亲侄子,这一层关系再加上拥立之功,这一对父子都指望着挣一个铁帽子王的待遇出来。
    吴辰笑了笑:“要动手,就要造势,先传出谣言出去,这事儿交给我去办,你们等着瞧。”
    奕 也颇有些激动,宗室、旗人、新军现在都站到了他的一边  他还有什么好怕的,他重重道:“今个儿我有句话说,有朝一日,我若是登上帝位,在座的,谁都有好处,今日先立下个誓言,过些日子就兑现。总不能教你们白忙活,
    第二章送到。!~!
    ..
闹起来了
    汇城里头出现了,样大景观,每到夜里,这街面上就有  熙微删讽条儿出现在城内各处,里边什么内容都有,最显著的自然是关于光绪皇帝的。
    有好事者揭下纸条儿看,问题就出来了,有人将这纸条儿撕成了碎片。有的却大声的叫好。
    大声叫好的人不知道他的身份,可是撕成碎片的,却多半是大街上逛荡的旗人。第一日,纸条上的内容是吾皇圣明仁武之类的吹嘘,这种话儿对于旗人来说自然是刺耳的很,还有什么恩泽四海之类的话,恩泽?嘿嘿,,恩泽汉人才对吧,就因为恩泽他们,咱们旗人才只能吃糠咽菜。
    到了第二日,京城里又是如雪般的纸条,这些纸条的内容就更有意思了,有人以感恩戴德语气亲口讲述了他的经历,讲述人似乎是一个客商,说的是前日他进城,撞到了一群不法的旗人,穷凶极恶的旗人要他缴纳过路费,他不半,接着就是一顿暴打。
    “讲述者。声泪俱下的说自个儿是忍气吞声,他当时心里就在想。这天下都是满人的,满人要做什么,他能怎么办?挨了打也是应当的,连说理的地儿都没有,可是听说皇上要彻查此事,要追究那些不法的旗人,于是讲述者一时“慨然,一口气写出这一份文章,说什么皇上圣明公正之类的赞扬话。
    旗人们鼻子都气歪了,这皇上万岁的赞许声音怎么听都他娘的有点儿不对味,后来,消息传开,立时哗然,原来皇上真的开始追究前日的事儿了,几个宗室子弟给家人府拿了去,一些旗人也遭受了警告,据说那几个领头的,全部革除旗籍,赶出京城。
    宗室子弟说革除旗籍就革除了。下手还真是狠啊,朝廷的惩戒让许多人噤若寒蝉,看来这旗人连一点儿作奸犯科的事儿都别指望了,从前旗人犯点事儿最多挨主子一顿骂,也没听见几个重惩的,只要你不杀人。也没见有人深究的,现如今”哎”无数旗人想到将来的命运。纷纷摇头。
    到了第三日,纸条儿继续出来。旗人们都有了好奇心,就想看看今个儿又是什么狗屁话,今日的内容到是没什么特别,仍是一些恭维话。不过后头就有点儿令人不舒服了。说是旗人不事生产,既不农耕,又不进行商贸,多是一群酒囊饭袋,说是皇上让他们出京自谋生路,实在是一件无量功德的事儿,虽然会有一部分旗人沦为乞丐,有一些旗人衣不蔽体,可是对大清朝却是好的。况且一些有本事的旗人也就有了出头之日。
    什么叫会有一分部旗人沦为乞丐,一部分旗人衣不蔽体?旗人的命就这么不值钱,这部分做乞丐和衣不蔽体的旗人会有多少?没有十万也有八万吧,就这样居然还如此轻描淡写的写出来,许多旗人已经开始纷纷猜测到底是谁写出来的狗屁东西了。有人扬言,若是揪出是谁,宁可拼了除掉旗籍,也要将这家伙活活打死。
    猜来猜去,也没有人想出个所以然来,可是这些话却在旗人心中留下了极大的阴影,是啊钱粮断了。没有人再来供养了,以往某个旗人穷的揭不开锅,向亲戚借一些也能勉强度日,可是现在是什么时候?现在是所有的旗人都没有了米,向谁借去?北京城里也没有人向旗人借贷银子,谁都知道,这些旗人已经不是从前那种端着铁饭碗的旗人老爷了,又不事生产,借了出去,绝没有还得,这种亏本买卖,缺心眼儿也不会做。
    这个政策刚刚发布,大多数旗人还有点儿余量勉强撑着,可是总有告终的时候,街面上欺骗勒索些食物、银子现在如今也不敢了,连宗室都给逐出了京,除了一些饿得没有了法子的愣头青,谁敢这样胡闹?
    往后该怎么办?在京城继续呆下去是死路一条,出了京城虽说朝廷给地免除税赋,可是没有人敢,不止是京城之外对于旗人来说是个完全陌生的所在,更是因为几乎所有旗人认为,旗人一旦踏出京城,就意味着失去了旗人这个荣耀的身份,要被人嘲笑,被人看轻。
    安于现状,对于旗人来说,他们只希望如此,并不想去改变什么。可是往后怎么办?粮食就要没有了。没有银子,没有了从前的生活方式,以后真的要像这纸条里说的那样,有人要衣不蔽体,要沦为乞丐吗?
    强烈的不安使得旗人对朝廷更加不满,他们仍是那副嬉皮笑脸的态度。仍旧是四处闲逛,只是对那些维新派的咒骂却逐渐的升高了  对那个皇上也不再表现出太多的恭敬。
    他们可没有读什么四书五经,对于皇上,可没有那份儿愚忠  让爷吃不上饭,爷还给你说好话儿吗?
    接下来又是一个消息冲击着旗人脆弱的神经,皇上的新政诏书又下来了,其中一条最万醒目 裁撤八旗都统衙门,从此往后,旗人犯法。由九门提督衙门处置。
    八旗制度由努尔哈赤开创以来。初建时,仅有四旗:黄旗、白旗、红旗、蓝旗。后来增设镶黄、镶白、镶红、镶蓝四旗,并合称八旗。努尔哈赤创立的是满洲八旗。到皇俄办汁叉创古了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其编制与满八旗相同吐次颍、蒙、汉八旗一共就有二十四旗,每一旗的首领初称“固山额真”后改称“固山章京”顺治之后改称“都统”每个旗都设正都统一人,副都统二人。
    八旗都统都是一、二品的大员。位高权重。每一个旗的都统是该旗的总负责人,不仅管辖北京的旗兵。也管辖在各地驻防的本旗的旗兵。清军进入北京以后,北京立即成为八旗的大兵营,奇怪的是一直没有设立办公衙门。都统们都在家里办公。直至雍正元年。才正式在京师设立八旗都统公所衙门。
    八旗都统衙门的职责是管理本旗稽其户口,经其教养,序其官爵,放其军赋,也既是说,只要是旗人,从呱呱坠地起,就和这个衙门有着莫大的干系,出生要造册,要领钱粮。要等各营有军职,甚至是作奸犯科,也大多是都统衙门里管着。这个衙门对于旗人来说是一种习惯,更是一个骄傲,可是现在,居然耍裁撤了。
    裁撤的不止是这个都统衙门。对于旗人来说,裁撤的是他们的命根子,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