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乱臣 >

第309章

乱臣-第309章

小说: 乱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民族主义的宣传开始愈演愈烈,而随后,新国开始向俄国提出抗议,要求俄国人必须毫不犹豫的撤除东巴基斯坦以及印度地区,否则新国将采取行动,俄国在印度的军事行动已经严重的威胁了新国的安全,如果俄国不立即撤除该区域,一切后果由俄方承担。
    俄国人不予理会,新国提出的条件几乎可以说是天方夜谭,再加把劲,俄国人就可以得到他梦寐以求的东西,怎么可能轻易的放弃到嘴的美食。
    接下来的几天来,新国几次召见了俄国的公使,发出最后通牒。
    这个时候。俄国人才警惕起来,这实在太不寻常了,虽然新国曾多次威胁过俄国,但是措辞从来没有这次这么严厉过,两国虽然宣战,但是大家心照不宣,努力的维持着事态的平缓,就算是边界发生冲突,两国也都非常默契的低调处理,尽量将事态的影响压至最低。
    可是现在,新国居然发出了最后通牒,最后通牒就意味着接近战争只剩下一步之遥,俄国人开始意识到,他们的好日子结束了。
    可是,不管怎么说,俄国人也是不会同意新国的条件的,这是俄国距离伟大帝国最近的一次机会,拜占庭的荣光,沙皇的荣耀,东正教的福音,伟大帝国即将诞生,所有的赌注都已经压在了印度,俄国应该成为一个不同凡响的帝国。它不应该偏居于远东和东欧,它的目标是整个世界,它的陆地面积应该延伸到中亚,延伸到印度去,它应该面向大洋,而不只是黑海的几个出海口,世界上所有的事务都必须有它的参与,一个地区性的大国怎么可能满足它呢,它应该举世无双才对。
    为了这个目标,几代俄国人为此而努力,它们遇到了很多的对手。英国人、法国人、德国人、奥斯曼帝国,奥斯曼帝国封锁了它的西进之路,取而代之的是英国人勒令它不许染指巴尔干,法国人入侵它,德国人也曾一度的防备它,一个个崛起的帝国在对它说,不要试图拥有你的实力不相匹配的妄想,回到原来的地方去,否则等待你的将是灾难。
    它们说到做到,拿破仑东侵,克里米亚战争,德国对东欧的干涉,这些战争有成功也有失败,但是不管怎么说,都在削弱着俄国的国力,整个俄国的历史几乎可以概括为西进和南进的历史,而每一次,当他的触手伸出来,便会有人将其斩断,冥冥中一个声音在说,滚回你该去的地方,不要试图染指这里。
    一次次的希望最后以失望告终,而现在,这个梦想已经触手可及,怎么可能放弃呢,来吧,就算是新国人征服了西伯利亚,就算打败了沙皇的大军,俄国也已经做好了决一死战的打算。
    更大规模的征召令已经下达,俄国人习惯了铤而走险,就算再行险一次又何妨。
    俄国公使在最后一次新国下达通牒的时候,毫不犹豫的选择了说不。
    “俄国绝对不会放弃对印度地区的合理要求,如果新军要开战,那么就开战好了。”随即,这个公使离开了北京,他明白,最后的斡旋已经结束。现在该用拳头来说话了,既然如此,那么还有什么可犹豫的,要打,就打吧。
    俄国国内一片沸腾,生死之战的时候到了,沙皇下令所有二十岁到四十岁的男人除有必要工作或者带有伤残之人除外,必须全部到本地成立的军事委员会报道,所有人,没有任何的理由,不需要任何的借口,必须执行,否则,将以叛国罪论处。
    随后,下一道命令是,所有的妇女以及年满十周岁,而未满二十岁的少年,都必须加入工厂做工,处宗教人士之外。
    沙皇在召见大臣们说:“我将武装一百个师,我不管其他,所有人都必须去作战,只要俄罗斯还有男人,就该为帝国的存亡做出努力,妇女和儿童也应该组织起来,如果新国人胆敢侵略我们,我们会给他好看的。”
    随后,沙皇任命了他的统帅人选,尤登尼奇将军,随后他对尤登尼奇道:“不需要有任何的顾虑,你要做的,就是杀死所有的新国人,战争已经开始,我就没有想到过结束,开始吧,放手去干。”
    尤登尼奇则忧心忡忡的劝诫这位皇帝,道:“陛下,农奴组成的士兵并没有多少战斗力,而且,我并不认为他们是可kao的,除非您能够给予他们双倍的军饷,或许他们更愿意为帝国效力。”
    尤登尼的担心是有道理的,俄国从伟大的彼得开始就十分的不正常,彼得曾做出了一个对俄罗斯历史产生深远影响的决定,他放弃了有着八百多年历史的俄罗斯古老都城——莫斯科,在从瑞典手中夺来的涅瓦河口,重新建立了一个崭新的首都——圣彼得堡,一个穿着欧式服装,讲着欧洲语言、还生活着很多外国人的城市。
    彼得大帝的改革完全忽略了俄罗斯的历史,似乎俄罗斯就是一张白纸,他在重新书写历史,在不顾一切地推行着他的改革。彼得一世以自己的严酷无情来实现他所理解的国家的强盛。为了国家的强盛,从19岁开始,彼得一世以下士的身份在军中服役,kao着战功,而不是沙皇的身份获得了海军中将的军衔,在有生之年,他的个人用度从来没有超出一个海军中将的薪俸。他甚至到一个钢铁厂像普通工人那样劳动一天,用挣来的8块钱买了一双新鞋子。 在一次接见海外归来的留学生时,彼得伸出右手说:“你看,老弟,我是沙皇,但我手掌上有老茧,这些都是为了给你们示范”。
    他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这一切,他希望所有的人也能像他那样,他几乎强迫所有的臣民毫无保留地奉献一切。俄罗斯已经没有了自由人,不仅农奴,连贵族也必须从19岁开始一直到死都为政府服役。但这些措施对人来讲是不能承受的,对他的支持者来讲也是不能够承受的,人们不能承受彼得残暴、野蛮的要求。用野蛮方式推动俄国文明进程的彼得一世没有意识到,他的改革正在将俄罗斯人推向忍耐的极限。
    1725年1月28日,彼得一世去世了。这一年,由他亲自创建的国家科学院正式成立。彼得一世留下了一个空前强大,但在精神上却失去平衡的俄罗斯帝国。他为俄罗斯打开了“面向欧洲的窗户”,将一个守旧的国家推上了改革的道路,但与此同时又在相当程度上割断了这个民族和自己历史的联系。
    不过,彼得一世也留下了后遗症,他对农民的政策实在太狠了,在彼得大帝时期,全国的人口不到1600万,而俄罗斯又拥有广阔的未开发的土地。农民不堪地主剥削时往往会选择逃走。由于人口的大量逃亡,莫斯科在历史上曾两度变为空城。为了维持统治,统治者只能用强迫的方式把农民像奴隶一样束缚在土地上。
    在当时,农奴是可以像物品一样被买卖的。要么卖单个的人,要么把一个家庭都卖掉,孩子被从父母的手里抢走,总之就像买卖牲口一样。比如说打牌输了,要么就是为了还债,或者就把农奴当作行贿品,送给他人。
    农奴的孩子仍是奴隶,男孩可以继续的为贵族们耕种,或者进入贵族的小作坊做徒工,当然,他们永远都不知道工资是怎么回事的,碰到善心的大老爷,或许一日可以吃上三餐,而如果不幸碰上了个坏老爷的话,那么处境将更惨,非但要日以继夜的工作,三餐不济,而且还要经常遭受鞭笞。
    假若是女孩,则会被送到纺织作坊去,在那里,没有工资,每日工作十四小时以上,若是长得漂亮一些,恐怕最后只会沦为贵族们的玩物,当你的主人玩腻时再赠送他人,当然,谁都不要指望能够成为灰姑娘,因为有史以来从来没有哪个贵族会娶一个女奴,她们充其量不过是供主人发泄的工具罢了。
    而到了标榜自由和人权、一心要改革的叶卡捷琳娜二世时代,女皇和彼得大帝一样,并没有改变俄国社会的实质。因为kao君主本人来推动的改革不可能用来推翻自己。为了建立帝国,女皇把更多的人变成了农奴。但和彼得大帝时代不同的是,女皇给了贵族们更多的自由,因为女皇需要他们的支持。这使俄罗斯迈向自由的第一步,在彼得时代,这是完全被禁止和镇压的。
    当然,贵族的自由已经够多了,再多一点虽然能够调剂生活,但是于事无补,毕竟贵族永远都是少数。
    此后,贵族的权利越来越多,而农奴的境遇越来越惨,这才是问题的关键,俄罗斯相当多的人口都属于农奴,如果沙皇要进行一场战争,将农奴征召起来,可是哪个农奴愿意为沙皇而战呢,恐怕让他们去冬宫杀死沙皇会让他们士气更高昂一些。
    尤登尼齐是个现实主义者,他才不相信这些征募到军队里的农奴能与新军媲美呢,不说装备和训练,单论士气就可以令他们一败涂地。
    沙皇被尤登尼齐问倒了,但是很快他就乐观的道:“上帝会垂青伟大的帝国的,将军,您不要顾虑这些,制定您的作战计划去吧。”
    沙皇很明显没有意识到农奴的境况是多么的悲惨,亦没有感觉到农奴对他们的仇恨有多深,如果爆发革命,恐怕那些暴民们第一件事就是将尼古拉的全家屠戮干净,当然,沙皇仍是乐观的,正如他所认为的那样,农奴的境况应该不至于如此悲惨,善心的老爷们给予他们吃穿,为他们提供住宿,他们应该感激才是,这难道不是吗?哪一个贵族在自己的面前不是表现的彬彬有礼,又有哪一个老爷在军饷的捐赠活动中不是慷慨解囊,俄罗斯贵族是最有良心的人,他们受过良好的教育,效忠国家,每一个人的表现都是亲近友爱,甚至于有一次,沙皇拍卖一个公主的玩偶以用来为军队筹款,这个价值最多一百卢布的玩偶却开出了天价,贵族们慷慨解囊,纷纷叫价,最后是一名可敬的伯爵以十一万卢布的价格购买下来。
    这难道不是证明,沙皇敢保证,那位令人敬畏的伯爵一定会善待他的奴隶,而他们的奴隶在酒足饭饱之余必然会谨记帝国的恩德,据说一群革命党竟想推翻帝国,这实在令人恶心,那些吃饱了的家伙简直就是一群忘恩负义之徒。
    农奴们只是失去了自由,只不过是帝国需要聚集起来工作而已,他们同样是帝国的子民,不,他们当然不算是子民,按法律来说他们只是畜生,好吧,不管怎么说,他们也是帝国的畜生,难道不会为了沙皇的荣光,为了帝国的亨远而鼓足勇气吗?
    尤登尼齐将军实在是太危言耸听了,或许会有人处在悲惨之中,世界上哪里都没有事事顺利的人,但是,绝大多数人仍然是愿意为帝国效忠的。
    尼古拉沙皇这样想着,更是坚定了信心,军饷他是拨付不出双倍的,减半或许还有可能,帝国正处在困难时期,士兵们当然会体谅帝国的难处。
    尤登尼齐失望而去,他明白,他踏上了不归路,整个俄罗斯都踏上了不归路,用奴隶去和新式的军队打仗,世界上还有比这更好的笑话吗?不过,尤登尼齐感到庆幸的是,帝国至少只是会被新国打败,大不了割让土地,无条件投降,最多让沙皇和贵族们出一点血,当然,也有可能出很多的血,这也总比革命要好,尤登尼齐深刻的了解俄罗斯的社会,他明白,这个帝国早已处在火山口上,矛盾根本就无法化解,一旦发生革命,将是人类历史上最为血腥的报复,那些压抑了整整一个世纪的奴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