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乱臣 >

第311章

乱臣-第311章

小说: 乱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地中去,龟缩不出。
    可是当他们的大军进入印度和东巴基斯坦地区之后,问题就显现了,俄国人的兵力开始出现不足,满腹血海深仇的游击队活动又开始频繁起来,他们攻击俄国人的运输线,袭击俄军的据点,攻击落单的俄国士兵。
    这一度令驻守阿富汗的俄军很是头痛,因为抵抗者是杀不完的,杀的越多,抵抗就越激烈,这一条或许对于某些民族并不适用,可是对阿富汗人却是相当的正确。
    南亚大陆有句谚语,叫“世界上有三样东西最毒,眼睛蛇的牙、鹰的爪和阿富汗人的复仇之心”。
    这个民族由于土地贫瘠以及战乱不断,从骨子里就有一种可怕的尚武精神,几乎人人都是合格的战士,当俄国人兵力不足时,疯狂的复仇也就开始了,甚至就在几个月前,游击队还收复了几座小型城市。
    不管怎么说,对于阿富汗人来说,俄国人是最恐怖的,他们宁愿在英国人的统治之下也不愿在恐怖的伊凡治下,游击队与袁世凯很快的达成了一致,而这些人也很快的弄来了喀布尔城内的大量情报,这对袁世凯很有帮助。
    一切准备就绪之后,当袁世凯向吴辰上了一本奏疏,奏疏中的大意是,陛下,请多等候一会儿,最多十天,我将拿下喀布尔,以此来给陛下献礼。
    袁世凯的估计是正确的,上前门火炮开始对喀布尔展开了炮击,炮击不分昼夜,无时不刻的轰炸着俄军的每一个工事,从未间断,用袁世凯的话来说,步兵的作用已经有限了,因为他们现在要做的只是在一片废墟之中消灭那些还没有死透或者处于崩溃的敌人,而真正的进攻利器,毫无疑问就是火炮。
    袁世凯和许多新军的高级将领一样,一开始并不认为火炮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可是当新军的装备开始变得越来越优良,装备的火炮越来越多,火炮的射程、威力也得到加强之后,他们才意识到这东西的好处。
    当然是这样的,十门炮能发挥什么用处,一百门炮恐怕也只是用以恐吓罢了,但是如果是一千门甚至上万门呢,当数千门火炮对着一座城市狂轰滥炸时,恐怕步兵在这些高级将来的心目中的次序需要调整一下吧。
    而袁世凯已经习惯了利用火炮来进攻的作战方式,他下达的第一个进攻命令就是,炮击!先炮击个三两天再说,炮击完了之后再考虑其他,如果不够,就再炮击三四天,不急。
    他的第二个命令是要求那些该死的军需官还有后勤的人员加把劲,绝不能让炮弹的存量中断,他下了一道死命令,若是达不到足够的存量,将上疏弹劾军中所有的军需官,他的炮击不能持续,所有人都别想好过。
    第三个命令是针对步兵的,他放了步兵三天长假,虽然长假期间不能离开驻地,但是可以自由活动,步兵嘛,现在用不上他们。
    无论是白天还是黑夜,城内和城郊的守军都在胆战心惊中度过,火炮从未见过,一枚枚尖啸的炸弹随时可能在你的身边炸开,工事早已炸的差不多了,就连睡觉,都不能得到保障。
    许多人已经开始精神崩溃了,这种随时可能丧命,到处都有人在无意中死伤,甚至连睡个觉都成了奢侈的日子令他们惶然不安,而捏诺夫的命令永远只有一个,孩子们,守住这座城市,为了沙皇陛下。V!~!
    ..
第二百三十一章:西伯利亚
    俄军的抵抗是徒劳的。wWw;当炮击过后,无数以连队为单位的步兵在装甲车的开路下进入这座废墟时,这里的抵抗已经十分的零星了,就在几个小时之前,奉命守护这座城市的将军捏诺夫已在他的卧室里饮弹自尽。
    这座曾经辉煌的都城如今落入新军手中,而整个阿富汗的俄军也大多歼灭于此。
    占领了这座城市之后,新军并没有南下,而是在等待,对于他们来说,南下进入东巴基斯坦毫无意义,那一支在东巴基斯坦和印度的俄军几乎已经完蛋了,关于这一点,恐怕就是军事白痴都能看出来。
    他们的补给已经切断,亦没有援军,军队失去了与统帅的联系,现在袁世凯要等待的就是这伙俄军与英军好好的打一仗,而后再去收拾残局,同时亦随时监视伊拉克地区的俄军。
    吴辰对中亚的策略是慢慢消化,因此,袁世凯并不急。
    可是英国人却是急的很,俄国人亦是急不可耐。当在印的俄军发现后路被截断时,立即发生了一场大争论,相当一部分人认为俄军应该回击喀布尔,将在印的三十万俄军凝聚起来,打通回家的通道。
    支持这个提议的人相当的多,虽然他们明知这样做是不理智的,可是谁也无心再战了,俄国的伟大战略在喀布尔失陷的那一刻已经变成了一个大笑话,现在的俄军只希望撤回这该死的ya热带地区,回到家乡去,谁愿意战死异乡,就算是死,他们也愿意距离俄国更近一些。
    不过仍有人认为应该继续攻击德里,这是他们摆拖当下窘境的唯一出路,在他们的后面是五十万装备精良的新军,而在他们的面前,则是一座只有七万英军困守的城市,拿下德里,就可以控制住印度,在印度站稳脚跟之后,再与新军决战不迟。
    支持这个提议的大多是理智者,他们明白,去攻击喀布尔只是个笑话,没有任何的可操作性,三十万失去了补给的俄军还没有抵达喀布尔,恐怕就已经溃不成军了。
    他们的机会只有一个,趁着弹药、药品和粮食的储备还能够坚持时。将这些英国佬打败,劫掠他们的财富,就地获得他们所要的一切。
    争论很快就结束了,因为远征军的亚历山大将军支持了后者,他是个理智的人,同时也作出了最佳的判断,而后,他很快下达了总攻的命令,他的命令是,不惜一切代价,不必在乎伤亡,俄军必须在一个星期之内昼夜不停的攻击德里。
    因为在一个星期之后,俄军的补给就彻底的消耗一空,因此这一个星期非常关键,决定着远征军的存亡。
    英国人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俄国人现在就如一条受困的野兽,困兽反而是最危险的,寇松一边在心中暗骂新军袖手旁观之余,一边督促英军做好最后一战的准备。
    战争毫无征兆的打响,枪声、炮声响彻一片,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战争从未有过间断,一分钟都没有,疯狂的俄军一个师一个师的反复冲锋,不断的被击退,随后又更多的人涌上去。
    整个德里四处告急,谁都没有想到俄国人竟疯狂到了这个地步,城内四处告急,一队队的伤兵撤回来却得不到妥善的安置,因为伤兵实在太多了,以至于连印度的土医都征募过来也不够用。
    俄军攻破一处缺口,随后疯狂涌进来,而英军则只能迎上去阻止,第一天,英军的死亡人数达到了三千,第二天,则超过了五千,第三天有些回落,五天过去,就有2万英军战死,伤者不计其数。
    而俄军的伤亡更大,至少是英军的两至三倍以上,在这种情况之下,寇松只好带着祈求的向新军发电报,希望新军能够进攻东巴基斯坦,至少缓解一点点英军的压力。
    他当然知道胜利就在眼前,可是这种伤亡惨重的胜利却不是他希望看到的,不过很明显,新军希望看到这个结果,他的电报如石沉大海。没有一点回音。
    袁世凯在喀布尔悠哉游哉的看着各种战报,很明显,这个家伙是摆明了拉来凳子就等着好戏的**开锣了。
    “英国佬和俄国佬仇视了几个世纪,总得让他们好好的打一场,不能搅了他们的兴致,再说了,英国佬固守德里,坚持了这么久,新军怎能去抢功,这场胜利,还是让英国佬单独来完成吧。”袁世凯调侃的和几个战地记者说。
    最近这个家伙风光得意,一出中亚就打了一场大战役,以完胜告终,立即便吸引了全世界的关注,无数的记者抵达这里,蜂拥的报道他各种的花边新闻。
    很快消息被爆料出来,譬如这个家伙居然养了个小老婆,虽然新国已经明文规定不许纳妾,一夫一妻,但是私底下养个小老婆的人还是大有人在的,只是不算合法夫妻而已,更令人轰动的是,这个家伙的小老婆居然是从前朝鲜王室的嫡系公主。虽然朝鲜王室完蛋之后,公主什么的也不少,不过毕竟好歹也算是望族,这事儿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
    得知这个消息之后,吴辰那边立马给他发了电报,问是否确有其事。袁世凯倒是光棍的很,直接承认了,随后吴辰便是来一封封电报疯狂的臭骂,大意是说你这家伙身为复兴保皇党高级干事,好歹也算是革命军人,怎么能养小妾。
    复兴会原本的宗旨是推翻满清。现如今满清完蛋了,自然宗旨也随之改变,吴辰被人推上了皇位,自然就改名成了复兴保皇党,反正这玩意儿其实就是个筐,什么都往里面装。
    袁世凯连忙回电致歉,说什么养这个小老婆的时候还没有加入复兴会,之后加入了,可是总不能把人一脚踹开,革命军人也不能对不起女人啊。
    理由罗织了一大筐,吴辰也就不好说了,袁世凯继续逍遥自在。
    反正他的花边新闻是三天两头的见报,谁都管不住。
    其实这个家伙花边新闻多,事儿还是在干的,五十万新军已经布置在阿富汗各个角落,随时准备南下,只等俄国人弹尽粮绝了去捡便宜。
    ……………………………………………………………………………………………………………………………………………………………………
    1622年,库兹涅茨这个防御严密的居民区改制为市。为纪念这一事件,该市被赐以印章“给库兹涅茨的狼”,旁边刻着:”西伯利亚库兹涅茨克城的国家印章”。狼表示这个地方荒无人烟。1694年,彼得大帝赐给库茨涅茨一方骏马图案的印章,这表明过去人迹罕至的地方如今已经得到开发。亚历山大一世1804年3月20日下令通过了该市市徽:由于当地居自古以来就掌握了熟练的锻铁技巧,因此图案为“铁匠铺及其工具”。在;冶金业迅速发展的同时,库兹涅茨的煤矿开采业也全方位铺开,它成为库兹巴斯地区的中心。
    这座位于西伯利亚中部的城市并不引人关注,甚至在地图也很难找到他的位于哪个角落,不过此刻,组织起来的四十万守卫西西伯利亚的俄军便驻守于此。
    西西伯利亚北起北冰洋,南同新国的蒙古地区相邻,西接乌拉尔山脉,东同东西伯利亚接壤。早在几个世纪之前,俄国人就控制了这里,而现在,他们面临的问题是如何保卫这里了。
    俄国与新国的主要战役方向在两个地方,一个是中亚,另一个是西伯利亚,中亚的失策令俄军统帅部一片哗然。他们明白,中亚一线已经完全不开眼报任何希望了,现在最大的问题在西伯利亚,这片荒芜的土地必须守住,否则新国人将借助这里跨过乌拉尔山脉进入欧洲俄国,这才是整个俄国的灾难。
    整个西伯利亚,俄国人一共部署了上百万兵力,他们决心将这里化为新军的坟墓,将这些东方人拖死于此。
    统帅部拟定计划时,就曾因新军进攻的方向是东西伯利亚和西西伯利亚有过争执,但是不管怎么说,库兹捏茨是防御的重心,因而在这里,已经布满了俄国人。
    俄罗斯人擅长利用严寒和漫长的国境来拖死敌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