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乱臣 >

第315章

乱臣-第315章

小说: 乱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蒙古骑兵曾是一支训练有素、纪律严明、战术灵活、智勇兼备、令人生畏的旋风部队。蒙古骑兵摆拖了传统军事思想的束缚,建立了世界上规模空前的宏伟帝国。他们体格强壮,能适应战斗的需要;他们能在快速撤退时回头射击跟在其后的敌人;能够吃苦和忍耐严酷的气候条件,不贪图安逸舒适和美味佳肴。不容忽视的是:训练过程中形成的那种严格的纪律制度,使他们个个都服从命令,严谨不怠,绝对是骑兵的好料子。
    但是当吴辰抱有这个想法时,最终还是放弃了,今时的蒙古人不再是从前的蒙古人,王公们早就被满清给喂得贪婪无度,也不再是以骑射为荣,而是以奢侈为荣。
    吴辰组建骑兵的目的在于快速机动,毕竟俄国的领土过于辽阔,不可能布满公路铁路,一旦发生叛乱,那么想要镇压单kao步兵是不够的,镇压叛乱最好的办法是趁着他们还未壮大时以最快的速度给予他们雷霆一击,这一点现今的技术条件很难做到,汽车虽然得到普及,但是在俄国的道路上非常难行,若是遇到大雪纷飞的天气,就更加麻烦了,因此,一支机动性的骑兵有着很大的效果。
    而且,在骚扰,突袭,追杀的战斗中也有很大的作用。
    因此,吴辰决心给这些家伙一点甜头。V!~!
    ..
第二百三十四章:奥斯曼计划
    面对几个被俘虏的哥萨克将军。Www!王秋的态度十分坚决,他们只有两条路可走,要嘛效忠新国,而他们得到的将是沙皇延续的优惠政策,并且新国每年将给予各哥萨克族群首领一定的赏赐。
    要嘛哥萨克将会和俄国上层贵族一样被消灭。
    这绝不是开玩笑,是彻底的**消灭,王秋信誓旦旦的威胁说:“如果你们不同意,那么哥萨克的任何定居点都将变成尸山血海,没有一个人能够存活,我向你们保证,哥萨克人无路可逃。”
    王秋的狰狞令那些身经百战的哥萨克将军都胆战心惊,哥萨克纵横了俄国大陆几百年,他们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今日十万新军在一夜之间便将几十万俄军的战线冲垮,新式的武器,威力强大的火炮,横扫一片的装甲车,还有整肃的军纪,这些,都预示着沙皇即将垮台了。
    不,整个俄罗斯帝国都将垮台。只有经历了那场战斗的人才会明白,一个称雄一时的帝国即将湮灭,哥萨克该何去何从,这才是他们最关心的问题。
    王秋横瞪着他们,作为胜利者,他有资格这样做,最后道:“想清楚了吗?我没有太多的时间,五分钟之后,要需要去制定进攻乌拉尔以东的作战计划,东西伯利亚的大捷已经送来了,整个乌拉尔以西已经没有了敌人,你们好好看着吧,几天之后,五十万大军将在这里集结,并且在一个月之内进入俄罗斯欧洲部分,现在我需要你们给予我准确的回答,是否愿意以新军第一骑兵军团的名义为我们开路,快点回答吧。”
    众将军面面相觑,终于,有人苦涩的回答道:“是的,我们愿意,哥萨克与新国将会组成一个新的联盟,当然,哥萨克定居点的承诺也希望将军能够遵守。”
    王秋一笑:“我会信守诺言的,新国需要征服的土地实在太大了,割出一小部分给哥萨克人完全没有问题。”
    ……………………………………………………………………………………………………………………………………………………………
    在北京城,许多的俄罗斯财货被一辆辆卡车运送过来。战利品实在不少,琳琅满目,虽然也有许多不值钱的玩意,不过作为战利品,王秋仍是将他们送了过来。
    吴辰亲自去城东的库房里查看,在众官员的佣簇下,他开始欣赏着各种的画作和雕像,其中一座雕像吸引了他,一个骑在马上的沙皇,抽出马刀指向前方,整个雕塑看上去极有气势,仿佛是在给人指引方向。
    是彼得大帝,吴辰望着这座雕像出神,俄罗斯帝国的奠基者,他会不会想到在几百年之后,他的帝国即将毁灭,而一个胜利的新帝王正瞻仰着他的雕塑,他一定想不到的,世界上没有永远屹立的帝国,俄罗斯如此,新国应该也是如此。但是帝国的开创者最终会为人铭记。
    对彼得大帝,吴辰生出了应有的尊重,他现在的处境与彼得是不是相似的,谁也说不清。
    几十年前的新国或许和从前的俄罗斯一样,而他为汉民族开创了一种新的模式,而彼得同样如此,只是现在看来,似乎吴辰更加成功。
    从1697年开始,彼得沙皇大帝从亲自赴西方学习技术起步开始了俄罗斯的改革之路。而1697年之前的俄罗斯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呢
    1472年,俄罗斯历史上发生了一次特殊事件:当时的莫斯科大公迎娶了东罗马帝国的末代公主,从此以后俄国的统治者们开始以罗马帝国的继承人自居,他们继承了罗马皇帝“双头鹰”的徽章,直到今天,这个徽章标志仍然是俄国的象征。东罗马帝国灭亡之后,1547年,莫斯科大公伊凡四世在克里姆林宫戴上了罗马皇帝使用过的王冠,成为俄国的第一个沙皇,在俄语中“沙皇”的意思就是“恺撒”。
    16世纪初,一位俄国东正教的长老上书沙皇称:人类的历史就是三个罗马的历史,前两个罗马已经灭亡了,最终一切信奉基督教的王国将合并到沙皇的统治之下,莫斯科作为第三个罗马将永世长存。 正因为如此, 俄罗斯民族认为,自己的民族信仰东正教,是非常独特和伟大的,他们认为自己有非常独特的使命,就是拯救整个世界。这个民族的人们有着极为强烈的民族优越感。在这种唯我独尊的信念支配下,俄国的沙皇们迅速地走上了领土扩张的道路。向东,沙皇俄国越过乌拉尔山侵入人烟稀少的西伯利亚;在南方。俄罗斯的军队与波兰和奥斯曼土耳其开战。到彼得一世登基的时候,俄国已经成为一个横跨欧亚大陆、领土面积居世界第一的大帝国。
    但除了广袤的国土,俄国在各方面远远落后于当时的西欧国家。 当时,几乎控制了全球贸易的荷兰已经辉煌了近百年;通过海外贸易和掠夺积累了大量财富,并占有广阔市场的英国,正在孕育工业革命;法国在路易十四的强权领导下,已发展为17世纪中叶的欧陆首强。而当时俄国的经济完全依赖于农业,全国只有几十个手工工场,商业几乎全部把持在外国人手中。教育由东正教会垄断,普通民众知识贫乏。即使在首都莫斯科,一百个人中间识字的也不超过三个。
    正是这种明显的俄罗斯和西欧的差距,激发了彼得一世留学欧洲的愿望。1697年8月,赞丹来了一群学习造船的俄国留学生。学生中有一个名为彼得的人,自称是个下士。这个身高两米多的下士,就是俄国的沙皇彼得一世。彼得一世和工匠们住在一起,吃粗茶淡饭,凿木头、造军舰、学驾船,由于手艺出色,他被师傅和工友们推荐为“优秀工匠”。
    除了荷兰,彼得一世还到了瑞典、普鲁士、奥地利、英国等国家,对周围的一切表现出异乎寻常的兴趣。他在荷兰学习城市建设,在英国学习建筑学,他还获得了相应的证书。他和牛顿有过交往。与他讨论了科学方面的问题。他参观博物馆、音乐厅、各种文化艺术场所。在世界历史上,还从来没有一个大国的君主能像彼得一世这样,远涉重洋去国外吸取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而这是彼得一世为改革迈出的第一步。但就是因为这第一步,激起了当时俄罗斯人的强烈反对。
    彼得一世迈出国门的行为,他的臣民在心理上根本无法接受他。因为他几乎是在一夜之间,将俄罗斯人在几个世纪中养成的民族优越感打得粉碎。承认自己落后于他人,对任何民族来说可能都是极为痛苦的。于是出现了这种说法,那个人不是彼得大帝,他被人替换了。他不是真正的沙皇,真正的沙皇已经被杀了。1698年7月,正在威尼斯参观兵工厂的彼得一世接到国内密报。四个射击军军团造反了。造反的目的是迎立一位真正的沙皇,杀掉一切不中用的领主和外国人。
    彼得一世日夜兼程赶回莫斯科。在1698年10月,俄罗斯开始进入长达六个月的漫长冬季的时候,莫斯科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车裂、枭首和绞刑处死了1000多名谋反的射击军官兵,受刑的人们以一种殉道者的姿态面对最残酷的惩罚,他们手中举着蜡烛,大声地唱着赞美诗,在他们脸上表现出来的是愤怒,而不是对死亡的恐惧。彼得一世对于这些叛乱者以最残酷的方式进行了镇压,并亲手用马刀砍掉了一个士兵的脑袋,平定了暴乱。之后彼得一世就开始发动了一场社会变革。他废除了俄罗斯的传统历法,以欧洲通用的公元纪年取而代之;他按照西欧的语言习惯改革了俄罗斯文字;他命令所有的俄罗斯人剪掉长长的胡子,要想保留胡子就得交重税;他强制推行欧洲的礼仪服饰,要求每一个体面人必须做一套“西装”。
    1700年9月,彼得一世与瑞典开展了一场以夺取通往波罗的海的出海口打开通往欧洲的窗户为目的的战争,但十万俄军却被八千瑞典士兵轻而易举地击溃了。由于俄罗斯军队的大部分军官被俘,俄罗斯军队失去了所有的炮兵,军队失去了指挥官,俄罗斯军队已没有任何抵抗能力。建立一支强大的军队,又成为战败后的彼得一世改革的第二个重点。陆军完全按照欧洲强国的模式重新编制和训练;海军开始组建;为了满足对装备和后勤物资的迫切需要,大量的工厂在乌拉尔山地区建立起来;军队需要合格的指挥官,彼得一世不仅向欧洲派出了数以千计的留学生,而且先后在俄国设立了数学与海洋学校、炮兵学院、工程学院,这些新式的学校完全按照兵营管理,为了监督学员,彼得下令由退役的士官手持鞭子守在课堂上。 1709年,战败九年之后的俄罗斯军队再次与瑞典军队交锋,取得了空前的胜利,俘虏了指挥作战的所有瑞典将军,侥幸逃拖的瑞典国王带着不到100人流亡土耳其。战争的结果急剧地改变了俄国在欧洲的地位,经常使欧洲北部国家感到害怕的瑞典垮掉了,而一个一直默默无闻,除了自己的近邻,从未影响过别国的国家非同小可地崛起了。
    1713年,彼得一世又做出了一个对俄罗斯历史产生深远影响的决定,他放弃了有着八百多年历史的俄罗斯古老都城——莫斯科。在从瑞典手中夺来的涅瓦河口,重新建立了一个崭新的首都——圣彼得堡,一个穿着欧式服装,讲着欧洲语言、还生活着很多外国人的城市。
    彼得大帝的改革完全忽略了俄罗斯的历史,似乎俄罗斯就是一张白纸,他在重新书写历史,在不顾一切地推行着他的改革。彼得一世以自己的严酷无情来实现他所理解的国家的强盛。为了国家的强盛,从19岁开始,彼得一世以下士的身份在军中服役,kao着战功,而不是沙皇的身份获得了海军中将的军衔,在有生之年,他的个人用度从来没有超出一个海军中将的薪俸。他甚至到一个钢铁厂像普通工人那样劳动一天,用挣来的8块钱买了一双新鞋子。 在一次接见海外归来的留学生时,彼得伸出右手说:“你看,老弟,我是沙皇,但我手掌上有老茧,这些都是为了给你们示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