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乱臣 >

第65章

乱臣-第65章

小说: 乱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文祥道:“王爷何不从辽东几个副都统的着手呢?”
    奕&m;m;#18211;一阵愕然,文祥解释道:“在下听说过辽东几处副都统辖区前两年因辽东灾荒,遂起了不少反贼响马,各都统带兵进剿,尤其是吉林副都统苏克萨最为积极,斩杀响马不下一万人,还带兵夷平了响马出没的村庄,此人是咱们满人中少有的悍将。”文祥咪咪笑着顿了顿:“更为重要的是,这个苏克萨与老佛爷一样都是叶赫那拉氏的满人,深受老佛爷的信任,一直将其当作自己的干侄子看待,若是王爷请旨让苏克萨带吉林兵入朝,老佛爷必然不疑有它。”
    奕&m;m;#18211;为难道:“这苏克萨是老佛爷的心腹红人,如何会肯听我们的话和那吴辰作对?”
    文祥高深莫测的笑道:“王爷恐怕还不知道吧,当年苏克萨在吉林剿匪,那些残存的响马只好流窜入朝鲜劫掠,随后这些响马又被吴辰给收服了,据说是独立的编成了什么义州新军团,王爷试想,这些响马与苏克萨的吉林兵可是血海深仇,不知多少亲族兄弟死在他们手里,若是吉林兵进入了朝鲜,那什么义州新军团不会群情激奋?届时自然少不得摩擦不断,苏克萨是个刚愎自用的武夫,平时在辽东一向都是他惹别人,如今有人惹到了他的头上,哪里能气的过,王爷,文某敢打赌,吉林兵入朝不出半年,便立即会滋生事端。而一旦闹到不可收拾的地步,报入朝廷,凭借着苏克萨与老佛爷的关系,老佛爷必然偏袒苏克萨,触怒了老佛爷,吴辰不是自寻死路吗?”
    奕&m;m;#18211;忍不住道:“不错,这是借刀杀人之计。”
    文祥捋须笑道:“一切还凭王爷明断,在此之前,王爷还是先挑起南疆的战事才好。”
    奕&m;m;#18211;心情随之开朗起来,笑道:“这有何难,法国人的使者现在就在总理各国衙门等待我们回复,他们的条件原本就无力蛮横,明日本王便将他打发走,不出一月,南疆战事便会烧起来。”
    这时,吏部尚书李鸿藻,工部尚书翁同龢在王府外求见,这二人都是恭亲王的心腹同党,因为部里有事,所以才姗姗来迟,奕&m;m;#18211;连忙唤他们进来,二人行了礼,李鸿藻道:“王爷,方才紫禁城里发了一道老佛爷的懿旨,说是派出了钦差去朝鲜,要褒奖那个吴辰,去的是礼部侍郎刘峥。”
    翁同龢在旁道:“这一次老佛爷褒奖恩赏吴辰,想必是对王爷而发的,吴辰是个什么东西,小小的六品官儿,这一次他把王爷牵涉进来,正对了老佛爷的脾胃,恐怕这道懿旨就是针对王爷,王爷应早做准备了。”
    奕&m;m;#18211;此刻心情平和的点了点头,将方才文祥的计策说予二人听,二人点头道:“此计大妙。”
    奕&m;m;#18211;精神奕奕的站起来,环顾四周,在座的十几个人不是各部的尚书便是大学士、统领,可以说整个朝廷一半的重要官员都在他的王府里,想到这里,奕&m;m;#18211;扫除了心中的阴霾,朗声道:“本王这几日便在家面壁了,朝中之事还要依仗诸位,什么时候南疆有了战事,便是吾等反击之时。”
    ………………
    仁川的备战气氛已经抵达了**,除了五千名正规军团之外,令有一万人左右的新兵正在投入训练,这一万人美其名曰称为预备团,月饷只是正规军的一半,招收时也并没有那么严格,只要四肢俱全,视力正常便可入伍,如果说五千正规军是仁川的主攻力量,那么预备团则是作为内卫和辅助进攻使用,此外,仁川安保团也在扩招,人数已经达到了八千。
    吴辰能肆无忌惮的大规模扩军,既得益于英国人在粮食方面的援助,另一方面来自仁川郡近五十万的人口,在仁川,虽是百废待兴,但是抵达这里的汉人越来越多,许多空闲的劳力自然也多不胜举,吴辰干脆将他们招募到军中来,也省的这些人无所事事无事生非,更何况五千新军攻打汉城在日本人协助下他或许还有些把握,可是将来一旦将半个朝鲜控制在手里,总得有人卫戍,有人弹压地方的民变,组建预备团和安保团实在是刻不容缓的事。
    英国与日本方面不断的在催促吴辰进兵,吴辰倒是好整以暇,趁机作出一副不徐不疾的模样,趁机向英国、日本人多捞点好处,如今仁川的军队若是加上安保团已扩充到了两万多人,在仁川绝对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力量,只是粮食问题吴辰一直放心不下,只是拼命催促英国人从印度多运输些粮食过来以来补充战争中的消耗。
    最后,吴辰终于找不到任何借口拖延了,正磨刀霍霍召集各团士兵鼓舞士气,也在内部军事会议上宣布了出征了日期,只是一个意想不到的好事却落到了他的头上。!~!
    ..
第一百一十三章:无妄之灾
    刘峥的这趟差事实在有些莫名其妙,他是礼部侍郎,在京中算是个不大不小的官儿,原本像他这种姥姥不疼舅舅不爱上不能得到老佛爷赏识,后没有大树可乘凉的京官原本就是个按部就班一直熬个十几年差不多了便请辞告老还乡的,他既不得罪旧党,又不去沾染什么洋务,小心谨慎,尽量使自己不卷入那风口浪尖的党争中去。Www!
    像他这样的官员北京城里比狗还多,可是偏偏有时喝凉水都会塞牙缝,老佛爷传下懿旨,说要去褒奖那远在朝鲜不知哪个旮旯里的什么六品武官,为了显示恩眷,居然还提出要派个钦差去。
    这钦差的人选可是个大学问,首先这官员不能品级太低,其次便是要走的开的人,说的难听些,就是那种朝廷里多你一个不多,少你一个不少的那种。刘峥显然很符合这个条件,他接了旨意,原想去朝鲜就去吧,这一次是去送恩旨的,说不定能捞不少油水,话说这天下的官最苦的就是京官,譬如刘峥,堂堂二品大员,若是放在地方上那就是总督巡抚级别牧守一方的封疆大吏,可是在这权贵满地跑的京城,连个屁都不是,不说那些满街到处乱窜的亲王、郡王、贝勒、贝子,还有什么公伯侯子男,就说他这个侍郎上头还有一个加强连的顶头上司呢。
    这年头不比往年,往年侍郎怎么说也算是个大员,可是现在朝廷隔三岔五就弄出个衙门出来,品级是一个比一个高,再加上这些年朝廷卖官鬻爵,连尚书这样的官都敢卖,他这个侍郎算什么?而且礼部一向都是清水衙门,他这个侍郎只能靠朝廷按年发放的俸禄过日子,刘峥是这样想的,既然去了地方,下头怎么说都有那么点银子送吧,不说多了,只要有一千两银子,他也就知足了。
    刘峥开始时倒是觉得这是个美差,当天夜里回家还好好的喝了几盅,算是庆祝。等第二天他去部里正式接差事时,才发现有那么点不对劲了,怎么这部里的同僚看自个儿的眼神有那么一点点不寻常啊,刘峥是个官油子,立即警觉起来,去见了礼部尚书大人,尚书大人仿佛瘟神一般三言两语把他打发了。
    刘峥忐忑不安起来,出了部堂,便看见那工部尚书翁同龢的官轿在门口停稳了,那翁同龢从轿子里钻出来,刘峥是什么人,哪里会不知道这翁同龢乃是恭亲王的心腹,最是不能惹的,连忙巴结着过去见礼。
    翁同龢冷眼望了刘峥一眼,淡然道:“你就是刘峥?”
    刘峥受宠若惊,想不到这位了不起的翁大人竟知道自己名字,连忙应道:“下官就是刘峥。”
    “好好办你的差吧,当心些,莫要沾湿了鞋。”翁同龢说了句莫名其妙的话,便大摇大摆的走了,只留下云里雾里不知何意的刘峥。
    刘峥心里苦笑着说:“今个儿怎么了?”想归想,此时钦差的车驾已经准备好了,刘峥只能上了轿子,出京城去。
    这一路上问了几个官差刘峥才倒吸了口凉气,他突然知道即将宣旨优恤的对向是谁了,原来就是前些日子上奏弹劾过恭亲王的那个吴辰,刘峥先前听到吴辰的名字时也不以为意,还以为是名字相重,毕竟这人指名道姓骂了恭亲王,老佛爷岂会给这样的人褒奖呢?这老佛爷和恭亲王的关系好着呢,好几次刘峥在朝堂上都听到老佛爷夸恭亲王办事得利,前些日子老佛爷还送了几十车上好的绸缎去恭亲王府,优待至极。这样亲密的关系,恭亲王按道理也应叫老佛爷一声嫂子,老佛爷怎么会对一个骂恭亲王的小官优渥厚待?所以刘峥压根就没有想到那里去。
    可是那几个官差信誓旦旦,再联想到那天去部里的情景,刘峥不由得倒吸了口凉气,这才知道,他这个老老实实谁也不得罪的老好人如今竟站在了风口浪尖上,这一次去朝鲜,恐怕早就引起了恭亲王的嫉恨。
    这可怎么办才好,刘峥一时间焦虑起来,可是他现在已经没有退路了,这旨意他去发也不成,就这样回去老佛爷非宰了他不可,就这样,在忐忑不安中,刘峥先是坐轿子到了天津,随后乘船抵达仁川。
    刘峥看着眼前这个武官,武官的年纪并不大,比他想象的要年轻多了,模样也周正,脸上对自己的笑容还算客气,不过如果可能,刘峥还真不想见他,他将老佛爷的懿旨以及新的官印的交到这年轻武官的手里,口里喃喃的张了张嘴,却不知道该说什么的好,这个家伙可是骂了恭亲王,在朝鲜到处惹是生非,将自己卷入风口浪尖的家伙啊,难道还要让自己跟他彼此谈欢吗?
    刘峥是一百个不愿意,可是又想到老佛爷不惜让恭亲王脸上无光,派自己千里迢迢的来给这个家伙封官许愿,这人想必一定深得老佛爷的信任吧,这人连恭亲王都敢骂,骂了之后还能得老佛爷的恩赏,一定不简单,若是今日将他得罪了,自己的下场恐怕就更凄惨了。
    刘峥勉强挤出那么一点点笑容,虽然这笑容比哭还难看,口里客气道:“恭喜吴大人,荣任通商大臣暨朝鲜总督一职,老佛爷如此青眼有加,将来老弟的前程不可限量啊。”
    吴辰被这突如其来的好事弄得满头雾水。通商大臣?还兼了个朝鲜总督?这可是当年袁世凯曾经干过的活啊,想不到这慈禧如此大方,一来便许以了这么威风的官衔,他嘿嘿一笑,摸了摸那官印,口里问:“钦差大人,这通商大臣和朝鲜总督是个几品官啊?”
    刘峥不由得一愣,想不到这愣头青竟问了个这样的问题出来,随后他自己也糊涂了,是啊,这是几品官啊?这些官衔可都是老佛爷拍拍脑袋想出来的,也没有给它定过品级,还真的是谁都说不清楚。
    若说通商大臣倒是也有过先例,当年鸦片战争之后朝廷在汉口设立过五口通商大臣的官衔,可是那并非是正式的官衔,一般都是钦差、巡抚之类的官员兼职的,也说不出个品级来。至于朝鲜总督,也有那么一点点荒诞,按道理,这绝对是封疆大吏中最高的官衔,正儿八经的正二品大员,可是听说过两广总督、两江总督、闽浙总督,却没听说过朝鲜总督啊,总督是上马管兵,下马管民的数省最高长官,可瞧瞧这吴辰,在这朝鲜只有两郡之地,合起来还没有江南一个县大,就这样的家伙怎么也跟总督沾不上边吧?!~!
    ..
第一百一十四章:使劲的忽悠
    刘峥觉得眼前这二楞子对着自己合不拢嘴的笑,一时间又回答不出他的问题,干脆便敷衍他:“通商大臣一直都是督抚一级的官员兼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