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乱臣 >

第91章

乱臣-第91章

小说: 乱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回到行馆,冯子材便巴巴的到吴辰的院子里,叫人杀了几只西瓜,在院子前的槐树下的石凳上与吴辰看了会月色,随后道:“吴大人,这一趟是临危受命,镇南关的局势不容乐观,明日就要出发,咱们议一议战事吧。”
    吴辰摇着蒲扇驱赶着蚊虫,点头道:“镇南关的情况吴某是两眼一抹黑,还要向冯将军请教。”
    冯子材本来就凭着与吴长庆的关系对吴辰比较青睐,再加上他今日请缨,吴辰亦站了出来,因此对这个有担当的故人之子更是看重,于是热情的介绍起镇南关的地形来,临末了才道:“冯某最担心的是便是法军恐怕已经兵临镇南关了。”
    从镇南关传来的军报往往需要三四天的功夫才能抵达桂林,也即是说,法军攻占北宁、谅山一线,黄桂兰兵败自杀是四五天之前的事,再加上镇南关已经乱作一团,吴辰、冯子材的援军至少要十天才能抵达,这段时间内,法军攻陷镇南关恐怕只是早晚的问题,方才在议事时谁也没有提起这岔,恐怕是人人心里都怀着一种侥幸心理,如今冯子材提出来,才让吴辰大吃一惊:“这么说,咱们不是去救援镇南关,是要去夺回镇南关吗?”
    冯子材摇了摇头:“谅山距离镇南关只有百来里路程,可是却大多数都是崎岖的羊肠山路,法军纵然是派出一支兵马拿下了镇南关,这补给也是跟不上的,因此,我若是法军的统帅,攻陷镇南关之后,最正确的办法是毁掉镇南关的城墙和炮台,随后再撤回谅山。”
    吴辰点了点头,很快又皱起了眉头,把镇南关的城墙和炮台都毁掉了,那还守个屁,这不和法国人拿下了镇南关没多大区别吗?他沉吟了片刻,总算摸到了一点儿头绪,试探着问:“冯将军,若是你,该如何部防?”
    冯子材道:“放弃镇南关,在凭祥一带部署防务,并且在龙州建立补给,只要支撑住三个月,朝廷各路的援军就会源源而来,我们便可立于不败之地。”
    吴辰摇摇头:“一旦放弃镇南关,退守凭祥,那凭祥与镇南关一线的十万百姓该当如何?我看这个法子不好。”
    其实这个法子并非不好,历史上冯子材便是依靠这个方法布防的,也没有出现差错,只是守在小城里固守几个月不是吴辰的作风,让他躲在凭祥,还不如杀了他干净。冯子材倒是来了兴趣:“怎么?吴大人有什么高见?”
    吴辰将蒲扇放置在石桌上道:“镇南关既然没了,那么法国人阻止不了我们进入越北,我们也阻止不了他们进入广西,既然如此,那么干脆法国人打法国人的,我们打我们的,他们敢来广西,咱们就去越北去。”!~!
    ..
第一百六十二章:你打你的 我打我的
    “去越北?”冯子材一时间接受不了吴辰这种激进的战略,眼睛瞪得铜铃一般大,一时间竟仿佛石化了。wwW、
    或许是因为穿越的因素,吴辰有着极强的冒险精神,因此并不觉得这个战略有多冒失,他兴致勃勃的道:“法国人补给线过长,必然不敢孤军深入,就算是他们敢进来,我们也攻入他们的腹地,切断他们的补给,骚扰他们的后方,鹿死谁手,还不一定呢,更何况越南人仍是支持我们的,在那里还有黑旗军尚在顽抗,天时、地利、人和,咱们都占尽了,再说冯将军熟悉越北一带的地形,这样打下去法国人定然吃不消,不消数月,便可以将他们拖死。”
    冯子材皱着眉,喃喃道:“话虽是这样说,只是这样做是不是太冒险了一些,咱们是奉命守镇南关,去了越北,战局扭转倒还好,一旦更加恶化,这干系可是很重的。而且冯某以为,退守凭祥,在凭祥、龙州部署防线毕竟是最稳妥的法子。”
    吴辰给顾虑重重的冯子材打气道:“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固守待援固然稳妥,可是同样也有弊端,一旦我们在固守的阶段让法军解决了粮草的运输问题,法国人的军舰进入龙门湾而攻打钦州,在钦州开辟一条战线,你我守在凭祥有什么用处?要一劳永逸的解决问题,非得以攻代守不可。”
    其实吴辰知道,历史上法**舰因为困于台湾澎湖一带,并没有抽调出来攻打毗邻龙门湾的钦州,只是现在历史已经出现了偏差,任何事都有可能发生。更何况这一次远征,吴辰打定了主意去抢掠一番的,龟缩在凭祥还抢个屁。
    吴辰这么一说,冯子材倒是心动了,其实吴辰提出来的计划除了冒险了些外,也是有其益处的,攻入北越,冯子材断定法国人绝不会再进入广西,一是补给随时可能切断,二是后方不靖,想必法军的统帅也没有进入广西的魄力,这样就等于变相的保护了广西,而且又能将战场从广西转回越北去,掌握住主动权。
    他迟疑了片刻,终于抬眸道:“那么若是刘坤一怪罪下来怎么办?”
    吴辰笑道:“刘坤一是总督,我难道不是总督吗?凭什么我得听他的,更何况就算他是主帅,这将在外君命不受的话总是有的吧,你我是审时度势,论起行军打仗,他刘坤一是外行。”
    冯子材想起过往刘坤一对他的打压,胸中亦是澎湃起来,老家伙被吴辰一调动起情绪,比之吴辰更加激动,搓着手道:“没错,此人在湘军是幕僚出身,哪里懂什么打仗,提拔黄桂兰那个草包不就是明证吗?大丈夫不拘小节,凭什么要听他这个外行调度,咱们打咱们的。我这把老骨头是活不了多久了,今日就赌这口气,非让这刘坤一知道老夫的手段。”
    吴辰借机奉承道:“冯将军如此良将,他刘坤一竟不能用,实在愚不可及,就这份魄力,我是最佩服的。”
    冯子材借着月色斜了吴辰一眼,撇嘴笑道:“少来奉承我,冯某玩这把戏的时候你还在吃奶呢。”
    吴辰笑嘻嘻的道:“这是,冯将军是什么人,当年叱咤风云之时还没有吴某呢。”
    冯子材喜滋滋的道:“其实我和你这娃娃也是挺投缘的,说起来你比我的孙子还要小呢。”他浑然忘了吴辰又是在奉承他,不知不觉间也不再叫吴辰做大人了。
    吴辰苦笑道:“冯将军,我这样敬重你,你竟拐着弯的骂我,实在令人心惆怅啊。”
    冯子材也觉得自己的比喻不恰当了些,移开话题道:“来,我们商量商量细节的问题。”
    天刚拂晓,一抹晨曦洒落下一片暖色,院子里的吴辰抬头望望天,脸上带有些倦意的笑道:“不知不觉就过了一夜,冯将军累了吗?若是累了就先去休息吧。”
    冯子材显得倒是精神的很,摇头道:“来不及了,今日就要出城去,我得去集结招募来的乡勇,顺道还要问问粮饷军械准备的怎么样了。”
    吴辰点点头,他亦有事要做,前方吃紧,他可不敢有什么耽误,那刘坤一现在两只眼睛就盯着他们两个,出了差错,恐怕就要打击报复了,吴辰自是不怕他,可是冯子材却是归刘坤一节制的,总不能拖累了人家。
    吴辰道:“粮饷的事我去问吧。”
    冯子材也不客气,道了声扰,便回去自己的院子洗漱了,吴辰用青盐漱了口,用温水浸了把脸,转身对睡眼惺忪的王二蛋道:“营里的兄弟们昨日下达了军令吧?都准备好了吗?”
    王二蛋道:“昨天夜里我亲自去传的令。”
    吴辰伸了个懒腰,抖擞精神:“去备马,先去总督衙门一趟,催一催粮饷的事。”
    到了总督衙门,门口的门丁算是和吴辰混了个脸熟的,又见吴辰穿的是二品锦鸡补服,连忙小跑着过来恭谨的打千问好,吴辰抬了抬眼,望着晨光下颇有些斑驳的总督衙门,问道:“刘大人在吗?”
    门丁道:“回禀大人,刘大人昨日议完了事,便病倒了,夜里请了大夫,恐怕……”
    吴辰皱了皱眉:“恐怕什么?少卖关子,有什么说什么吧。”
    门丁点点头:“大夫亦是无可奈何,说是什么急火攻心,含了淤血,需悉心调养,不要过于忧劳。可刘大人却生了气,说什么时不待我,将大夫全部赶了出去,谁都劝不住,后来便昏厥过去了。”
    吴辰点了点头,这一次他倒没有幸灾乐祸,问了会刘坤一的病情,道:“刘大人现在身体有恙,那前线军饷的事是谁筹办的?”
    门丁道:“这个总督大人早有交待的,是由邓先生主持,昨个夜里刘先生一宿没有睡,去查验府库和向大商贾借粮去了,到现在还没有回来呢。”
    吴辰这才松了口气,没有军饷粮草,昨天夜里和冯子材议论了一夜的事就等于白费了,好在这刘坤一心眼虽小,办事倒是细致,这邓先生应当是刘坤一最信的过的幕僚,这年头督抚巡抚们都开始给自己充实幕僚队伍,一些幕僚人员的权利比寻常的官员还要大,刘坤一既将事情交给那邓先生去办,想必这邓先生办事应该是牢靠的。!~!
    ..
第一百六十三章:挖墙脚
    这时,一队役丁拥着一顶软轿徐徐过来,门丁惊喜的指着那软轿道:“大人,邓先生来了。wwW!”
    邓程达是广西龙州人,少有才名,只是时运不济,屡屡应试只中了个秀才,便再也没有考中一次,心灰意冷之下,只能回到龙州教馆,后来刘坤一任两广总督,早就风闻过此人的才学,便聘请他做了幕僚,邓程达为人干练机智,许多繁琐的事在他手里往往能得心应手,因而深得刘坤一的信任。
    这一趟置办军饷钱粮下来,已忙活了一夜,府库里的存粮是够得,也足够救援镇南关的朝鲜兵消耗,唯有犒赏的银子较难解决,府库里的银子自然是有,但那是朝廷的银子,按律应当上缴国库再由兵部调拨下来,这个程序表面上复杂也麻烦了一些,却也是朝廷控制各省的主要手段,若是私拿出了犒赏军士,不管理由多么高尚,又如何的为了朝廷、老佛爷着想都是死路一条。因此,邓程达自始自终都没有打过库银的主意,于是连夜去向城内富户先借一笔银子,等兵部拨下了款项再还回去。
    那些个富户听说北宁、谅山有失,早已惶恐不安,这时听说要筹集援军的军饷,倒是较为踊跃,大家都不是笨蛋,镇南关失守,许多人在广西的产业也就完蛋了,人可以逃出去,可是宅子、铺面能逃吗?一夜之间,邓程达总算凑足了五十万两银子,这个时候天光大亮,遂掩饰不住疲态打算先回衙门里小歇一会儿。
    “邓先生,那吴辰在衙门口。”一名小校低声在轿帘处提醒。
    坐在轿中的邓程达原本在担心着刘坤一的病情,此时回过神来,略略定神,道:“就在这里落轿吧。”
    邓程达下了轿子,笑着朝吴辰走过去,拱手道:“是吴大人,学生有礼了,吴大人是来询问军饷粮草的事吗?”
    吴辰侧头看了看邓程达,只见他生得倒是倜傥,身上就穿着件藏青的长衫,挽着长袖,徐徐过来,等近些看,竟有些卓尔不群的面孔,笑容很是熙和。吴辰笑道:“是邓先生吗?”
    邓程达点点头:“请大人进后衙说话吧。”
    到了后衙,有人斟上了茶,邓程达轻咀一口,感觉精神了一些:“大人,五十万两白银,一万担粮草都已备齐了,学生已让人备好车马往太平府先行运过去,届时大人可自行查验,大人若还有什么难处,可一并都说出来,如今刘大人病重,哎……学生与刘大人有知遇之恩,现在也只能替大人承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