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封神榜逆天成圣 >

第4章

封神榜逆天成圣-第4章

小说: 封神榜逆天成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寿王大醉失足落水这件事情,早先帝乙已经一再声明,不许再番提起,现在微子衍说出这话,自然说明,化龙池此事,与他脱不开干系,微子启一听这话,面色也是一冷,白了微子衍一眼。
  就这智商,还想暗害我?真是难为了你们两位“智者”了!张帝辛心中嘲讽道,却是不紧不慢的回答道:“多谢王兄关怀,愚弟大病初愈,身体还未复原,自是不宜多饮,还请王兄见谅。”
  “早就听闻三王弟一病,就好似换了个人一般,今日一见,果真是非同凡响。莫不是大病之下,连这性子也转了?”微子启见张帝辛一再示弱,心想这寿王必定旧病未复,言语之中,更是出言挤兑,“三王弟武功卓绝,我这里有几位不成器的武师,倒是想向王弟学习一番,不知王弟何意?”
  “这……”一听微子衍的话,张帝辛故作踌躇之状,眼眸却不瞟向帝乙与闻仲,这两人也是想看一下两位王子的优劣,自然不想多加管理,在一旁无事一般,交谈甚欢。
  “呵呵……早就听闻王兄最近习武甚勤,不如愚弟与王兄一斗如何?”张帝辛说着,一手握住微子启的手,便要往席间而去,“适逢闻太师新归,也好让太师为你我指点一二,倒也是不小的福缘。”


第五章 九鼎案

  微子启本就以贤德闻名,喜好宁静,对那些所谓武修根本没有丝毫兴趣,更何况如他这般地位,亦无需动武,平时里,更不会有什么练习,腰间的佩剑,也只不过是装饰而已,哪里有什么实际用途。
  张帝辛就是看重要了这点,拉住微子启非要分个高下,暗中单手用力,狠狠的捏了微子启一把,寿王本身就身具神力,再加上张帝辛科班出身,自是懂得力道,一捏之下,竟是让微子启疼得龇牙咧嘴,口中大呼“王弟放手!”
  化龙池事件明知是微子启捣的把戏,张帝辛哪里肯轻易放开,手中力道反而加大,直捏得微子启面色发白,方才松手,面色佯装吃惊道:“王兄!你这是为何?不想与愚弟比武,也不用这般瘫倒在地啊!”
  微子启吃痛,眼中愤恨更加一层,手指着张帝辛:“寿王,如你这般莽夫如何理国!”
  “哦?王兄可是说,我等习武之人具是莽夫?”张帝辛开口反问道,又指着显庆殿上正在饮酒的闻太师,“闻太师乃是我朝第一猛士,王兄如此说,恐怕……”
  殿中众人的目光,本就被两人吸引过来,再加上这般的动静,两人更是处在众目睽睽之下,张帝辛心中暗笑,想和我抢天子位,你还嫩得很:“王兄如此说,岂不是让凯旋而归的将士心寒!”
  “你……你!”微子启这才意识到方才口中失言,自知又被张帝辛摆了一道,又见殿台之上,帝乙、闻仲的面色,都有些改变,脸色更是白得难看,心中更是惊悸!
  身为微子启铁杆拥护的微子衍见此也不知如何是好,只能跟着面色一阵发白一阵发红,心想今日寿王开了壳不成,竟能如此雄辩?
  商朝本就尚武,方才微子启的话,却显示对武者的不屑,众大臣虽然观而不语,心中却对微子启侧目而观,若是这人做了天子,岂不是动摇了国之根本,那还了得!
  “大殿下醉了,还请陛下莫要怪罪。”说话这人一身黑袍,头戴额冠四十岁中年模样,下颌一顺黑须甚是俊美,虽是赔罪,说起话来,却是字字铿锵。
  说话这人便是比干,比干是商王太丁次子,也就是帝乙亲弟,照辈分,便是张帝辛、微子启、微子衍三人的叔父,他既然开口,自然无人反对。
  《封神演义》中,帝辛(纣王)暴虐荒淫,横征暴敛,滥用重刑,比干叹曰:“主过不谏非忠也,畏死不言非勇也,过则谏不用则死,忠之至也”。遂至摘星楼强谏三日不去。纣问何以自恃,比干曰:“恃善行仁义所以自恃”。纣怒曰:“吾闻圣人心有七窍信有诸乎?”遂杀比干剖视其心。
  张帝辛不是纣王,所以对皇叔替微子启求情这事,也甚是理解,毕竟纣王不肖,若是微子启为王,大商也不会落到灭国的地步,更何况,比干乃忠义之人,那七窍玲珑心可全是为国为民。
  见比干求情,微子启哪里还敢怠慢,即刻“醉”了起来,口中支支吾吾不知说着些什么,被下人扶了下去。
  帝乙看了微子启一眼,迟疑片刻,却始终没有开口,倒是一旁的闻太师站起身道:“殿下不胜酒力,说些戏言而已,不必当真。”
  帝乙见事了,也不好多做追究,只得坐下饮酒,微子衍见微子启离去,心中自是高兴,原本不见的光阴,也开始渐渐的显露出来,若是微子启势弱,岂不是给了自己机会,当下开口道:“吾曾听传闻,三王弟在飞云阁托梁换柱,甚是了得,愚兄自是不及,方才王兄失言,也是扫了众人兴致,倒不如三王弟一显身手,乘兴举鼎?”
  果真豪门无情义,微子启前番刚走,这里微子衍的井下石就已经落下,说话之时还把自己摘了干净,以免微子启一般,被张帝辛弄得如此狼狈。
  张帝辛看了一眼铜鼎,顿时计上心来,当下站起身来,走到铜鼎一旁,众人只知寿王力大,却从未见过真景,此时更是起身观之,就连太师闻仲都不由站起身来!
  铜鼎造型宏伟古朴,鼎口之上竖立双耳,底部三足如兽蹄一般,显得沉稳坚实,上纹黑色兽纹,品转蜿蜒,围鼎三圈,三面各有一只兽头,狰狞至极。
  张帝辛扶在铜鼎之上,双腿岔开,臂膀随之青筋暴起,面色更是猛得变红,露出吃力之状!
  微子衍本就想张帝辛出丑,见此更是欣喜不已,此时张帝辛却是一笑,眼中露出对微子衍极致的不屑与嘲讽,双手松开,右手放在铜鼎之下,猛得一声大喝,铜鼎竟是闻声而动,缓缓的升动起来!
  “好!”
  “寿王果真神力!”
  “真乃天人也!”
  先前众人还以为寿王气力不济,将要出丑,却没料到,张帝辛单手扛鼎,犹有力待,顿时大声叫好!
  “来人取食!第一食,献与帝乙圣君,愿我大商国运永昌,万古绵延!”侍者张帝辛喊话,哪里还敢怠慢,急匆匆取食送与帝乙,帝乙顿时龙颜大悦,大口称“善!”
  “第二食,献与闻太师和大商众将,祝我大商疆土永固,不兴刀兵!”闻仲听之大喜,为帅者,自不惧战,可更愿刀枪入库,马放南山,张帝辛这话,却是打到了闻仲心坎之中!
  “第三食,献与满朝文武,祝我大商文开武继,英才连绵!”众人一听还有自己的份,自是倍感光荣,心中对于张帝辛的评价更是高了许多,忠君爱士怜文武,这样的王子,必是大商一福!
  “陛下盛恩,殿下浓情,我等必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众大臣此时纷纷跪拜在地,众口一身,帝乙自是大喜,吩咐众人起身,享着“三愿”之食!
  众人欢乐,却让本想让张帝辛出丑的微子衍甚至恼火,没想到此举竟是让寿王出尽了风头,心中不悦,自是颓然做于席前,不再说话。
  侍者送食至微子衍席前,却是面露恐惧之色,就连手中的托板,也颠落在地上!
  微子衍本就恼怒,眼见一下人也敢在自己面前摔翻了托盘,更是心中不悦:“狗奴才,没……”
  话未说完,微子衍的面色忽变,遍身冷汗簌簌而落,竟是直接瘫坐在地,手指着席桌,满脸惊恐:“这……这是为何!这是为何?!”
  众人惊异,往微子衍席间望去,却见席桌之上,巍然而落九道食鼎,纷纷瞪大了眼睛,顿时愣住!
  商朝阶级分明,只有帝王才可享用九鼎,现在微子衍的桌席之上,却出现了九鼎,自是大逆不道!
  “荒唐!简直荒唐!”帝乙大怒,随即拂袖而去,闻仲、比干两人见微子衍席上之物,面色也是一变,却不敢怠慢,紧随帝乙而去。
  “许是下人无心,错置了食鼎,来人,还不赶快重开此席!”张帝辛在一旁大喝,心中却是暗喜,想与我争王位,你们还嫩了些,倒不如早早的发配边地,好让众人省心。
  这事自然是张帝辛所为,铜鼎本就离微子衍桌席甚近,张帝辛单手执鼎,背后长袖一甩,便把邻桌食鼎来了个无中生有,落在了微子衍席上,这招本打算用在微子启的身上,却不料他如此不堪,一会的功夫,竟然“吃醉”,这天大的好事,也只能落在微子衍身上,也算是物尽其用。
  “九鼎案”顿时震惊朝野,短短几个时辰之后,此事便已经传得沸沸扬扬,朝中对于此事更是众说纷纭,有人说是微子衍实属愿望,怕是有人陷害与他,还有人说,微子衍意图谋反,九鼎就是最好的见证,更有人说,微子衍何止谋反,更是想弑父兄,那九鼎便是号令,只需举起,便是一场动乱!
  还有一种猜测,则更为可信一些,说是微子启策划谋反,让同党微子衍在殿中内应,自己在外主持,若不然,微子启怎会酒宴之中忽然借故离开?两人约定,以九鼎为号,鼎动便动手,连同闻仲、比干、寿王在内,一网打尽,这样大商的天下便是两人的了!
  听闻此事的微子启更是彻底抓狂,没想到自己的离开,反而给了他人借口,自己现在就算跳进淇水也洗不清了!
  冤枉!简直是天下大的冤枉!微子衍更是欲哭无泪,席间,自己根本不知如何便多出了一鼎,便是有心谋反,也不可能这般大胆,直接摆在明面之上,可现在事实如此,便是微子衍有一百张嘴,也解释不清!
  至于“九鼎案”的始作俑者,咱们的寿王殿下,此时却是愁眉紧缩,看着摆在茶桌之上的黄簪发愁,虽然知道这簪子不是凡物,可却不知道这簪子如何使用,难不成,拿着这簪子背后阴人?
  张帝辛越想越是觉得无趣,干脆把簪子扔在一旁,躺在床上,刚刚沉静了一会,却感觉全身一颤,脑海之中,更是浮现出一副奇异的场景,一半透明的人体漂浮再半空之中,体内横贯无数条白线,好似人全身的经脉一般。
  一束蔚蓝色清气,自眉心一点竟是缓缓的移动开来,清气所过,经脉便是一闪,一段奇异的文字,便在张帝辛脑海之中浮现,可他一眼望去,却是一字不知……


第六章 梅山猎,袁洪出场

  清气环绕一周天,张帝辛便觉百骸四肢通畅。神光内宁,化为道道精气,精气冲出丹田之窍,流入丹田之中,而自然炼化精气,尔后清气循环与三脉七轮,欲念平息,精神牢固。
  没想到清气竟有如此妙用,张帝辛自知这是修炼之法,只是就算百千年之后,才爆发商周战争,自己的修为也无法与那些仙人相睥睨,只要对方法宝一亮,就只剩下逃命的份,更不用提三教的圣人教主。
  不过,张帝辛却可以凭借自己所学,把冷兵器强化,甚至弄出直到宋朝才有的火炮,在加上,三十六计、孙子兵法等纵横、奇谋之术,便是阐截两教之中的仙人,也大有文章可做。
  张帝辛修炼一周天,便感觉难以为继,那蔚蓝色清气,又归于眉心处,不再移动。那道人是什么人,怎么会平白的给自己这些好处?寻常仙人,哪一个不是道袍飘逸,仙风道骨,那道人却甚是邋遢,张帝辛思考了许久,也没有想到,封神演义中,何时还出了这样一位。
  十日之后,九鼎案“真相”终于水落石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