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统御全球 >

第220章

统御全球-第220章

小说: 统御全球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满意,满意……我这就去把国防部办理相应的接交手续。”

“去吧!”

希姆莱如同大赦,慌忙地从地上爬起来,一眨眼的功夫就跑掉了,他是真怕隆美尔元首突然反悔。

历史上的党卫军,就不受前线将领的指挥,他们的行动必须要希特勒或者希姆莱首肯之后才能动用,这无疑造成了指挥上的不协调。

就算没有希姆莱偷偷扩军这件事情,隆美尔还是会剥夺希姆莱对武装党卫军的控制,至少战时是这样。

隆美尔这个元首现在不能上战场,而是坐镇柏林,他就必须要给前线提供充足的后勤和不受干涉的指挥环境。

德国的将军和士兵的素质都十分高,隆美尔不想这些不利因素,影响到德军整体的战力,那无疑是自废武功的行为。如果二战德军在没有希特勒胡乱指挥下,德军的战绩还将更大,这是无容置疑的。

隆美尔见希姆莱跑出了自己的办公室,他又拿起办公桌上的内线电话,接通了国防部部长布劳希奇:

“布劳希奇元帅,我是隆美尔。”

“嗨!隆美尔。”

“我已经决定把武装党卫军的战时指挥权划拨国防部,你们今后可以任意使用武装党卫军。

希姆莱马上就会来你哪里办交接手续,你立即办给他就是了,另外希姆莱在德国的占领地扩编了二十个武装党卫军师,他们现在还没有武器准备,你从国家武器储备库里面全额拨付,其中有五个装甲师。”

“好的,我立即交人去办……只是……只是国防军这边也差武器装备,国防军在战场上损失的一些武器装备也需要补充。

如果我们把这二十武装党卫军武装起来,那国家武器装备储备库可就没有多少东西了,国防军可就没有武器装备补充了。”

官腔,国防军这帮人啊!就连隆美尔这个防风镜出去的元首,就要这样搪塞,如果换成希姆莱去要武器装备,那铁定是连门都没有。

“布劳希奇元帅,你放心地给吧!至于武器装的事情不用担心,从本月开始,就会源源不断的武器装备给你送来,多到几百万国防军都用不完的地步。”

电话那边传来颇为兴奋的声音:

“伟大的隆美尔元首,那坦克飞机也多到用不完的地步吗?”

“当然,今年下半年你就知道了。”

“那我立即按照元首的指示,把二十个武装党卫军师武装起来,五个装甲师一个也不少。”

“非常感谢布劳希奇元帅阁下。”

“感谢元首的褒奖,这都是我应该做的。”

……

三天之后,隆美尔在德国柏林召开了一次德国武器装备研发会议,这次会议的主题就是要确定德国未来几年武器装备的研发方向。

为了开这次会议,隆美尔专门给瑞士的银行打了几个电话,瑞士银行已经帮助隆美尔销赃了很大一部掠夺而来的艺术品和古董。

瑞士银行的工作人员告诉隆美尔,他的老兵基金现在有三十亿美元,其余账户有大约五十亿美元。

隆美尔元首毫不犹豫地把这五十亿美元提取了出来,隆美尔元首准备狂砸五十亿美元来研发新式的武器装备,以应对美国的提前参战。

比如已经有一些研发成绩的喷气时发动机,V1和V2火箭,地空导弹,空空导弹,原子弹,机载雷达,新式突击步枪,新式主站坦克豹式2,新式铁拳等等。

这都是一些战略性的武器装备,研发费是极为昂贵的,德国及其占领地的大部分收入,都被隆美尔元首拿来支援施佩尔武器装备生产了。

德国此时已经没有钱来投入到新式武器的研发上,隆美尔元首不可能用增发钞票的方式来解决,那无疑是饮鸩止渴,所以隆美尔元首才不得不动用掠夺来的钱财。

战胜国掠夺战败国,天经地义,隆美尔可没有什么心理负担,今后在德国占领苏联之后,掠夺苏联,以弥补德国的损失那也是一定的,只是德国在隆美尔的主持,这种掠夺不针对普通平民而已。

当德国的那些武器生产商和研发机构,在听闻了隆美尔元首如此大手笔的投入之后,纷纷拿出了自己的研发计划,准备向隆美尔申请研发经费。

历史上德国的末日科技多半就是这样来的,但末日科技很多技术难题不是二战就可以彻底解决的,那需要等到电子元件大量出现之后。

所以隆美尔元首才不会去当冤大头,必须把这五十亿投入到德国未来几年急需的一些武器装备上,至于德国的末日科技,还是让他束之高阁吧!等德国渡过眼前的危机之后在说。

……

第397章原子弹研发(上)

等这些军火商和研发机构到了帝国大厦的会议室之后,隆美尔并没有急着开会,而是让他们彼此联合研发项目。

比如地空导弹或者是空空导弹,就要与雷达研发机构合作,因为只有雷达才可以引导导弹进行攻击,空空导弹也必须与机载雷达厂商合作。

因为有的武器系统十分复杂,并不是一个部门就能完成所有的研发任务,那就分工合作,这样既效率,又节约研发时间,从而又节约了研发成本。

隆美尔元首把所需要研发的武器装备修订成册,然后让这些接到研发项目的厂商或者机构,自己去寻找那些没有接到研发项目的厂商或者机构联合。

因为他们才是专业的研发团队,需要找什么的合作伙伴,也只有他们自己最清楚,并不需要隆美尔这个元首去强行安排,那只会恰得其反,隆美尔只要负责给钱即可。

第一天的会议根本就没有开,得到研发项目的和没有得到研发项目的,就在会议室里面彼此联合,这一个过程整整花了一天的时间。

等他们在第二全部联合好了之后,上报研发预算,施佩尔这个德国装备后勤部长就会立即组织人进行论证和核算。

德国人的严谨是出了名的,一切都按照程序走,隆美尔元首也不能轻易去破坏这个规矩,就算他是元首,所有的研发费用都是他出的也不行。

要说现在的隆美尔到底是不是有钱人,隆美尔在法国就有大量的资产,他的老婆带来的嫁妆简直富可敌国。

隆美尔唯一决定的就是原子弹的研发,这才是德国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就算美国参战,德国在苏联战败,只要德国早于美国有了原子弹,那德国也可以保住其国土,并且用体面的方式退出战争。

原子弹那就是相互毁灭的玩意儿,美国佬不是不知道,当美国知道德国有原子弹之后,美国绝对不敢在出兵来攻打或者轰炸德国的本土,要不然,德国也请他尝尝原子弹的滋味,大不了大家一起下地狱。

隆美尔亲自接见了德国原子弹研发的负责人维尔纳?海森伯格,海森堡是德国物理学家,量子力学创始人,193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一个非常了不起的人物。

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后,德国的许多科学家也纷纷背井离乡,其中就包括爱因斯坦,这些物理学家坚决不与希特勒妥协。

然而,有一位同样优秀的物理学家却留下来了,并被德国委以重任,负责领导研制原子弹的技术工作。

但是希特勒却对原子弹的研发投入少得可怜,海森堡每年只能得到每年一千万德国马克的研发费用。

这点钱根本无法让海森堡招募更多的人手来帮着运算海量的数据,就连实验用的石墨板,纯度都达不到标准,这让海森堡的实验数据错误百出,德国的原子弹研发因为经费不足而严重滞后了。

正如“氢弹之父”爱德华?特勒所言:依照德国的科技水平,在1942年就可以造出原子弹。

因为早在1938年德国物理学家就已成功地进行了元素铀核裂变的实验。为何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德国人的原子弹仍未造成呢?

1939年9月26日,著名科学家海森堡参加了柏林召开的第二次核研究会议,并指出了两种利用核裂变能量的可能方法:

一是利用纯铀235制作一种超级炸弹;二是使用一种减速剂使第二代中子减速,从而制造出一种“铀燃烧器”作为能源以提供巨大的能量。

汉堡大学的哈特克也来了,他指出将铀和减速剂分层放置的重要性,两个月后,费米和西拉德也得出了相同的设想。

海森堡认为,从理论上说,石墨和重水都可以作为减速剂,但哈特克这位曾在卡文迪什同卢瑟福一起工作过的物理学家,却认为用重水做减速剂比较好。

但是经过海森堡的多次实验,纯石墨并不能作为原子减速剂,只有重水才是最好的减速剂,可重水那玩意儿德国根本就不生产。

其实,这是德国人失败的主要原因:

因为重水的生产是极其困难和昂贵的,战前世界最大的重水生产厂——挪威的电解水厂每月只能提供10公斤重水,德国本土没有这种设施。

1942年下半年,希特勒自开战以来惯用的闪电战术失灵。为扭转不利局面,纳粹德国加大了研制原子弹的力度,加快了研制原子弹的步伐。

位于挪威南部平原的维蒙克工厂,在被德军占领和接管后成为德国人生产重水的重要场所,而重水即氧化氚,是原子核爆炸不可或缺的重要原料。

英国情报局很快窃取了德国人增加重水生产的秘密,并针锋相对地制定了代号为“新手”的作战计划,该计划试图通过空投伞兵,一举摧毁维蒙克工厂的重要设施。

但在实施过程中由于天气恶劣,再加上伞兵们缺乏相应的经验,要么机毁人亡,要么被活捉,计划以流产告终,消息传到伦敦,英国政府非常失望,同时也非常着急。

经过反复酝酿,一个新的破坏活动方案出笼,1942年6月26日,6名挪威特种兵被空投到维蒙克工厂所在的平原上。

在夜幕的掩护下,他们甩出绳索,身轻如燕地攀登上了峭壁,并与地下组织取得联系,悄悄地向目标靠近。

行动人员绕过重兵把守的岗哨,通过铺设电缆的地道进入工厂,找位置,放炸药,然后点火,紧急撤离。

一切干净利落,悄无声息,随着一声巨响,该计划大功告成,捷报传来,众人释然。

可是,出乎意料的是,不到半年工夫,死灰复燃,纳粹德国恢复了重水的生产。

为此,盟军当机立断,对其实施了严厉的空军打击,投下百余吨炸药,迫使其生产陷入瘫痪。

此后,希特勒决定将设备及重要原料转移到德国境内。英国情报部门获悉,制订了新的行动方案,派遣挪威间谍克纳特与斯金纳兰德打破纳粹的如意算盘。

两人潜入担任运输任务的渡船,安放了定时炸弹与****,40分钟后,炸弹爆炸,顷刻间,39桶重要原料沉入300多米深的湖底。希特勒的原子弹美梦由此灰飞烟灭……

隆美尔怎么可能让历史的悲剧重演,原子弹就是隆美尔这个穿越者最后的手段,万万不容有失。

……

【明天生日,本书会有一个打赏窗口,在章节简介下面,这个生日打赏100%给作者本人,兄弟们根据经济能力意思下吧!落叶不胜感激。】

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

白发催年老,那得更百年。

第398章原子弹研发(下)

当海森堡被隆美尔单独召集到元首办公室的时候,办公室里面不光有隆美尔,还有党卫军帝国师师长比特里希。

海森堡当然认识比特里希这个党卫军上将,只是他想不到隆美尔元首为什么同时召见他们两个人。

隆美尔见德国的首席的科学家来了,连忙站起来,走到海森堡的面前,主动伸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