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统御全球 >

第231章

统御全球-第231章

小说: 统御全球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德国有的我们要有,德国没有的我们也要有。”

经过英国工程师一年多的努力,英国也研究出一款名叫“流星”的喷气式战斗机,这让丘吉尔欣喜若狂,连忙召见了弗兰克?惠特尔。

结果丘吉尔欢喜过了头,英国的流星喷气式飞机是造出来了,可喷气式发动的使用寿命不足一小时,那英国流星喷气式飞机也就是一个笑话了。

隆美尔早在两年前,就投入巨资在研发喷气式发动机,德国在喷气式发动机上,都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英国又不是上帝的私生子,他更不可能在这样短的时间取得突破性进展。

德国研发的喷气式发动的使用寿命有二三十小时,但这远远不够,喷气式发动的使用寿命最少要达到两三百小时以上,才具备大规模装备部队的可能,不然就是巨大资源浪费。

为什么德国和英国都在研发喷气式飞机,偏偏美国没有研发呢?这要从头说起。

20世纪30年代,英国皇家空军机械工程师弗兰克?惠特尔设计了一种时速达500英里(约800公里)的喷气式战斗机,并且申请了专利。

然而,当惠特尔向英国皇家空军提出制造喷气式战斗机的计划时,却被告知该计划“完全不切实际”,英国皇家空军负责人对这个项目不愿意投资一分钱。

这意味着弗兰克?惠特尔被迫在国际上宣传他的专利,希望找到一个私人投资者对这个发明进行投资。但是该文件落入德国人之手,德国利用惠特尔的设计图开发出了德国的喷气式战斗机项目

惠特尔允许他的专利文件不需要保密,几个月之后这份文件到达了德国柏林,被分配给众多的航空机构。那份文件激发了德国工程师的浓厚兴趣,开始研制发展他们自己的喷气式飞机。

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前8年的1931年,惠特尔就向他的上司、英国皇家空军高级工程师A。A。格里菲斯博士提出了制造喷气式飞机的想法,但是被格里菲斯当场否定了。

惠特尔对自己的发明颇有信心,不愿意被束之高阁,于是在国际上传播他的专利,以便找到一个或一些私人投资者对其进行投资。至关重要的喷气式飞机专利细节被整个公布,被德国空气动力学研究机构获得,并把文件送到汉斯?冯?奥哈因的手中。

借助于这份设计图,奥哈因成功地研制出梅塞施米特Me262喷气式战斗机,在1944年投入批量生产。而惠特尔最后是依靠两个商人,英国第一架喷气式战斗机才在1944年投入服役。

……

【兄弟们看着给点支持吧!落叶已经不敢奢求什么了,谢谢兄弟们。】

第416章仅此而已

很多人普遍认为是德国人独立发明了喷气式发动机,但是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其实德国科学家是借鉴了英国科学家弗兰克?惠特尔的研究和设计。事实就是事实,不容篡改,只是德国的研究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丘吉尔在仔细看了“流星”喷气式飞机的生产和研发情况,再一次决定投入大量的资金和科技力量,尽快使“流星”喷气式战斗机研制成功。

而美国兵却没有开始研制喷气式飞机的项目,美国本土并没有这方面的人才,但流亡到美国的人才相当的多,如果美国下决心研发喷气式飞机,也能在美国招募到相关的技术人才。

英德两国家已经认识到喷气式飞机的重要性,并且已经在喷气式飞机的研发上迈出了坚强的一步,美俄都没有相关的项目立项。

但美苏也不是在睡大觉,他们都有各自重点投入的项目,比如美国,投资三十亿美元研发B29战略轰炸机,投资三十美元开始曼哈登计划,并以每月七十万吨的速度建造各种军舰。

英美苏德四国之中,苏联的科技和工业最差,而且他们还与德国处在鏖战之中,这就注定了苏联没有能力同时搞几个大型研发项目,因为资金和财力都不允许苏联这样做。

斯大林针对苏联的实际情况,决定专注于坦克的研发,

特别是T34的批量生产,IS系列坦克的加快研发突飞猛进。

斯大林是****不假,但斯大林绝对不是庸才,否则会他也不可能把无数辉煌一时的对手一个一个搞死,从而让斯大林在苏联一句顶一万句。

从苏联在二战的坦克海,从二战苏联几款性能优良的坦克,就可以看出,斯大林的决策是多么的英明。

相比于自以为了不起的英国来说,斯大林的决策不知道要高明多少倍,其它且不说,二战之后,英国研发的几十款武器装备,几乎全部被淘汰了,没有一款武器得以保留。

至于丘吉尔和斯大林,谁优谁劣?这个问题不好回答,只能说是在当时的时势下,造就的两个不同性格的政客,仅此而已。

……

1941年6月13日,彼得罗夫斯克之战又第二次拉开帷幕,苏军的空袭事件,只让古德里安把地面进攻延后了一天时间而已。

这次一开战,古德里安就让阿米尼把航空军分为三个部分,连续不断地轰炸苏军的阵地,重点是先搞苏联在赫尔科夫的机场,古德里安可不想自己的炮兵在被偷袭一次。

空军的第二个任务就是为坦克开路,JU87俯冲轰炸机两颗500公斤炸弹,一切防御工事都是渣渣。

阿米尼上次吃了大亏,这次是下了狠心的要找回场子,铺天盖地的机群在苏军的阵地上飞舞,不时丢下一两颗炸弹,什么工事能经受住500公斤级别的炸弹?厚达三米以上的钢筋水泥工事才有可能,铁木辛哥可是没有能力在野战中造出如此多的永备工事。

而德国的炮兵,更是把无数的炮弹倾泻到苏军的阵地上,无数冲天的爆炸让苏军的第一道防线瞬间支离破碎,面目全非,苏军修建的各种简易的野战防御工事被摧毁的极多。

德军的大炮最少口径都是105毫米的,苏军在第一道防线上挖的战壕,防炮洞,机枪阵地,迫击炮阵地,在德军密集的重炮前毫无用处,一发炮弹就可以炸塌好大一段。

在阵地上的苏军士兵,虽然在德军炮击的第一时间转入战壕内的防炮洞,可德军的炮火太密集太猛烈,在泥土上面挖的防炮洞就成了豆腐渣工程,也成了无数苏军士兵的坟墓。

只能是被德军炮火覆盖的苏军阵地,在哪里防守的苏军士兵,活着的希望就很渺茫,当然也有被上帝眷顾的家伙,皮发无损。

德军的这次进攻,铁木辛哥没有在派出飞机来偷袭德军的炮兵阵地,主要是铁木辛哥已经没有飞机可派了,铁木辛哥虽然没有飞机支援,但不等于铁木辛哥就没有杀手锏了,铁木辛哥还有杀手锏,铁木辛哥已经在德军可能进攻的路线上安排了一道大餐。

“轰轰……轰轰……”

德军的炮击持续了二十分钟就停止了,古德里安也不想浪费弹药,前两道苏军防线的确不需要多么猛烈的炮击。

现在德军的炮弹可是从千里之外运来的,可不能随便乱用,必须要用到关键的地方,古德里安的几十万发炮弹洗地,那也要洗在有苏军顽强抵抗的地方。

这次进攻,古德里安调集了九装甲师用于进攻,装甲师后面是十几个机械化步兵师,九个装甲师被分成了三个突击群,每个突击群三个坦克师,每个突击群每次用一个坦克师进攻,一个坦克师跟随,一个坦克师保养,每个坦克师进攻的正面宽度在2——5公里宽。

当天空光升起三颗红色信号弹的时候,德军的坦克开始进攻,每个装甲突击群相距大约十公里,第一防线的苏军炮灰就不用说了,德军的坦克和装甲车直接就碾压了过去,基本没有啥反抗,德军的大炮已经让那些炮灰烟消云散了。

铁木辛哥当然知道德军炮兵和坦克的厉害,前面的几到防线都是布置民兵这样的炮灰部队,这些民兵部队的重武器也不多,他们手中最多的就是反坦克手雷和炸药包。

苏军第一道防线,在被德军反复蹂躏两次之后,已经没有几个活人了,什么反坦克手雷和炸药包自然没有了去使用他的人。

至于苏军铁木辛哥在一二到防线上埋设的大量反坦克地雷,如果古德里安不使用炮弹洗地的策略,苏军埋设的大量反坦克地雷的确可以给德军的装甲突击部队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失。

可古德里安一上来就是全面的炮火覆盖,苏军埋设的各种地雷自然也就这德军的炮弹一起殉爆了,反正铁木辛哥的地雷战在古德里安的炮弹洗地的进攻策略下,已经失去了一切作用。

克莱斯上次因为贪功被降了军衔,现在只是少校的军衔,但是古德里安还是让克莱斯继续担任“雷神之锤“装甲团的团长。

今天克莱斯又被分派到了第一线,克莱斯带领一百五十二辆坦克和相同数量的装甲车,他们的后面是整个装甲师在跟进。

……

【感谢兄弟们的月票和打赏,落叶拜谢,下一章晚上码完更新,坚持每天两更,持之以恒。】

刹那永恒0000。。。

起点币打赏1000起点币打赏

刹那永恒0000。。。

起点币打赏1000起点币

第417章炮灰的觉悟

跟随在克莱斯他们后面的两个装甲师,将在“雷神之锤”装甲团攻击前进一段距离后,就上来轮换“雷神之锤”装甲团,从而保证了德军装甲突击群进攻的连续性。

跟随在装甲师后面的步兵师,他们的任务就是占领装甲突击群突破的阵地,彻底撕开苏军的防御战线。德军的装甲部队作战,就想一台运转良好的时钟,准确而无误。

“轰隆……轰隆……”

“报告团长,苏军第一道防线已经被炮兵摧毁了,没有什么抵抗力量,请指示。”

克莱斯想了想,还是拿起自己的面前的话筒,开始向上级汇报情况,在得到的答复是继续攻击的命令后。

克莱斯不在迟疑,连忙命令自己的坦克开足马力对着苏军的第二道防线碾压而去,现在的克莱斯可是小心多了,在冲击的过程中,还不忘联系一下自己头上的空军,维斯上校就是克莱斯他们这组装甲突击群的“保姆”。

当克莱斯联系上维斯上校后,维斯直接地告诉了克莱斯,他前面两道防线的苏军都不怎么强,可以甩开膀子冲锋。但是身上背着处分的克莱斯可不敢在狂妄了,不然自己的代理团长就要被拿掉。

“所有坦克保持阵型,速度二十,目标正前方,继续攻击前进。”

克莱斯的装甲突击群在推进过程之中,居然没有受到多少炮火的袭击,按照以往的作战经验,苏军无论如何也会在此时进行炮火覆盖的。

这情况比较反常,克莱斯暗想:难道是苏军的炮兵群被空军的兄弟消灭干净了吗?这绝不现实,德军的炮火和轰炸,绝不可能把数十万苏军炮兵阵地尽数摧毁。

很快克莱斯他们就突击到苏军的地二道防线的前面,克莱斯调整了下队形,准备突击。

……

彼得夫是一名彼得罗夫斯克地地道道的农民,平时在集体农庄生活,如果农庄粮食大丰收,但大部分粮食会被苏联政府收走,剩余的粮食也只能让农庄里面的人勉强吃过半饱。

如果农庄的粮食欠收,那结果就是大多数人饥无可食,农庄里面每年都有饿死的人,可是没有人敢反抗,就连说错了话,都有可能面临被处决的下场。但农场的官员不在此列,他们有特权,能在农庄仓库里面搞到粮食。

突然,战争爆发了,彼得夫这个农民被强行拉入彼得罗夫斯克,然后彼得夫被分配到了第二道防线上。

这里的士兵,百分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