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统御全球 >

第240章

统御全球-第240章

小说: 统御全球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一情况同样被上报到铁木辛哥那里,铁木辛哥是战役的总指挥,对于德军的“铁拳”不是什么秘密,铁木辛哥早就知道,就连“铁拳”的性能铁木辛哥也是知道的,只是德国一直未大规模使用铁拳,现在德军突然亮出这么多的铁拳,这让铁木辛哥有点不寒而栗。

不在战争初期大规模使用铁拳150型,这是隆美尔的命令,这有两个原因,第一隆美尔不想铁拳反坦克火箭被英美苏复制,任何武器只要上了战场,就不可能保密。

只要英美苏仿制出了穿甲厚度在200毫米的铁拳150,那德国的坦克损失有多惨重就不言而喻了,这是隆美尔不提前使用铁拳反坦克火箭的主要原因。

第二前期苏联的坦克根本不是德军的对手,德军根本就不需要铁拳这种利器,就可以完虐苏军。

第三,在开战两个月之后,苏军并没有完全崩溃,反而是越打越强,英美援助的武器装备也开始大量出现在,德军的装备优势在组建丧失,德军的推进速度已经急剧下降。

在冬天以前拿下莫斯科,这是隆美尔指定的终极战略目标,隆美尔不得不下令把一直舍不得动用的铁拳反坦克火箭,用直升机送到前线部队的手中。

铁拳一送到前线德军的手中,立即给了铁木辛哥一个当头棒喝,把铁木辛哥的装甲突击前锋部队全部歼灭。

铁木辛哥短暂思索后,就决定继续攻击,反击已经全面展开,铁木辛哥不可能放弃,但是铁木辛哥还是做了一些调整。

铁木辛哥不在让自己的坦克去攻击德军的第三道防线,而是像进攻第四道防线一样,先用大量的火箭炮和大炮,把德军的阵地犁一遍,就算德军有“铁拳”又能怎么样,“喀秋莎”和一千门大炮直接就能把德军的第三道防线直接变成烈火炼狱,一切都将随着猛烈的炮击也灰飞烟灭。

铁木辛哥的想法到也没有错误,先用大炮和“喀秋莎”说话,等防守阵地的大量德军被消灭以后才发动攻击,什么威胁都解除了,苏军坦克部队在炮击后,只管直接碾压过去即可,。

苏军的大炮兵主义还是很盛行的,就连后世的天朝也深受影响,隆美尔同样也是一个大炮兵主义者。

苏军装甲部队暂时停止了进攻,停在第三道防线前几公里处,装甲十五军军长格里芬现在担任的是A突击群的指挥官,苏军的异常情况没有逃过他的眼睛,

久经战阵的格里芬,深深地明白现在战场上的短暂平静,就是更加猛烈进攻的前奏。当然这种异常情况,十分考验第一线指挥官的应变能力。

格里芬动了,不过格里芬不是叫第三道防线的德军进攻,而是让自己这段的德军步兵立即撤退出第三道防线后到五公里处防守,这些撤退的德军步兵不是慢条斯理地撤退,而是跑步前进。

军人跑五公里,一般情况下是二十五分钟,苏军前期的炮火覆盖一般是阵地那片区域,最宽大约两公里,两公里之外基本上属于安全域区,要跑完两公里,也就十分钟不到。

苏军也不可能在这样短暂的时间内,就把大炮前移,要知道苏军的大炮现在还在二十公里外第四道防线外,就算用卡车拖拽,加上一些其他的工作,苏军要把这些炮兵部署到第三道防线前,最少的时间是三十分钟。

三十分钟后德军早在五公里之外了。双方都没有什么好的侦查手段,如此漆黑的夜晚也没有什么侦查手段可用。这样的仗更加考验的是指挥官的能力了。

德国德军的步兵在乌漆墨黑的苏联平原狂奔,还好这里是平原,摔倒后立即爬起来继续跑,而苏军也在用快最的时间抢运大炮和“喀秋莎”。

三十五分钟后,苏军的“喀秋莎”开始怒吼,“喀秋莎”一次齐射的时间非常的少,只需要10秒就可以把弹药射完,发射完毕的“喀秋莎”可以瞬间转移,机动能力十分的强大,德国的六管火箭炮和大炮根本没有反击机会的。

“喀秋莎”是可以跑,哪么苏军的大炮就不能跑了,“喀秋莎”齐射后就迅速转移了阵地,然后就是苏军的大炮继续猛烈轰击德军的第三道防线。

几百门大口径大炮同时轰击,那气势与“喀秋莎”轰击的效果不差上下,短短的十分钟,整个第三道防线其实已经不复存在了。

苏联人自己修建的和德军修建的所有工事,百分之九十以上被炸毁,如果第三道防线上面有德军的坦克,火炮和步兵,这一切都将在这次炮击下烟消云散。

可惜第三道防线上没有人,也没有装备,苏军连续两次浪费了大量的弹药,装甲十五军军长格里芬的应变能力,再一次挽救了自己大量的部下和武器装备。

第433章夜战(下)

隆美尔的权力下方,不光起到了表率作用,也实实在在地培养了前线指挥官的主观能动性,对于严谨的德国人来说,这已经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成就了。

格里芬在等待机会,他一直在心里告诫自己,要忍住,要像鳄鱼一样潜伏在水中,然后等猎物靠近的时候,然后突然给予猎物致命的一击。

“轰轰……轰轰……”

苏军的炮弹犹如冰雹一样砸落在第三道防线上,猛烈的爆炸掀起阵地上的每一种东西,就连泥土也是漫天飞舞,爆炸产生的火光映红了半边天空。

阵地上的一切都在燃烧,空气也在燃烧,天空中的云彩也在燃烧。如此猛烈的炮击,什么战壕和工事,都是豆腐渣,在猛烈的炮击下,只能是连渣渣都不剩。

很快格里芬的机会就来了,在苏军猛烈炮击二十分钟后,苏军就停止了炮击,而苏军装甲军剩余的坦克四百多辆,就对着刚刚经历猛烈炮击的地三道防线蜂拥而来。

此时的第三到防线已经没有什么完整的防御工事了,剩下的只有还在燃烧的,支离破碎的阵地。苏军的坦克不管这些,他们必须乘着自己炮击的余威,直接占领德军的第三道防线。

格里芬等的就是苏军的坦克,苏军的“喀秋莎”跑的快,自己打不到,而苏军的大炮也在自己射程之外,因为射程不够,也打不到。

现在好了苏军的坦克开始冲锋了,只要苏军的坦克冲上第三道防线,德军留在第三道防线边缘的炮兵观察员就会把苏军的坦克群准确地报告给格里芬。

而格里芬布置在第三道防线后面的炮群,可以肆虐冲到第三道防线上的苏军坦克部队。那可是一千五百多门大口径的火炮,另外还有三百门左右的六管火箭炮。

德国的六管火箭炮射程比苏军的短1公里,但德军的火箭炮是150毫米口径的,而苏军的才132毫米,所以德国德军的火箭炮威力是大于“喀秋莎”。

等苏军的坦克一到达第三道防线,就是这些“六管火箭炮”发挥威力的时候,其实德国的“六管火箭炮”就是和后世的107火箭炮一样,轻便快捷,便于携带,是支援步兵的绝佳性武器。

格里芬就守在步话机的旁边,手中就拿着步话机的话筒,其实格里芬的心情也很紧张,从他紧紧拴着话筒的手就可以看出,因为用力过大而让指节有点发白,这显然是因为轻微紧张造成的。

前线的炮兵观察员很快报告了苏军的坦克的情况:

“报告格里芬军长,苏军坦克突击群距离第三道防线三百米。”

“距离一百米。”

“苏军开始进入第三道防线。”

“苏军坦克突入第三道防线一百米。”

格里芬听的十分仔细,生怕漏掉了一个字,当炮管观察员报告苏军突入第三道防线一百米后,格里芬对着自己手中的步话机吼道:

“所有大炮对着第三道防线开炮,十分钟急速射。”

“命令在后方巡航的夜间轰炸机群,立即赶来支援,对第三道防线到第四道防线之间的区域进行轰炸。”

格里芬指挥着一千五百门大炮,每门大炮就算一分钟只发射三发炮弹,十分钟时间也是三十发炮弹,短短的十分钟时间,第三道防线方圆几平方公里的区域内就要承受四万五千发大口径炮弹的轰击,另外还有三百门六管火箭炮,射击三轮不是问题,这个火箭弹更加恐怖,苏军那些轻型和中型坦克,不知道在这样猛烈的爆炸中还能剩下些什么。

“碰碰……嗖嗖……轰轰轰……”

刹那间隐藏在第三道防线后的德军炮兵群就对着第三道防线猛烈炮击,方圆几公里内全是猛烈的爆炸声,这炮击的程度比刚才苏军的炮击还要猛烈,本来就被苏军炸成废墟的第三到防线,在极短的时间内,在一次经历烈火炼狱的考验。

苏军炮击的时候阵地上没有人,可是现在却有苏军的四百多辆坦克,这些坦克就如风中的枯叶,被猛烈的,威力巨大的炮击撕裂成碎片,至于坦克里面的苏军,当然也伴随着他们的坦克,被撕裂成肉丝片片飞舞,他们最终的归宿就是和第三道阵地的泥土融为一体。

“轰轰……轰轰……”

地动山摇的爆炸,肆意地撕裂着第三道防线上的一切,摧毁着一切,坦克在这样的猛烈的炮火覆盖下,和豆腐渣没有任何的区别,只能是活棺材,苏军的坦克突击群完了,彻彻底底地消失无影踪。

万幸的是苏军的步兵与苏军的坦克是脱节的,此时的苏军步兵才刚刚赶到第三道防线与第四道防线之间,还没有进入德军的炮火覆盖范围,算是逃过了这一次大劫,但是新的劫难将很快降临到他们头上。

格里芬随时在听取前线炮兵观察员的报告,格里芬一见自己的战术成功,精神顿时亢奋起来,本来德军是没有反攻计划的,拥有优势的德军并不想在晚上对苏军展开反击。

现在苏军失去所有的坦克,哪么德军反击的机会也就成熟了,如果此时不反击,绝对会让这些进攻的苏军乘着黑夜的掩护从容撤退。

这可不是格里芬愿意看到的,苏军自己送到嘴边的“肥肉”都不吃吗?那岂不是傻了,这可不德军的性格。

格里芬跟随古德里安南征北战,没有吃过猪肉,还是见过猪跑的,战机稍纵即逝的道理还是懂的。格里芬一点也不迟疑,连忙发了一份电文给总司令古德里安,请求立即出击。

对于前线指挥官的请求古德里安一般情况下是不会拒绝的,何况是跟随自己多年的格里芬军长,古德里安更加不会拒绝格里芬的请求,古德里安稍微沉思了一下,就同意了格里芬的请求。

“嗡嗡……嗡嗡……”

此时早就在空中巡航的夜间轰炸机飞临第三道防线和第四道防线之间,这一片区域内现在可是聚集着几个军的苏联步兵,并且全是精锐步兵,同时还有两千门左右的大炮,当然他们中间有三个苏军防空师。

苏军前线指挥官尼古拉一见自己的装甲军在短时间内就被德军的大炮给消灭了,顿时万念俱灰,连忙把这里的情况如实报告给了铁木辛哥。

……

第434章原形毕露

铁木辛哥虽然急的吐血,但又有什么办法,这种情况下,铁木辛哥只能命令尼古拉带着剩余的兵力立即后退,最主要的是保住那两千门大炮,必要的时候可以牺牲那些精锐步兵。

也不能责怪铁木辛哥残忍,苏军就是这个传统,再精锐的步兵,在必要的时候都可以当炮灰来使用,铁木辛哥毕竟也算是名将,壮士断臂求生的勇气绝对不会少。

铁木辛哥与瓦图京连忙下令所有参与进攻的苏军步兵先就地防御,让炮兵部队先撤退,苏军的炮兵都由卡车来牵引,只要把大炮挂上卡车就可以走,只要不堵车就可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