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统御全球 >

第261章

统御全球-第261章

小说: 统御全球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豪赛尔性格直爽一点抢先说了,然后是就艾克连忙帮腔:

“总司令,这个打仗嘛,也不能光让维京师那帮小子就把战功抢完了撒,也要想着给兄弟们留点,如果总司令派我们两个师上去,一定比维京师那帮小子干的漂亮,总司令你说是不是吗?”

第471章必须围歼

【是曼施坦因,以更正】

曼施坦因听他们这样说,也意识到了,自己可是总司令,不能偏心眼,不然部队不好带,再说“骷髅师”和“帝国师”也是非常不错的精锐部队,不能这样放着不大用。

想到这里,曼施坦因的脸色稍微好了点,但声音一样严肃:

“你们两个的意见我知道了,但是现在对布良斯克的闪电突击已经发起,各部队都在攻击前进,这个时候是没有办法更换进攻部队的。

等部队突击到布良斯克,就换上你们两个上去打头阵,到时候可不要给老子拉稀摆带,这次你们擅自离开部队,口头警告一次,回去组织好你们的部队。”

……

此时魏特曼的装甲突击群正在进行战前的又一次补给,根据侦查,前方六十公里处,鲁科夫的溃军在哪里布防,他们是挡在布良斯克的最后一处防线。

一旦突破,哪么布良斯克就犹如一个****…裸的美女展现在德军前面,这条防线会不会和上次一样脆弱。

魏特曼在做最后的部署,攻击的命令很快下达,像这种突破敌人防线的穿插之战,绝对是空军打头阵,尽可能地消灭苏军的重武器,这样就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己方的损失。

此时的曼施坦因正在指挥所内仔细地分析着前线送回的各种报告和情报,当然也有无数的参谋帮着整理归类,以便让曼施坦因可以随时查阅。

几名作战参谋手拿推杆,笔直地站在沙盘前,他们的面前是一个巨大的沙盘,沙盘上面是整个苏联的战略事态图,几辆黑色的坦克模型已经被摆放到了沙盘上。

这几辆坦克模型就是代表着党卫军的坦克突击群,他们的后面分成左右两翼,一边是骷髅师的坦克模型,一边是帝国师的坦克模型,在后面就是欧根亲王师的庞大运输车队了。

曼施坦因看完自己部队的事态,没有发现什么大的问题,进攻才几个小时,就挺进到几十公里,还有一百多公里就是布良斯克了,如此进展的速度,可以用神速来形容,

其他部队的进展连一半都没有,看来党卫军的战力真不错,今后一定要多多使用党卫军,别让明珠蒙尘。

当然党卫军航空师也起到了巨大的作用,空军全程护航,并为坦克部队扫清前进障碍,消灭苏军的一切重火力,不然曼施坦因指挥的党卫军装甲部队哪能这么顺利。

这完全是多兵种协同作战的威力啊!不是那一个人,那一种部队可以办到了,荣誉属于党卫军的每一个人。

曼施坦因看完党卫军,开始把目光转移到其他战线,沙盘上面清楚地标注着各部队的进展情况,沙盘上面就用一个小小的军旗代替那只部队,小军旗上面写着那个部队的番号,这样就能一目了然地看清楚整个苏联的战略局面。

德国两个方向钳形进攻布良斯克,右翼的党卫军冲的最快,左翼的德国国防军第8集团军正在与苏联“第22集团军”激战,还没有突破苏军的防线。

第4集团军正在从苏联“第23集团军”与“第24集团军”的结合部突击,第4集团军进展也不是很快,大约前进了五十多公里。

只要德军在布良斯克会师,哪么苏联的三个重兵集团军将被彻底合围并被歼灭。

现在的问题是,曼施坦因的左右两翼的装甲突击群的战斗位置十分突出,两个装甲突击群的后勤补给线,就不那么安全了。这样的战略事态,自己的部队到底有不有危险,曼施坦因开始沉思,开始分析。

为了保护自己的运输线,曼施坦因已经把自己的几个补充师给派到了运输线上防守。德国补充师也有一些坦克,但是数量不多,其他武器到是齐全。

虽然补充师都是新兵蛋子,只要他们能守住已经占领的地方,保护好运输线,曼施坦因的几个主力坦克师就可只管前进,再前进,突破,再突破,用截断敌军的退路来瓦解敌军的战斗意志。

分析完这些,曼施坦因又开始比划起来,比划了片刻好像突然明白了什么一样,抬头就对身边的作战参谋说道:

“命令前线已经空载的卡车立即返回,然后到基地内装载上他前次运送的东西,再快速地返回到运输队去。”

曼施坦因的这条命令意思就是要保证运输队的各种物质供应,随时都是满载,不会出现等要打仗的时候,结果没有弹药什么的了,岂不是很悲催。

只要保证前线弹药等物质充足,曼施坦因相信自己的坦克突击群现在是没有什么苏军部队能够挡的住。

既然决定了要“闪击”布良斯克,曼施坦因也不在迟疑,立即开始对各部队下命令,补充师继续防守前面部队攻击下来的阵地,重点放在保护交通线的方面。

其余的一百多万部队,跟随着装甲突击群对布良斯克地区形成严密的包围圈,曼施坦因打算把布良斯克地区的七十多万苏军全部装进口袋。

曼施坦因下注了,用整个中央集团军群的全部主力下注了,他要的一举拿下布良斯克,占领敌人指挥中枢,瓦解整个苏联的军心,民心,尽快结束布良斯克战役。

其实苏军布良斯克地区的总指挥波波夫,找就不在布良斯克了,他已经把自己的指挥部搬迁到远离布良斯克一百八十多公里外的卡卢加。

曼施坦因为什么敢这样压上全部家当,孤注一掷地豪赌,对于曼施坦因这样稳重的性格来说,绝对不会做没有把握的豪赌,曼施坦因是经过仔细分析了原因的。

德国完全掌握制空权,什么时候打,什么时候撤退,主动权全部在德国一方。所以说曼施坦因完全不怕苏联军队会反包围自己。

在己方全面掌握制空权的情况下,苏联军队的重武器基本上都是摆设,还没有射击就会被曼施坦因的飞机给摧毁,曼施坦因不用担心自己的坦克消耗太大。

曼施坦因还有庞大的补给车队,车队携带着大量的物质,他们可以满足己方前线的一切消耗,并不用太担心苏军的空袭。

中央集团军群在兵力上也占有绝对的优势,虽然还没有达到五倍而围之的地步,在拥有众多优势的曼施坦因为什么不敢去围歼七十多万苏军呢!

必须围歼……

第472章围歼(上)

这样的情况下,曼施坦因为什么又不能进行战略冒险呢,因为这个险值得去冒,成功了能给德国赢得足够的时间,就算是失败了,曼施坦因只是失去围歼布良斯克的七十多万苏军而已。

既然决定了,曼施坦因也不在迟疑,很快就给各部队下达了“闪电突击“的指令,曼施坦因要求各部队组织力量用最快的速度,最猛烈的攻击,闪电突破苏军防线,直接兵临布良斯克,然后完成对良斯克地区的合围。

很快,豪赛尔就接到了曼施坦因的进攻命令,此次两个档位装甲和三个步兵担任左翼的进攻,豪赛尔这个骷髅师的师长但是担任左翼前敌总指挥。

千万不要忽视这个“前敌指挥所”的巨大作用,第一线的情况也只有他们最了解,能在第一时间作出反应,调整部署,纠正错误。

如果前线指挥官什么事就要等总指挥部的命令,那稍纵即逝的战机找就没有踪影了。

如果这样做,曼施坦因的权力是无限加大了,但是部队的反应能力,应变能力也大大降低了,打仗不能光靠命令,还需要“前敌指挥部”的统一协调指挥能力,豪赛尔恰恰是这方面最优秀的战术指挥人才。

其实后世的实践经验也证明,这种在前线设立“前敌指挥部“的好处和作用是很大的,能大大提高部队的反应能力和应变能力的,也能针对战场局势做出相应的调整,这往往又决定着一场战役的胜负。

豪赛尔接到了总司令曼施坦因的命令后,没有立即下令部队进攻,而是站在沙盘前仔细思索起来,作为“前敌指挥官”豪赛尔必须要看看总指挥部的命令适合不适合执行,这也说明豪赛尔拥有独立的思维,绝对不是那种盲从的昏庸指挥官。

豪赛尔在沙盘边思索了一会儿,在比划了一会儿,然后在点点头,开始下达攻击命令。

咱们元首不越级指挥的良好习惯,已经在德军中全面流行起来,基本上不会越级指挥部队,后世光头那种越级瞎指挥就害死好多中央军。

曼施坦因当然不会哪么愚蠢,他的战略命令下达到“前敌指挥所”,然后由前敌指挥官豪赛尔决定具体执行方案。

自古以来越级指挥都是大忌,总指挥部不了解前线的情况,自以为是惊天的妙计,结果用到前线,又是另外一回事了,这样的结果往往是丧师辱国,兵败身亡的下场。

“命令骷髅师和帝国师的坦克突击群在补充完毕后,立即从展开进攻,”其余部队负责跟进,并扩大突破口,同时击溃左右两翼的敌军,务必确保咱们运输车队的安全。

这种远距离突击,并且深入敌军内部,随军的战略物资就举足轻重了,可以说是关乎部队生死存亡的大事,布良斯克地区的骑士完苏军并不是毫无战力,狗急了还跳墙呢!

莱茵哈特作为党卫军装甲突击群的指挥官,他指挥者两个党卫军装甲师的坦克和装甲车,他在接到豪赛尔的命令后,即刻命令自己的坦克突击群前进。

现在距离苏军防线还有几十公里,所以不用编组,1614坦克是赖因哈特的指挥坦克,炮塔上的赖因哈特少将,把耳机带在自己脖子上,手拿望远镜在仔细观察。

莱茵哈特的坦克集群一出发,党卫军的航空师也开始大规模出动了,因为苏联空军好像突然放弃了布良斯克地区,这半个月以来,几乎没有苏联飞机来布良斯克地区,除了苏军偶尔窜来的侦察机。

既然布良斯克地区没有苏联空军的威胁,曼施坦因让阿米尼用少数的几架“BF109”用于警戒,其他的飞机都挂载航空炸弹前去轰炸苏军防线。

“BF109”也是可以携带两颗500公斤航弹的,但是对于把“BF109”当心肝宝贝的阿米尼来说,如果有一架“BF109”因为低空轰炸而被击落,这无疑是要了阿米尼的小命,比死了他妈还要心疼。

所以阿米尼给每一位“BF109”驾驶员下了一个特别的命令,任何人不能低空轰炸,“BF109”的最低轰炸高度为三千米以上,谁要是因为低空轰炸被苏军航空火力击落,阿米尼发誓一定饶不了那小子。

精确轰炸那是JU89该干的事儿,覆盖轰炸那是水平轰炸机该干的事情,让BF109挂载航空炸弹,也就起义个助力的作用,实际意义并不大。

一个庞大的机群从莱茵哈特的上空掠过,他们呼啸着冲向苏军的阵地,刹那间无数的航空炸弹就从天而降,当然苏军那些大炮是最先遭殃的,一门门大炮被重型航空炸弹给掀到半空。

等哪门大炮掉落到地上的时候,已经是纷纷扬扬洒落的零件,苏军的高射炮,高射机枪,同样是对着空中的飞机还以颜色。

“碰碰……”那是高射炮在射击“哒哒……”这是高射机枪的声音“轰轰……”这是航空炸弹的声音。“咻咻……”这是各种弹药飞行的声音。

各种声音交织在苏军的阵地上,整个阵地上硝烟弥漫,巨大的弹坑累累,犹如月球表面的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