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统御全球 >

第274章

统御全球-第274章

小说: 统御全球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德国空军在飞行员素质、飞机数量和质量上,都有一些小小的优势,所以德国损失的飞机和机场要比苏军少一半。

德国还有另外一个优势,那就是德国有专门用于精确对地攻击的JU87,而苏联没有,所以德国可以派出JU87支援地面作战,而苏联空军几乎没有办法支援地面作战。

空军在鏖战的时候,德军及其各同盟军与解放军开始了地面进攻。

首先出动的七十多万乌克兰解放军,他们的战斗任务是从莫斯科和斯大林格勒之间穿插过去,然后到达斯大林格勒的背后,截断哪里的欧亚大铁路,其中三十万防备斯大林格勒苏军的反攻,其中四十多万进攻身后的乌拉尔工业区。

……

【看着兄弟们还有那么多月票投来,订阅也送上了,落叶真是莫名的感动,连烂尾都不好意思,落叶唯有咬牙坚持了。】

第495章决战模式开启

配合他们行动的有苏联反叛军五万多人,这些苏联反叛军将从科米森林出击,偷袭乌拉尔工业区最北面的城市,以达到牵制和分散苏军的目的。

莫斯科和斯大林格勒之间的距离五百多公里,这个距离实在太大了,大到乌克兰解放军可以从容穿插的地步。

七十多万乌克兰解放军排着几路纵队滚滚地向前开进,当头的是三个装甲师,他们几乎没有遇见任何抵抗,只是偶尔几颗埋在公路上的地雷,让人比较烦之外,这次穿插就像是在行军。

斯大林和朱可夫太迷信他们的三大重点防御了,结果隆美尔根本就不按照他们的计划出牌。

德军的这种大规模穿插,朱可夫的意见是试探着出击下,结果苏军几个师的部队好不容易走出坚固的工事,就被雨点般的炮弹给砸回去了。

德军根本就不给苏军走出坚固防御工事的机会,是的,苏军的坚固工事可以抵抗德军人的进攻,同时也阻碍了苏军的出击。

苏军想在自己的防御地段,因为防御阵地内沟壑纵横,碉堡和暗堡灵力,苏军连大规模出击都多不到,因为苏军修建的防御工事绝对不会留下一个向外的出口。

朱可夫随即放弃了试探性的截击,他深信自己的大纵深防御,德军无法攻破,就算德军包围自己的这三处重兵防御点,也是无济于事的。

在乌克兰解放军穿插的时候,一百多万俄罗斯解放军也开始穿插,他们的作战目标是穿插到莫斯科的背后去,截断莫斯科的所有对外交通。

其中七八十万用来防备莫斯科苏军的反扑,其中五十多万用来向苏联的乌拉尔工业中部进攻。

那苏军的乌拉尔工业区就会受到三个方向的进攻,苏军驻防在乌拉尔工业区的部队是有一百多万。

可乌拉尔工业区的面积有两个四川省那么大,看着乌拉尔工业区的苏军部队不少,这些苏军却是平均地分布在乌拉尔工业几十座城市里面。

所以苏军在乌拉尔工业区的兵力十分的分散,他们并没有形成拳头,苏军也不敢让这些苏军聚集在一起,因为有一股苏联反叛军已经窜入乌拉尔工业区。

这些熟悉地形,而且还有很强的煽动性叛军,会让很多对斯大林政权有仇,或者对斯大林政权不满的人,加入他们的行列。

苏军在乌拉尔工业区的一百多万军队,只能抽调出大约五十万人来应对俄罗斯解放军和乌克兰解放军的正面进攻,其余的人全部被苏联反叛军牢牢地拖在了各城市。

苏联反叛军大多数是从苏联革命战争年代走出来的人,既然乌拉尔工业区的城市不好打,他们随即转入攻略苏军的农村地区。

打土豪分田地没有,那就打集体农庄分田地,任何国家的农民,对土地的渴望都是非常强烈的,在农庄快要饿死的农民,当然举双手欢迎苏联反叛军的解放。

苏联反叛军在乌拉尔工业区的发展是极为迅猛的,为了更有趣的农庄,在听闻苏联救国军来了,农庄的农民就主动把苏联派驻的干部整死,然后派人去联系苏联反叛军,如果联系不上,则主动挂出苏联救国军的牌子。

苏联反叛军给自己取的名字就是苏联救国军,他们的目标是彻底推翻斯大林政权,并在苏联实行公平的社会主义,在国际上主张与欧洲国家和解。

苏联救国军大多数都是列宁时代的人,他们不可能因为斯大林的迫害就改变自己的信仰,他们是铁杆的列宁追随者。

而俄罗斯解放军就不同了,他们是德国的傀儡部队,他们的主张是苏联依附德国,同时在苏联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现在双方合作在一起,而且德国还给了苏联救国军一些必要的支持,因为双方有一个共同的目标,那就是推翻斯大林政权,如果不推翻斯大林政权,他们都得死啊!当然这也是隆美尔给苏联埋下的一颗炸弹。

莫斯科和列宁格勒之间的德军也很快部署到位,莫斯科与斯大林格勒的十五万德军也到达指定位置,这两个重兵防御城市之外,还各有几十万德军虎视眈眈,只要这两个重兵防御城市的苏军敢出来,他们就会遭遇灭顶之灾。

一百八十万欧盟军队和六十万德军组成的联军,在五千辆坦克,四千多辆装甲车,两万门大炮,数千架飞机的掩护下,对莫斯科的防御圈发动了空前猛烈的进攻战。

德军的炮弹如同雨点一般打在苏军阵地上,炮击之后就是坦克加装甲车突击。苏军的抵抗也是空前顽强的,他们用手中的反坦克炮,巴祖卡火箭筒和德军在阵地上浴血厮杀。

德军的豹式坦克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车体前面挂着履带,冲在最前面,豹式坦克除了美国支援的一百毫米反坦克炮可以正面在八百米击毁豹式坦克之外,苏军其余的火炮几乎无能为力。

只要德军的坦克突击群冲入苏军阵地,跟随进攻的装甲车就立即放下步兵,与阵地上的苏军面对面地厮杀起来,德国有坦克支援,苏军没有,但苏军还有巴祖卡,混战之中,德军坦克和装甲车的损失就在所难免了。

德军是一如既往地突破了苏军的防御阵地,但苏军并没有崩溃,因为他们的阵地纵横交错,突破几处并不能彻底包围突破口的苏军。

被包围或者没有被包围的苏军,很多都选择死战到底,德军一般会给这些苏军留下一点时间,苏联列宁时代的元帅叶戈罗夫和布柳赫尔就会很快前来招降,如果苏军投降就自不用说了,如果不投降,德军就立即发动猛攻予以全部歼灭。

说实话,投降的苏军不太多,只有三分之一不到,这的确大大出乎叶戈罗夫和布柳赫尔的意外,隆美尔对此并没有多说什么,而是给予了他们足够的信任。

德军在莫斯科防御圈艰难地推进,双方的炮火每时每刻都会把天空打成火红一片,当一百多万俄罗斯解放军穿插到莫斯科背后,莫斯科方面的炮火反击弱了下来。

不是苏军没有炮弹了,反之是苏军在莫斯科储备了大量的弹药和各种物资,朱可夫是在节约弹药,因为他已经做好了长期坚守莫斯科的主意。

朱可夫不是没有想过派兵去击退那一百多万俄罗斯解放军,他是真不敢从莫斯科防御圈里面抽调一百多万部队出去进攻一百多万俄罗斯解放军。

第496章朱可夫不是吃素的

因为德军在莫斯科正面的进攻实在太猛烈了,坦克和装甲车如潮水一般涌来,飞机也是漫天飞舞,德国地面部队可以得到空中支援,而苏联没有。

所以苏联的损失很大,苏军的阵地也在不断地被突破,当然德军的伤亡肯定也不小。

……

弗拉索夫是俄罗斯解放军的总司令,他带着一百多万俄罗斯解放军向莫斯科后面穿插,穿插的前半截还是非常顺利的,可后半截穿插就不那么顺利了。

朱可夫虽然不愿意从莫斯科防御圈抽调部队去阻击弗拉索夫的穿插,但斯大林却不这样认为:

斯大林认为,绝对不能让德国包围莫斯科,一定要想方设法确保莫斯科对外交通的畅通。

斯大林的认识也不算错,如果德国真的完全包围莫斯科,整个莫斯科包围圈里面就有的七八百万苏联人,每天的粮食消耗都是十分惊人的。

虽说莫斯科储存得有近半年的粮食,可谁敢保证苏联有能力在半年之类解除莫斯科的包围,没有人敢做这样的保证,就连朱可夫也不敢。

指望英美发起渡海作战吗?斯大林已经知道英国派了两万士兵渡海作战的事情,在斯大林看来,那不是反攻,那只是表明英国的一种态度。

要想夹击德国,至少需要派遣两百万士兵登陆法国,才有可能实现所谓的两面夹击,应英国只派了两人去送死,所以斯大林并不把全部的希望寄托于英美。

斯大林虽然独%裁,他的认识和政治智慧是相当的高,英美的确不会为了苏联留一滴血,他们什么时候出兵,完全是根据自身的利益来确定。

朱可夫也不是笨蛋,但斯大林让他出兵阻击穿插的俄罗斯解放军的时候,他们就明白斯大林的最终战略意图——尽全力守卫苏联莫斯科,如果实在坚守不住,那就撤退。

这是战略选择的问题,不存在对错,只是看那种战略最适合己方而已。

既然决定出击,朱可夫精打细算地从莫斯科防御圈抽调了八十万军队出来,这些部队全部是趁着漆黑的夜晚出莫斯科城,然后赶赴召集修建好的防御工事。

为了打击俄罗斯解放军的嚣张气焰,朱可夫又悄悄地集中起三百辆喀秋莎火箭炮,然后趁着无月的漆黑夜晚,把这三百辆喀秋莎火箭炮部署到了俄罗斯解放军前进道路边。

俄罗斯解放军一个由缴获的苏联坦克装备的装甲师,毫无戒备地闯入了朱可夫布置的喀秋莎预设范围。

刹那之间整个天空被喀秋莎映红,无数火箭弹“嚯嚯”地呼啸着飞山天空,然后砸落在俄罗斯解放军装甲师的坦克突击队列中,整个俄罗斯解放军的坦克突击群完全被苏军喀秋莎所淹没。

打完火箭弹的苏军喀秋莎火箭炮发射车,立即在空军的掩护下撤退回莫斯科防御圈。

弗拉索夫的坦克师完蛋了,一百多辆坦克,只剩下不到三十辆,其余坦克全部被摧毁。

弗拉索夫得知消息后,心疼得直掉泪,但他很快就恢复了正常,开始让修理营的士兵全力修复那些可以修复的坦克,至于损失掉的坦克,这个不用担心,德国应该会把损失的坦克补上,毕竟哈尔科夫坦克厂已经在生产T34了。

俄罗斯解放军被迫停了下来,等待另外的德军装甲师来做前卫,隆美尔在得知俄罗斯解放军的遭遇之后,就立即命令跟谁在俄罗斯解放军后面的一个党卫军装甲师到前面担任先锋的角色。

克罗夫特就是这个党卫军装甲师的师长,他街道命令后就立即带着队伍加速往前赶,可是克罗夫特刚刚出发不久,前敌总指挥部就下了命令,命令克罗夫特原地休息两个小时,等空军的掩护部队到了之后,再到俄罗斯解放军前面去担任先锋的角色。

隆美尔为了防备朱可夫狗急跳墙,大白天都把“喀秋莎”拉出来拼命,那隆美尔的装甲突击群就危险了,为了避免这一悲剧的出现,隆美尔让党卫军航空军的哈特曼把飞机分成三班倒,连续不断地在党卫军装甲突击群和苏军的上空巡航。

只要发现有点可以的目标,哈特曼就授权自己的飞机可以自由攻击,如果有必要还可以呼叫总部派遣更多飞机支援。在开展的这两天,苏军损失了四千多架飞机,而德国只损失了两千多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