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统御全球 >

第80章

统御全球-第80章

小说: 统御全球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另外第7装甲师负责阻止敌人从北面和西北面逃脱。战斗从1月3日清晨开始,到5日完全占领巴迪亚,意军被俘45000人,462门大炮被缴获。

紧接着英军开始了对托布鲁克的进攻,先是英国舰队对托布鲁克进行了猛烈的轰击,然后皇家空军又对意军机场进行了轰炸,击毁意军飞机数百架之多。

最后一个澳大利亚旅突入托布鲁克的外围阵地,紧接着另两个澳大利亚旅,进入临时建立的桥头堡,分别向左右两翼扩大战果。

第二天早晨意军完全停止了抵抗,30000余人成了英军俘虏,另外英军还缴获了700余门大炮,至此,西迪巴拉尼之战完全结束。

墨索里尼的紧急求援电报又摆到了希特勒的办公桌上,原本希特勒并不想在北非这个愚蠢的地方浪费军队,他甚至可以忍受丢失整个北非,但意大利在北非的严重失利,引起了希特勒的恐慌。

他认为丢失北非在军事上可以原谅,但将会在意大利引起心理上的强烈反应,而这对整个轴心国的行事显然是不利的,所以他决定出兵北非。

1941年1月,希特勒决定出兵利比亚援助意军,但他计划在北非不应采取攻势,而是巩固防御,而墨索里尼哀求希特勒,一定要把隆美尔和第七装甲军派到非洲去。

隆美尔只在法国巴黎修整了一个月,就接到了希特勒增援非洲的命令,属于隆美尔的时代终于来临。

隆美尔曾参加过一战,他率军转战于阿尔立地区、罗马尼亚地区和意大利,曾两次负伤,获得过最高级的铁十字勋章和战功勋章。

在一战期间,他担任团级军官,并供职于参谋部,二战爆发时,他担任第7装甲师的师长,参加了对法战争,他的师由于作战英勇而获得了“魔鬼之师”的绰号,是突破马斯河的急先锋。

在这次6个星期的作战中,隆美尔的部队伤亡仅2400余人,而俘获的盟军达97000余人,由于这次进攻的胜利,隆美尔获得了一枚武士级铁十字勋章。

隆美尔作战有一条原则:

“在两军对战中,谁先用火力压制住对方,谁就可以获得战斗的胜利,在静止时候等候战况的发展的人,常常是会被对方击败。”

隆美尔还擅长于运用机动部队,在一次战役后迅速整编部队,争取新的胜利,是他的拿手好戏。

他还是一位卓越的军事赌博家,善于掌握供应问题,而且藐视困难,并热心作战,一往直前。

丘吉尔对隆美尔就非常尊重。他称赞隆美尔:

“一个非常勇敢善战的对手,如果我可以撇开战争制造的破坏来说,他是一位伟大的将领”。

由于意军的溃退,并且德军大部队还未到来,英军将他们的王牌有着“沙漠之鼠”之称的装甲第7师撤回埃及,进行休整和补充。

它的战区由才从国内调来的、全是新兵的第2装甲师的一部接替,而澳军第6师也换调了第9师,而该师有一部分因补给上的苦难,还未开到前线。

尽管丘吉尔及国内对英军的做法表示担心,但并未引起英军中东司令部的注意,而就是英军的盲目乐观,注定了他们在接下来战斗中的失败。

……

自从隆美尔接到出兵非洲的命令之后,就立即加紧准备,首先是各种武器装备的沙漠迷彩涂装,德国以前的银灰色涂装已经不适合沙漠的环境了,必须更改为适应沙漠伪装的沙漠迷彩涂装。

第二步就是让施佩尔这个法国副总督继续组织法国军工企业的升级改造,隆美尔给施佩尔定下的目标41年底必须把法国和低地三国的所有军工企业全部升级改造完毕。

只要把法国和低地三国的军工企业升级改造完毕,至少可以满足两三百万德国长期而持久的战争消耗,隆美尔一个装甲军在非洲的消耗将没有任何问题。

(二战初期光是法国就有六百万军队,还不包括低地三国的军队——比利时,荷兰,卢森堡。)

第三步,就是隆美尔很早就在收集的钻探设备,施佩尔共找到十多套钻探设备,隆美尔觉得这些钻探设备有点少,又在法国的工厂订购了十几套。

隆美尔这下就拥有了同时钻探三十多口油井的能力,地中海沿线的石油埋藏都比较浅,平均深度大约一千二百米,这样的深度大约需要钻探三四个月的时间。

意大利占领的阿尔及利亚和利比亚有石油吗?德国最致命的短板就是贫油,穿越前的隆美尔十分关注德国周边的石油情况,所以他记得非洲的油田。

世界第十大油田之一的哈西梅萨乌德油田,位于阿尔及利亚东北部,撒哈拉沙漠的北端,油田中干井少,单产高;原油含硫量低,质量好,原油可采储量15。6亿吨。

利比亚油气田主要分布在北部的锡尔特盆地,探明可采储量为56。81亿吨,居世界第9位和非洲第一位,天然气剩余探明可采储量为1。4万亿立方米,居世界第21位。

德国只要牢牢地占据阿尔及利亚和利比亚这两个国家,然后把这两处油田开采起来,德国还会差石油吗?当然不会了,这些石油足够整个欧洲使用一百年。

第143章马耳他岛的作用

而希特勒和德国高层都不知道这两个国家有石油啊!所以希特勒才要去进攻战略纵深极为宽广的苏联。

现在隆美尔既然知道非洲有如此多的石油储备,隆美尔就有足够的筹码让希特勒推迟进攻苏联的时间。

前次因为要苏联帮着运输稀有金属矿石到德国,希特勒已经把进攻苏联的时间推迟到了一年,隆美尔有信心利用这些油田,说服希特勒把进攻苏联的时间推迟到42年。

等到1942年,德国空军的实力已经完全从大不列颠之中恢复了,德国的豹式和虎式坦克肯定也量产了,到时候隆美尔会让斯大林那个独裁者体会下什么叫摧枯拉朽。

这石油问题解决了,炼油厂的建设就是施佩尔负责了,虽然现在隆美尔没有找到一滴石油,但他还是要求施佩尔在法国建立炼油厂。

如果法国政府的资金不够,那就引导法国的资本家参与进来,说服那些法国资本家隆美尔出面肯定没有说服力,利益至上的那个法国资本家也不敢进行如此大的风险投资。

其实不用隆美尔担心,隆美尔只给自己的岳父说一声即可,埃莫森自然会去说服法国的那些资本家,就算那些资本家不投资建设炼油厂,罗斯柴尔德家族还可以自己出资嘛!

再说隆美尔的钱现在也不少了,这些资产都是隆美尔的老婆艾尔莎在打理,他只需要给艾尔莎说说,艾尔莎就可以给隆美尔建设出几座中型的炼油厂出来。

这炼油厂的问题也解决了,那接下还有一个运输的问题,从非洲的******到意大利西西里岛,大约100海里,这点距离是不远。

可有一个岛,就像一把尖刀一样横在西西里岛至******的航线,这个岛屿就是马耳他岛,隆美尔最终在非洲失败,很大的原因就是马耳他岛上的英军截断隆美尔的补给线。

提起北非战事,不得不扯到二战“活宝”国家——意大利。

北非战事首先是意大利挑起的,不料在突袭东非英军时,反遭攻击受重创,一下损失13万人,更为糟糕的是,意军的补给线被英军“切断”了。

而当时英国能直接找意军后勤部队麻烦的,只有驻守在马耳他岛的英军,可别小看这支英军!

马耳他岛位于地中海中部,由五座岛屿组成,其中主岛面积245平方千米,占总面积的78%,海岸线全长180千米,有许多优良海港。首府瓦莱塔,战时人口28万。由于其重要的战略地位,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

丘吉尔在自传中提到:

“自从纳尔逊时代以来,马耳他岛就像是一名忠诚的英国哨兵,捍卫着地中海中部那条狭窄的、重要的海上走廊。在最近这次战争中,它在战略上的重要性比过去更大了。”

正是在他的建议下,至二战爆发时,岛上已经有三个军用飞机场,之后又增加三个,这样就形成了三个皇家歼击机中队,和三个轰炸机中队,并驻有一支1。4万人的卫戍部队。

实际上,早在1940年6月,意大利进军北非前,就与英军争夺该岛,只是穷兵黩武的墨索里尼,根本无军可派,只能出动有限的空军进行轰炸。

加上意军战斗力本来就不咋地,无力实施登岛计划,反而迫使英军加强该岛的防御力量。

老墨不得不厚着脸皮去求助元首,但他此时正在为入侵苏联而做准备,不过还是决定援助意军,希特勒害怕意大利失败而退出战争。

历史上元首找来隆美尔和凯瑟琳商议如何援助北非意军,隆美尔认为直接派一支军队前往北非。

而凯瑟琳则认为应先拿下马耳他岛,尽管元首注意到马耳他岛的战略意义,但他还是派隆美尔率一支军队前往北非,而忽略了马耳他岛。

不过,希特勒还是命凯瑟琳调动德国空军第十军进入西西里岛,任务是:

“攻击英国海军力量,袭击英国在地中海西部和地中海东部之间的交通线,保卫轴心国至北非海上运输线,阻止英国运输队通过地中海,并空袭马耳他岛。”

凯瑟琳元帅麾下的德国空军第十军进驻意大利,与意海空力量一起,对马耳他岛进行轰炸,将岛上的军用设施炸得一个不剩。

之后,德海军潜艇通过直布罗陀海峡秘密潜入地中海,并在1941年底连续炸沉了英国皇家海军两艘大型战舰战列舰“巴勒姆”号和航空母舰“皇家方舟”号。

尽管英国人对马耳他岛进行增援,但都以失败而告终。整个1941年,马耳他岛没能得到一点增援,如果此时德意联军实施登岛计划,一定成功。

可惜元首只看重隆美尔在北非的进攻胜利,老墨、凯瑟琳元帅做梦都想攻占马耳他,前者可惜没能力,而后者只有空军力量,且得不到高层支持。

此时,隆美尔在北非也取得了不小的战绩,1942年6月13日,德意联军攻破卡扎拉防线,托卜鲁克一战,联军缴获了可供三个月使用的物资,歼灭英军3。3万人。

退至阿拉曼镇的英军,已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但隆美尔被胜利冲昏了脑袋,开始轻率地追击英军。

不过,凯瑟琳元帅的第十军此时被调往苏德战场,而马耳他岛上的英军战斗力恢复是惊人的,仅两个月后就开始反击,击沉数十艘德意运输舰,重创非洲军团补给。

1942年10月23日,阿拉曼战役爆发,隆美尔要求的1万吨燃油仅有600吨到位,其他全部被击沉于地中海中!

缺油少弹的德军根本低档不住兵精粮足的英军,仅三个月就一败涂地,凯瑟琳不得不再次派空军掩护运输船队,给非洲军团运去了一批急需的物资。

隆美尔随即指挥恢复了一点元气后开始反击,在山口战役中重创英军,不过,已是非洲军团回光返照了,要知道此时其补给线几乎被马耳他岛上的英军皇家空军完全切断!

仅1943年3月23日一天,即有40048吨位的船只被皇家空军击沉于地中海!

两个月后,二十五万德意非洲军团士兵全部投降!

之后,盟军又以马耳他为跳板,派出轰炸机迫使班泰雷岛上的意军投降,并掩护西西里岛登陆,给了意大利重重地一击!

【每天两更恢复,非洲之站前因后果介绍完毕,今后全是干货了,兄弟们顶起,推荐,收藏等继续。】

……

第144章心腹爱将的待遇

穿越者隆美尔不可能在犯同样的错误,马耳他岛必须用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拿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