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新鸦片战争 >

第159章

新鸦片战争-第159章

小说: 新鸦片战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面部诱发出一股无可奈何的神色。  他们必须在尼古拉一世进宫后,万分小心地安排好皇帝的晚事,才可在宫门口坐更,如果能回自己的小屋和衣躺下,这些人一定会感谢上帝地格外开恩。
    而今晚却一反常态,皇帝在兴致颇高地刚刚点完他钟爱的妃子卡娜丽莎后。  一名一等宫人匆匆来报。  外交大臣戈尔巴夫斯基和陆军大臣急见陛下。
    以皇帝特有的政治嗅觉,他预感到在这黄昏时分。  两大臣急见,必有大事无疑。  为求隐密,他把平时不离其前后的贴身宫人也滞留在后宫。
    此时此刻,最难熬度的还数凝望着宫灯遐想的卡娜丽莎。  她清楚地记得,自从上次得幸至今已整整三十五个日日夜夜了。  每当日落黄昏后,月上柳梢头之时,她一边默念着皇帝分开时对她讲的话“卡娜,我的心肝,我们会很快再见的!”,一边浑身发热地在宽大的官床上辗转反侧,漫漫长夜,似乎专和她过不去,太难熬了!她有时也斗着胆子恨陛下无情,但她明白,并非全是陛下之故,陛下周围几个妖艳地**一定从中又作祟了。
    今晚突接挑灯笼宫人送来地点幸牌,她都不知自己是如何在洁白的玉池中沫浴,也记不清自己往上身喷洒了多少法国威娜宝摩登香水,她只盼着陛下能早一刻跨进她地宫室,早一分宽衣,早一分享受人间的最后一点乐趣,卡娜丽莎情不自禁的将手放在了自己高耸的云峰上,微微颤抖着捏动起来。
    卡娜丽莎的宫室是一处极具为考究的欧式寝宫,毛茸茸的澳式地毯上摆放着墨绿色的法制钢琴,金壁辉煌的垂式大吊灯悬在屋子的中央。  一尘不染的各色小古董错落有致地摆放在精美的木柜中。
    此刻室内春情泛滥,卡娜丽莎怀的爱欲如同火焰一般燃烧。  她的理智让她的手在云峰上停止了下来,怀着难以言表的急切心情,她的两眼又仔细地审视起她居室中的这一切,生怕出了半点差错,她有时甚至怀疑起陛下不送点幸牌来的缘故,是自己居室的摆设引发了陛下的厌恶。
    “叭哒!叭哒!”正墙上金钟的计时声打断了卡娜丽莎的思绪和审视。  她不由的掀起那美丽的睫毛抬头望了一眼金钟。
第四章龙熊之争二百八十九
    第四章龙熊之争二百八十九
    “啊!…了!”
    是的,金钟并未走快,卡娜丽莎也没有看错,这时确实已是次日凌晨…了。
    凭着她接纳幸事的经验,她预感到宫中今晚一定出了大事,虽然她对两大臣急见尼古拉一世之事丝毫不知,因为按宫里规矩,是不会有人告诉她这事的。
    不错,安娜爱莎的预感是正确的。
    1853年的10月16日,奥斯曼帝国在俄罗斯占领摩尔多瓦和瓦拉几亚两公国后向俄罗斯宣战。  随后奥斯曼派遣军队进入高加索地区对圣尼古拉发动进攻。  半月后,也就是11月2日,这则消息送到了圣彼得堡的冬宫,于是卡娜丽莎失望的期盼了一夜,当晚尼古拉一世彻夜未归。
    实事上尼古拉一世不会在乎奥斯曼帝国的宣战,那是一个老大腐朽的帝国。  它之所以没有被列强瓦解,只不过列强没有找到公平的分配法则,因而相互牵制而不敢下手。
    那么尼古拉一世通宵达旦的商讨,他在紧张什么呢?
    还是俄罗斯的外交大臣戈尔巴夫斯基道出了尼古拉一世的心声,土耳其苏丹阿卜杜。麦吉德敢向我们宣战,那么英、法两国肯定要宣战,看来战争已经是不可避免了,我们必须作好最坏的打算。
    就在俄罗斯积极准备的时候,1854年3月27日和3月28日,英国和法国一前一后几乎同时向俄罗斯宣战。
    最坏的消息来自奥地利。  奥地利皇帝佛兰茨。约瑟夫拒绝了俄罗斯邀请其参战地请求,申明在战争中保持中立,一份小小的申明导致了欧洲神圣同盟的瓦解,也让一个普通普鲁士贵族俾斯麦,看到了欧洲棋局上的连续几步后手。  此时他向远东方的一个中国亲王写了一封信。
    当刘翰受到这封来自奥地利的书信时,已经是1854年的10月。
    刘翰此时正在漠北蒙古地区地恰克图,这里是一座边贸城市。  从北京过来的火车只能通到库伦。  从库伦到恰克图还有300多公里地路途,源源不断的牛车、马车往返于库伦和恰克图。  此时的恰克图驻扎了中国陆军第五集团军的十五个镇的兵马。  近八万军队驻扎在此地。  让对面的俄罗斯军队紧张起来,恰克图这座往日颇为热闹的边贸小镇已经冷清下来,不过以冷清形容恰克图并不准确,因为街道上地人群比往日更多了,只是多的是中国陆军的将士。
    “巴图亲王真是个傻蛋,居然愚蠢的逃进了俄罗斯人的地盘,他也不想想。  罗刹鬼子可能为了他得罪中国吗?只是我有些奇怪乌里雅苏台将军手下有二万五千人的骑兵,怎么可能让那龟儿子跑了。  ”
    说话的是刘翰身后的柳得志,两人谈论地是被查出和俄国人勾结的扎萨克图汗部前亲王。  他带着一干亲信逃到了俄国,在中**队大军压境之后,俄罗斯人连忙将巴图亲王归还了中国。  这位倒楣鬼的结局还算不错,被刘寄软禁在北京城中。
    见到柳得志发问刘翰淡淡说道:“让他跑了又何妨,俄罗斯人不是乖乖的送了回来。  ”
    柳得志跟着刘翰已经一年多了,久了他也摸索到了这位亲王殿下的脾气。  亲王殿下是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平民王族,他并没有一般王族盛气凌人地习惯,却在做事中百折不挠更加坚强,在加上亲王殿下见多识广,柳得志很喜欢向他尊敬的殿下请教一些问题,听到刘翰的回答。  柳得志又说道:“俄罗斯人真是孬种,我们的大军一来,他立刻就服软了。  ”
    刘翰笑了笑说道:“这是俄罗斯人聪明的地方,他们知道我们来干什么的,可是他们还没有服软,总理衙门要他们交出来的土地,他们仍然占据着。  ”
    一阵风吹来打断了两人的谈话,已经十月份了,草原上的大风里渐渐带着凉意,每到晚上不裹上厚厚的毯子便无法入睡。
    两人要去地方向是恰克图新建地邮政局。  他们的身后还跟着刘安和几名警卫。  这阵风让所有人都将军服地领子翻了起来。
    在黄土茫茫的小镇上没有走多远便到了恰克图的邮政局,这座邮政局是第五集团军来到恰克图以后临时修建的。  修建的材料是内地用火车运来的水泥和砖头,虽然用上了新式建材邮政局的外貌却颇有蒙古包的味道,整个建筑像一个倒扣的锅底,门外一排水泥线桩将缆线连接到库伦。
    每天刘翰都习惯亲自来一趟邮政局。  一来他可以早一点收到温莎的来信,二来他可以视察一下第五集团军的军容,偶尔还可以得到一些不能从文书报告里得到的消息。
    刘翰掀开油腻的门帘子,弯腰钻了进去。  屋里温暖和一些,空气有些混浊。  从屋顶的亮瓦透进来的光线照着邮局里繁忙的气息。
    现在集团军的战士们都在操练,只有少量的军官在进出在这里。  见到一个将军突然进了门来,大家都停下了手中的事情。  一个中校军衔的军官领头大喊了一声:“敬礼!”
    屋子里所有军人都向着刘翰抬手行着军礼,这种军礼和解放军的军礼基本相同,在刘翰回了礼后大家都放下了抬起的右手。
    刘翰并不想打扰大家,他向屋里的军人说道:“大家继续,在这邮局里本将军和大家都一样,只是个顾客。  不用管我,继续做你们的事情。  ”
    刘翰这位第五集团军的亲王将军在军中一向低调,第五集团军的许多事情都是石总参谋长和训导总长罗泽南在负责,所以很多人并不太怕这位亲王将军,反而大家还觉得亲王将军平易近人。  现在见到刘翰进来,这些人主动让出位子让刘翰先办。
    邮局的负责人是一位中年大叔,他在刘翰进门时便将他认出来。  这时他已经将刘翰的信单独放好,把两封信件送了出来。
    像往常一样,刘安上前接过了信,临出门时中年大叔向刘翰说了声:“殿下,今天有一封是外国信。  ”
    刘翰一看两封信中果然多出了一封洋文和中文混杂的信,刘翰向大叔说了声:“谢谢!”
    离开邮政局,刘翰和柳得志说着一些闲话回到了营帐。
第四章龙熊之争二百九十首尾不顾
    第四章龙熊之争二百九十首尾不顾
    进了帐中刘翰取出那封外国信仔细观看了起来。
    今天的信封让刘翰觉得有些意外,信封上贴着的一枚奥地利的邮票,信封的口子看得出来是重新张贴上去的,
    抽出信纸是一封德文写成的书信,原本刘翰有些犯难,对于德文他的程度无论如何也不到书信的地步。  好在后面有两页是中文写成的,看字迹有些潦草,刘翰一眼便认出了是温莎的字迹。
    刘翰首先看了落款,有两个落款,一个是温莎,一个俾斯麦。
    刘翰信中恍然,原来这是俾斯麦写来的信。  之所以翻译成中文,一定是温莎将信翻译好后重新寄了过来。
    看着温莎的字迹,刘翰不由想念起温莎。
    刘翰不自禁的从行军床的枕头下拿出了温莎的照片,已经和心爱的人分开近一年了,刘翰摩挲着黑白照片上巧笑倩兮的温莎遥想起临走前的哪一晚。
    哪天刘翰被紧急召到宫中议会,回来后天色已经很晚。
    当天的会议上,皇阿玛决定调派第二、第三、第五集团军进入漠北,追击进入罗刹国的巴图。  刘翰作为第五集团军的将军,自然要离开北京。  将军上马出征是不能携带家眷的,何况温莎并没有和他成亲。
    回到亲王府,刘翰顾不上吃饭,将消息告诉了温莎。
    两人突然要分开了,刘翰心中充满了离别的愁绪。  让他有些意外地是。  温莎并没有露出很伤心的样子,她只是细心的照顾着刘翰,让下人替刘翰准备好晚膳,又亲自为刘翰准备外出的用品。  吃完饭有陪着刘翰在月光下说话,叮嘱他外出要小心。  刘翰本就有上马报效国家的念头,见温莎如此温柔体贴,心中安心了大半。
    直到晚上刘翰因为即将上战场心中不免有些起伏。  便起了床向温莎的卧室走去。  到了温莎的房门外,刘翰听到温莎伤心地哭泣声。  他才明白温莎表现得很开朗的样子,只是让自己走得放心。
    想到这些刘翰心中充满了对温莎地思念之情,有妻如此,夫复何求,这次回去后,一定请求皇阿玛准许自己迎娶温莎。
    刘翰收回心中的思念之情,从头到尾将信看了一遍。  俾斯麦的信中主要提到了欧洲现在的局势。  英法两国都已经向俄罗斯宣战了,奥地利和普鲁士在战争中保持了中立并、签署了一份奥地利和普鲁士在战争中结成防御联盟的协议。  由于奥地利的压力,现在俄国已经撤出了多瑙河流域。  只是战争的进程现在由不得俄国人了,英法土联军已经在土耳其(奥斯曼)境内汇合,现在正在向俄罗斯境内进发,乌云在黑海上空密布,一场大战已经不可阻止地即将发生。
    刘翰看完信,心中对这次的计划越发笃定。
    现在俄国人在欧洲陷入了战争的泥潭。  东面的情况,中国占据绝对优势,此时不动更待何时。
    刘翰折叠好书信,兴匆匆的向刘安吩咐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