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长陵 >

第6章

长陵-第6章

小说: 长陵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再不愿被他看到自己的真正面貌,傲慢如她,岂容见弃于人。
  所以她不告而别,纵然后来再逢,她已是叱咤风云的越二公子,他自不会作何他想。
  长陵将那短短的几日光景埋藏于深处,她从没过对付流景提起只言片语,直到身中同心蛊,长盛昨夜的那番话让她再度动摇。
  看付流景瘪了瘪嘴,翻了个身继续睡,长陵情不自禁的扬起了嘴角。
  王珣主仆二人悄无声息的离开大营,不知去向。沈曜他们虽然一度奇怪,却无心去追究,前方的哨兵传信来说,漠北军又有了新的动作。
  “将军,漠北军全线收缩,十万大军动身前往蓟州关卡。”
  沈曜不明所以,“蓟州?那不过是一个边城小镇,就算攻破仍有泷江阻隔,隔江所望乃是贺家,他们岂敢对阵贺家三十万兵马?”
  “他们不敢。”长盛来回踱了几步,“漠北军此前折损不少粮草,再拖延下去只能无功而返,蓟州虽然只是一个临海小城,物资尚算丰富,他们若洗劫蓟州,与我们的对峙至少能再拖延一个月。”
  长盛身侧的副将魏行云道:“一个月足矣让他们雁国再派援军,我们若是再调来巴蜀四郡的兵马,贺家定会趁虚而入。”
  沈曜见付流景始终默不作声,出言问道:“流景兄如何看?”
  付流景此前似乎一直在看着长陵发呆,听到沈曜问起,怔了一下,“啊?什么?”
  “漠北军前去蓟州,何以要调派如此之众?此等时节分散兵力,对他们有何好处?”
  “他们多抵是担心途中会遭伏击,毕竟那对峙泰兴的兵马占据良好地势,我们也不见得会冒险一战,不过……”
  “不过什么?”
  付流景脸颊绷了绷,没有回答,长陵却指着地图上的一处道:“谁说我们不能冒险?”
  长盛看了长陵一眼,“你的意思,是要对那前往蓟州的雁军下手?”
  “我们今夜从南门而出,绕过伏龙山的这条瀑布择捷径而行,在他们途经的泰谷交界之处自山侧突袭,”长陵不容置疑:“只需三万步兵,由我统帅,必将雁军悉数围剿。”
  长盛稍稍思付,留下六万越家军与两万沈家军守城,泰兴城不至被攻破,但要歼灭前往蓟州的漠北骑兵,尽管危险,长陵亲率的赢面比他要大。
  在场诸位皆以为可行,长陵见长盛也未有提出异议,正想下令厉兵秣马,哪知付流景一脸不悦,振袍离开了帐内。
  众人不明就里,长陵视若无睹,径自在地形盘边上继续研究地势。
  皓月当空,付流景坐在城墙边,一手持着酒壶,晚风轻轻拂动他的衣襟。
  他坐了好一会儿,听到身后有脚步声都会装作不经意的回过头,没看到想看的人,嘴角牵动了一下,自嘲的扭过头独自饮酒。
  当长陵走到他身后时,他的酒壶早空了,她换上一身铠甲,腰间配着长剑,银色的面具在月华下显得英气逼人,“我走了,你留在泰兴等我回来。”
  付流景不吭声,长陵欲要离去,却听他叫住了她:“长陵。”
  “你今年多大了?”
  长陵眉梢微微一动,“十七。”
  付流景转过身,深深望着她,“你杀过多少人?”
  “没数过。”
  “所杀之人都是恶人么?”
  长陵双臂抱在胸前,“都是我的敌人。”
  “你不怕有人找你寻仇?”
  长陵闻言一怔,付流景见了,笑了笑,吐息间带有一点酒气,“是了,你是中土第一高手,有谁能杀得了你。”长陵不答,付流景继续说道:“我从未杀过一个人,别说人,连一只鸡都没有杀过……我胆子很小,所以,害怕战争也厌倦战争……”
  长陵看不懂他笑中的深意,更听不懂他这番狗屁不通的话,只当他是担心自己战死了会让他受到牵连,“我承诺你,两日内必平安归来,绝不会引发同心蛊毒。”
  付流景低下头,长长吸了一口气,又迅速背过身去,“我知道,你去吧。”
  长陵转身跨步离去,没有发现他手中的酒壶壶口被他捏碎,鲜血从手心滴落。
  是夜,越家聚齐各步兵营悄悄出城启程至泰谷沟,一路未有半刻停留,在绕过伏龙山之后的那片险而又险的瀑布,长陵领兵由东向南,翌日日中,即抵达泰谷地带。
  泰谷沟地势特殊属丘陵之地,有许多山岭与灌木可做伏击之用,算上时辰雁军最迟黄昏也要经过此地,副将魏行云不敢耽搁,按计划将兵马分伏于山道两侧,长陵则挑了处视野绝佳之地,藏身于树中,以便随时迎敌。
  可他们这一等等到日落西山,别说漠北军的十万铁骑,方圆百里内连半个人影也没见着。
  如此一来,莫说长陵,连魏行云他们都不免又惊又疑,泰谷沟是前往蓟州的必经之地,雁军不走此处,难不成改道去往别处?
  长陵心中升起一种不祥的预兆,直到远方灰蓝的天幕中,隐隐蔓延起肆意的黑烟,她只觉得脑中“嗡”一声,身体竟似僵住一般,看着泰兴城方向升起赤红之光。
  所有人见了,均是惊骇不已,魏行云惊道:“二公子,雁军竟然选在此时攻城,看来先前移军都只不过是为了分散我军的幌子。”
  长陵强自按捺下来,“若只是幌子,我们派出的斥候应当会及时察觉,怕只怕是我们军中出了细作,有意与雁军勾结。”
  魏行云一凛,“什么?!”
  长陵的手慢慢握紧了腰间的剑柄,她对魏行云道:“魏将军,我先一步赶回泰兴,你速速带兵跟上,不论发生什么,都切忌冲动卷入混战,弟兄们的命可都握在你的手中。”
  论年龄,魏行云比长陵大了二十有余,平日里难免会有看不惯她桀骜不驯之时,可眼下乍然听她这么一说,魏行云脸色刷地惨白,“二公子,你孤身回去,未免太过犯险……”
  长陵又岂会不知这个道理?但一想到付流景在泰兴城内等她,只想若是回的迟了,怕也是活不成了。
  “魏将军,先行一步。”她说完话,身形一闪,便即消失在夜幕之中。
  东方黯红的天愈烧愈旺,冲天的黑烟愈来愈浓。
  这一路上长陵一遍遍安慰自己城中尚有军士八万,那漠北军就算倾尽全部兵力,没有个三日断不可能破的了城的。
  她恨不得立刻插翅飞往泰兴城,但山路崎岖,饶是她轻功再好,等赶至伏龙山断崖处也足足费了一夜,一夜过去,从天黑到天明,当她眺望着泰兴城的那瞬间,仿佛看到了一幅用鲜血浸染的画。
  黄沙卷起了烧焦的越家旗,漫漫沙石中,被新蹿起的火苗吞噬而去。
  那是一片灰沉沉的死寂,城楼上横七竖八躺满尸体,护城河外尸横遍野,城内点点火把在各处闪烁,雁军的笑骂之声,城中百姓的哭喊之声此起彼伏,阴风怒嚎,似乎也在试图唤醒惨死的灵魂。
  伏龙山的瀑布声响淹没了一切声音。
  长陵一步步走下伏龙山,视野所及之处都堆积着越家士兵的尸体,空中盘旋着几只秃鹫,路早已殷红,血汇流成溪,涌入飞泻而下的瀑布中,滚滚河流也被染成一片赤色。
  心底深处死死压抑的恐惧终于在这一刻支撑不住了,长陵下意识的去翻寻还有没有存活者,这时一个背插羽箭之人突然站起了身,面目狰狞的举刀向她砍去。
  长陵稍稍避开,回头看到那人面孔,正是飞鹰派掌门孔不武。他早已杀红了眼,见一击不成大声一吼,再次劈砍而来。
  “孔不武,是我。”长陵截住了他的手。
  孔不武听到她的声音,整个身子徒然一晃,他的眼睛似乎已看不清眼前的人影,双手一松,整个人无力的倒向地上,长陵忙蹲下身扶起他,“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我大哥人在何处……”
  “他们勾结雁人,杀了越大公子……二公子,你快走,沈曜他们……就要来杀你了……”孔不武的手慢慢垂下,那双慢慢变得空洞的眼,却终究没有闭上。
  长陵僵了片刻,伸手替孔不武阖上了眼。
  “本以为还需半日,没想到二公子这么快就回来了!”
  长陵循声抬眸,有一大队骑兵自远出来,当先领兵的正是沈曜,他的身侧依旧跟着那些江湖高手,却少了四五个与越家交好的,怕是和孔不武一样有死无生了。
  长陵一言不发站起了身,沈家军个个都不敢离她太近,临近十丈的距离就停了下来,倒是有一半雁军靠得近些,很快把她前方的路围成铁桶一般。
  此刻沈曜的脸上再无半分昔日的仁义之色,她看着那张笑的扭曲的面孔,手指勒着剑鞘摩挲,“好个武林盟主,好个沈家,竟连勾结外敌之事都做出来了。”
  以援军抗雁为名,利用越长盛与他多年兄弟之谊,想来许久以前这一局就已布下了。
  沈曜唾之以鼻:“你们用刀杀人,我们以谋杀人,都是杀人,何来贵贱?”
  长陵冷笑一声,想到眼前这人就是大哥心中“重情重义之人”,心底蓦然涌起无限的悲凉,她盯着沈曜,一字一句问:“我大哥可是被你所杀?”
  沈曜虽然也惧怕长陵,但他仗着离她尚远,身边有高手相护,只消她稍有动作,身后的士兵便会毫不留情的拉动弓弩,此刻是他立威之际,自不能有半分怯意,“是又如何,不是又如何?越长陵,你现在,还能如何?”
  沈曜抬眼望去,他刚看到长陵抬起头,眼神中升起一股杀气,下一刻起落有如日月不住空,转瞬飘转失了踪影。
  沈曜倒抽一口凉气,乍见白光骤现,突然之间空中涌出一股浩然催城欲倒之势,一道人影宛若鬼魅幽魂般出现在沈曜的头顶之上,剑刃破空之声犹如鬼泣,这一招名为“渡魂”,渡魂一出,向来有死无生。
  “哐当”一声震天之响,剑竟铮然而断,长陵倒跃落回地面,沈曜身边诸人这时才纷纷拔刀护住沈曜,目中流露出极度惊骇之色,更别提沈曜手中那根本来不及出鞘的碧落剑。长陵手中长剑已裂为三截,散在地上,却不是因为有人所挡,而是剑早就被人换过,剑质拙劣,当真气灌入时根本无法承受,这才自行迸裂。
  长陵扔掉断剑,有剑无剑对她而言本无太大区别,她手腕一抬,正待翻掌,却忽觉心口气血翻涌,“噗”的一声,一口血雾喷出,剧痛刹那间传遍四肢八骸。
  长陵瞳孔微微一缩,只感到周身开始麻痹,体内的真气沸腾欲散,她试图强行运功,五脏六腑当即痛不欲生,心头血再次呕出,血滴滴落地,夹着丝丝黯黑之色。
  这不是受伤,而是中毒……
  是同心蛊毒发!
  沈曜刚刚险象环生,颇有些心有余悸,看长陵连连呕血动弹不得,这才壮起胆子,道:“你越是催用内力,毒性传的越快,还是省些力气吧!”
  长陵摁住心口,勉强站稳:“你杀了付流景?”
  沈曜闻言怔了一怔,随即大笑道:“看你将死,我行善一回,好让你知晓自己是怎么死的。”
  沈曜与周围的人交换了下眼神,齐齐牵动马缰让出一条道来,但见有一人缓缓策马踱出,一身墨蓝色儒衫,容色沉稳,眉目如画,正是付流景。
  长陵气蓦地一滞,一晃竟以为是自己看错了眼。
  沈曜似乎十分满意这样的效果,“越长陵,你可知离枯草之毒是他所配,十字崖的蛊虫亦是他所置,只怕他从未告诉过你,同心蛊虫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