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长陵 >

第61章

长陵-第61章

小说: 长陵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纪北阑不耐瞪来,叶麒无可奈何的起身,临出门前又嘱咐长陵道:“纪先生和你说什么,一会儿记得原封不动的和我说一遍……”
  纪北阑撩了撩自己的胡须,“迟了,老太太可能就不行了,到时把命记你头上?”
  叶麒隔着布捧着瓷罐,转瞬消失在药铺之中,等脚步声远了,长陵挑了挑眉,“纪大夫想和我说什么?”
  纪北阑将身子往前一倾,一字一顿道:“释摩真气,同心蛊,真想不到……越二公子居然是一个女人。”
  老旧的药铺中骤然掀起一股无形而又凛冽的气场。
  “我这一生摸过的脉比走过的路都多,皮相可以骗人,脉象却作不成假,”纪北阑伸出枯瘦的右手,“二公子不必担心,老头儿要是想说,方才就说了,何必支开小侯爷。”
  长陵本也没有杀人灭口的意思,听他这么一说,反倒微微惑然,“看先生与小侯爷关系不俗,我既是他带来的,您为何还想瞒着他?”
  “老夫给他看了十一年的病……这些年,他也算是为了自己的健康尽心竭力,我同他说他的病最忌多思多虑,需得多笑多敞怀,他便成日变着法子给自己找乐子,愣生生的从一个寡言无聊的小少年生成了话痨,可这十一年来他的病情不仅没有起色,还每况愈下,二公子可知此为何故?”纪北阑呵呵一笑,“皆因二公子给他灌入体内的那一成释摩真气。”
  长陵心里打了个突,“您是说我不是救他,而是害他?”
  “不不不,十一年前若没有二公子那一成真气吊着,小侯爷早就魂归西去,你自是他的救命恩人,只不过……他体内游走的既是你的释摩真气,纵使后来找到了其他肯为他渡送内力之人,便也无法施为,他要想继续长长久久的活下去,便只可依靠二公子一人……”
  长陵十分“大方”一挥手道:“既然传功可以续命,我每隔几年传他一两成,也并无不可……”
  纪北阑瞅她这一副将自己内力当大白菜似的样子,吓得连连摇头:“二公子,中了同心蛊的人还能起死回生,凭得什么?正是凭仗着你这一身独行霸道的真气!尤其你现在还有一大半给那麻魂散罩着,别说是两三成,此刻哪怕再多捎他半成,嘿,那准得是你先翘辫子。”
  长陵闻言眉心微微蹙起。
  “照这么说来,他是无药可解了?”
  “那倒也不尽然,”纪北阑叹了口气,“小侯爷这病是打娘胎里带出来的,他这奇经八脉的淤窒与你的心脉淤结倒是有些异曲同工,只是他体内内息寥寥无几……但若是他靠自己练出释摩真气,自可弥补自身的短缺……”
  “那有何难?他要是愿意学,我教了他便是。”
  “二公子以为小侯爷没有学过释摩心法?”纪北阑道:“说起来,他也算是你的同门了,八年以前他就已拜入迦古高僧的门下,释摩心法他早就烂熟于心……”
  长陵惊了,“他总不能……连一重都没练成吧?”
  “二公子乃百年来练至第九重的第一人,老夫且问一句,修习这释摩真气的第一要义为何?”
  第一要义?
  幼年时,迦叶师父于舍利佛塔之内对她道:“悟佛之言,定要行佛之行,欲修释摩心法需得放下,所谓的放下,就是去除你的分别之心,是非之心,得失之心,执着之心,方能有所成。”
  长陵抬眸问:“叶麒有什么放不下的心事么?”
  “这便是我不让他呆在这儿的原因了,”纪北阑摇头一笑,“二公子,小侯爷这些年心心念念的、放不下的人和事,不就是……二公子你么?”
  长陵心头蓦然一跳,“你说什么?”
  “他放不下二公子待他的恩,放不下与二公子的许诺之义,哪怕他早已看透生死,却始终看不透这红尘俗世……”纪北阑长叹一声道:“就此而言,倒是与你的病症截然相反啊。”
  *****
  街头王铁匠家的那个老太太委实是个麻烦人。
  瞧叶麒是个生面孔,仿佛担心他半途在药里加料似的,堵上门问长问短,非要他站在一旁看自己喝药,叶麒秉着不和九十岁以上的老人家吵架的原则,耐着脾性看她一小口一小口的舀完药,这才撒腿奔回北斋药铺,还未踱到铺子门口,就看到长陵跨步而出。
  大门“砰”地一声,纪北阑显然没有再和他们夜谈的意思,那个“东家远行”的小木牌都给震到地上。
  叶麒走到近前,忍不住端详起长陵的神色,虽然是一如既往的没表情,但那一双眼波光粼粼,又好像是有话要说。
  “额,纪老头儿可有说出第三种方法?”
  “没有。”长陵看了他一眼,往前走去,叶麒跟在一旁,拢了拢袖道:“至少现在也不是无计可施嘛,我这就带你去金陵城最大的书斋,挑几本特别感人肺腑、虐的惨无人道的,说不准哪儿就戳到你哭点了呢?”
  看长陵没反应,叶麒又道:“你要是不喜欢看书,我们就去看戏,我听说‘钗头班’的戏走的就是闻者伤心见者流泪的路子……要是你实在不喜欢用第一种,第二种也不是……”
  长陵慢下脚步,“我的事,我自己会看着办。”
  叶麒盯着她的瞳仁看了一眼,道:“纪大夫到底和你说什么了?”
  “没什么。时辰不早,你还是早些回去歇息吧。”
  撂下话,长陵大步流星兀自前去,穿过街巷,走到了空无一人的桥坡之上,桥下河水潺潺流动。
  她回过头,发现叶麒仍在身后,“你还要跟到什么时候。”
  “你这个人还真是说话不算话,说好了同路,怎么现在又不让我了?”
  一个东,一个西,“我什么时候说过和你同路了?”
  叶麒站在桥头,夜间薄雾衬的他格外柔和。
  他伸出右手,张开五指道:“五年,你说,你给我五年时间,要我拿下贺家,与你结为盟友,共夺天下。”
  猝不及防听到这句话,长陵呆了呆,心头狠狠一跳。
  “我说,我孑然一身,只是一个孩子。”他放下手,朝自己徐徐而来,“你对我说,纵是免冠徒跣,行深山巨谷,仍能以衾拥覆。”
  夜静的落针可辨,叶麒走到她的跟前,一手在前,一手在背,“我知道是你,越长陵。”
  几不可闻,却又字字清晰入耳。
  有那么一时半刻,时光像是倒流回十一年前,军帐之外,日出之前。
  只是脑海里却想起纪北阑对她的叮嘱:“你生死未卜,小侯爷尚且肯为了你东奔西走,若知要找的人近在眼前,这执念,怕是一刻也放不下了……二公子,你若可使小侯爷抛下一切俗世,远足修习释摩心法,或许一年半载之后,他尚能有命归来,但让他掺入你的风波之中,以他的心性,便是大罗神仙也无法救治了。”
  十一年前的真相方始揭开,仇敌近在咫尺,大仇未报,她怎么可能在这种时候收手?
  “我很遗憾,叶麒,”长陵抬头,“我不是越长陵。”
  “你不是?”以为只差一个心领神会的点头了,没想到直接遭来了矢口否认,“就凭你对越家之事如此关心,还有那时在大昭寺外你传我真气,救我性命,你若不是她,我此刻哪能好端端的站在这儿呢?”
  “我没有否认过我与越家的渊源,我也没必要否认我体内的释摩真气,但那是我年幼之时曾经受过越二公子救助所得,后来因缘际会,我自己也修出了一些真气,”长陵匆忙之中想了个相对说得过去的理由,“你不是问我纪大夫同我说什么了?方才他也以为我是越二公子,后来再多问几句,便又知道不是了。”
  叶麒直眉楞眼的望着她,过了好一会儿,才开口道:“原来如此,我本来还有点奇怪,要是越长陵还活着,怎么可能如此年轻貌美呢。”
  虽是笑着,但举止间不无尴尬之意。
  “既然误会解开了,就不必再如影随形了吧?”
  说完,她抱了一拳便走,好像都懒得多看这唠唠叨叨的小侯爷一眼。
  叶麒站在原地,直到她的背影越走越远,原本满是失落的脸上居然露出了一点儿微不可察的笑意。
  “真的是你。”他扬起嘴角,喃喃道:“你回来了。”
  他笑了一下之后,那笑意就跟止不住似的,溢出了一身神采飞扬。
  “不过……为什么不愿意承认呢?”叶麒暗付道,“莫非她对我还有什么顾虑?”
  他兀自出了会儿神,迈着四方小步悠悠哉哉的溜回到侯府,刚回到屋内,七叔后脚就紧巴巴的跟了进来,叶麒看他警惕而又慌张的模样,不觉一笑,“能让您老人家这么晚还不睡觉的事,必然不是小事。”
  七叔安上门,踱到叶麒跟前,压低声音道:“当年越大公子去世之时,荆无畏身边有个名叫方锴的近侍也是在同一日死的,这件事,侯爷可还记得?”
  叶麒点了一下头,“当时不是说那近侍是自己生了急病,他的死与大公子无关么?”
  七叔掏出了一张揉的皱皱巴巴的纸,上面绘着一个人的画像:“我们的人……前几日在淮郡渔阳村中发现了此人,不过此人已经丧失心智,渔阳村的人说,他一直都在村中行乞,所有人都把他当成是一个疯子,哦,这是我们的人为他稍作清理之后所绘画像。”
  叶麒只看了一眼,当即走到桌案边,一把拉开抽屉,翻出了一张旧的案卷,上面也是一张绘像——三角眼、蒜头鼻,虽然已过去多年,但这个人五官丑的太过特别,几乎一眼就能认出两张图的神似之处。
  “人现在何处?”
  “已经派人秘密送来,”七叔道:“金陵眼线多,不敢送入城中,我已经安排妥当,三日之后,待他们抵达晋陵外的溪镇,到时我们再出城不迟。”
  “七叔的安排,我自然是放心的。”
  “不过……”
  “还有什么问题?”
  “这方锴一直都是疯言疯语,颠三倒四,本不该当真,但有一句话说的很是古怪……”
  “他说,‘不是公子、他不是公子’。”
  叶麒双眸倏地一睁,颇有些难以置信的看着七叔。
  作者有话要说:  纪神棍(医)说的解毒法,并不一定就能奏效,不是说喜欢一个人那一刻、或者是流泪的那一刻就能解毒,这就扯了,只是因为造成毒难以解的原因是心病,而纪神医猜出了陵姐的身份,理解她的郁结难舒,无法相劝,才用这样的说法来转移她的注意力——类似于许多抑郁症、心理疾病的患者,他们的医生会叮嘱他们的亲人多给他们关爱,让他们参见户外活动、集体活动,时间久了,会在某个时刻忽然就好了,至于节点是无法控制的。


第五十六章: 伍润
  回到北厢,长陵拧了把热毛巾盖上脸,整个人平躺在榻上,耳边回响着莫道云说的话,加上之前从叶麒那儿得来的线索,脑海里逐渐将那些支离破碎的过往拼成了一块雏形——虽然尚不完整,但至少有两点已然明晰。
  荆无畏曾经试图勾结七杀堂欲要谋害大哥,足见他早就起了叛变之心;沈曜与荆无畏里应外合,利用雁人的刀制造了泰兴城一役的惨况,先纵后擒,彻底取得大哥信任之后将大哥害死,而后过河拆桥将雁军一网打尽——
  想到那些被层层隐藏的、不为人知的血腥与残忍,她恨不得立即割了沈曜的脑袋,食其肉,饮其血——
  可如今沈曜既为一国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