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今萍嵋 >

第268章

今萍嵋-第268章

小说: 今萍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里曾经是一片倭寇和海盗出没的荒野之地。
    孙县令的钱粮师爷、南直隶解元李鱼在编写的《海澄县志》上骄傲的写道:“寸光尺土,较比金银。水犀火浣之珍,琥珀龙涎之异,香尘载道,玉屑盈衢;画鹚迷江;炙星不夜。风流胜于晋室;俗尚轹于吴越。”(注:《海澄县志》真是这么写的,可见当时海澄之繁华。舟没有这个古文功底写出这种句子。)
    沈今竹的日月商行一年前修好了,商行前面是三层楼高的大客栈,后面有几个院落,其中一座有二层小楼的是沈今竹的的宅子,再后面就是货栈了,一共有三百个库房,这就是她这几年的心血,也是她的家,她唯一感觉温暖和安全的地方。
    沈今竹泡在浴桶里洗尘,缨络一边用澡豆揉搓着她的头发,一边汇报着她不在这些日子发生的事情,有好事,也好坏消息:
    工部拖欠的硫磺款已经收回来了七成,还有三成说等到明年开春。沈今竹心里咯噔一下,通常年终都讨不过来的债,到了开春更没戏,不过是托词罢了,得想法再催催。
    表哥徐柏喜得千金,满月礼隆恩店那边送过去了。这个是好事,二姑姑一定很高兴吧。
    “……年底算给徐千户的三万银子的分红,千户大人命亲兵又送过来了,说是他拿着也没什么用,和往年一样借给商行使用。数目太大了,你不在商行,我不敢做主收下,就先推辞了。”这个徐千户就是前任情人徐枫了,他还是日月商行的股东,占了一成的股份,情意不在生意在,每年的分红都如期送到。
    沈今竹闭着眼睛靠在浴桶边缘说道:“知道了,他若再送过来,你就收下,按照去年的利息签契约。”正好再交给海述祖造日月五号大海船。
    现在日月商行一共拥有十二艘大船,一大半是是从别人手上买的二手船,都不算太大,跑的是沿海和内河江湖。以日月开头取名的都是二十八丈长、二十四张船帆,甲板可以跑马的大海船,日月一号、二号已经下水了,其中日月二号满载着货物跟随荷兰东印度公司的船队远赴重洋去了欧洲,估计明年夏天才能回来。三号和四号正在海南岛制造过程中,商行目前最大的支出就是造船,沈今竹懒得费脑筋取名字,从一开始数数往后排,简单好记。她的目标也很明确,八年之内,可以看见日月十号下水。
    次日一早,徐枫的亲兵果然又将银票送过来了,这个亲兵是徐家的家将,现在是槽兵的一个小旗,缨络见他又来了,笑道:“你们长着千里眼,顺风耳吧,我们老板昨日刚回来,今日就上门了。”
    亲兵笑道:“千户大人去了大同,这银票一直在我手里,拿着烫手,就怕丢失了,叫海港的兄弟们留心,若是看见日月一号海船回来,就去知会我一声,这不听到了消息,就赶紧过来了。”
    缨络说道:“老板说银票留下,这是借条,已经签字画押了,你转交给徐千户。”又给了亲兵一个红封,笑道:“麻烦你跑了两趟腿,快过年了,拿着请客喝酒吧。”
    沈老板向来出手大方,亲兵乐不可支的道谢接了,缨络将银票汇入了钱庄,回日月商行复命,沈今竹正在待客呢,正是好闺蜜吴敏,吴敏面有愁容,向好朋友倒苦水,“前日得了消息,我弟妹怀贤惠又有孕了,你的表嫂生了个胖闺女,我心里又是高兴,又是着急的,明明我成亲的最早,四年了至今都没有动静,都请了太医诊治,说我和李鱼身体都还好,怎么就是一直没有好消息呢?”
    沈今竹爱莫能助,她十八岁了至今未婚,那里晓得生儿育女的事情?只得安慰道:“既然太医都说没问题了,你就不要瞎想了,我看李鱼也没着急啊,慢慢来,总会有孩子的。”
    吴敏二十岁了,看见小团子就挪不开眼,幻想着要是自己有个孩子该多好,不禁叹道:“他一心都扑在海澄县,整天跟着孙县令忙里忙外的,有时候一连几天吃住都在县衙门,我看他已经把海澄县当做自己的孩子了,当然不着急了。我呢在家闲着没事做,可不就容易胡思乱想嘛,觉得好寂寞,想生个孩子陪陪我。”
    言罢,吴敏羡慕的看着沈今竹案几上堆积如山的账本说道:“好羡慕你有自己的事情做,看见一艘艘日月号大海船从港口驶进驶出的,心怀高远,哪像我呀,天天想着那些鸡毛蒜皮的琐事,真是无趣。什么品茶,写字、画画、调香我都玩腻歪了,就稀罕香香软软的小孩子。听说有了孩子之后有无数操心的事情,看着孩子慢慢长大,就不会这么无聊了。”
    吴敏是个聪明有本事的人,不甘心困在内宅一亩三分地里过着安逸的生活,沈今竹说道:“说了那么多,都是你太闲了的缘故,我听说人越是着急,就越不能怀孕,若是放松不当回事了,反而就有了呢。你若不嫌我这里事多繁琐,得空来帮忙理一理账如何,这账本看多了我也头晕。”吴敏和李鱼两口子也占了日月商行一成股份,当初沈今竹为了兴建日月商行,四处借贷,夫妻二话没说,就把能够动用的现银全部拿出来入伙,之后也多有帮衬,他们信任沈今竹,沈今竹也信任这对夫妻,吴敏既然闲的无聊,就邀请她来店里帮忙理事。
    吴敏是个爽快性子,当即就摩拳擦掌说道:“就从今日开始吧,我真是有些厌倦每天挑灯等李鱼下衙门回家了——也得让他等我几晚才公平嘛。”
    从此吴敏这个小股东几乎天天来日月商行理事,李鱼也支持她走出内宅,散散心,她聪明勤奋,很快就上手了,甚至为了做好生意开始学着各国语言,这也不算稀奇,海澄县作为第一个开放的港口,各国商人水手接踵而至,耳濡目染之下,连街坊小孩都能懂些外国的语言,走洋如适市(出自《东西洋考。小引》,这上面记载的应该是真事。)

☆、第140章 旧□□引来不速客,送年礼遭遇冷板凳

次日,沈今竹携年礼去拜访了督饷馆守备太监元宝和海澄县守备太监怀义,送了元宝一块镶着宝石的西洋怀表,送给怀义的是一座西洋大座钟,均是这次从澳门买回来的。
    其实怀贤惠嫁给吴讷之后,沈今竹算是怀义的亲戚了,所以她此次送礼,怀义的夫人何氏很是亲热的留了午饭,饭后喝茶话家常,沈今竹笑着说道:“恭喜夫人又要当外祖母了,昨日听吴敏说贤惠又有了孕。”
    何氏也是人逢喜事精神爽,“三年抱两,他们小两口日子过的好,我们做父母的也跟着高兴。”言罢,又觉得好像此话说的不妥,沈今竹的年纪算是大龄恨嫁女,说自家女儿的婚姻生活如何甜蜜,会不会引得客人不快呢。便立刻换了话题,夸赞沈今竹穿的大红仙鹤披风好看,仙鹤就像真的飞似的,问是那间绣坊做的。
    沈今竹如今是真的体会到了当年二姐姐沈三离的尴尬,其实她真心觉得无所谓的,但是心怀好意的人总是刻意避开在她面前谈结婚生子的话题——而心怀歹意的人就故意大谈特谈。
    沈今竹晓得何氏是好意,便从善如流的接下话茬说道:“不是绣的,是画师画上去的,最近苏杭刚刚兴起这种画衣,好看是好看,就是不能下水浸泡洗,穿脏了就只能扔了或者赏人。”
    何氏凑过去细瞧摩挲,“哟,还真是画上去的,难怪如此飘逸,仙鹤好像要从衣服里飞出来似的。”
    沈今竹笑道:“我店里还有些画衣画裙,夫人喜欢什么图样的?我挑一挑,要人送过来。”
    何氏笑道:“我是头次听说画衣,你日月商行就不缺新鲜稀罕的玩意。我年轻时啊,就喜欢素淡清雅的,现在年纪大了,反而喜欢那种鲜亮的颜色,你身上穿的大红仙鹤就深得我意,若还有送一套来——男子穿的衣服也有画衣么?”
    想来这对老夫老妻是打算穿成双成对啊,这感情真是好。沈今竹点头道:“都有的,我挑好的送来,不如量身定做的合身,拿过来叫针线上的改一改……”
    海澄繁华,奢靡之风顿起,画衣贵重,而且一旦脏了就不能洗涤再穿,真是穿一件扔一件,糟践绫罗绸缎,这里是富人聚集地,大家比起赛来烧钱,因此画衣迅速风靡起来,到了正月互相串门拜年时,若没有一件画衣充门面,都不好意和人打招呼,当然,这都是后话了。
    三天时间将海澄县各种关系打点完毕,缨络打点了五车年礼,沈今竹一早带着年礼往漳州方向而去,她要亲手将年礼送到闵福王府,萍儿去年生了儿子,福王大喜,这是他第一个儿子,大宴宾客,摆了三天流水席,今年大哥儿周岁,萍儿母凭子贵,在福王的帮助下,给林家翻案,林翰林平反昭雪,萍儿和哥哥也改回了以前的姓氏,不再是罪臣后裔,福王便给她请封了侧妃,宝印金册在手,麻雀变凤凰了,昔日低贱的丫鬟变成了尊贵的林侧妃。
    有了这份尊荣,萍儿将哥嫂全家都接到了漳州,以互相有个照应。沈今竹明地里是给林侧妃送年礼,暗地里是履行东厂档头的责任,打听福王府的动向,同行的除了保镖,自然少不了莺儿翠儿这两个东厂暗探。
    沈今竹去了漳州,吴敏在日月商行理事,忙碌且充实,大半天时间眨眼就过去了,吴敏笑对缨络说道:“以前在家总是觉得日子过的好慢,恨不得把座钟的玻璃罩打开,拨动里头的铜针,让时间过得快一些。”
    缨络笑道:“小姐和您恰好相反,觉得时间总是不够用,恨不得把铜针往后拨弄呢。”
    吴敏咋舌道:“这几天我一直在商行理事,才晓得她为什么总是那么忙,从澳门回来就没见她正经歇息过,旋风似的忙里忙外,这会子又去了漳州。”
    缨络说道:“漳州是福王府的封地,海澄县属于漳州,时常去福王府走动走动,对商行有好处的,如今福王府在海澄的两个榻房时常和我们做买卖,仗着王府之尊,但从来不欺行霸市,强买强卖,规规矩矩做生意,还时常做些善事,很得民心,大家都感叹有这样的藩王,真是漳州的福气,福王之名,名符其实。”
    漳州也好,朝廷也罢,福王的名声向来都很好,换成其他贪婪残暴的藩王,怎么可能放过海澄县这块大肥肉呢,有了福王的庇佑,加上孙县令那些励精图治的官员,还有大明商人的勤奋,弹丸之地的海澄县成了大明漫长的海岸线上最闪耀的明珠。有了海澄县的成功做示范,朝廷已经开始有大臣们呼吁陆续放开广州,天津,泉州等大港口,这些大城市的各种条件比海澄强多了,码头货栈人力财富都是现成的,可以预见白银将源源不断流入大明,重现盛世,沈今竹已经命人去了这些大港口买房置地,效仿海澄县的模式修建客栈和货栈,预备在各个港口都开设日月商行的分店。
    所以她这几年银子虽然赚了很多,但基本都是过手就花用出去了,而且需要借贷部分现银才能维持运转,她信誉好、后台硬、日月商行的生意蒸蒸日上,许多钱庄都愿意借银子给她——她去年甚至通过扬州何大员外的手,向豪富的盐商们募集了十万两白银,用来购买货物将前去欧洲的日月一号大海船装满,按照约定,这一趟欧洲之行的收益,日月商行和出资的扬州盐商五五分成,共享利润,和共同承担风险。
    沈今竹就是擅长用利益捆绑的方法,用一两银子的本钱,做一百两银子的生意,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