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今萍嵋 >

第317章

今萍嵋-第317章

小说: 今萍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汪福海将孙秀从刑房里救出来时,他所有的脚趾甲和手指甲全部没有了,脊背的皮肉打烂,连武夫都难以忍受的酷刑,他一个读书人居然杠过来了,实在令人佩服。
  孙秀一直不肯让步,这诏狱就一直得蹲着,李鱼一叹,说道:“你是一片好心,不过也要注意身体,莫要太操劳了,在诏狱生一场病是要命的,我们也不可能天天来看你,给你送东西,干爹那边不好向上头交代。”
  两碗鸡汤下肚,孙秀苍白的脸色有些血气了,说道:“本来以为活不了了,现在捡了一条命,我会好好珍惜的。”孙秀用鸡汤泡饭,笑道:“你要不要来一碗?一个人吃怪无趣的。”
  李鱼猛地摇头,捂着鼻子说道:“闻着诏狱的怪味,什么胃口都没有了。”
  孙秀笑道:“我总算明白圣人说的久居鲍鱼之肆不觉其臭的感觉了,我现在只闻到鸡汤的香气。一叶知秋,昨晚大风将上面窗户刮开了,送了一枚枯叶进来,我把枯叶放在枕边,闻着上头的气息,却梦见了自己在吃酒席,醒来时嘴里还嚼着枯叶呢,正愁如何去除满口苦涩之味,你雪中送炭,一罐鸡汤解了我的烦忧。”
  李鱼说道:“要是所有烦忧都能用鸡汤解决就好了——东宫易主,太子被废,封了崇信郡王,封地在东北黑山县,此刻已经启程就藩了。”
  孙秀叹道:“意料之中的事情,只是没想到皇上会那么着急,连郡王府都没开建就要崇信王去藩地,东北苦寒之地,大明建国两百多年了,都没有宗室在那种地方开府。今年沈家也被发配到东北,叫做什么白山的破地方,皇上行事越来越没有下限,真是令人寒心啊!”
  习惯了江南的富庶繁华,东北那种地方在孙秀看来就是蛮夷未开化之地,不仅苦寒,而且野蛮,民风彪悍,瞧瞧这取的什么破名字?白山县,黑山县,名字简单粗暴,一看就是不识字的大老粗随便叫的名字。
  李鱼急忙低声说道:“好了伤疤忘了疼,这种话也是你浑说的?老老实实坐你的牢,你在这把舌头都说短了有什么用?莫要意气用事。”
  孙秀默然埋头吃饭,李鱼对坐,说道:“明年就是春闱了,今上的第一科,考中了就是天子门生,可以入仕做官了,这几日国子监的老师、县学的教谕还有应天府尹都找过我说话,要我报名参加春闱,下月就启程去京城备考。”李鱼中进士,甚至中状元都有可能,这对这些老师还有官员的考核大有帮助,所以纷纷鼓励李鱼参加明年的春闱。
  孙秀说道:“你学问好,天资上等,功底扎实,这几年在海澄县当钱谷师爷,于实务上更不在话下,今科你是必中的。”
  李鱼却话题一转,低声说道:“最近江南之地开始兴起了一股风潮,商民抵制使用安泰年铸造的钱币,不认安泰钱,只收庆丰还有之前年号的铜钱。还传出一个口号,叫做‘宁要庆丰一铜板,不要安泰一吊钱’。”凡是新帝登基,都要铸造印有自己年号的钱币,印有安泰元年的铜钱受到了民间的抵制,商贾之家决绝接受新钱交易,莫笑市井之人无风骨,对于平民百姓而言,这也是一种无声的抗议,或许看起来很可笑,但是表现了安泰帝不得民心。(真实历史中明朝土木堡之变后,同样出现了皇被囚,太子被废的历史,民间也确实兴起抵制景泰铜钱的运动,有商人乘机以白菜价买进新钱,然后提炼珍贵的铜等金属,发了大财。)
  这个套路似曾相识,孙秀低声问道:“这是你们干的?”
  李鱼摇头道:“绝对不是,最近风声太紧,我们不敢轻举妄动,是民间自发的,公道在民心啊。普通百姓尚能明是非,做出反抗,我等读圣贤书的岂能随波逐流,只晓得追逐荣华富贵呢?所以我不想参加明年的春闱了,因为不愿意当那个人的天子门生,受他驱遣。”
  孙秀急忙低声说道:“你——你这是拿前途去搏一个什么都不都清楚的未来啊!金榜题名是每个读书人的梦想,你放弃春闱,这样太可惜了。”
  李鱼问道:“你罢官蹲诏狱,可曾后悔过?”
  孙秀说道:“不悔,顺王于我有知遇之恩,在我籍籍无名时提携鼓励,我早就准备肝脑涂地,以报君恩的,死而无悔矣。”
  李鱼说道:“我和你的心是一样的。不过不是对顺王,而是对今竹,她救过我的命,也是她让我认识了干爹,我的人生因此而改变了,如若不然,我现在只是一个目不识丁,在秦淮河打渔的渔夫罢了,什么案首解元的,想都不敢想,如今她被流放到了苦寒之地,我什么都做不了,每天想起这些,就揪心难安。我如何还能当做没事人一样去京城赶考,去当用卑劣的手段把今竹流放到那种地方的人的门生呢?我实在无法想象要向他下跪,高呼吾皇万岁万万岁。连市井小民都用抵制新钱来表示态度,我为何不能用抵制科考的行动,来激发读书人的气节呢?让朝廷知道,人在做,天在看,百姓也在看。今日能废太子,他日南宫顺王就可能会暴亡,总得要那人有所忌惮才行。”
  孙秀想了想,说道:“这样做或许可行,可是你干爹怎么办?为了救我,他已经很难做了,你再一
  出头,你干爹同知之位可能不保,可能会连累无辜之人。”
  李鱼说道:“我想出一个两全之策,只是这事要我娘子同意才行……”
  李鱼回家已经是午饭时间了,一夜北风来,天气乍然变冷,吴敏在饭桌上加了一个火锅等相公回来。李鱼才进屋,吴敏就蹙眉摆手道:“一身怪味,比鱼市还臭,先去换洗了再来吃饭。”
  李鱼梳洗换衣回来,一扫饭桌,说道:“你怎么不先吃,等了我那么长时间。”
  吴敏夹着羊肉往锅子里头涮了涮,说道:“闲来在家里也不觉得饿——尝尝这羊肉味道如何。”
  李鱼蘸了蘸酱料吃下去,饭吃到一半,吴敏放下筷子说道:“你有心事,别憋着了,和我说说。”
  李鱼老老实实的将今日和李鱼的谈话和妻子说了,叹道:“……我若是明面上抵制科考,必定会牵连干爹和两个义兄的仕途,所以要做的让人捏不着干爹他们的把柄——我想出家当和尚去。”李鱼观察着妻子的神色,说道道:“当然了,你若不同意,那就算了。”
  谁知吴敏云淡风轻的说道:“支支吾吾的,我还以为你在外面养了小妾呢,不就是出家当和尚嘛,去就去罢。”
  李鱼以为妻子是听傻了呢,没明白自己的意思,忙解释道:“一旦入了空门,就要斩断一切俗缘,干爹他们和我没关系,你我也不再是夫妻了。”
  吴敏说道:“你是知道我的,我不是那种不明事理、不懂大局的无知妇人。你要做的事情我觉得可行啊,你做就是了。至于夫妻——你我若真有缘分,将来肯定能再续夫妻之缘,你我若无缘分,隔
  着山门遥遥相望,总比在家干等着急,郁郁而终要好得多,对不对?”
  吴敏将切的细薄透明的牛肉放在火锅里涮着,什么鱼片、虾泥也都下进滚烫的汤底里去了,笑道:“这些都归你吃,多吃点,等到了寺庙就吃不着肉了。”
  不知为何,李鱼好想哭一场。
  次月枫叶火红时,一个消息震惊了南直隶——大明有史以来最年轻的解元李鱼看破红尘,放弃了功名,剃发出家了!
  李鱼所在的寺庙是千年古刹,也是他命运开始转变的地方,鸡鸣山鸡鸣寺。不是每个和尚出家都有李鱼的排场,据说那天整个国子监空无一人,都去鸡鸣寺观礼了,金陵城许多德高望重的官员和大儒等也悉数到场,看见李鱼一头乌发落尽,成了一枚咸鸭蛋,当场有人痛哭流涕,说大明失去了一栋梁,天无道,天下良人皆被逼归隐出世去了。
  李鱼成了和尚,法名十方,世人都尊称十方大师,这位十方大师四处讲学,讲授佛法,谈吐雅致,广征博引,和寻常大师是不同的,深受上层人士的欢迎,许多读书人慕名而来,求见十方大师,其影响力极其深远,反而比以前单纯是解元强多了,因为解元每三年各个乡试考场都会出一个,但是当和尚的解元独此一家。
  十方和尚的传道授业解惑有了明显的效果——次年春闱,南直隶地区报名的举人只有往年一半多一点,那些名声响,威望高的举人罕有去京城赶考的。由此市井抵制安泰钱币的风潮传进了士子阶层,开始抵制科考了。
  不过在遥远的东北白山县,这一切似乎和这个小县城没有关系。因为这种地方从大明建国开始,就没有出过举人!连举人都不是,就没有春闱的资格了。
  这里几乎没有几个识字的人,别说识字了,许多人甚至不知道大明啥时候换了个新皇帝。而且无论男女,都十分的彪悍,几句话不对付就动拳头,甚至用兵器招呼上去,经常有汉子追着婆娘打,婆娘跑进厨房拿着菜刀反抗,把汉子一路追到大街上,一刀砍下去见血,依旧不依不挠,非要汉子磕头认错才罢休,回去继续做饭上炕恩爱生孩子不含糊。这里没有什么规则,遵守着弱肉强食古老的自然法则。
  虽说还是秋天,河边已经开始结冰了,沈文竹熟练抱起一块石头砸向冰面,敲出一个窟窿来,摸了摸里头的水,居然还有些暖和呢,文竹放下肩上的竹编背篓,倒了三只野兔,一只野鸡出来,先将野兔剥皮,而后开膛清理内脏,身边银白色的大狼狗呜呜甩着尾巴,文竹一笑,将野兔的内脏都扔给了狼狗,“小雪,这都是你的了,快吃吧。”

☆、第181章 遭流放名门变柴门,风雪夜人归人不甘

  沈文竹从八岁就开始养宠物,猫狗鹦鹉什么的都养过,全部都是白色,而且不管什么物种统统都叫做小雪,以前慵懒如贵妇的波斯猫是如此,现在这个蠢萌的银白色大狼狗也是如此。
  小雪闷头吃着野兔的内脏,以前它是吃半熟的肉的,自从跟着主人家一起流放到东北之后,伙食急转而下,内在的野性被激发出来,饿疯了就时常夜里去外头狩猎觅食,吃些活蹦乱跳的小型禽兽等物,到了东北之后,成了一个娴熟的猎狗,沈文竹和弟弟在林中设套逮兔子、挖陷阱诱捕野兽、用弓箭猎杀野鸡等物,这姐弟两个承担着家里餐桌上的肉食,或许是沈家剽悍血统的关系,半年过后,这家人就慢慢适应了东北边城的生活。沈文竹一刀就能将整张野兔皮剥下来,和普通猎户家的小娘子无异了。
  若真要说有什么不同,那就是文竹生的着实好看,在民风彪悍的白山县,这张脸着实有些招祸,沈家初夏刚刚被流放到此处时,有刁民见这家人立足未稳,家中的小娘生的花容月貌,当家的男人是个文弱老文人的模样,心中便起了欺凌之心,乘着文竹去河边洗衣裳,两个男子乘机上去调戏。
  结果是这两个男子被反绑了双手,拴在马后面,在白山县的大街拖行了整整一条街。骑在马上的是据说小娇娘的姐姐给妹子讨回公道,那时刚下过一场大雨,白山县这个偏远小镇街道上没有铺条石或者石板,全是泥泞,男子没有被拖去骨肉,但也在泥地里被拖了泥人,连裤子都卷进泥泞里不见了,腰腹一下只有泥浆遮羞,围观者甚多。
  街道的尽头是肉市,两个男子求饶,说就是摸了一下小娇娘的脸,啥都没做呢,就被小娇娘的猎狗赶走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