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王爷种了一盆花 >

第78章

王爷种了一盆花-第78章

小说: 王爷种了一盆花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觉得我吝啬,嗯?”赵煊搂着阿黎的腰,却没有和往日一样靠过去,依然保持着不近不远的距离。
  阿黎也没发现,只顾着取笑赵煊了。
  赵煊笑地不怀好意:“放心,我便是再吝啬,养你,还是舍得的。”
  阿黎被他说得面红耳赤。
  另一处,张太师也在与幕僚讨论赵煊。张太师和赵煊斗了多年,自认也是对赵煊了解得很。可这回向王府示弱,却不是他的主意,而是几个幕僚在出谋划策。
  几个幕僚争来争去,半天没有争出什么东西出来。
  又过了些时辰,才有心腹来报,说是送年礼的管家已经回来了,王府那头收了年礼,也传了话。
  一青衣幕僚走出来,对张太师拱了拱手:“太师,摄政王此举,兴许说明他也有意和解。”
  “确实是极有可能。原先摄政王从西北赶回来,我等都以为他是回来与太师相抗,未料他竟然自退一步,再没了往日的咄咄逼人。虽不知道摄政王到底出了什么事,不过他这般行事,总给我等提供了便利。眼下太傅等人后来居上,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与摄政王修好,于我等是利大于弊啊。”
  张太师沉吟一声:“与他修好,哼,何其艰难!”
  道理谁都明白。赵煊退下来了,他便顶在前头,直接与皇帝对立起来。张家走到今天不容易,若叫他像赵煊那样直接退下来,总还是心有不甘。
  再说了,他与赵煊的恩怨,可不是几份年礼就能够清算的。且赵煊此人,看着光明磊落,内里实则是个斤斤计较,睚眦必报的小人。说他是个小人,还委屈就小人这两个字。
  这些年,他赵煊明里暗里地给自己使了多少绊子!正如他从未想过要放过赵煊那般,想必赵煊也未想过放过他。
  “可如今摄政王态度尚可。”
  张太师更是摇了摇头:“谁知道他会不会掉过头就扔了那些东西。”
  若是他,他也绝对不会留下赵煊送的东西。无关乎骨气,纯粹是膈应,他觉得赵煊应该也是如此。
  老对手了,不说惺惺相惜,起码,这点儿了解是有的。
  青衣幕僚道:“不论如何,今日也算是开了个好头,让外面人都知道咱们两府有和解的迹象。这天下间,皆逃不过一个利字,只要利够大,想必摄政王我不愿与我等为敌。”
  “但愿吧。”张太师阖上眼睛沉思。
  他的大外甥,当今皇上,已经完全不信任他们张家了。这人呐,就是这样,越长大,就越不听话。
  为了自己,为了张家,他也绝对不能输。如今只担心,那赵煊是个诡计多端的,保不齐什么时候又会突然蹦出来坏了他的好事儿。只愿这都是他的胡思乱想。
  张太师这些小心思,赵煊一概不想知道。
  今儿上午,阿黎又跟他提了她那胭脂铺子的事。已经定好了日子,说是十五那日重新开张,赵煊也答应了,那日他会空出时间,亲自带着阿黎前去观礼。
  不知道怎么的,赵煊忽然想起了一件事。
  阿黎的卖身契。
  自打她提了自己小姐妹的身契一事后,赵煊便让人将阿黎的身契也一并找出来。只是这阵子事情太多,忙得将这事给忘了。
  如今重新想起来,赵煊便吩咐秋月将阿黎的身契拿来给他看看。
  不多时,秋月便捧着一个匣子上前,从里头取出一张泛黄的身契出来。
  赵煊抖了抖,聚精会神地看了起来。还没看几个字,赵煊忽然嗤嗤地笑了,眼里尽是促狭的笑意。
  先是小声地笑,后来越想越好笑,越笑越厉害,捂着肚子半天没缓过来劲儿。
  不得了,不得了,他竟然发现了这么好笑的事儿。
  “江小花么,真是不诚实,原来你还有这么个名儿。”
  作者有话要说:
  阿黎:很好笑吗→_→


第89章 
  本来只是闲来无事,将身契取来看看; 万没想到; 一看之下,竟然看出了这么个叫人哭笑不得的事儿。
  江小花……赵煊捏着身契; 嘴里喃喃地念着同一个名字。
  还真是; 土得有些可爱。
  待将身契当归匣子里后; 赵煊起身; 向窗边走去。那盆花白日里还搁在窗边,赵煊如今已经有了些经验; 知道这花不能经常浇水; 只是每日都会看上好几眼。
  这冬日开花并不稀奇,可这从夏天一直开到冬天,且还完全没有谢的花,便很是不同寻常了。
  赵煊照例看了几眼后,又想到了阿黎。念及方才所笑之事,赵煊还是压不住心头的好奇,于是将王安给叫了过来。去年阿黎刚来正院的时候,赵煊曾让王安查过她,虽然不愿意承认,但是赵煊也知道,若论及对阿黎的了解,在某些方面; 他兴许还比不上王安。
  王安被叫进来后,就看到王爷负手在后; 一副深思的模样。
  他出声唤道:“王爷。”
  赵煊眼神一闪,淡淡笑道:“来啦。”
  王安下意识地挺直脊背:“王爷叫属下过来,可是有什么要吩咐的?”
  赵煊只道:“不过是问件小事。你可知道,姑娘初进王府的时候,用的是什么名儿?”
  王安被赵煊问得一愣,他原还以为,自己被叫进来是有什么要紧事儿要吩咐了,竟然是问这些。王安扒拉着许久之前查到的事儿,想了想,遂答道:“姑娘进府后就用了如今这个名儿。当时孙嬷嬷一眼看中了姑娘,留姑娘在身边培养,问及姑娘名字时候,姑娘便说自己叫做阿黎,也没说姓。孙嬷嬷见她这名字尚可,也就没有改名字了。”
  赵煊忽然笑了笑,感情阿黎这名字,还是她自己给自己取的。这样一想,还是觉得乐呵。
  王安抬起头,余光里瞥见王爷又不知在笑什么,腻人得很,不由得低下头,不再往下看。
  “你说她一开始被孙嬷嬷看中了?”赵煊却没想到还有这一茬。孙嬷嬷待阿黎是不错,可若是一开始便被看中,如何这么多年还混成个扫地丫鬟?
  王安讪笑着点头:“是啊,那不都是最开始的事么。后来,阿黎姑娘在孙嬷嬷那儿没学成什么,最后几经辗转,仍做了许多年的三等丫鬟。”
  这经历,也算是糟心了。都在王府待了这么多年,即便是熬资历,也该熬成二等了吧。王安想起那位得过且过,随遇而安的性子,觉得这里头多半还是怨不得别人。
  这有的人愿意争,力争上游,费心经营;有的人,你拿着鞭子再后头赶,都未必有效。
  好在阿黎姑娘最后入了王爷的眼,也算是苦尽甘来了。
  赵煊也没什么大事,问清楚了之后,又让他多看着外头那胭脂铺子,务必早让十五开张那日热热闹闹的。除此之外,也便没有什么吩咐,挥挥手让王安下去了。赵煊自己,则留下来回味着方才发现到的秘密。
  王安出来后,还碰上了才办完公事,刚回正院来的李全。
  他们兄弟二人常年伴在王爷身侧,做的事儿也差不多。不过,自打阿黎姑娘来了正院之后,两人的情况就不大不如从前了。
  王安捣了李全几下,幽怨的眼光在他身上转了一圈,那里头暗搓搓的羡慕嫉妒,几乎要化为实质了:“又去外头办大事了?”
  “瞧你说的,大事还能让我办么,都是些零碎的小事。”
  呵,谁信呢,王安忧愁地看了一眼天空:“这回是什么零碎的小事啊?”
  李全看了看周围,见没人,这才放低了声音:“西北那头的战事。从入冬打到现在,朝廷竟然也没有派援军,不仅如此,连军饷都剩下来。”都想着借刀杀人,把他们那二十万精兵给折损在里头,打的确实是好主意。
  就是不知道有没有用了。
  王安也愤愤地呸了一声。
  李全望了他一眼,揶揄道:“你这…又从王爷那儿出来?看不出来,你最近也挺忙啊!”
  从前王爷身边还有他呢,如今他出去做事了,可不只剩下王安一个人了。多好的机会啊,李全就搞不懂他这兄弟怎么一天到晚摆着一副欲哭无泪的脸。
  王安哼哼了两声:“忙啊,忙死了!”
  太监总管都没他这么忙。不说了,他还要给王爷看护着那间胭脂铺子。已经定下来重新开张的日子,若是开张那日,没有王爷想象中的人满为患,只怕他又要倒霉了。他这一天天的,为谁辛苦为谁烦啊!
  王安告别了好兄弟,自己一个人一边埋头走,一边琢磨着有什么好法子。
  要不,直接散出消息,说这铺子是王爷给阿黎姑娘开的?
  这样也不是不行,到时候还怕没人,怕只怕那些上赶着巴结的人会把铺子的门槛踏烂。就这么办吧,左右这事儿也不隐秘,稍微打听打听就能打听出来。
  王安虽这样想,可还是不敢擅自行动,最后拿着这事儿知会了赵煊一声,得了首肯之后才差人去办。
  果不其然,话放出去不久,便陆续有了反应,更有想要一探究竟的,直接上了么门。
  阿黎对这些事儿依旧一无所知。
  她最近过得有些忐忑。毕竟是第一次开铺子,除了欢喜之外,总还是担心到时候会门庭冷清。不过,她这惴惴不安的心绪也就只持续了两天,第三日,王府里便来了人。
  来人自然是皇室里头的人。
  赵煊不过二十来岁,可辈分却是实打实的高,且手握重权,可谓是皇亲里头的第一人。向来只有别人拜会他的理,没有他上赶着给别人拜年。
  按理说王府里头没有女主子,赵煊又向来厌恶与女眷打交道,这年节里头,也不会有哪些人想不开,带着女眷前来拜访。可今年也不知怎的,来这儿串门的人,多半都带了女眷。
  向来喜欢偏安一隅,窝在厢房里头做胭脂的阿黎,也不得不梳妆打扮,一身锦衣,起来会客了。
  这些女眷说出去,可都是地位非凡的大人物,动辄王妃世子妃的,叫人光是听着名头就犯怵。好在,阿黎也没那胆小,终是硬着头皮上了。这些人再可怕,与赵煊比起来,也都是小巫见大巫。
  几番接触之后,阿黎也大致摸清了该怎样和这些人打交道。和善的人自然是有的,且还是多数。有求于人,便是她这等没名没分的姑娘也会一脸笑意地跟着寒暄,完全不必阿黎费心找话说。
  至于别个,倒也有些端着身份,明明不齿,却还是强作笑脸,言语间偏又露出一丝丝高高在上的自傲。
  阿黎看着都觉得眼睛疼。
  她对这些人也向来不甩什么好脸色,都是斟了茶之后就干坐着,既不主动问好,也不主动开口说话。
  你给我没脸儿,那我还照顾你的脸面做什么。
  这一日,将人给膈应走了之后,阿黎叫人撤掉茶水,起身晃动了几下身子,而后又懒散地趴到锦榻上。一坐坐这么久,还坐的端端正正,不苟言笑,着实把她给累坏了。
  小鸢等丫鬟收拾了之后,才站到阿黎后头给她按着肩膀,一面笑道:“可算是将那位给送走了,不提姑娘了,就是奴婢在底下看着也觉得难受。”
  “可不是么。”这话儿,阿黎简直不能再赞同。
  “明明是自个儿赶着要上来拜会,可见了您,却又一半儿含酸,一半儿——”
  “一半儿瞧不上。”阿黎替她说了未尽之言。
  小鸢知道主子脾气好,因此才不怪自己失言。含酸也好,瞧不上也好,反正小鸢在底下瞅着,觉得那位郡王妃也不过是嫉妒罢了。
  天晓得,那郡王妃看到姑娘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