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直播当皇帝 >

第172章

直播当皇帝-第172章

小说: 直播当皇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到外面的庄田,陈光倒是心思一动,接着又改口道:“算了算了,让那些人到东宫来多有不方便,你传令下去,在希望工程外面的庄子找一块空地给我,去那里再种一批。”

他想到这里是东宫,是皇宫内院,要是叫人进来,那是要跟陈昂打招呼的,况且如今周芷若有孕在身,也不方便多几个外人。

在城外种那就方便多了,吴用赶紧说道;“好的,我马上就去安排。”

至于这已经种下去的这一点,就让敏儿周芷若他们玩,当作是消遣之物算了,能成就成,不能成也没关系。

嗯,反正种子还挺多的。

陈光这样想。

他让人拿来了几个盒子,每一个盒子里面都装一些种子,然后贴上条,上面写着农作物的名字,还有种植方法和习性,这些都是网友们百度来的,至于靠不靠谱,陈光也没办法保证。

拿到这些种子之后,马上有人送到了希望工程去,希望工程里面已经占满了地,只好在河对岸开垦了一片土地来种,让人专门伺候着。

忙活了两天的时间,才算是把这种子在那边又种植了一份。接下来的时间里,就静静的等待着这些家伙的发芽和生长了。

陈光种菜这事情不知道怎么的就传进了皇宫里面去,那独孤伽罗不由得有些皱眉头,在她看来,太子应该是处理政务学习怎么治理朝廷才是重中之重,而不是跑去种地,这就显得十分不务正业了。

然而她跟陈昂讨论的时候,陈昂却兴致勃勃,显然对陈光种菜这个事情并不反对,他对独孤伽罗是这么说的:“作为太子,治理国家当然是要学的,但是也不能除了这个其他的什么都不会吧。你看看他那个希望工程,搞得多么红火。朕听说如今全国的丝织品价格都下降了很多,就算是普通百姓也能买得起体面的衣服,这还不是他‘不务正业’搞出来的吗?还有那个光之子二号,你听说过光之子一号吗?元国可是依靠那个东西消灭了匈奴,这也是他不务正业弄出来的啊。朕倒是很想看看,他这一次不务正业,又能搞出什么新花样来呢。”

陈昂之所以替陈光说话,原因还是在于,多锭纺纱机这个东西实在是太过逆天,不仅仅增加了国库的收入,而且对整个市场的变化那都是实实在在的,容不得人质疑啊。至于光之子二号……小小的元国依靠它,打得匈奴溃不成军,还需要过多的说明吗?

所以说,种菜这种事情呢,陈昂不仅仅没有指责,反而有些期待起来。

陈光也听说了陈昂跟独孤伽罗在关注着自己做的这事,索性也不等他们派人来问,直接写了折子送上去,说是此次出行,得到了很多乾国没有的蔬菜的种子,一旦培育成功,可以让全国没有饥荒。

这可是个巨大的诱惑,而这个折子一摆上陈昂的案头,却引起了轰动。(未完待续。)

第三十三章

这一日,大朝。

前一天晚上,陈昂接到了陈光递上来的折子,当他看到一旦种子培育成功,便可以消灭全国的饥荒的时候,立马就震惊了。

作为皇帝,最为殚精竭虑的事情是什么?当然是治理国家,那治理国家有那几个方面?外交,这一点在古代社会体现得很弱,大家似乎也都还没有什么国家合作之类的意识。那么还有什么是最重要的呢?那自然就是民生,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这可不是一句空话,老百姓拥戴你,你这个政权就会稳固,如果你的政策只顾着自己,而威胁到了百姓的生存,那百姓就极有可能揭竿而起来推翻你。

自古以来,这样的例子有很多。

那老百姓需要的是什么呢?俗话说得好,民以食为天,如果能够天天吃饱饭,这对于百姓来说,恐怕是最大的幸福了吧。

所以历朝历代,都在进行农业方面的改革和尝试,虽然目的仅仅是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但是对于百姓来说,一点小小的调整,却可能关系到他们的生命。比如说乾国刚刚建国的时候,规定的粮食抽税是十五税一,而在两年之后,这个税率却变成了二十税一,多出来的这部分,归农民自己所有,那么这也就意味着他们可以有更多的吃的。

民以食为天,谁能让他们吃饱,吃好,他们就拥戴谁,这没的说的。

其实他们就只有这么一点小小的要求而已。

然而几千年来,还从来没有谁能够真正做到让所有的老百姓都吃饱饭,这一方面是有制度方面的原因,分配不均造成的,当然另外一方面,跟粮食的种类和产量都比较少也是有很大的关系的。比如说南方的水稻,亩产几百斤就算是照顾得很好的了,哪里像二十一世纪的超级杂交稻,一亩地里就收个几千斤,那是完全不敢想象的。

而且一些产量大容易种植的农作物,都还没有出现,红薯马铃薯玉米之类的。

欧洲就被马铃薯拯救过一次,但是也因为马铃薯差点毁灭了一次。

但是那些对于陈光来说会是个问题吗?

好吧,老实说,肯定是个问题,但是有问题就解决嘛,这种已经发生的事情,陈光直接在直播间里找数据,找办法就好了,完全不用担心啊。

而且现在国家的人口并不算多,有了红薯和马铃薯的大面积推广种植的话,让全国人民都吃饱饭,并不是一句空话。

但是陈光知道这些没用啊,陈昂并不知道这些农作物会有这么大的威力啊。于是他决定让陈光上朝,具体阐述一下这个消灭全国的饥荒的办法。

陈光只不过是实话实说而已,当然不会想到这折子会引起轰动,会让陈昂这么重视,当于超来请自己明天上早朝的时候,他整个人都是懵逼的。

然而不管懵不懵逼,这上早朝还是必须的,好在也算是轻车熟路,第二天早上四更天,外面还漆黑一片,他就已经起来穿戴整齐,吃了早饭,往大殿去了。东宫就在皇宫里面,穿过几个小广场就到了,陈光自然不会选择乘坐马车或者轿子。

“太子殿下好。”

刚到大殿前面的小广场,马上有已经早到了的官员跟陈光打招呼。

陈光一一给他们回应。

“太子殿下,好久不见了。”

陈光笑道:“最近在捣鼓一些新东西。”

有官员道:“听说太子殿下最近迷上了种菜,不知道是真是假。”

陈光顿时有些汗颜,这群官员的鼻子也太特么灵敏了,这些都已经被八卦出来了吗?

“啊,是啊,哈哈,最近正在进行一项研究。”

“太子殿下上回研究出来的茶很好喝,不知道这次又会研究出什么来呢。”

“哈哈,当然是好吃的,到时候大家拭目以待就好。”

陈光跟官员们聊天,这些个官员们总是有意无意之间就想套他的话,这让陈光感觉到难以招架,心说这群家伙果然都是老狐狸。

就在陈光几乎要招架不住的时候,终于开始早朝了,陈光从没像今天这样渴望早朝的开始。

特么的跟当官的打交道就是累啊,你说的要等于没说但是不说又不能代表你说了,实在是让人心力交瘁。

此时此刻太阳刚刚升起,透过大门照射进来,地上是光滑的大理石地板,将光均匀地分散于四周。然而这个角度却照不到那团龙宝座,陈昂坐在那里,文武百官看着他依旧是朦朦胧胧的一片影像。

这设计真特么的绝了。陈光想。

诸位大臣鱼贯而入,按照自己的位置站好,陈光当然是站在最前面的,而在他的对面则是自己的老丈人周鼎,他本是礼部尚书,是没资格站在第一个的,但是谁让他是太子的老丈人呢?而且他的女儿马上就要为太子生下龙子了,这让他的地位只会越来越高。

而之前那些还笑过他女儿的那些官员如今却是肠子都悔青了,早知道当年的晋王殿下能够成为当今太子,就算是再不要脸面,再被嘲笑,那也要把自己的女儿倒贴过去啊。

只是不知道现在还有没有这个机会啊。

很多大臣就算是现在也还在蠢蠢欲动,你看那周芷若不是也没要名分吗?那些都是虚的,只要为太子生孩子,那等太子登基,再怎么说孩子也得是个王爷,到时候自己可就是王爷的外公,要是再争取一下让自己的外孙当上太子……

啧啧……

想一想都美呆了啊。

这些臣子心里面的想法陈光自然是不知道的,要是知道了非得高兴坏了不可,一大群美女都要被人塞到自己家里面来,那是不是以后就可以跟很多的妹子一起……

陈光站在哪里,微微低着头,其他的官员手里都拿着芴,这块白色的板子相当于是大臣们上早朝的笔记本,上面写好的是自己今天早上想要发言的内容。

陈光不需要这些,他属于现场发挥型的选手。

时辰到了,于超扯着嗓子喊:“上朝……”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未完待续。)

第三十四章

陈昂今天的心情很好,从他轻盈的步伐上就能够看出来,今天上早朝的议题他早就已经想好了。

坐在龙椅上,陈昂特意看了一眼下面的陈光,微微点头。对于这个太子,他是越来越满意了,能为国库增加收入,能帮岳父打仗,如果又要帮自己解决百姓不饿肚子的问题,这简直就是理想之中完美的太子好吗?

而且就从目前来看,不管是人品还是其他,都还处在一个很正常的范围内,马上就要为自己生下龙孙……我陈家祖上是何德何能,老天爷如此眷顾,送来如此完美的太子,百年之后,他必然是最好的皇帝!

在心中感谢了一下上天,陈昂恢复了一如既往地冷静状态,他是一个父亲,有一个这样杰出的儿子他当然是欣慰的,是高兴的。但是同时他又是一个皇帝,需要治理国家,如今是在朝堂之上,他更应该要喜怒不形于色才行。

陈光虽然知道能够解决民生问题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是很重要的事情,但是他却不知道现在陈昂对于这个问题看得是有多么重要。

作为一个现代人,虽然从历史书上看到过吃不饱饭的时候对于社会的影响,但是毕竟没有亲身经历过,所以感触自然谈不上有多深。

但是陈昂不一样啊,他虽然是开国皇帝,但是往前面推很多年,那也是亲眼见过乱世的啊,甚至知道没有饭吃的痛苦。所以他才格外珍惜现在这样的生活,并且致力于让老百姓过上更好的生活。

在人治社会里,一切政策的推行起初都是源于就执政着本身的思考。

“有事早奏,无事退朝。”大家坐定,于超便站出来喊了一句。

但是这完全就是废话,一个国家一整天下来怎么可能任何事情都不发生呢,但是还是得喊,这就好像群臣要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但是却从来没有一个皇帝能够真正万岁一样。

这都是个美好的愿望,作为皇帝,都想万岁,而且还希望自己的国家平安到无事退朝。

“微臣有本奏。”

“爱卿请讲。”

这是日常的上朝流程,奏事议事,陈光就站在旁边,感觉没自己什么事一样。

但是他知道这些其实都跟他有关系,这以后都要他来接班的,现在不多学一学,等以后懵逼那就玩了个蛋了。

过了大约一个时辰,事情就都处理完了,这些其实都是京城附近地区发生的事情,或者有的是很早之前就从外地送来的了,而只有月朝的时候,才会处理一些更远一些的地方发生的事情。

所以皇帝的认知是有时差的。比如说外地发生了个案子,要到皇帝这儿来,且不说能不能到,就算到了,批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