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悠闲大唐 >

第282章

悠闲大唐-第282章

小说: 悠闲大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瞒陛下,这一次我去海外虽说没能寻到那得道之机缘,但也有些收获。再加上宗门里的长辈也推衍出一些天机,此事我虽不能直接介入,却也能象以前那样采用迂回的方式。”

面对这样的回答,李世民虽说难免觉得失望。但原本也做好了被拒绝的心理准备,所以到也没太放在心上,而是接口说道:“哦?不知真人所言这迂回的方式是指……”

“很简单,陛下之前不是说了,大唐对突厥用兵,粮草与军响上会比较吃力吗?正好,我这钱庄有一项业务,专门是针对类似这种情况的。”眼瞅鱼儿上钩,李安然笑着说道。

对于刚刚那话里的业务,李世民心里是十分的好奇。毕竟对突厥用兵一事所要用到的粮草与军响。虽说自己并非负担不起。但也绝对不是什么人都能够承担的小数字。

不过,对于某人的神通广大,李世民也是早有体会。只是,一时之间有些弄不明白。这次对突厥用兵所要用到的粮草与军响与天朝人民银行有何关联。难不成要对自己放贷?

心念电转间有了些猜测的李世民。虽说对放贷一事有些哭笑不得,但细细一想却也觉得这并非什么坏事,说不定还能再弄些好处。当下笑着说道:“真人,朕愿闻其详。”

“陛下,对突厥用兵一事所要耗费的粮食与军响等费用并非小数字。如果陛下不介意我越俎代庖的话,那这些费用就由天朝人民银行出了。”还不知道对方想歪了的李安然,笑道。

听到这样的回答,李世民越发觉得自己刚刚的猜测是对的,虽说也觉得这么做并不是件坏事,但该有的姿态还是能摆了摆,当下故作惊讶道:“什么?难道真人是想让朕借贷?”

“不不不,陛下误会了,我刚刚所言并非是让陛下在我的钱庄里借贷,不过,这种方法与借贷比较像,我叫它公债。”看到对方想歪了的李安然,连忙摆手解释道。

“真人,这公债又是何物?”虽说最近也看了几本有关金融投资方面的内容,但还是第一回听到这个名望的李世民,不解地问道。

知道自己之前递上去的几本基础金融资料中并没有这方面内容的李安然,笑着解释道:“公债,字面上的解释就是公共同的债务,不过,在我看来用国家的债务来形容更贴切,简单来说就是国家向百姓们直接借钱的一种方式。”

“向百姓们直接借钱?”被这匪夷所思的回答给弄得呆住的李世民,好一会儿才回过神来,摇头苦笑着说道:“可……可是真人,且不说此事能不能成,就是能成,又该如何去借?”

“难不成需要朕下一道圣旨强行向百姓们借钱?这么做岂不是跟强行征税一样了?真人,如果是这样得话,请恕朕无法答应,这钱还是由朕自己来承担为好。”

对于李世民的回答,李安然虽说不能确定这番话中有几分是出自真心,有几分是为了脸面,又有几分是无奈之举,但不管怎么说,能听到这样的回答心情总是不错地。

眼瞅着对方误会了自己的意思,当下笑着解释道:“陛下,这种公债这种公债是以国家的信用为基础,向百姓募集资金而形成的债权和债务的关系,并不需要强迫去做。”

“具体的流程就是国家发行类似钱票的债券,然后投放到市场上由百姓自行购买。这样一来,购买了公债的百姓们就成了国家的债权人。当然,一切都全凭自愿。”

虽说还没弄明白这债权与债务之间的关系,但李世民却本能地抓住了关键的一点问道:“真人,就算这什么公债并不强迫人去买,可那些百姓总不会无缘无故地购买吧?”

“陛下高见,至于如何让百姓们自觉自愿的购买公债,说起来也很简单,那就是让这个公债的收益要高于钱庄的投资理财项目,这样自然就能吸引到更多的人来购买。”

“收益高于钱庄的投资理财项目?”愣了一下的李世民,连忙说道:“真人,你指得是采用高利率的方式来吸引百姓购买这种公债?可如此巨大的数字,又怎么能让百姓放心?”

“很简单,之前我也说了,这公债说白了就是国家向百姓借钱。这借钱吗,自然就要有抵押物。只不过,与普通的借贷不同,以国家的名义借钱不必拿出什么实际的抵押物。”

“只需要以国家的财政与陛下的信用来担保就完全足够,相信以大唐的繁荣和陛下的雄才大略,没有人会怀疑这钱还不上。”李安然笑着解释的同时,还不忘小拍了记马屁。

如果是别人这么说,李世民虽说听了之会也会高兴,但也知道这不过是下面人逢迎拍马之言而已。可眼前这位乃是上界下凡的真仙,对方如此称赞自己,心里那是真得很嗨皮。

只不过,嗨皮归嗨皮,李世民到也没有得意忘形。反到是在细思了一番刚刚那些话之中,心中不由感到了一阵心悸,毕竟能想出这种匪夷所思方法的人,足以当得上可怕二字。

得亏对方是上界下来的真仙,明明有轻易就能够谋朝篡位的能力,却压根没这么做的意思。反到是接二连三地对大唐做出了种种有益之举,否则,李世民真得好好掂量掂量。

“真人,这种公债并没有办法在短时间内凑齐那么一笔巨款吧?而且,如果只是这样的话,又和真人的钱庄有什么关系?”很书收拾好情绪的李世民,又开口问道。

“陛下所言甚是,这种公债确实没办法在短时间之内凑齐这么一笔巨款,不过,也正是因为如此,才需要我的钱庄出面。”并不意外对方会这么问的李安然,笑着说道。

“哦?愿闻其详。”李世民沉吟了片刻后,说道。

“其实很简单,这一次发行的公债将由天朝人民银行一次性买断,这样一来,销售方面的问题,自然就用不着陛下再去操心了。”说到这里,李安然又打开了自己的腕式个人终端。

前后也就是几分钟的样子,之前离去的湘云再一次出现。只不过,这一次她手上拿着的不再是放着几种钱币和钱票的箱子,而是一叠刚刚打印出来并且已经装订好的文档。

从李安然的手上接过这份文档的李世民,第一眼就看到了封面上的几个大字,顿时忍不住给念了出来:“大唐帝国发行债券的具体建议?”

第419章果断

接过文档的李世民在念完封面上的大字之后并没有再说话,而是直接翻开封面开始阅读起来。有时在碰上一些不太明白的名词和用语时,还会停下来仔细地问个清楚。

等李世民将手中这份文档从头到尾给看了一遍之后,依旧忍不住为之震惊与心悸。没办法,这里面的内容实在是太过颠覆传统的商业行为,用匪夷所思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

有意再给了点时间让眼前这位大唐皇帝陛下消化完文档里的内容之后,李安然这才笑着说道:“陛下,你手上的这份是经过我们的计算从而得出的一个,对大唐最为有利的方案。”

“这一次的合作,将由天朝人民银行一次性承购大唐价值五亿贯的公债。而这次的公债的期限是三年,也就是说三年后即可兑现,而票面利率则为20。8%,也就是两成多一点。”

“两成多一点?”面对这个利率即便是身为一国之君的李世民,在心算出这个利率代表的金额之后,也忍不住咋舌道:“那岂不是说,三年之后朕得还六亿多贯?”

其实两成多一点的钱息,放在古代真心不算多。没看那些佃农的租子,一般都能达到五成甚至更多。至于民间的“高利贷”,钱息方面更是高得吓人,这一点从古至今都一样。

只不过,两成多一点的钱息看着是不多,但架不住这次公债的总额实在是大的吓人。就算抹掉那零点八的零头,五亿贯的两成钱息。就是一亿贯,而大唐一年的税收也没有这么多。

或者确切一点来说,是远远没有这么多!

“陛下,以大唐现如今的发展,我觉得资金紧张只不过是一时的问题。不说后面陛下还打算对什么地方用兵,光是拿下突厥,就足以让三年后的这笔钱不算什么了。”

知道自己这样的说法,很缺少说服力的李安然,趁着李世民还在沉思的时候,接着说道:“陛下不必担心。其实在三年后根本不用陛下掏钱出来。就能够把这笔债务给还上。”

如果说之前李世民还会对这样的话抱着很难相信的态度,那么在看过那份关于“大唐帝国发行债券的具体建议”的文档后,心中只有好奇与疑惑,到是没有怀疑的念头了。

面对着李世民探究的眼神。李安然也没有卖什么关子。而是直接说道:“等三年之后公债到期之时。国家可以通过发行新的债券来作为偿还旧债的资金。”

“这么做,实际上就是把原本的三年债期给延长。如果陛下担心那百分之二十点八的钱息,还可以加在债卷的发行数量。这样一来,原本的钱息就会在无形之中被稀释掉。”

面对这样的回答,刚刚已经接二连三震惊过的李世民到是淡定了许多,在略做沉吟之后,又问道:“可如果新的债券到期了,这笔钱依旧还不上,到时又该如何是好?”

“很简单,那就再发行新的债券,继续延长时间呗。”耸耸肩的李安然说道。

“可……可是,这样做得话,什么时候才是个头?”一时有些无语的李世民问道。

“陛下,其实你如果仔细想想就会发现,这种债务与债权的关系绝大多数人都希望能够延续下去,时间是越久越好,所以,根本不必担心。”知道对方在担心什么的李安然,笑道。

面对这样的回答,李世民并没有直接给出什么答案,而是下意识地站起身走到会客室的窗户前,凝视着下面熙熙攘攘的人流,以及那一张张充满了喜色的面孔,久久说不出话来。

没办法,这什么公债的出现实在是太过颠覆。即便是这段时间下来,李世民也明里暗里的学习了一些来自于格物书院和某人手上的知识,依旧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力。

看着身为一国之君的对方,站在窗前久久无语。李安然到是一点也不意外,毕竟公债的计划虽说对大唐确实有利,而且还是有很大的利益,但跨时代的鸿沟可不是那么容易越过的。

只不过,让李安然多少有些意外和惊讶得是,原本以为自己这个公债的计划,就算李世民不会反对,但也不会那么快就有所定论。可没成想,对方居然是相当的“杀伐果断”。

前前后后也不过是思考了两刻多钟,也就是半个多小时的样子,站在窗前的李世民就收拾好了情绪,转过身来正色地说道:“好!真人,公债的事情就拜托给你了。”

“呃……”面对如此果断的答复,李安然反到是开口劝道:“陛下,这件事情虽然对我来说算不上什么,但对于大唐却事关重大。要不,陛下还是回去和大臣们再商量商量?”

“哈哈……”突然大笑了两声的李世民,却是霸气地道:“真人的好意朕心领了,不过,公债的事情朕心意已决,就按之前说好的办,回头朕会亲自过问这件事情。”

“好!”眼瞅着对方已经是深思熟虑过了,李安然也没再劝下去,而是点头说道:“既然如此,那我会在最短的时间内准备好五亿贯的公债资金,相信绝对不会耽误陛下对突厥用兵的大事。”

“朕信得过真人!”李世民笑着说道。

不过,在说完这句用在旁人身上,足以换来忠心,最起码是表面忠心的话语之后,李世民并没有急着离开,反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