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悠闲大唐 >

第340章

悠闲大唐-第340章

小说: 悠闲大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果李安然对主时空也像对大唐时空那样推广所谓的仙道和武道得话。且不说被人看破可能性有多大。光是两种文明对人类发展的影响,绝对会比大唐时空来得更中严重。

毕竟主时空的人类已经具备了很不错的基础,哪怕这种基础与灵子文明和巨能文明有着本质上不同,但架不住以这个时代人类的聪明。很容易就能取得重大的研究成果。

一旦这些成果被那些野心家所掌握。再加上主时空人类原本所具备的大规模毁灭性科技。说有灭族的可能还真心不是杞人忧天。就算这个可能性不大,到时候也会天下大乱。

虽说主时空对于现如今的李安然来说,已经确实是没了什么太大的牵挂。可毕竟这里还有着自己小时候的回忆。还有着那些代表着自己过去的同学、朋友、邻居等等等等。

更何况,自己在大唐时空下了这么大的一盘棋,天知道以后会发展成什么样子。与其也让主时空的未来变得无法掌控,还不如做为一个悠闲的港湾让自己没事小憩一下。

当然了,如果大唐时空的计划能够顺利的实施下去,并且能够朝着良性的方向发展。再加上自己也能够进化到足够高的层次,那么该怎么对待主时空,到时候自会有另外的安排。

对于这样的安排,胡灵儿虽说也借着之前的(双)(修),以及自己这具花了极大代价才培育出来的身体,同样凝聚出了精神本源跨出了朝灵子文明进化的第一步。

某种程度上来说,成为了最接近李安然的存在。但来自于精神本源的印记却让她根本不可能对对方的意志有丝毫的违背。哪怕就是让胡灵儿马上去死,都不会有任何的迟疑。

更别说,胡灵儿也知道自己这主人最近一段时间在大唐时空做出的那些事情,甚至比苏小媚她们几个都要更清楚某人的计划,很清楚这样的决定才是最合适的,会反对才怪了。

“少爷,这一次闭关时间这么长,你在大唐那边的手下打算怎么安排?”胡灵儿问道。

“安排?反正我这闭关也不是不能出来了,再加上大唐那边的一摊子事铺得有些大,各方面都需要有人坐镇,所以,我打算让她们去负责相关的事情。”为这次闭关已做好安排的李安然,回答道。

“那少爷打算什么时候开始闭关?”胡灵儿又问道。

“这一次回来就是想跟你说一声,可能会有段时间不回来了,等这次回去之后我就开始闭关。”说到这里,李安然顿了一下,然后又接着说道:“灵儿,你要不要也闭关一下?”

“我?”略微愣了一下的胡灵儿,摇了摇头说道:“少爷,灵儿虽说已经凝聚出出精神核心,但却并没有下一阶段的修炼方法,就是闭关也只是巩固现如今的修为而已。”

对于这个的回答,李安然其实并不意外。因为在自家干姐姐后来的留言中,已经说明了这个问题。只不过,考虑到自己也确实是需要一个更强力的手下,所以,才会提起这个话题。

“没关系,你没有下一阶段的修炼方法,可是我有啊。我给你一份,你不就能提高喽?反正主时空这边的产业都了下正轨,相信短时间之内,有你没有应该会不有什么影响吧。”

面对李安然的这番好意,胡灵儿自然不会感觉不到对方的真实想法。只不过,还是摇了摇头说道:“少爷,在我的精神本源之中,有着不能拥有超过你实力的限制,所以……”

“呃……”没想到会有这么个说法的李安然,顿时有些傻眼。

虽说之前并不知道还有这种事情,但李安然只是略一思索就已经明白了这个类似于“机器人三原则”的限制是什么用意,这么做妥妥地是担心胡灵儿在修为上超过自己,从而脱出掌控。

毕竟胡灵儿的身体,可比自己这具从普通人慢慢进化来的身体要更加的完美。套句在大唐时空现如今很流行的话,就是根基、资质还有悟性,都要比自己强上很多。

一旦得到了更高阶段的进化方法,相信以胡灵儿的条件,想超越自己真心不是什么问题。到了那时,就算对方的精神本源中被事先就打下了某种印记,也难保会出现什么意外。

可恰恰也是因为这一点,放着这么好的一个手下却不能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在李安然看来实在是暴殄天物,所以,即便是知道这个限制完全是为了自己着想,却依旧忍不住问道:

“那这个问题有没有什么办法解释?”

“有!”胡灵儿很坦白地回答道。

“什么办法?”原本还以为没办法解决的李安然,连忙问道。

“很简单,只要少爷你进化到更高的层次,那么就可以给我下一阶段的进化方法,这样一来,就不会出现没办法控制我的可能。”放下手中的酒杯,胡灵儿回答道。

“原来如此啊!”

面对这样的回答,李安然一听就明白这种办法可不只是能让对方进化到一个阶段。只要能保证自己的进化程度永远比胡灵儿高,哪怕只是高上一个阶段,那么一切都将不再是问题。

有了这样的答案,李安然自然也就没有再让胡灵儿闭关的想法了。

眼瞅着自己这一次闭关时间可不会短,而且也不像以前那样随时可以回到主时空来,李安然在和胡灵儿谈完正事儿之后,就一个心灵传输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家乡。

这次回来,除了是想看看家乡的那些风景和人之外,最主要的还是打算把爷爷李归真的骨灰给转移走。反正金陵这个地方,对于李归真爷孙俩来说,其实也算不上是家乡。

只不过是李归真云游四海时间长了,正好手边又多了李安然这么个小家伙,所以才找了个地方临时定居下来得而已。再加上,自己对身世的猜测,这么做自然算不上什么不孝。

其实李安然也知道,自己要把爷爷的骨灰给迁到别处去安葬,这么大的动静肯定不可能同时也没打算隐瞒,最好的方法自然还是通过正规的渠道回国,才不会引起什么注意。

可现如今的李安然,早已经不是以前做点事情都得思虑再三、谨慎对待的时候了。就算被官方发现了不对之处又能怎么样,爷爷和胡静的相继离开,这里早就没了什么牵挂。

且不说自己出国之后,生意方面的事情在胡灵儿的照看下,虽说越做越大,但自己这个幕后老板却也早就淡出了人们的视线。就算有人想拿那些同学啊同事,还有朋友邻居之类来要挟自己的问题,随着实力的增强,心态也早已经变化的李安然是一点也不在意。

以自己的能力,能救尽量救。实在不能救,到时候就把所有牵扯到这件事情里的人统统杀掉报仇就是。

毕竟,这些关系不过是普通关系而已,总不能是个人的死活自己都得背负在身上吧,那多累!

第491章十年2

并没有刻意隐瞒自己行踪的李安然,在回到家乡之后随便找了个地方,将自己扔在精神空间里的一辆比悍马还要霸气的骑士掠夺者给拿了出来,然后开着回到了村子里。

虽说村子里的村民们,并没有人知道李安然到底在外面赚了多少、混成了什么样子,但从一些迹象方面也都能确定,这个已经移民到国外的小子肯定很有钱。所以,某人的出现很快就引起了热情的欢迎。

在跟这些村民们一一打过招呼之后,回到自家大院的李安然,看着有段时间没回来,却依旧整洁干净,就好像一直有人在住的院子和屋子,知道这全靠胡灵儿细心的安排,心中很是满意。

等李安然刚给爷爷的牌位上了柱香,就看到村长带着一帮人很是热情地走进了院子。

没办法不热情,光是帮忙打量李家大宅这件事情,每年村子里都能得到不少的好处。更别说村子里的那些孩子们,也有不少都在某人于国内的企业中上班工作。

甚至连村子里的农业产品,也都是直接签了包销的合同。而且,还全资全村子修建了堪比高速公路的大路。在所有村民的眼里,某人就是财神爷的代表,不热情怎么行。

一番寒暄之后,李安然直接表明了这次回来的目的。不过,同时也说明,自家的院子依旧还是会交给村子里帮忙打量,只要能保证现在这样的效果。每年的那笔钱一个子儿也不会少。

原本听了李安然想把李归真的坟墓移走的事情,以村长为首的一众村民们还想好好劝劝。可眼瞅着这笔钱不会受到影响,而且看某人的意思这事儿没的商量,于是都果断地转变了口风。

对于村民们的反应,李安然并不意外。因为他很清楚这些村民的热情,由于自己出国定居,已经从原本的那点情份完全过度到了纯粹的利益捆绑。不过,却并不觉得感伤。

毕竟主时空所在的这个年代,别说是城里了,就连现如今的乡下。也早已经不是那种一家有事。全村都会帮忙的时候了。那种像城里邻居那样,相互之间根本不往来的情况,现在是越来越严重。

在和乡亲们寒暄了一番之后,原本就没在意这些人意见的李安然。眼瞅着事情办的顺利。自然也乐得做个顺水人情。于是。大把的钞票撒出去,整个村子的人都开始忙碌起来。

流水席,是乡下宴请宾客的一种特别的方式。这种方式即代表着对来客们的欢迎。同时,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炫富的行为。

据说,最初是把木制的条盘漂在水渠上使香客便于就餐而得名。

到了后来就演变成了,乡下要红白喜事时,在自家的院子里搭起棚子,垒起灶台,请两个乡厨,自己做酒席来宴请所有的亲朋好友。而不是像城里人那样到饭店酒楼去包几桌酒席。

这种习俗全国各地都有,从古代一直延续到今天。当然了,城里已经很难再出现这样的情况。到是乡下,无论穷家富户,但凡有些家底或者讲究面子的,基本家家都是如此。

也有人说,这种席面是吃完一道菜上一道菜,如行云流水,所以被形象地称做“流水席”。而在部分地区还存在着一种鸡鸭鱼肉一起上,等一拨客人吃完了抹嘴走人,换另外一拨人再接着吃的“流水席”。

虽说仅仅只是大半天的时间,还影响到了正常的午饭,但村子里的人没一个有怨言。

在大家齐心协力的合作之下,晚上流水席的工作进行得相当顺利。

传统的流水席并不讲究菜的花样,多是以大鱼大肉为主,图得就是吃得爽、吃得嗨。不光是很少出现精细的菜式,就连酒水也都是十里八乡小作坊里自己酿的烧酒。

毕竟在那个年代,能吃饭就已经算是福气了。一年头到能嚼上几次荤腥,就代表了这家人的生活水平还不错。

当然了,现如今的生活条件自然不是那个时候能相提并论得。更别说李安然掏出来的钱,就是扔城里的星级酒店里,都已经能摆上几十桌上档次的席面了。

等村长家的儿子带着人开着车,去县里好一统搜刮,别说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这些现如今已经不稀罕的玩意儿,就连距离金陵当地不出产的海货也被采买了不少。

至于酒方面,却是一点都没有买,反到是从批发市场把各种饮料弄了不少回来。

不买酒不是没人喝,相反,村里这帮人的酒量还都不小。之所以不买,那是因为不想舍近求远。

以李归真在十里八乡的名气,除了那一手好到让很多正统的医生都无语的医术之外,就属那酿酒技术最有名了。相比之下,就连给人做法事这方面都没办法相提并论。

虽说李安然在移民的时候,也将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