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天下 >

第101章

大唐天下-第101章

小说: 大唐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些天,我们议论来议论去,都没有结果,还是等大帅、监军他们的军令吧。”
    “你不说,我还没记起来,据守帅帐的兄弟们说,帅帐里吵翻天了呢。”
    “他们吵什么?不会是争军功吧?”
    “你才争军功呢,只有你这种鼠肚鸡肠的人才会想到争军功,大帅、监军们是在为要不要平定吐蕃争论。”
    正如兵士所说,李昌国、哥舒翰他们这些天也在为要不要平定吐蕃而争论不休,帅帐里时而高声争吵,时而寂静得同幽谷,。
    帅帐前的唐军耳朵竖得老高,听着帅帐里的动静,你望望我,我望望你。脸上是会心的笑容。
    “一,二,三,四……吵!”
    有唐军戏谑,扳着手指头数数。
    “嗡!”
    他的话音刚落点。帅帐里一阵阵嗡嗡声,宛若蜜蜂在飞舞似的。
    “十、九、八、七、六……停!”
    另一个唐军扳着手指头低声叫嚷。
    然而。这次却是失算了。帅帐里吵得不可开交,直到过了小半个时辰方才停歇下来。
    “自作聪明!”
    其他的唐军兵士一齐指着这个唐军兵士取笑起来,闹了个大红脸。
    “咕咕!”
    李昌国、哥舒翰、李白、郭子仪、李光弼、李晟,以及一众将领在座,个个脸红脖子粗,端起茶盅,象渴牛一般猛灌,仿佛这是他们这辈子头一遭喝茶似的。
    “吵!吵!吵啊!”李昌国笑眯眯的扫视一眼众将,调侃道:“瞧你们这样儿。跟渴牛似的!有你们这么饮茶的么?你们饮过茶么?”
    “哈哈!”众将齐声大笑,气氛骤然为之一松。
    “吵吵也好,说不定就吵出个妙主意呢!”哥舒翰抿着嘴唇,脸上泛着笑容,道:“这种大仗。就是要集思广益,。吵不是问题,问题是决不准上肝火!谁记恨,休怪我认得你。军法认不得你!”
    “大帅放心,我们谨记,决不往心里去!”众将齐声领命。
    他们虽然争得脸红脖子粗,却并不是为了私利,而是为了找到更好的办法,谁也不会往心里去。吵了这么多天,没有一桩反目成仇的事情。
    这事,还得从头说起。
    唐军在大非岭收敛唐军尸骨完成后,拔营归来,众将聚在一起,问哥舒翰,什么时间出兵把吐蕃给灭了。
    打到大非川,平定吐蕃就提上了议事日程,这些天来,不仅将领们在议论,就是唐军兵士也在议论,众将询问再正常不过了。
    事实上,整个唐朝都在争论,要不要把吐蕃平了。
    这问题哥舒翰哪里能回答,当即道:“先议议吧!”
    众将坐下来,李晟心急,抢着道:“灭!灭!一定要把吐蕃狗全灭了!一定要灭了!”
    “灭尽吐蕃狗!”
    众将齐声吼来,地动山摇,很有气势,差点把帅帐给掀飞了。
    人人眼球充血,恨不得立即出兵。
    哥舒翰皱着眉头没有说话,李昌国抿着嘴唇没说任何表示,李白、郭子仪、李光弼他们都是静静的坐着,没有插话。
    “大帅,难道吐蕃狗不当灭?”李晟一看情形不对,小心翼翼的试探着问道。
    “吐蕃狗当灭!”李昌国、哥舒翰、李白、、郭子仪、李光弼他们异口同声的道来,整齐划一,跟训练好似的,。
    “那还用再说么?出兵啊!”李晟不住搓手,眼中精光暴射:“末将请命打头阵,一定要攻下逻些!”
    “攻下逻些!”
    众将跟着大吼,恨不得立时兵临逻些城下。
    “不是吐蕃该不该灭,而是如何灭吐蕃!”李昌国见众将没有明白过来,提醒一句道:“吐蕃一百二十个该灭!可是,我们要用何种手段灭吐蕃?”
    这话说到哥舒翰、郭子仪、李白、李光弼他们心里去了,重重点头,大为赞赏。
    然而,谁也没有想到的是,众将异口同声的道:“我们只管打仗,如何打,那是大帅和监军的事儿。”
    他们竟然撂挑子,李昌国有些意外,摇摇头,道:“李翰林高才八斗,学富五车,还是李翰林来说说要灭吐蕃的难处吧。”
    李白的才名满天下,众将尽皆敬仰,齐声道:“请李翰林赐教。”
    “言重了,赐教不敢,说点我的看法。”李白挥手,眉头一拧,开始剖析起来:“吐蕃当灭,却难灭!原因何在?且听我细细道来!”
    李白的见解很是难得,众将竖起耳朵,凝神细听,生怕错过一个字。
    “吐蕃最难灭的就是积石山横在前面,大军难以越过。”
    李白的声调略微提高,道:“在秦汉之际,盘踞这里的异族叫羌。曾经对河湟之地构成巨大的威胁。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对羌大举用兵,想把羌灭了,然而羌依仗高山密林与秦军周旋,秦军虽然斩杀不少。却是难以连根拔起。”
    不论是羌,还是吐蕃。最大的依仗就是高山密林,。众将微微点头,大为赞许。
    “当时,有一个叫翁仲的长人,身长八尺,力大无穷,在与羌的战争中威震羌,羌谈翁仲色变。秦始皇很赏识这员猛将,下令销锋镝,为翁仲铸成十二金人。”李白的学识很丰富。说了一个典故。
    “十二金人?那不是秦始皇追求长生不老而铸造的么?”
    “怎么又成了抗击羌人的名将?”
    众将读书不多,一脸的迷茫。
    秦始皇销锋镝,铸成十二金人,是历史上很有名的事件,后人多加贬损。实际上那是为一员抗羌名将铸造的。
    流言蜚语误人也!
    “那些腐儒们不求甚解,多牵强附会!”李白嘴角一裂,颇有些不屑。接着道:“终秦一朝,羌人横行,西北不宁,难以解决。到了汉朝,羌患与匈奴之患是汉朝最大的两个边患。汉武穷一生之力,追入漠北,击破匈奴,方有余力征伐四夷,对羌大举用兵。这是一场历时数百年的战争,汉朝有胜有负,总的来说是胜多败少。汉宣时,名将赵充国一举打到积石山,这是华夏历史上第一次兵临积石山。”
    “第一个打到积石山的名将叫赵充国?”众将总算长见识了,咂吧着嘴巴,意犹未尽。
    李白不去管众将的嘀咕,接着道:“在当时,羌四分五裂,有很多部族,不象今日之吐蕃,成为一统之国。赵充国思前想后,汉军不可能越过积石山追击,只能无奈班师。”
    微一停顿,声调转高,道:“如今,吐蕃一统,其实力比起汉代时的羌更加强大,大唐要越过积石山灭吐蕃,难度太大了!人人都想灭吐蕃,就是问童子,吐蕃该不该灭?童子也会回答你,当灭!可是,若我们没有办法越过积石山,就灭不了吐蕃。”
    “哦,!”众将恍然,重重点头,大为赞成李白的剖析,又是惋惜不已。
    “都明白了,就说说有没有办法越过积石山?有办法越过积石山,大唐就一定能灭吐蕃!若是没有办法,就灭不了吐蕃!”哥舒翰大声激励道:“当此紧要之时,把你们那斗大的脑瓜多动动,想点妙法!”
    众将拧着眉头,沉思起来,一时间,帅帐里只闻呼吸声,再无其他的声响。
    “大帅、监军,我们可以把吐蕃放出来打呀!”过了一阵,李晟率先出主意。
    “是呀!”众将齐声附和,道:“吐蕃丢了大非川,一定会起大军与我们大战一场,我们先在大非川打败吐蕃,然后乘胜追击,一举拿下积石山,兵临逻些。”
    “这主意好是好,省事,却是不能越过积石山。”哥舒翰狠狠摇头,大声否决:“积石山中的险关要隘多不胜数,就算吐蕃败了,其残兵败将也能守住。不需要全守,只需要守住一处,大唐之军就无法越过积石山。”
    “这不行啊。那我们偷袭,行不行?”有将领盯着李昌国,笑道:“监军南征小勃律,对这等事最是在行,有监军在,一定能行的。”
    “监军一定能行!”李昌国的威名是打出来的,众将齐声赞同。
    李昌国苦笑摇头,道:“你们把我当作了神仙。南征小勃律虽然困难重重,比起积石山却是不算什么。要知道,小勃律国小力弱,险关要隘未加防守。而积石山中的险关要隘,吐蕃是守得铁桶一般。尤其是大非川丢失的情况下,吐蕃守得就更加严密了。”
    一席话宛若当头一盆冷水,把众将的热情浇灭。
    就此放弃,众将又不甘心,立时议论起来。你一句,我一句,由议论升级为争吵,而且一吵就是好几天。(未完待续)


第五章 吐蕃要报仇

    第五章 吐蕃要报仇
    逻些,为大雪封盖,乍一瞧之下,跟一座冰城似的,。
    漫天飞雪,却是熄灭不了吐蕃人的激情,他们走上街头,大声吆喝,相互庆祝,祝贺“河湟大捷”。
    桑布扎为了争取时间运筹脱罪之法,慌报军情,把全军覆灭说成是河湟大捷,缴获无数。这消息传到后,墀德祖赞大是欢喜,命人晓谕国中,吐蕃人的喜悦顿时给激发了出来。
    要知道,吐蕃数十上百年都想攻占河湟之地。拿下河湟之地的好处多得没法说:一是使得吐蕃的疆域再度扩大,二是河湟之地富饶,吐蕃又添一富饶之地;三是吐蕃可以以此为基,准备进攻长安。
    长安的富饶,天下皆知,谁个不晓?吐蕃人一提起唐朝,就会想到长安,据说长安到处是金山银山,若是打进长安,这好处还用想吗?
    是以,当“捷报”晓谕国中后,吐蕃人前所未有的欢喜,比起当年拿下大非川还要欢喜,欢喜得多。
    “河湟大捷,!”
    “进攻长安!”
    吐蕃人喷着酒气,挥着胳膊,晃着拳头,扯起嗓子大声呐喊,眼里全是美妙的小星星,仿佛他们已经睡在长安的金山银山上似的。
    “隆隆!”
    突然之间,一阵惊天动地的蹄声响起,一支大军开了出来。
    这支吐蕃军队清一色的锁甲,千夫长以上的将领更是身着明光铠,闪闪发光,极是威武。
    吐蕃科技落后,其武器装备很差,有如此装备的只有一支军队,那就是赞普的禁军。
    赞普的禁军是从吐蕃数十万大军中千挑万选出来的。他们训练有素,装备精良,赞普把能搜集到的精良装备都用到禁军上了。
    是以,禁军一开出来,与一般的吐蕃军队截然不同。阵势整齐,气势惊天。杀气腾腾。宛若出鞘的利剑。
    “禁军!禁军!”
    “大吐蕃要进攻长安了么?”
    吐蕃人一见禁军,大是振奋,心气陡高,不免胡思乱想,竟然以为吐蕃要攻打长安了。
    “那是……桑布扎家族的人!”
    他们的幻想只存在极短时间,就发现了异常,只见一队披头散发的人被禁军押来。这些人个个哭哭啼啼,脸色发青,眼睛泛红。跟兔儿眼似的,惊惧难安。
    “桑布扎家族的人犯了何事?”
    “他们是大吐蕃的顶梁柱呢!”
    吐蕃人不明所以,惊奇不置,指指点点,议论纷纷,。却是莫衷一是。
    桑布扎是松赞干布时的四贤之一,奉命留学克什米尔地区,学成后归国。创造了吐蕃文字,自此以后,这个家族成为吐蕃的名门望族,被吐蕃视为神明一般。
    谁也没有想到,桑布扎家族竟然成了阶下囚,被禁军押来,看样子是要问斩。
    “桑布扎家族犯了甚错?”
    “就算有错,也不能问斩。”
    吐蕃人议论纷纷,猜测多端,却是谁也猜不出个所以然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