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天下 >

第109章

大唐天下-第109章

小说: 大唐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蕃会善罢甘休么?一定不会!再说了,即使吐蕃不想夺回来,我国也会促使吐蕃出兵。来年,两国在大非川一定会有一场惊世大战,唐朝的军队会全部派往大非川,何来唐朝大举西进之说?”
    这话很有道理,莫贺咄吐屯只顾着盼望唐朝大举西进,却是没有想到此节,不由得一愣,一转念间有了说词:“即使大唐来年不能西进,一旦解决了吐蕃之后,一定会西进。到那时,吐蕃不能牵制大唐,大唐之军西进的就不会是三五万,而会是十万二十万,甚至更多。以贵国的战力,难以战胜大唐。”
    说到这里,声调略高,以讥讽的口吻的道:“贵国与大唐打了数十年,兵力大占优势,又有几多胜仗?”
    “格格!”齐亚德脸一红,双拳紧握,发出一阵骨节摩擦声。
    这话戳到大食的痛处了。虽然大食也是大国,其军队的战力远远不如唐军,两国大战数十上百年,大食却是一点便宜也没捞着。
    要知道,唐朝在西域的兵力并不多,不过两万多罢了,而大食放在中亚的军队却是数十万,就是如此大的兵力优势,亦是占不到便宜,齐亚德心里很窝火。
    吸口气,平静一下心神,齐亚德道:“陛下的担心是多余的,我国不会给唐朝西进的机会。哈里发已经大举调兵东来,要趁着来年唐朝与吐蕃生死大战之时,一举攻下安西四镇,然后再兵临河湟,直取长安。”
    “哈里发真的发了援军?”莫贺咄吐屯有些拿捏不准,。
    “陛下若有所怀疑,请您去我们的军营一观便知真假。”齐亚德重重点头,语气笃定,让人不敢有丝毫怀疑。
    “我们若是归顺贵国,有何好处?”莫贺咄吐屯出价了:“贵使是知道的,贵国的富饶远不如大唐,大唐能给我们的好处很大。”
    唐朝的富饶是出了名的,要不然,阿拉伯帝国怎么会一心想打到中国来?
    齐亚德没有说话,而是拍拍了手,随来的拥仆送上一个银盘,上面用丝绸遮盖,看不清是什么宝物,群臣眼睛瞪得滚圆,恨不得立时掀起丝绸瞧个究竟。
    齐亚德接在手里,站起身,来到莫贺咄吐屯面前,笑眯眯的道:“陛下,您请过目。”
    “好!”莫贺咄吐屯双手搓着,眼里全是美妙的小星星,喜滋喜的掀起丝绸,是一把名贵的匕首,上面点缀着不少名贵宝石,匕身寒光闪闪,一瞧便知这是难得的神兵。
    “这个……”莫贺咄吐屯大为失望。
    齐亚德右手拿起匕首,左手闪电般掐住莫贺咄吐屯的脖子,刀光一闪,匕首在莫贺咄吐屯咽喉上一抹,鲜血飞溅,喷出老远。
    “刺客!”
    群臣大惊失色,就要来擒拿齐亚德。
    齐亚德的随从拔出弯刀,把齐亚德护在中间。
    “那俱车鼻施,你一直想做国王,眼下你就是国王了,你可愿意?”齐亚德沉声问道。
    “愿意!愿意!”
    太子那俱车鼻施大喜若狂。(未完待续)


第十四章 凌 烟阁

    第十四章 凌烟阁
    长安,大雪纷飞,积雪数寸,一派银装素裹,。
    天气虽冷,却是浇灭不了百姓的激情,街上人来人往,热闹非凡,百姓脸上泛着笑容。
    今年对于唐朝来说,是个大丰收的喜庆年份:先是征服小勃律,切断吐蕃西进的通道;紧接着就是河湟大捷,十万吐蕃大军被唐朝全歼;接下就是石堡城被唐军攻下,大非川被收复,一件件,一桩桩,让百姓欢喜难言。
    大雪纷飞之时,百姓上街,相互道贺,喜悦气氛万分红火。
    在长安西面十余里处,有一处陡坡。
    这里是荒郊野外,原本很少有人来,今日却是非常热闹,有近百人聚在此处,领头的是李昌国和太子李亨。
    其余的人就是护卫和工匠。
    “这要怎么用?”李亨把雪撬看来看去,很是不解,问李昌国。
    “我试用一次,太子就知道了。”李昌国也不废话,站到雪撬上,一应准备完成。
    “开始!”李昌国轻喝一声,雪撬象离弦之箭一般冲了出去,李昌国站在雪撬上稳稳当当,如同标枪般挺直。
    滑雪对于李昌国来说,那是家常便饭,虽是在唐朝滑雪,依然是轻车熟路,动作极为敏捷,不一会儿功夫,就滑出老远。
    “好!”
    一阵彩声响起,太子李亨他们个个眼里放光,好象发现西洋镜似的。
    滑雪是李昌国的爱好,在另一时空没少滑雪,来到唐朝好久没滑雪了,兴致大起,一个大大的s形轨迹出现,很是漂亮,。
    “好!”
    太子李享他们再度喝彩。
    李昌国使出浑身解数。尽情的享受滑雪的激情,惹得李亨他们不住叫好,采声如同雷霆,响个不住。
    正在兴头上,却已滑到山坡下。李昌国只得收势。
    太子李亨飞也似的跑下来,双眼放光。一双手搭在雪撬上。急不可耐的道:“让我玩会!让我玩会。”
    对于太子李亨来说,滑雪非常新奇,恨不得象李昌国那般滑雪。
    “太子,滑雪可不是那么好学的,有很多技巧。”李昌国理解他的心情,又担心他摔倒。这是太子,要是有个三长两短,那后果无法想象。
    “没事!”李亨一点也不在乎,道:“我又不是弱不禁风。虽然没有你这般健壮的体魄,倒也不会太差。大唐男儿,谁个没有经过摔打?”
    这倒是,李昌国给他指点一些技巧,李亨抱着雪撬向上跑了一段。学起李昌国滑雪。
    哪里想得到,一使劲,一个趔趄。差点栽下来。太子不服气,再来一次,却是一头栽倒在雪地上,摔了个仰八叉,很不雅观。
    “太子,你可以坐在上面,先试试。”李昌国再度提点。
    李亨点点头,坐在雪撬上,朝下滑去,非常快捷,大是欢喜。
    很快,李亨就滑到坡下了,从雪撬上站起来,冲李昌国笑道:“好主意,有了这雪撬,大唐的勇士们就能节省很多力气。”
    李昌国之所以要兵器监造雪撬,就是为将士们节省体力,。
    可以想象得到,一旦他们出动,必然是在积石山中的冰天雪地里行军,艰难险阻多得数不清,若能节省体力的话,那是无上美事。
    是以,雪撬就特别重要了。到下坡时,人手一只雪撬,滑到山下,比起走到山下,能省很多体力。
    “太子所言极是。”李昌国点头。
    “李昌国,你有没有发现,这雪撬做得大了些。”李亨沉吟着,道:“坐在上面,还有不少空隙,雪撬就重了些,这会白白消耗力气。”
    这雪撬与普通雪撬不一样,要大很多,只是人的话,完全没必要。
    “太子有所不知,我之所以要做得这么大,那是要给兄弟们喘息。”李昌国解释道:“太子请想,在冰天雪地里行军,一定很累,力气消耗很大。到了下坡下山之时,人坐在雪撬上,把装备放上去,顺着山坡滑下去,是不是可以节省很多力气呢?”
    唐军的装备不少,背着装备行军,一定会消耗很多力气,若是放在雪撬上滑下去,就可以节省很多力气。
    “好主意!”李亨恍然,大声赞赏。
    “这雪撬做得还不错,若是能再轻些,那就更好了。”李昌国眉头一挑,指出其缺点。
    在积石山中行军,体力的消耗非常大,要想方设法节省体力,这非常重要,哪怕是轻三两斤也是好的。
    “成!这事,我要军器监再好好琢磨琢磨。”太子李亨非常爽快的答应了。
    接下来,就是李昌国教李亨滑雪。对这事,李亨特别上心,虚心讨教,李昌国教得认真,李亨学得专注,很快就掌握了一些滑雪的技巧,在李昌国的帮助下滑雪,玩得不亦乐乎,不时大笑,。
    也许,这是李亨这辈子最为欢喜的时刻。
    然而,正在兴头上,扫兴的事情发生了,只见高力士疾驰而来,李昌国和李亨知道,他赶来必有要事,忙迎了上去。
    高力士来到近前,飞身下马,打量一眼李亨,颇有些不悦,提醒一句道:“太子,您怎能做此等玩乐事呢?”
    李隆基雄材大略,眼光极高,对他的一群儿子很不满意,说没有一个象他。李亨能当上太子,是矮子里面挑高个,筷子里面挑旗杆,这种玩乐事一旦传出去,必然会有人中伤李亨,这太子之位能不能保住就难说了,高力士这是好心。
    “高伯父,您这可冤枉我了。”李亨无异于高力士的晚辈,只要不是正式场合,李亨都叫他伯父:“这不是玩乐,而是一件装备,我们是在试用。”
    “真的?”高力士仍有些不信,打量着李昌国。
    “高将军,太子所言无虚。”李昌国重重点头。语气笃定,让人不敢怀疑。
    “好吧,我相信你们!”高力士把李昌国一通打量,相信李昌国没有说假话,这才道:“陛下要见你们。快进宫。”
    高力士是李隆基身边的红人,派他出马。这事一定很重大。李亨忙问道:“高伯父,父皇可有旨意?”
    “我也不知道。”高力士摇头,催促道:“快走。”
    李昌国飞身上马,与太子、高力士一道直奔长安。
    十几里路程,不过盏茶时分,很快就到了长安,进入皇宫,跟着高力士来到麟德殿。
    李隆基端坐在宝座上,正在品茶,。眼睛半睁半闭,悠闲得紧。
    李昌国他们匆匆赶回,原本以为有天大的事情,哪里想得到,竟是如此光景。大是诧异。
    李隆基李昌国招手,道:“李昌国,快来。”
    “臣参见陛下。”李昌国见礼。
    “免了!免了!”李隆基挥手阻止李昌国见礼。开门见山的问道:“李昌国,听说你在军器监做一种叫雪撬的装备,有何用处?”
    李亨忙把雪撬呈上,李隆基接在手里,端详半天,也没有看出个所以然。
    李昌国给他一通解释。
    “好办法!”李隆基微微颔首,大是赞赏道:“李昌国,你能准备得如此仔细,此战成功的可能更大。你们行动之际,积石山中正是冰天雪地,每前进一步都要消耗很大的力气,要尽一切办法节省力气。”
    说到这里,眉头一掀,道:“这下坡有雪撬,可以节省力气,上坡可有省力气的法子?李昌国,你要知道,上坡极难。尤其是在冰天雪地里上坡,一个不好就会滑倒,会摔倒,防滑的法子想好了?”
    李隆基精明过人,连这种事都想到了,李昌国不得不赞叹,道:“陛下请放心,上坡防滑的法子倒也简单,可以用布帛缠住脚。若没有布帛,还可以扯些山藤,缠在脚上也能防滑。”
    “主意不少嘛!”李隆基微微点头,道:“你准备得很仔细,朕心甚慰。朕就再助你一臂之力!走,去凌烟阁。”
    “凌烟阁?”李昌国大是惊奇。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名垂千古,后人谁个不知,哪个不晓?
    可以这样说,凌烟阁是唐朝的“圣地”,若是能图形凌烟阁,人生若此,夫复何憾?
    李隆基站起身,一拂袍袖,走在头里,。
    李昌国和太子李亨忙跟上。
    凌烟阁在三清殿旁,并不大,乍一看并不起眼,却是戒备森严,数十龙武军守得水泄不通,足见凌烟阁在唐朝的重要性。
    来到凌烟阁前,龙武军见礼,李隆基挥手阻止他们,跨着大步走在头里,李昌国他们忙跟上。
    一进入凌烟阁,一股庄严肃穆之气扑面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