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天下 >

第133章

大唐天下-第133章

小说: 大唐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哥舒翰、郭子仪、李白、李光弼他们的目光齐刷刷集中在李昌国身上,很是期冀。
    李昌国微微摇头,众人眼中的热切立时消失,仿佛就未存在过似的。
    “如此雄关,哪是那么好打的,比起石堡城还要难打吧。”李昌国沉声道:“这事是很难,不过呢,我们可以从另一个方面来想。我们历尽千辛万苦,好不容易来到破壶口,已经创造了千古奇迹!自三王五帝,秦皇汉武以至于今,从未发生过的奇迹!”
    李白插嘴了,以惋惜的口吻道:“监军,就算再创造十个八个这样的奇迹,我们打不下破壶口,亦是无用。奇迹再好,不如打下破壶口好!”
    “李翰林此言极是在理!”哥舒翰、郭子仪他们大声赞同。
    李昌国在众人心目中的地位很高,很少有人反驳,象今天这般,一齐反驳是头一遭。
    “这理我也知道。”李昌国重重点头,道:“我的意思是说,我们创造了奇迹,即使我们不能完成这一奇迹,还可以让我们的后人接着完成这一奇迹。我们好不容易打到这里来了,无论如何也不会退走。”
    说到此处,略一停顿,道:“我们不退走,不放开积石山的道路,吐蕃军队就无法进入大非川,今年就没有大仗可打了,这让我们非常惋惜。不过,只要我们守在这里,一年一年的耗下去,说不定就有机会打下破壶口。到那时,大唐之军就可以攻入吐蕃腹地了。”
    打到眼下这种程度,唐朝应该改变战略了。
    若是唐军不能打下破壶口,一定要守在这里,与吐蕃耗,时间一长,说不定就有机会。
    只是,这时间有些长,也许是十年,也许是数十年,甚至上百年。
    “实在没办法,也只能如此了。”众人虽然万分不愿,也只能点头赞同。
    “既然你们都赞成,我这就向陛下禀报。”哥舒翰打量众人,众人无异议。
    哥舒翰当场写好军报,与众人商议一通,没人有异议,派人送去长安。
    “在此处与吐蕃狗耗下去,那是万不得已的办法,我们还是要想办法打下破壶口。”哥舒翰眉头一挑,宛若出鞘的利剑,道:“眼下冰天雪地,不是出战的好时间,正面强攻,城头太滑,于我们不利。我的意思是,我们一边想良策,一边准备在春暖花开,冰雪融化之后发起强攻。不论打不打得下来,一定要打!”
    这是迫不得已的下下之策,却是不得不为。
    就这样,唐军紧锣密鼓,准备强攻破壶口。


第四十四章 赞普的怒火

    第四十四章 赞普的怒火
    逻些,红山宫,气氛异常压抑。
    墀德祖赞正与大论、小论、整事相这些重臣在计议,议来议去,都没有议出一个结果。
    “唐军打到巴乔关了,这是亡我之心不死!”墀德祖赞双手紧紧绞在一起,太过用力,手背发青,咬牙切齿的为唐军这次进军下了结论。
    唐军一个劲的往吐蕃腹地打,不用想也知道,唐朝是想灭亡吐蕃。
    这片土地若不是因为高山密林太多,地形复杂,难以进军的话,哪里用得着等到唐朝,早在秦皇汉武之际就并入了版图。尽管困难重重,华夏一直没有放弃努力,唐朝这次突然出兵,把积石山中的险关要隘打下这么多,其用心不需要说的,谁都明白。
    大论、小论、整事相一众大臣不住点头,大为赞同。
    “李隆基这是妄想!”墀德祖赞的声音很是尖细,很是刺耳:“数千年来,中原军队都没能越过积石山,他李隆基怎能做到?秦皇汉武没有做到的事,他李隆基也做不到!”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西北之地与羌大打,就有收这块土地之心,却是没能成功。汉武帝攘四夷,也想收这片土地,还是没能奏功。
    就是以秦皇汉武的雄风,都不能收这块土地,墀德祖赞有一万理由相信,李隆基不可能成功。
    “赞普英明!”群臣忙拍他的马屁,大声颂扬。
    “然而,唐军占据了积石山中这么多的险关要隘,就是切断了大吐蕃进军大非川的道路。不能进军大非川,这大非川就丢定了,如此之事,本赞普绝不能容忍。你们都说说。要如何才能打通这些险关?”墀德祖赞一双眼睛似欲喷出火来,足以把空气点燃。
    这也难怪,他好不容易调集倾国之兵,准备出兵大非川,把大非川夺回来。谁也没有想到的是。唐军突然出现在积石山中,还把险关夺取了这么多。
    如此一来。吐蕃进军大非川的道路就给切断了。连出兵都做不到。谈何收回大非川?
    要知道,大非川对于吐蕃来说极为重要,正是因为吐蕃拥有大非川这个重要的经济区,吐蕃的实力才急剧提升,一举成为能与唐朝分庭抗礼的大邦。
    丢了大非川,吐蕃就是“一夜回到解放前”,实力大为削弱,重回松赞干布奠基时期。
    对于吐蕃来说,眼下最重要的事情莫过于出兵大非川。因而,夺回这些险关要隘就异常重要了。
    这是重中之重,然而,群臣却是你望望我,我望望你。谁也没有说话。
    谁都知道积石山中的险关要隘有多难打,个个不下于石堡城。要想打通这条道路,还要全部收回来。只要有一座在唐军手里,出兵大非川的想法只能是幻想。
    这是难上加难,难如登天,谁能有主意?
    “大论,你可有主意?”墀德祖赞盯着大论。
    大论一缩脖子,吱吱唔唔道:“禀赞普,臣……”张口结舌,再无下文。
    “小论,你呢?”墀德祖赞一双眼睛盯着小论。
    在所有大臣中,唯有这个小论还算清醒,智谋也不错,墀德祖赞很是期待。然而,他的希望很快就破灭了,小论摇摇头,连话都不说了。
    他的目光一个个的扫视下去,看着谁谁就摇头,不说话。
    “你们这些蠢材,祖祖辈辈位居高位,竟然没有一点办法。松赞干布时,你们的祖辈多么有才智,有四贤的美誉,怎么到了你们这么一辈,全是酒囊饭袋?”墀德祖赞一颗心直往下沉,突然之间失控,破口大骂起来,指点一众大臣,口水乱溅。
    群臣听着他的大骂,那感觉就象雷霆在耳际轰鸣一般,大气不敢出,唯有低垂着头的份。
    “呼!”骂了半天,墀德祖赞也骂累了,骂不动了,这才停下来,道:“说!谁有主意,本赞普升他做大论。”
    大论相当于唐朝的丞相,是吐蕃的二号人物,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更重要的是,大论比起唐朝的丞相更有吸引力,因为这是世袭的,只要当上大论,世世代代都是大论。
    群臣的眼睛一下明亮起来,如同九天之上的烈日,不住抠脑门,恨不得抠出个主意。
    大论看在眼里,惊在心头,却是无计可施。
    时间在大臣们的苦思中过去,仍是没有主意,墀德祖赞又要大骂,就在这时,只见小论站起身,道:“臣禀赞普,臣有一个计较,或许能成。”
    “说!”墀德祖赞双眼一翻,精光暴射,盯着小论,大喝一声,宛若炸雷。
    小论听在耳里,却是如同天音仙乐,精神大振,道:“赞普,臣以为此事不必过于担忧。虽然唐军占据了好几座险关要隘,只要不再丢失关隘,唐军就不会打到大吐蕃的腹地来。”
    “你废话!”大论很是气愤,大声喝斥起来。
    小论如此急吼吼的出主意,就是要抢他的大论宝座,他不能不气,抓住机会讥嘲:“这事谁不知道?只要有一座险关要隘在大吐蕃手里,唐军就无法进入大吐蕃腹心之地,三岁童子都知道的事儿。”
    群臣重重点头,就是墀德祖赞也是赞同这话,虽然明知道他是在假公济私。
    “呵呵!”小论不仅不怒,反倒是笑了,道:“大论,你又可知,唐军何时会退去?”
    “你知道?”这问题谁也无法回答,一众大臣很是好奇,齐声问来。
    “要是我猜得不错的话,唐军很快就会退去,赞普不必为此事烦忧。”小论的声调有些高了。
    “此话怎讲?”墀德祖赞有些不明所以。
    小论微一沉吟,道:“赞普,您要站到唐军的位置上去想。对于唐军来说,若能打通积石山中的通道,唐军就能进入大吐蕃的腹地,就能灭亡大吐蕃,这对唐军的好处最大,尽管这是妄想,大吐蕃是不可能被灭的。”
    墀德祖赞是个精明人,一点就透,微微点头,大为赞同。
    小论看在眼里,精神更长几分,接着剖析道:“若是唐军不能打通积石山中的通道,唐军又会如何做呢?”
    一句反问,把一众君臣问了个大张嘴,谁也无法回答。
    “臣大胆猜测,唐军会退去。”小论的声调很高了,不容墀德祖赞问话,就说出了答案:“因为如此进不进,退不退的,唐军既不能灭大吐蕃,又不能重创我军,对唐军没多少益处,不如放弃积石山中的险关要隘。只要通路畅通了,大吐蕃就会出兵大非川,唐军就可以在大非川与大吐蕃大战一场,趁这机会重创大吐蕃,甚至是……”
    看了一眼墀德祖赞不再说话,那意思谁都明白,那就是唐军要活捉墀德祖赞。
    这话犯忌,他当然不敢说。
    墀德祖赞倒没有理睬他的不敬,而是眼中精光连闪,沉吟不决。
    群臣大气也不敢出,唯有打量着墀德祖赞的份。
    “有理!很有理!”墀德祖赞的脸上露出了笑容,道:“本赞普太过急燥,竟然蒙蔽了双眼。当然,积石关中的险关要隘不能再丢失了,若是再被唐军打下几座,唐军就赖着不走了,一切都将成为泡影。”
    “赞普请放心,巴乔关就是唐军的恶梦,断不可能越过巴乔关。”大论忙拍马屁。
    “是呀!巴乔关坚若金汤,唐军不可能打下来。”群臣忙着附和。
    小论打量着墀德祖赞,那意思是我是不是该升一级,做大论呢?
    墀德祖赞眉头拧着,正要说话,就在这时,只听一个声音远远的传来:“禀赞普,唐军打下巴乔关了。”
    “不可能!”一片反对声响起,群臣满脸的笑容,跟听笑话似的。
    “巴乔关又没有雪,不可能引发雪崩,唐军不可能打下巴乔关。”墀德祖赞信心十足,大声道来。
    “禀赞普,唐军是没能引发雪崩,却引发了冰崩。”快速冲进来的斥侯大声禀报道。
    “冰崩?啥叫冰崩?”一片轰笑声响起。
    “我只听过雪崩,没听过冰崩。你们有人见过冰崩么?”
    “没见过!没听过!”
    斥侯是有问必答,为他们解释得清清楚楚:“唐军把巴乔关上面那块巨冰弄下来了,巴乔关被深埋大葬,已经不复存在了。这就是冰崩。”
    “咣啷!”墀德祖赞一个趔趄,差点摔倒在地上,撞翻了短案上的杯盏。
    “不好!”墀德祖赞脸色大变,站立不稳,摇摇晃晃,大吼一声。
    群臣还没闹明白他为何大吼不好,就在这时,又有斥侯冲进来禀报:“禀赞普,旺堆投降了唐朝,献出了离散关。”
    “什么?”群臣的眼睛瞪得滚圆,一副见了鬼的表情。
    吐蕃与唐朝打了这么多年,虽然败多胜少,却少有人投降唐军,乍闻此言,个个不相信。
    “旺堆说,离散关左右两侧都有巨冰,唐军只要弄下一块就足以把离散关埋上十回八回,他害怕了。又怕丢了关,赞普治他的罪,就投降了唐朝。”斥侯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