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天下 >

第186章

大唐天下-第186章

小说: 大唐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要观人之行,在于大喜之际;要观军之行。在于大胜之后。人若在大喜之际,手舞足蹈。不知道天南地北,此等人必无多大成就。一支军若在大胜之后忘乎所以,不受军纪约束,算不得好军队。监军的号令能在大胜之后约束三军,监军真将才!”
    百姓把李昌国他们是一夸再夸,夸得个个都成花了。
    就这般,在百姓的相迎之中,李昌国他们兼程疾赶,朝长安赶去。
    xxxxxxxxxxxx
    长安,麟德殿,李隆基身着龙袍,头戴皇冠,一脸的喜色,打量着群臣。
    李林甫、陈玄礼、太子李亨、杨国忠、安禄山……群臣皆在,个个脸上欣喜无比,仿佛吃了蜜似的。
    “伱们很欢喜?”李隆基扫视群臣,自问自答道:“莫要说伱们欢喜,朕也是欢喜不已呢。朕自登基以来,举贤任能,励精图治,把大唐治理得花团锦簇,百姓乐业,边关安宁,有人说朕之功已经超越太宗皇上。虽有些夸大,却也差不到哪里去。”
    李隆基当皇帝数十年,唐朝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唐朝进入最为强盛的“开元盛世”,中国历史进入巅峰。自此以后,一千多年了,再也没有一个时代能与之相比。
    说着自己的得意事,李隆基的声调很高,很是欢喜:“吐蕃已经定平定了,成就华夏数千年未有之伟业,朕自认如今的功业方可以超越太宗皇上。若是能把大食再灭了,那就更好了。呵呵。”
    一长串的畅笑声,极是快活。
    “呵呵!”群臣以笑声相应,这是最好的答复。
    “李昌国他们即将回归,庆典都准备好了吧?”李隆基大声问道。
    “陛下放心,都准备好了。”群臣大声回禀。
    “那就好。”李隆基重重点头,脸一沉,道:“都记住了,不得有任何差池。若有任何差错,朕必将严惩。”声调不高,却是极为严厉。
    “遵旨。”群臣领旨。
    “启禀陛下,李昌国他们离长安只有一百里了。”高力士快步过来,大声禀报,尖细刺耳的声音中蕴含着无限喜悦。
    “好!”李隆基大袖一甩,冲太子李亨,道:“按照议定程仪行事。太子,该伱去迎接大唐的英雄们了。”
    “遵旨。”太子李亨大是振奋,扯起嗓子嗥一声,声音如同雷霆,震人耳膜,转过身,快步而去。
    望着太子李亨的背影,杨国忠万分不爽,眼里全是忌妒的光芒。
    平定吐蕃一事,整个唐朝都沸腾了,天下人都在关注。若是能出城迎接李昌国他们回归,这是莫大的荣耀,会给自己积累很多“政治资本”。为了此事,杨国忠没少钻营,请动虢国夫人、杨贵妃吹枕边风。
    要是在以往,枕边风一吹一个准。然而,这一次却是没用,李隆基断然拒绝,而是派太子李亨担任此事。
    这让杨国忠万分不爽。
    还有一个人不爽,这就是安禄山了。这个大胖子是个精明人,他很清楚,若是能去迎接李昌国他们的话,这是大好事,上下打点,不断钻营,请动杨贵妃吹枕边风,仍是没用。
    李林甫把杨国忠和安禄山的表情看在眼里,暗中冷笑,这两人还真是痴心妄想,李隆基这是在为太子李亨登基做准备了。
    迎接李昌国他们是很荣耀,很露脸的事,李隆基当然要把这机给太子李亨。此事之后,太子李亨的根基就会更加稳,这对李林甫来说,不是好事,嗯,得找个机会,与杨国忠和安禄山好好聊聊,给太子难堪。
    xxxxxxxxx
    “禀监军,太子到来了。”李毅疾驰而来,兴冲冲的向李昌国禀报道:“太子迎接我们来了!太子迎接我们来了!”
    太子是国之储君,未来的皇帝,他是代表李隆基前来迎接,这是莫大的荣耀,是对李昌国他们平定吐蕃大功的最好承认,要李毅不兴奋都不行。
    不要说李毅兴奋不已,就是李昌国、郭子仪、李光弼,还有将士们,谁个不欢喜?
    抛头颅,洒热血,为的是什么?为的是立功,为的是被人承认。
    太子李亨代表李隆基前来迎接,这是最好的承认,谁能不喜?
    “走。”李昌国大手一挥,率领将士们加快前行。
    没多久,只见李亨骑着骏马,带着人,风一般驰来。远远一瞧,只见李亨满脸的喜色,一张嘴都裂到耳根了,眼里全是美妙的星星,明亮如同天上的烈日。
    “哈哈,李昌国,伱们打得好!打得太好了!”李亨远远就翻身下马,飞也似的冲过来,吼得山响,声音如同雷霆,生怕别人不知道似的。
    太子李亨在李林甫、杨国忠和安禄山的打压下,日子过得很不如意,原本以为迎接李昌国他们这种好事轮不到他。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李隆基竟然把如此美差派给了他,说明李隆基对他很是满意,这是天大之喜。
    再加上李昌国与他的交情不错,李昌国立下大功,他就有了得力的臂助,这同样是天大之喜,他能不欢喜吗?
    李昌国翻身下马,就要见礼,却给李亨一个熊抱打断了。只听李亨异常欢快道:“李昌国,这些虚礼就免了。”他不仅搂着李昌国,还不断在李昌国背上拍着:“打得好!打得太好了!太好了!”一口气说了不知道多少个“太好了”。
    李昌国身子有些发僵,他万万没有想到,太子李亨如此行事。转念一想,这是好事,说明太子李亨也是个性情中人。
    要是李亨此时按照礼节,一板一眼的行事,那真是扫兴的事。
    “郭无敌。”李亨放开李昌国,张开双臂,把郭子仪抱住了。
    郭子仪和李昌国一样,先是身子发僵,很不适应。转念一想,如此也好,说明太子李亨是性情中人,这是好事。
    “伱一定是李光弼。”李亨放开郭子仪,冲李光弼问道。
    “臣李光弼……”李光弼忙见礼。
    却是给李亨打断了,只听李亨哈哈一笑,道:“我早就听说李光弼足智多谋,是个了不得的英雄豪杰,今日一见,果是如此。就是嘛,不够洒脱,见什么虚礼。”不管三七二十一,给了李光弼一个熊抱。
    李光弼很是诧异,很是僵硬,后来也就听之任之了。
    太子李亨的心情非常不错,与众将相见,或是拥抱,或是拍肩头,拍是拍背,或是说笑,浑身洋溢着喜悦,仿佛这是他这辈子最为喜悦的时刻。
    自从当上太子以来,他就颤颤兢兢,就未有如眼下这般欢喜过。
    李隆基把如此美事派给他,表明他的太子之位更加稳固了。
    “弟兄们:欢喜的话我就不说了,快些走,去长安,最为盛大隆重的庆典在等着伱们!”太子李亨右臂一挥,大声吼一声,飞身上马,策马而去。
    李昌国骑马跟上。
    将士们跟吃了兴奋剂似的,更加欢喜了,骑马而行,异常轻快。(未完待续。。)


第十七章 无上荣耀

    第十七章无上荣耀
    长安,玄武门外,人山人海。
    不计其数的百姓,把玄武门围得水泄不通,个个伸长了脖子,人人一脸的期盼,相互打量着,那意思是说“什么时间到?”
    在得到唐军已经通过积石山攻入吐蕃腹地的消息时,百姓就在期盼胜利,少百姓赶到玄武门们打探消息。更别说,如今是大胜之后的庆典,谁不想亲眼见证这一伟大的时刻?
    为此,百姓早早就赶来,把玄武门围得严严实实。
    “隆隆!”
    就在这时,只听如同闷雷般的声音响起,身着明光铠、背负硬弓劲矢、腰悬横刀、骑着骏马的龙武军一队接一队的开出来。
    领头的是一个须发皆白的老将军,身材高大,威猛异常,眼睛异常明亮,正是龙武大将军陈玄礼。
    陈玄礼执掌龙武军数十年,经历过的重大庆典很多,却是很少亲自主持的事情。实在是,今天的庆典太过重要了。平定吐蕃,是华夏数千年的心愿,如今终于成功了,如此重大的庆典,陈玄礼岂能不亲自主持?
    再者,平定吐蕃之战,龙武军出了大力。可以这样说,没有龙武军,唐军就无法通过积石山。无法通过积石山,就无法攻入吐蕃腹地,就无法取得最后的胜利。
    陈玄礼非常高兴,决定亲自主持这事,为参战的龙武军送上一份大礼。
    作为龙武军的一员。龙武大将军亲自主持,这对出征的龙武军来说,那是无上美事。
    在陈玄礼的指挥下,龙武军驱赶百姓,要他们让出通道。
    对这事。百姓肯定是支持的,不需要龙武军动手。只要龙武军到来,他们就自动的让出来了。不多一会儿,原本水泄不通的玄武门很快就是道路畅通。
    “陛下驾到!”高力士尖细刺耳的声音响起。
    只见李隆基身着皇袍。头戴皇冠。满脸喜色,在群臣的簇拥下,快步而来。
    今天的李隆基仿佛吃了仙丹仙药似的,整个人透着一股喜气,仿佛他是喜悦的源头似的。
    李隆基当了数十年的皇帝,把唐朝治理得花团锦簇,如同梦幻一般。然而,他亲自到玄武门参与庆典的事却没有几件,要他不振奋都不行。
    来到玄武门前。李隆基站定,双眼睁得老大,踮踮脚,望着前方,问道:“到了吗?”
    “陛下,还没有。”高力士忙回答。
    “没有啊。”李隆基话中透着失望,问道:“到了哪里?”
    “陛下,太子已经与李昌国他们汇合,正朝长安赶来,应该就要到了。”高力士忙道。
    “才汇合啊。这太子做事太过拖泥带水了。咋不早点回来?”李隆基脸一沉,颇有些不悦了。
    高力士一愣,都不知道如何说话了,想了想,重新组织语言,道:“陛下,太子的行动很迅速呢,这才没过多少时间。”
    “还迅速?”李隆基很是不悦,道:“朕都等了半天,他怎么还不到?”
    李隆基才到的,好不好?李隆基到达玄武门不就几句话的功夫,怎么又成了半天?
    高力士看着李隆基那一脸的急切与期盼,乖巧的闭嘴了。
    莫要说李隆基急切,就是李林甫这些大臣,谁个不急切?他们个个如同李隆基一般期盼,一双眼睛瞪得滚圆,恨不得立时见李昌国他们。
    能亲眼见证如此庆典,那是八辈子积了德,莫大的荣耀,谁能不急切呢?
    “隆隆!”
    突然间,只听一阵闷雷似的声音响起,从北方传来。
    “来了!”李隆基眉头一挑,眼睛一翻,精光暴射,打量着北方。
    群臣无不如是。
    尤其是陈玄礼更是须发抖动,不住搓手。龙武军是他的心头肉,是他心爱的孩儿,龙武军得胜归来,他能不急切?
    要不是时机不对,他早就骑着战马冲上去了。
    只见北方出现一片浪潮,如同海潮一般朝着龙武军涌来,不计其数的旗帜在风中飘扬,猎猎作响,上书的“唐”字一目了然。
    玄武门一下子沸腾了,李隆基君臣、长安百姓的激情一下子被点燃了,无不是大吼。
    “来了!来了!”
    “大唐的英雄归来了!大唐的英雄归来了!”
    “哈哈,我终于可以亲眼见到大唐的英雄!亲眼见到大唐的英雄!”
    百姓的欢呼声响成一片。
    李隆基一抬脚,就迎了上去。
    高力士忙拦住:“陛下,这不符礼仪。”
    李隆基右手重重一推,把高力士推开,大叫道:“礼仪,狗屁的礼仪!”
    堂堂皇帝竟然爆粗口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