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天下 >

第212章

大唐天下-第212章

小说: 大唐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朕不信,朕不信!”李隆基如同热锅上的蚂蚁,团团乱转,额头上的汗水如同泉水般直冒:“如此禽兽不如的事,怎么是人做得出来的?是个人都不会如此做。是你们,是你们。是你们在中伤杨氏,是不是?是不是?”
    指点着群臣。吼得山响,口水横飞。
    群臣都知道,李隆基已经信了,只是他一时之间难以接受,需要给他点时间。
    猛然间,李隆基停了下来,大吼道:“杨钊呢?快传杨钊。朕不能偏听偏信。朕要与杨钊前来对质。还有,虢国夫人、韩国夫人、秦国夫人,杨氏都来。”
    如此恶毒之事,即使要编也编不出来,一听就知道是真的。可是,李隆基对杨氏太过宠信,仍是不愿接受,也不可能在如此短时间内接受。
    “陛下,杨钊已死,杨氏已灭。”李林甫犹豫了一下。大声禀报。
    “什么?”李隆基一声咆哮,如同千个万个炸雷轰鸣,指点着李林甫的鼻子:“是你,一定是你杀了杨钊,灭了杨氏。杨钊盯着你的相位,你为了保住相位,你才杀了杨钊,灭了杨氏满门。是不是?你莫以为朕不知你与杨钊的过节?”
    李隆基本是一代圣明天子,虽然不如以前精明了,仍是一个了不得的人物。有好多事他是看在眼里,只是没有说出来罢了。今天大怒之下,竟然把等秘事说出来了。
    李林甫是恨不得杨钊死,可是,他却丝毫不让,道:“陛下,臣是与杨钊有过节,是恨他。可是,杨钊之死,并非出于臣之手。杨钊是死于愤怒的百姓之手,被百姓一小口一小口的吃光了,只余一具骨架。”
    “这怎么可能?”李隆基一万个不信,却是不得信,这是真的。
    因为,如此之事,他要查出真假,太简单了,谁也知道如此作假。
    “陛下若是不信,可以询问。这些百姓就在宫外。”李林甫丝毫不让。
    “陛下,臣等今日把百姓带来。陛下若有疑问,自可亲自询问。”群臣轰然道。
    李隆基愣了愣,指点着群臣,大吼道:“若有一字虚言,朕诛你们满门,灭你们九族。”快步而去,如同风一般快。
    群臣忙从后跟了上去。
    李隆基如同一头受伤的凶兽,怒气冲冲的登上皇城城墙,放眼一望,只见黑压压一片人群,一眼望不到头,全是百姓。
    “陛下,为要草民作主呀!”
    “杨氏为祸之烈,千古罕见,坏事做绝,恶事做尽,还请陛下还草民公道。”
    李隆基还没有说话,百姓的喊冤声就响成一片。
    百姓的愤怒、委屈、不甘、希冀,真真切切,不需多高明的才智,只要两个肩膀扛颗脑袋都能听出来。
    李隆基质问还没到嘴边就不得不咽了回去。长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问道:“你们有什么委屈,你们尽说来,朕为你们作主。”
    此言一出,一片哭声响起,百生不住抹眼泪,怨气冲天,七嘴八舌的道来,说的尽是杨氏做的恶事。
    他们是亲身经历者,所说触目惊心,让李隆基目眦欲裂,一双眼睛瞪得滚圆。
    百姓的讲述没有李林甫那般条分缕析,没有丝毫加工修饰,却是原汁原味,更能震憾人心。虽然李隆基已经听群臣讲过一遍,此时再度听来,一颗却是怦怦直跳。
    听了十几件,李隆基最后一丝毫疑虑也不复存在了,他终于理解为何李林甫和太子李亨这样的死敌也能联手了,若不如此,若不能为百姓讨回公道,于心难安。
    “卟嗵!”李隆基跪在城墙上,仰首向天,大呼一声:“杨氏为恶如此,朕之罪矣!”(未完待续。。)


第四十八章 李隆基疯了

    罪己诏!
    这是罪己诏!
    历代帝王下罪己诏之事多不数胜,绝大多数只是做做样子,博取美名,落得一个善于自省的名声罢了。象李隆基这般当着万千百姓,一众大臣下跪,仰天自责之事,在中国数千年历史上是第一次。
    这是真正意义上的罪己诏!
    汉武帝《轮台罪己诏》非常有名,那也只是下道旨意,没有下跪,更没有当着如此之多人的面。
    实在是杨氏所作所为让人震惊,尽管李隆基心石如铁,也是忍不住一阵阵自责,强烈的自责让他放下九五至尊的尊颜,不得不下跪。
    不如此,不足以当心中的愧疚感。
    所有人,包括李昌国、李林甫、陈玄礼这些大臣,以及万千百姓,个个震憾无已,睁大了眼睛,死盯着李隆基,一脸的难以置信。
    原本喧嚣的吵闹声如同被剪刀剪断似的,一下子失去了声音,所有人集体失音。
    因为他们太震憾了(大唐天下48章节)!
    自古以来,皇帝的尊颜高于一切,不论皇帝犯了怎样的错误,哪怕把天捅漏了,也不会承认,为的是维护皇权。
    象一代枭雄曹操,知错纠错改错,却不认错。曹操曾经做过很多错事,当他意识到错误后,开始纠正、弥补,却从不认错,不管是谁谏争都不成。因为他要维护他的权威,绝不能承认,只能偷偷改正。
    正因为如此,遭操落得了枭雄的称谓。
    李隆基当众认错,还是当着万千百姓的面下跪,仰天疾呼,声泪俱下,这种事情在中国历史上就没有出现过。这是华夏数千年历史上的头一遭。
    是以,这事太有震憾了,李昌国很是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一双眼睛瞪得滚圆,一脸的难以置信。依他想来,李隆基肯定会怒发冲冠,把责任推给杨氏。即使不是全部,也会是大部分。哪里想得到,他竟然全揽在自己身上。
    做为帝王,而且还是一个取得非凡成就的帝王,能如此清醒的认识,能把责任全揽了,这种胸怀足以感天动地,李昌国暗赞不已:“怪不得开元盛世会成为中国历史上的丰碑。一千多年以后,仍是不能超越。不说别的,单凭这份胸怀就难以企及。”
    杨氏作恶多端,所作恶事太多太毒,若是能揽上一小部分责任,就足以让人赞扬;能揽过大部分责任,足以让人赞不绝口;李隆基全部揽过来,无论怎样赞誉都不过。
    不仅李昌国如此认为,就是万千百姓和一众大臣,谁个不如是?
    “陛下万岁!”
    百姓心悦诚服。齐刷刷跪倒,冲李隆基叩头,激动得眼泪直流。
    “陛下万岁!”陈玄礼最是激动,眼泪长流,仿佛当年那个雄才大略,勤于政事,而又善于纳谏的明君又回来了(大唐天下48章节)。
    李隆基一生分为前后两段,前半生勤于政事。举贤任能,启用了一大指贤才,把唐朝治理得花团锦簇。“开元盛世”成为中国历史上的一座丰碑,千年以后。无人能够超越。
    除了李隆基自己不凡的才干以外,还在于他善于纳谏,从谏如流。最有名的,莫过于他与韩休之间的争论,成为一段佳话。韩休性格耿直,勇于谏争,经常与李隆基发生争执。作为皇帝,老是和臣下争执,这会让人觉得很无能。然而,让人想不到的是,李隆基不仅没有治韩休的罪,反而很欣赏韩休,要是几天不与韩休争论,他就觉得浑身不自在。
    都知道,魏征和唐太宗之间发生过很多争论。然而,与韩休和李隆基之间的争论相比,就差远了。
    勇于承担责任,这是“开元盛世”之所以成功的重要原因,看着跪倒在城墙上的李隆基,陈玄礼特别激动,仿佛当年那个圣明天子又回来了。
    有这种想法的不仅仅是陈玄礼,还有不少当年追随李隆基的老臣,个个激动难已,不住抹眼泪。
    “杨氏为恶如山,朕之罪矣!朕向天下万民请罪!”李隆基双手按在城墙上,额头触地,重重叩头,用力过猛,发出咚咚的声响,额头上很快就磕出了青包,然后破皮,鲜血直流。
    这可把高力士吓坏了,忙着前来搀扶,只听李隆基大喝一声:“滚!”
    一个滚字如同惊雷,吓得高力士差点摔在地上。他跟随李隆基这么多年,很少见到李隆基发如此大的火。
    “朕纵杨氏为恶,愧对天下,愧对万民,叩几个头恕罪,这是轻的。”李隆基直言不讳,用了“恕罪”这个词。
    “陛下。”百姓激动难已,哭声响成一片。
    哭声震天,百姓掩面而泣(大唐天下48章节)。
    “杨氏为恶多端,废为庶人,抄没家财,诛九族。”李隆基眼中厉芒如刀,杀机弥漫:“丞相、太子主理此事。”
    杨氏已经灭亡,能剩下的人已经不多了,即使不诛九族,杨氏也活不出几个人来。不过,这是一个名份,李隆基此旨一下,杨氏正式成为罪人,以前的高位权势正式成为过眼云烟。
    “谢陛下!”
    “陛下万岁!”
    李林甫和太子李亨还没有领命,百姓就是一片欢呼声,响彻天际。
    “杨氏为恶多端,用抄没的杨氏家财弥补,若是不够,就从国库调银。你们要记住,务必查清此事,不得放过一件。”李隆基冲李林甫和太子李亨并待一句后,转过身,朝皇宫走去,一脸的落寞,留下一个孤独的背影。
    高力士忙着一干宦官跟了上去。
    李昌国望着李隆基的背影,很是感慨,杨氏作恶如此之多,竟然让李隆基这个千古一帝如此落寞。
    想想也属正常,这都是李隆基太宠信杨氏了,被杨氏迷惑了。在他的心目中,杨氏属于高大全那种完美型的,当这种美好印象破灭之后,他能不震惊?能不难受?
    李隆基脚步沉重,每一步下去都在打晃,仿佛随时会摔倒,慌得高力士前来相扶,却给李隆基喝退。
    一双眼睛空洞,如同行尸走肉般,李隆基没有多少生气,一步一步的朝后宫走去。
    正走着,只见杨贵妃疯了似的冲过来,冲到近前,一把抓住李隆基的衣襟,大声嘶吼:“是不是真的?是不是真的?”
    她吼得声嘶力竭,俏媚眼中晶莹的泪水不住落下,如同滚落的珍珠似的(大唐天下48章节)。
    李隆基被她摇得不住晃动,兀自不觉,双眼仍是空洞无物。
    “他们冤枉杨氏的,是不是?是不是?你说话呀。”杨贵妃摇得更厉害了。
    杨氏为恶之事,已经传到后宫,传到杨贵妃耳里,她很难相信,平日里在她面前表现得跟完人、如同九世善人似的杨氏,竟然做出如此之多的伤天害理之事,冲出来,要李隆基问个究竟。
    “他们是人,不是畜牲,不可能做出这等伤天害理的事情,是不是?”杨贵妃吼得山响:“杨钊当着我的面救济百姓,笑得很和善,给百姓银钱,给百姓施粥,百姓感恩戴德,冲他叩头。我亲眼见到的,不会有错,不会有错。”
    李隆基仍是没有反应,任由杨贵妃摇来摇去。
    “哎。贵妃啊,杨钊那是要博取你的好感,需要你的信任,他们那是在做假。”高力士心里暗叹,却是不敢说话。
    “我们杨氏是善良的,不会做这些坏事恶事,不会的,不会的。”杨贵妃哭得更伤心了:“他们是人,不是畜牲啊。如此恶事坏事,只有畜牲才做得出来。”
    杨贵妃的本性并不坏,他和李隆基一样,一时间难以接受杨氏为恶的事实。
    杨氏为恶之烈难以述说,任谁都难以置信。更别说出自杨氏的杨贵妃了,要不是传言说得有鼻子有眼,一听就是真的,她压根就不会怀疑。
    “我要去问问百姓,要亲口问问百姓。”杨贵妃问了半天,李隆基都没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