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天下 >

第38章

大唐天下-第38章

小说: 大唐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笔墨侍候!”
    李白爽快人,但凡有所请,他必有所应,没有二话,爽快的应允了。
    “好!”
    一片叫好声响起,一众食客哪里还顾得上吃喝,放下杯盏,拥将上来,把李白里三层,外三层的围了个水泄不通,个个伸长了脖子,睁大了眼睛,手伸得老长,恨不得立时把李白的手笔抢到手里。
    “现代社会那些偶像为粉丝签名也没有如此盛况吧!”
    李昌国看在眼里,大是感慨。
    邹掌柜大吼起来:“笔墨侍候!笔墨侍候!李翰林要笔墨,你们快点。李翰林的墨宝千金难求,你们想不想要李翰林的墨宝?想的话,就快点!”
    一众下人不需他吼叫,就知道做什么,放下手里的一切活计,专为李白准备笔墨。李白的墨宝,千金难求,谁个不想呢?
    一群下人忙得象在飞,很快就准备好了笔墨,李白提笔在手,挥毫而书,落纸如云烟,飘逸洒脱,引来一片叫好声。
    “好了!”瞬息之间,李白就写好了。
    “我醉欲眠卿且去!”李昌国一瞧李白所写,会心一笑。
    昔年,李白在这画舫上醉酒,李龟年前来寻他,他就是用这话答复李龟年,此时题来,应情应景。
    “我的!我的!”
    “给我!给我!”
    “我叩请李翰林赐墨宝,这第一幅自当是我的!”
    众食客你争我夺,谁也不让谁,跟打仗似的。
    “慢!”
    李昌国眉头一挑,猛的站起身来,沉喝一声,宛若惊雷轰鸣,众食客不由自主的停了下来,不解的打量着李昌国。
    “骁勇校尉,你这是……”李白也是不解,诧异的看着李昌国。
    李昌国从李白手里接过墨宝,道:“这是李翰林的墨宝,万金难求,极为珍贵,你们是不是该给李翰林一些润笔之资呢?”
    与李白相处这段时间,李昌国了解李白的底细,囊中羞涩,要不是遇到李昌国,李白说不定连吃饭的钱都没有了,这是为李白赚取酒资饭钱的良机,李昌国当然不会错过。
    李昌国前来长安,高仙芝给准备了很多贵重的礼物,李昌国分上一小部分,就足够李白喝上十年八年的酒。
    不过,这太好,因为有一句说得好:老婆是邻居家的好,钱是自己赚的好!
    与其让李昌国慷慨解囊赠送李白一笔酒资饭钱,不如让李白趁此机会好好赚上一笔。
    “不可!”食客还没有说话,李白就反对了。
    李昌国却不给他说话的机会,压低声音在李白耳边轻声,道:“李翰林,你囊中羞涩,盘缠早就耗尽,难道你想上顿不接下顿?我盘缠颇丰,赠与你也没什么,可是,要你在自己赚酒资和我赠送中选,你选哪个?”
    这问题不需要选的,都知道怎么选,李白沉吟不语。
    “我出三钱银子!”
    “你打发乞丐?李翰林的墨宝万金难求,你出三钱银子,你好意思说出口,你羞不羞?”
    “我出一两银子!”
    “一两银子你也好意思说?我出五两!”
    “我出六两!”
    “我出……”
    就在李白沉吟之际,一众食客却是群起响应李昌国的提议,掏钱给润笔费了,一个比一个的叫价高。
    这第一幅墨宝最后以八两银子出售。八两银子价格不低了,不过,这个食客一副捡到宝的表情,欢喜难言,激动不已。
    李白的墨宝万金难求,他以八两银子买下来的确是划算,太划算了。
    “这个……”望着白花花的银子,李白有些难以置信。
    以李白的豪爽性格,别人但求墨宝,他无不应允,就没有收润笔之资的事儿,兴许连想都没有想过,这是他平生第一遭卖出墨宝。
    “李翰林,还有我!还有我!”
    出银子买李白的墨宝,食客们不仅热情不减,反而更加炽热,吼得山响。
    “快写!”李昌国用手肘碰了一下李白,李白这才反应过来,接着再写。
    每写一幅,李昌国当场叫卖,价高者得之。
    李白的墨宝太好卖了,价格一路飙升,得之者满心欢喜,未得者更是充满期待。
    就这般,每写一份,李昌国卖一份,李白面前的银子好象会生崽似的,越来越多,不一会儿功夫,就是老大一堆。
    “原来,卖字也能求生!”
    李白为人豪爽,属于存不住钱的那种人,遇到知交好友,可以一掷万金。正是因为如此,赐金放还之时,李隆基没少赏赐他,他却没花多久就花得精光,方有如今的囊中羞涩。
    望着白花花的银子,李白似有所悟,暗中感慨。
    直到忙活了小半个时辰,李白方才满足食客的要求,停下笔来。
    李昌国和高妙丽帮着把银子清点,竟然接近两百两银子。
    只是一艘画舫,李白的墨宝就能卖出这么多的银子,若是他摆个字摊,在曲江边卖的话,一定会轰动长安,卖到金山银山也不是问题,李白把金银当床睡也不是问题。


第十八章 邂逅(第三更)

    李白如此大才,却是晚景凄凉,真是让人感慨!
    若是在现代社会,有人如李白这般了得,而又晚景不好过的话,只需要写上了几幅墨宝,找家拍卖行一卖,吃饭穿衣不用愁,再差再差,一年半载的酒钱是有了。
    “李白视金钱如粪土,其操守让人称道!”李昌国把白花花的银子打量着,思绪起伏,感慨不已。
    “骁勇校尉,这些天承蒙你照顾,区区银两不成敬意,还请笑纳!”李白只是瞄了一眼银子,朝李昌国面前一推,一点也不在乎。
    刚刚在赞李白视金钱如粪土,他便活生生的表演了一幕,李昌国再度感慨,道:“李翰林,你这不是在打我的脸么?能与李翰林同行同游同饮同食,是人生乐事!放眼天下,能有几人有我这等荣耀?”
    能与诗仙同行同游同饮同食,是人生乐事!
    放眼天下,放眼整个历史,又有几人有如此荣耀?
    就是唐玄宗李隆基也没有此等荣幸!
    李昌国说着,把银子推回到李白面前。
    李白把李昌国打量一通,右手一伸,把银子推到一边去了,端起酒杯与李昌国痛饮起来。
    高妙丽把李白瞧瞧,再把李昌国看看,一双俏媚眼里光芒闪烁,不知道在想些什么,看着李昌国时俏脸飞霞,仿佛熟透的苹果,很是诱人。
    李白的酒兴上来,心情大好,李昌国的酒兴也不错,两人推杯换盏,这一喝起来就是收不住。不知道喝了多少杯,李昌国有些上头了,这是他来到唐朝第一次有醉的感觉,这都是李白的酒量了得所致。
    “李翰林,有句话我不知当讲不当讲?”酒兴上来,李昌国想起点醒李白一事。
    “呵呵!”李白畅笑道:“骁勇校尉,你这是什么话?但有所言,尽管道来便是!”
    “那我就说了!”李昌国诚心想帮李白,道:“李翰林,你才高八斗,学富五车,才名满天下,诗名满天下,慕你之名者多不胜数,为何你树敌那么多呢?”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以他的名句来作答。
    李白傲骨天生,绝不摧眉折腰事权贵,这诗就是他的人格写照。
    “误矣!误矣!”李昌国摇头,道:“李翰林才名满天下,诗名满天下,这学问是极好的,我是很佩服。可是,另有一篇文章,李翰林却是不甚了了。”
    “哦!”
    李白阅尽天下藏书,学富五车,说到文章学问,放眼天下,放眼历史,有几个人比得了他?他还真有些不服气,眼中精光暴射,死盯着李昌国,大是感兴趣,问道:“何种文章?”
    “人情世故!”李昌国一字一顿的道。
    “人情世故?”李白细细一品,大摇其头,颇有几分讥嘲,道:“这也能叫学问?”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李昌国说出一句极富哲理的话。
    “这是何人所言?大才呀!”李白击掌赞叹,很是期待的打量着李昌国:“哎!想我李白阅尽天下藏书,却不识如此妙言,惭愧!惭愧!”
    这是曹雪芹的名言,李白虽是大才,也不可能知晓一千年文学巨匠的名言。
    “李翰林,你说此言是否有理?”李昌国并没有回答李白的话,而是反问一句。
    “岂止是有理,太有理了!”李白感慨不已。
    “既然此言有理,李翰林,你说人情世故是不是学问?是不是一篇华丽的文章?”李昌国步步紧逼。
    “……”
    李白默然不语,过了一阵,冲李昌国一抱拳,道:“骁勇校尉识见非凡,在下浅陋了,还请不要见笑。”
    “这篇文章,李翰林又做得如何?”李昌国再度紧迫。
    说到写诗,李白是诗仙,唯有诗圣能与他相比,说到人情世故,李白就很差劲了,当即哑口无言。
    李白学富五车,能说会道,口齿便给,象眼下这般哑口无言,还是平生第一遭。
    望着李白那副无言可答的样儿,李昌国还真是有些窃喜,有些庆幸,能说得李白无话可说,很可能只李昌国一人。
    “……”
    高妙丽眨巴着俏媚眼,一脸的难以置信,名满天下的李白竟然给李昌国说得无言以答,要不是她亲眼看见,打死她也不会相信。
    “李翰林一心报国,却是报国无门,招来达官显贵的阻挠,未必都是忌贤妒能,这与李翰林没有做好人情世故这篇文章有关。”
    李昌国知道此时必须要跟进,不然的话,前功尽弃:“李翰林才高八斗,学富五车,名满天下,贺知章、玉真公主能识你,难道就没有他人识你之才?这未必!我想,只要你愿意,有很多人愿意折节下交,与你成为知己莫逆,若是你能做好人情世故这篇文章的话。”
    这绝对是一句大实话,以李白的才名,有几人不愿与他结交呢?愿与他结交的人会很多,到头来却是弄得结交的朋友比得罪的人要少,少很多,说到底,就是李白不会处事。
    “老于世故,精通人情,未必就是摧眉折腰!”李昌国最后道:“英雄要善于保护自己!若是连自己都保护不了的人,不配称英雄!李翰林,你若想报国,就得保护好自己!”
    “这……”
    这是李白平生听到最具震陇发聩的话了,虽然飘飘然的谪仙气质仍在,却是局促已现,额头上的虚汗直冒。
    李昌国看在眼里,暗中赞赏,李白就是李白,终于听进去了,但愿他能把人情世故这篇文章做好!
    若是李白做好了人情世故这篇文章,中国历史上会不会出一个集诗仙与治国能臣于一体的英雄豪杰呢?
    李昌国是万分期待。
    很明显,李昌国的话发人深省,李白一杯接一杯的喝闷酒,沉吟不语。
    “你是不是把话说重了?”高妙丽很是担心,在李昌国耳边悄声提醒。
    “无妨!”李昌国大是放心,道:“李翰林胸怀宽广,断不会有事!”
    李昌国的话让李白大有感触,吃完饭,接着游览时,李白仍是神不守舍。李昌国知道,这是李白的关键时刻,不宜打扰他,找了个籍口,与高妙丽自去游览。
    两人游览了一阵,凭依栏杆,欣赏美景,却也惬意。
    “年轻人,这里有人吗?”
    就在这时,一个身具龙凤之姿,天人之表,极是俊雅的老者冲李昌国问话。


第十九章 一言而决(第一更,求推荐票)

    这老者气度不凡,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