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铁翼鹰扬 >

第443章

铁翼鹰扬-第443章

小说: 铁翼鹰扬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毕竟,他这个团里,没有抽大烟的,无论管理、训练都相当严格。他可以保证他的弟兄都是些分得清是非的中国人。
    这时天空里飞行的飞行员们心中,却是另外一种想法。依旧驾驶着自己那架红得耀眼的战机已经成为“红色伯爵”的里希特霍芬圆睁着眼睛,一个劲朝下面直瞅。同时注意自己的耳朵里不时传来的“鹰眼”观察员的报告。
    “没有任何抵抗,这下面到底有没有人,不然怎么一点反应也没有。我说诸位先生,给一点点反应,哪怕射上一枪也好啊!也好让我手下的菜鸟们练练手哪!”
    这是“红色伯爵”里希特霍芬的心里话,此刻想起自己手下狩猎小队的那些精英们,他就感觉到心痛。一句话,他们够得上担当军官的水准,就全给弄到黄埔士官学校去接受深造。而他手下,又成了一群群刚刚从学校毕业出来的,没有参加过实战的菜鸟,又需要重新训练,这是他最不满的一点。
    在天空机群当中,没能过上瘾而严重不满的飞行员之中,还有一个就是小新疆。手指已经放在操纵杆上,时刻准备解脱扳机的保险,俯冲攻击。
    然而,使所有“军刀驾驶”员郁闷的是,这时传来“鹰眼”上航空引导官的命令。“猎人随时作好准备,可以要姑娘们出场上!”
    随着密语下达的指令,担负着掩护任务的狩猎小队,立即分成6机小队的模式,在预定空降场附近进行巡逻,并随时准备响应“航空引导官”的命令,攻击地面上出现的目标。
    随着“军刀”机的退场,拖着“陨石”的奔雷机进场了。它们身后细而轻的是由玻璃丝与生丝混捻而成的绳索,没人能想到,这样的绳索居然具有如此强的接力。
    身后的“陨石”此刻已经不是完全没有动力,它们身后加装了推进螺旋桨,两个巨大垂直的旋翼向后仰起一定的角度,正是这样的角度使他们在推力以及奔雷攻击机提供的拉力下,产生足够的升力。
    “脱离!”
    随着耳朵当中的声音,“陨石”前面的绳索发出“咯噔”一声轻响,绳索立即就向下垂去。为了保证绳索的下垂,而不会由于风力或者其他什么,绳索那一端的挂勾特意造得比较重。
    随着“脱离”的命令,同时脱离的还有“陨石”的推进装置,发动机的功率又被转换到收回绳索的装置上。毕竟,“陨石”的下落速度相当快,一个不小心被绳索缠在旋翼上,那这一舱的人,就会如同真的“陨石”一样掉在地下。
    舱室中空中突击师的士兵们,强忍住因为受力方向改变,而给身体带来的不适,把手中的M…2突击步枪或者机枪横放在自己胸前,然后双膝微弯的站起来。这就是预备前一种情况出现时,最基本的缓冲动作。
    地下的奉军士兵,一个个背着步枪,全都是枪口朝下。一个个对着天空中飞快落下的“陨石”指指点点。一个个扯着东北腔,朝天打着唿哨。
    “这不是瞎整吗,这帮子家伙在那个话匣子里不是吹得贼尿性,这咋就掉下来了!”
    “可不是,这咋整,这掉下来里面的人可不就坏了菜了,从那么老高的地方掉下来,还有个不摔成个瘪茄子了!”
    倒是李杜一看这光景,心里给自己先说了一声。
    “来了,这帮子生性家伙,赶情就是这么个来法!我得把手下兄弟召集起来,别一会发生了误会!”
    想到这向自己手下的副官招呼一声。
    “看来他们是真动手了,吹紧急集合号!”
    随着紧急集合号响起来,成群的奉军士兵一个个向奔出营房,排成一个个连除,再汇集在军营里的空场上。
    锦州南侧地势平缓的大片空地上,是即将降落的“陨石”,如同以前一样。巨大的旋翼这时在火箭的驱动之下,为“陨石”提供了升力,降落起来相当轻柔。
    几乎随着“陨石”落到地面的同一时间,侧面的宽舱门几乎同一时间打开,成群的空中突击师的士兵从里面涌出来。手中端着突击步枪、冲锋枪、机枪指向各个方向。
    然而,曾经预计过可能会产生抵抗的地方,连一丝多余的响动都没有。8月的太阳这时已经开始闪散射出热哄哄的光芒,依然还有一些清晨凉意的空降场附近一个人影都看不到。这不禁使憋足了劲,打算下到地面就血战一场的士兵们一愣。
    “快走,离开空降场!”
    随着军官的呼喊声,灵醒过来的士兵们抱着自己的武器,飞快的跑向空降场的边缘。随着他们的离开,更多的陨石从天正降落下来。
    偶尔,也有后落下来的“陨石”,因为客串驾驶员的军官误损伤,而落在先落下来的那一架上面,使“陨石”登陆舱在地下翻几个跟头,随后从里面钻出来一帮子摔得鼻清脸肿的家伙来。
    好在,只要没压着别人,由于“陨石”降落时旋翼提供的升力,这样的误操作并不会对登陆舱中的士兵造成什么重大的伤害。这就是与普通滑翔机相比,使用旋翼机发落的安全性之所在。
    至于空中突击师的车辆与火炮,则要由先前降落的步兵扩大并保障空降场的安全之后,才会使用飞艇或者“海上狂飙”运来。
    随着一架架可以装载30名士兵的“陨石”降落,登陆的空中突击师士兵很快达到了一个团的数量,虽然这时的人数不少,但没有重武器的他们,还不能抵抗敌方拥有火炮的进攻。
    徐英杰,就是那次在北洋军阀进攻山东的大战之中,率部投诚的骑兵团的团长。如同答应他的那样,他依然获得了团长的任命。在这之前,他在中华国防军的新兵营里被折磨了半年之久,随后作为他向选择的加入到空中突击师的志向,又是再度三个月的集训。
    这段时间下来,他这个保定军校的学生就完全脱胎换骨成了另外一样模样。甚至他自己都有些不敢相信,居然可以挺得下来,几乎长达一年的疯狂训练。
    今天作为突击团的团长,他已经不在当初那个骑兵团团长的模样。一身新式军装之下,他手上戴着半指手套,脖子上吊着一支M2突击步枪,腿上的速拔松套里M1911A1。尤其,他手下的率领的空中突击团的战力,比起过去来,强悍了何止十数倍。
    正当他布置着对空降场的防务时,侦察兵领来了一个奉军方面的联络官。徐英杰看着身着草绿色军装奉军联络官,如同看到曾经在北洋军的自己一样。面对对方提出的“率部投诚”的请求,他如此作答。
    “欢迎你兄弟,请你给你们的李团长带话,我们愿意接受贵部的投诚,军官经过训练,可以官复原职,愿意继续当兵的兄弟经过训练可以当兵,其他兄弟发给路费回家。不过话说到头里,投诚的部队是要全部打散重新分配,条件大概就是如此……”
    
32章 少帅学良

    郭松龄北京陆军大学毕业生,去年他人在广州,准备参加“先生”举行的护法战争。然而,在随后因为“先生”攻打黄埔士官学校的举动,而离开了广州。
    在离开之前,他有幸看到了黄埔军校士官生在古德里安等人的带领之下,对“先生”集合滇、黔两督军做出的反击。一观之下,呼如此“铁军”。并于当夜,同盟会撤出广东之前,离开广东。
    由于无处可去,只好返回到奉天(今沈阳)老家。随后被张作霖任命为东北讲武堂的教官,而在这儿,他遇到了他一生之中,应该最为得意的门生——张学良。
    今天早晨刚刚起来,战术教官们正在率领着军校的学员们在操场上跑操。习惯晨跑的郭松龄由于职务,并没有参加学员队的训练。而是在跑回来之后,习惯性的打开收音机。
    他的无线电广播可不是空中投下来的,在前次奉军协助过日本人之后,海对面似乎也没有责怪奉军的意思。到大连与旅顺已经回到奉军的控制之下,至于日本人,以投降及不抵抗换取了三年的苦役。
    这时山东方面来这儿的飞机、飞艇、轮船可不少。大量的诸如汽车、香烟、拖拉机包括收音机、奶粉、咖啡、香烟等等样的工业品成船的运到东北。东北的粮食、原料等等物品也成船的前往山东。
    当时,对于对方这种态度,郭松龄并不如同奉军中相当多数的人那样,大呼侥幸。仿佛这时对方与英国开战,会使东北可以长治久安一样,见识过黄埔士官军校士官生作战的他,可不那么认为。
    “这些家伙未必好想与,英国人恐怕要吃大亏呢!”
    随后事实的发展,证实了他的看法。虽然两家都没有声张,但据他的猜测英国人恐怕很吃了一些亏。
    随后发生的日本之战,在无线电广播当中,报了个完完全全。当他听到对方把甲午之耻以百倍奉还日本的时候,也看得出来。
    海对面那些家伙绝不是肯放过招惹过他们的人,这样说起来恐怕奉军也在对方的算计之内,之所以现在不动手,不过是因为他们在大搞建设。现在既然有了日本现成的工业底子,那么他们的建设速度还会慢吗?建设有成就之时,就是大军压境之日。
    这件事,除过他的学生张学良之外,他给谁都没说,同时也叮嘱只有17岁的张学良对谁都别说,毕竟这不过是对时局的分析而已。
    清晨跑步回来,扭开收音机,也就是收听时事要闻的的时候,这一年来,这已经形成了他的习惯。如果说他的前几十年的生活,活在惶恐与不安当中,那么这一年他就生活在某种振奋当中。
    听着山东方面播报的关于建设的点点滴滴的进步,在他头脑之中,一个具备完整工业体系的强大的中国正在慢慢苏醒之中。甚至,在这种振奋的精神感染之下,他已经打算辞去教员的职务,投入到山东的火热建设之中。
    不过,因为东北父老的安危与张学良的关系,他还是留了下来。毕竟,到了紧要关头,能够挽救东北不落入战火之中的,恐怕就只有这个只有17岁的大孩子。
    今天他刚刚扭开收音机的开头,谁知里面立即传来琴岛广播电台的,与往日不一样的声音。
    “……签于奉军曾经帮助过日本人侵犯我中华神圣领土,我们中华国防军组成的新北阀绝对不允许中国大地上出现这样卖祖求荣的军队,为此,我们将会在讨阀段祺瑞卖国政府的同时,向奉军发动进攻……”
    听到这儿,郭松龄再也听不下去,他一面把军装套在只身上衬衣外面,一面冲出自己的住处。他的目标是正在跑操的学员队,一面跑还一面激动的喊。
    “汉卿(张学良之字)、汉卿,快不要跑了,他们来了,来了,他们来了!”
    他这种出格的举动,使正在跑步趟起大堆尘土的学员们一阵愕然,他们不知道这位大学出身的郭教员出了什么问题。
    倒是张学良听到这样的话,打了个冷战。几乎就在同时,他反应了过来。“他们”是谁,不用问了,自然是郭先生常说的山东方面的军队。如果按照郭先生的说法,那边的军队如果打过来的话,那么看似军力强劲的奉军绝对不堪一战。
    毕竟,奉军无论训练还是装备,都无法与英军或者日军部队相比。此两者尚且在对方的打击下,败得如此悲惨,奉军如果与对方开战的话……。结果不用去猜,一点悬念也没有。而这位郭先生,早就对自己说过。
    “汉卿,或者能够使奉军不至于沦入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